回覆列表
  • 1 # 無語石1

    謝邀!這個“如果”是不存在的,延長10年,格力不姓董了,再說,現在的賭約是董明珠自言自語,一會說贏了,一會又給自己找臺階,說沒有可比性。格力和小米,確實是沒可比性,一個是強大的國企,可動用各種資源干預市場,一個是並不強大的民企,完全是市場說了算。董明珠和雷軍,一個是建明珠廣場、辦明珠學院的紅頂(將來珠海市可改為明珠市),另一個是用小米加步槍打天下的開拓者。

    董明珠既然知道沒可比性,那當初為什麼咄咄逼人把賭約加到10億呢?這隻能說明兩個營銷高手演了一臺好戲,他們都贏了。

    至於你說的假設10年後賭約會怎樣,我告訴你,10年後,那些以個人名字命名的都會改回企業,因為錢是企業掏的。

  • 2 # 聖知2

    十年?太看高了格力了!按雙方業務範圍與前五年營收增速。三年內小米必超越格力。格力已處於行業鼎盛期,隨著房地產也調控滯後效應發酵,三年吃老本,三年墊老本,再三年掙扎,所以,沒有十年之爭(有心的可以收藏為證)。

  • 3 # ruoshui104

    這個問題沒有考慮董明珠退休問題,你的重點應該是問10年後小米和格力的發展,暫時來看應該會是小米贏。因為格力屬於成熟型,新的增長點還沒有佈局好,看董小姐退了後面的接班人怎樣發展咯;而小米現在還在成長期,特別是抓住物聯網這個風口,Alot佈局正在逐漸擴大,雷軍在10年內應該還是會繼續掌舵。這10年中的變數就是董小姐的接班人怎麼樣,能不能找到新的風口,再就是如果小米再次出現16年那種狀況,那就沒辦法說咯。

  • 4 # 柯有為

    企業家跟商人,在比20年,董明珠只有輸,除了有錢,都不會管公司,汽車公司都被搞死了,肯定都相信一些死資料,實際工作不懂,比什麼。

  • 5 # 虎哥視窗

    謝謝邀請!感謝信任!董明珠和雷軍的“10億賭約”,其實勝負已定:和局,不分贏輸,根本沒有延長十年的必要了。董明珠也已說過多個版本,大意是“賭約”不合理;雷軍更是笑而不語。其實這場“豪賭”本是一場營銷策劃,格力、小米、央視都是贏家,瓜友們不要太當真了。

    董明珠在本月初已高調宣佈她已勝出,理由是格力今年營收2000億。在一年結束尚餘一個月的時候,為什麼董明珠就清晰的做實格力的全年銷售額?這和格力的銷售模式有關!四季度肯定是空調的銷售淡季,常人都知道,但格力是如何做到四季度的營收佔全年1/4多?淡季不淡、不淡反旺的呢?說白了就是庫存搬家,利益誘使,淡季返利,攤派壓貨而實現銷售。那為什麼代理商經銷商願意被壓貨?利益驅動,如你不同意壓貨,咱不給返利,再不然取消你經銷商資格,你還能不同意?當然更重要的是與結算制度有關,其實經銷商也沒啥損失,空調轉年還是能出手的。財務安排是這樣的:經銷商拿庫存貨抵押,銀行為其出具承兌匯票(假定6六月期,即6月後此匯票才能兌現)支付給格力,格力背書後再將此承兌匯票轉付給供應商,這樣產供銷鏈條完美完成,合規合法。因此格力的全年營收就提前搞定了,具體資料可以按需而定,當然太離譜也不好。儘管常人覺得格力四季銷售完成全年的1/4多的任務不可能,其它主要家電商就做不到。但為了2000億,必須要。

    反觀小米的銷售模式幾乎是線上的,實打實的,消費者買一臺就一臺,壓貨給誰?儘管四季度是手機、電視機等數碼產品的傳統旺季,董明珠判斷小米單季700億是不可能的,所以她就提前調高聲調說她已勝出。但現在詭異的是雷軍笑而不語,難道他心中有數?有王炸?

