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歆昕媽媽家教育兒

    孩子在3歲之前需要從他的主要照顧者那裡獲得安全感,通常媽媽是孩子第一個去尋找的情感連結者。過早的在幼兒園這種日託機構讓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可能性極大,可能孩子慢慢會適應,但是情感上容易有缺失,他很難找到一個和媽媽一樣的替代者給他安全感。

    舉一個我兒子的例子,他2歲半入幼兒園,因為家裡還有個妹妹,而我是全職獨自照顧孩子,在幼兒園他是比較適應的,在家我和爸爸也很注意照顧他的情緒,很多時間陪伴他,但是他仍會在幼兒園表現出分離焦慮,體現在喜歡扣手上的皮,在離開媽媽的環境,他能過得很好,但是卻也會有一些焦慮緊張,不想離開媽媽。3歲以後這種情況會變好,但是前提是他已經得到了父母尤其是媽媽足夠的愛和安全感。否則出現一些吃手指等不良習慣是很可能的,有很多孩子會到10歲左右仍有一些小怪癖,就是這些原因造成的。長大後也容易有一種情感的缺失,容易焦慮等。

    一些成人的心理障礙,如容易焦慮等,雖不能說是心理疾病,但也是早年經歷所帶來的心理缺失造成的。

    如果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考慮,肯定是建議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足夠多的陪伴、肯定,足夠的安全感。這種感情主要透過媽媽獲得,實在媽媽無法提供的情況,有一個真正愛孩子的家人替代媽媽給予他安全感也是可以的。這個人對孩子以後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 2 # 寒雪你好

    或許是經濟問題有的寶媽不得已給寶寶放整託,但是隻要有時間我相信都不會把孩子放整託,也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寶寶成長快,壞處是寶寶太小,個人覺得捨不得,

  • 3 # 第一奇談

      對於幼兒全託好還是日託好這個問題,社會上存在著爭議,學者、老師和家長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近日又有新聞報道說一些小學生家長竟然為了使孩子“近水樓臺先得月”,既能獲得課外學習輔導又能被嚴格看管,而把孩子全託在老師家裡。真可謂家庭教育,一託了之。

      不全託,孩子就無法進行獨立性的培養了嗎?不全託,父母就不能正常工作了嗎?孩子究竟是我們生活的禮物還是累贅?強烈的責任感驅使我們認真反思,全託的代價太大了。

      據報導,最近,天津出現了招收0歲孩子的“全託”託兒所,孩子一出生就可以交由託兒所撫養教育。有人說,從孩子一出生就“全託”,可以解除父母的負擔,能“解放生產力”,還有利於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猛一聽,這種說法似乎很有道理。我卻不以為然。

      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十月懷胎,父母是怎樣懷著企盼、激動、欣喜的心情等待“喜從天降”。孩子一出生,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父母,首先投入的就是父母的懷抱,出生以後最先得到的珍貴的親情也是來自父母。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情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是天然的。孩子小時候,對父母依戀,強烈要求與父母保持親情,與父母進行感情交流,那是十分正常的,也是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髮育的。

      孩子小時候,與父母保持親密的經常的接觸,形影不離,這不僅使孩子有安全感,心情舒暢,情緒放鬆,無憂無慮,無拘無束,感到莫大的溫馨幸福,而且也會使孩子擁有正常的感情生活,培養健康的情感。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血肉相連,唇齒相依,極為特殊,是其他任何人的感情所不能替代的。父母親情對孩子來說,可以說是精神食糧中的“精品”。即或是“全託”託兒所的老師就像“媽媽”一樣,但那畢竟是“像”,且是“後天”的,也不可能完全代替父母親情。孩子一出生就“全託”,實際上是七天內有五天完全脫離父母,就等於強制“割斷”孩子與父母的親情,對於那些對父母有著極大依戀的小孩子,簡直是一件很“殘酷”的事。

      不可否認,從理論上說,孩子出生以後入“全託”託兒所,一方面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一方面也有利於培養其獨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但是,付出的代價太大。孩子再小也是有情感需求的,過早地長時間離開父母而“全託”,使孩子剛一出生就覺得像孤兒似的,對孩子心靈、情感上的傷害極大,甚至是終生都不能慰平的。

      據《北京晚報》報導,有一位某部委的幹部,父母都是軍人,他從小就上整託,爸爸媽媽甚至一個月都不來接他一次。事過幾十年之後,他回憶說,那時候,幼兒園經常只剩下幾個孩子,他們想媽媽了就開始哭。後來,不哭了,只覺得媽媽對他們不親。

      另外一位成年人,也是從小就被家長送到全託幼兒園,只有週末才能回家,有時甚至週末也被父母遺忘在空空蕩蕩的幼兒園裡。他說,記得最清楚的一次是1958年中秋節那天。那天傍晚,幼兒園裡只剩下他和其他四五個孩子沒被接走。吃過晚飯後,他們在阿姨的陪伴下,一個個攥著手裡的月餅,或站或坐,在宿舍樓外面的走廊上,仰著頭,呆呆地望著天上那輪金黃色的大大的月亮。

      “中秋節是幹嘛的啊?”一個小班孩子問。

      “就是吃月餅唄!”一個大班的孩子回答說。

      “中秋節是一家人團圓的節日。”老師說。

      “那我們的爸爸媽媽怎麼不接我們回家啊?”那個大班的孩子疑惑地噘著嘴又問。

      那一晚,老師沒有催他們按時就寢,一直陪著他們這幾個手裡攥著月餅的小可憐兒,望著夜空那輪冷冷清清的月亮。

  • 4 # 佳期有遇

    這個問題值得探討,我以前就是全託幼兒園的老師,帶過幾年全託班的孩子。

    說全託班“好”或者“不好”都是一種武斷,沒有切身的體會你是沒有發言權的。

    個人認為,合不合適送全託班還是孩子的性格說了算。假如您的孩子天性活潑開朗,有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適應能力強的話,我覺得送到全託班讓老師帶未嘗不可。幼兒園的老師都具備一定的科學育兒經驗。全託班有一套嚴格的管理,孩子一日生活中每一個時段都有相應的活動安排,肯定比在家裡有規律。記得以前我帶全託班的時候,白天的活動基本和日託的孩子差不多,但是,早上的生活自理都要自己動手,刷牙、洗臉、吃早飯等,都要獨立完成,不像在家裡,可以依賴成人。雖然,剛開始時孩子有點不習慣,但經過老師的培養,生活自理能力是很傲嬌的。晚上孩子們還要學各種興趣,對音樂感興趣的可以在老師陪同下學習鋼琴;喜歡畫畫的可以選擇喜歡的畫種進行創作,如:中國畫、水粉畫、刷畫、沙畫、線描畫等等。當然,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些小製作等,有條件的全託班還可