    事實求是講,格力與小米2018年的營收應該都是在2000億左右,雙方相差不會超過100億。從立“賭約”時格力營收多小米900億,到最後幾乎持平,你說誰贏了?有再延長十年的必要嗎?如真在十年後來看,我敢斷定到時小米的營收會是格力的2倍!現在的格力猶如瞎子摸象,就以做晶片來說,做晶片本是沒錯,但方法有問題。一是格力你本身沒有這方面的技術積累;二是就算最後化了九牛二虎之力成功了,那是何時?市場夠大嗎?別的家電企業會用嗎?反觀美的、海爾、海信聯合中國家電研究院造晶片,並且已在做測試了,那才是正確的路。重整格力這個河山,只能待後生了。

  • 6 # 本來探索

    不知不覺中,2018年12月12日已經輕輕地飄過。要知道這個日子可不平凡,在201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董明珠主動向雷軍表示,我們兩個珠海來的要“掐一架”,於是當著十幾億圍觀群眾立下“著名的十億賭約”,截止時間就在2018年12月12日。

    立下賭約當時的背景是格力和小米代表不同的發展模式:

    小米最大的優勢是跟終端使用者群最貼近,極為強呼叫戶體驗和口碑。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浩浩蕩蕩、勢不可當。

    董明珠則表示,不管時代怎麼發展,格力這樣的傳統制造業企業的堅守和發展非常重要。格力電器不靠價格靠技術,有科研創新能力和23年的堅實發展基礎,還有優秀的工程師、客戶服務和幾萬家專賣店,這樣的優勢足以佔據市場的主動。

    現場,兩位風雲人物互相指出對方瓶頸。董小姐強調企業長久發展,不能只追求短期利潤,要合作共贏才能持久發展。雷軍基於網際網路優勢,指出傳統企業層層渠道拉開了與終端使用者的距離,各個環節都在佔用資源和精力,不能讓企業專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

    5年之路,二者都面對過困境:

    誰都沒有想到的是,小米、格力幾乎同時在2015,2016年遭遇了困境。小米受到中國產手機傳統品牌的猛攻,華為、OPPO、vivo紛紛推出搶眼的作品,攻佔了很多手機市場,而小米麵對群雄並起,顯得不知所措,加之小米自身的供應鏈管理出現問題,小米5出現供貨困難。

    而格力也彷彿約定好時間一樣,在2015年家電行業的“去庫存大戰”中,營收大幅下滑近三成。繼續保持和小米的比分膠著狀態。

    小米格力決戰2018:

    2018年是雙方賭局的最後一年,非常關鍵。

    雙方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前三季度,小米集團、格力電器營收分別為1304.94億元與1486.99億元,兩者的營收差距已經從五年前的870億已經縮至不到200億元,勝負只在一線之間。

    12月初,高調的董小姐已經迫不及待地“單方面”宣佈,與雷軍的賭局已經基本勝出。

    值得稱讚的圍觀群眾:

    儘管每位觀眾都一直惦記著“十億賭約”,但似乎都沒有直接對2018年二者的資料簡單打分評判。因為二者的發展模式已經發生了不小變化,有點互相滲透,兼收幷蓄、取長補短的意思。

    現在的小米除了智慧手機,還在網際網路服務、物聯網、各類生活消費品、佔領海外市場等多點發力。以最新的第三季度為例,小米網際網路服務分部收入增至47億元,同比上漲85.5%;物聯網及生活消費品業務貢獻收入10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9.8%;國際業務收入貢獻收入22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12.7%。在新零售渠道建設上,中國國內設立超過1100家授權店。

    而在過去的五年裡,董明珠帶領格力踏上了多元化的道路:造手機、新能源汽車、投資晶片,將格力打造成多元化全球型工業集團。目前,格力已經完成了高階智慧家電、高階工業機器人、高階數控機床、高階新能源技術、高階精密模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佈局。

    那麼,如果再延長十年究竟誰會贏?還有那十個億會去哪裡?

    看到這裡,各位網友應該會會心一笑,哈哈哈。對啦,當然是共贏啦!

    至於那十個億,對這兩位風雲大俠而言,也許只是過過嘴癮,淡淡飄過。

    最後,在此向兩位優秀的、非常可愛的民族企業家表示敬意!

  • 7 # 秋風落葉58117341

    董明珠已經六十多了,再過十年就已經退休了,格力是國企不是他一個人。

    小米雷軍高度控股,只要企業不出問題跟對方向十年後小米還是雷軍的。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不具可比性。

    從企業成長性來講格力過了高速成長期已經在穩定階段,以後大的增長很困難。而小米目前還在初始階段如果跟對方向順應時代。完善生態系統在未來十年有可能有一個高速的成長。超過格力應該沒有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特曼都有計時器,那怪獸的計時器是用來幹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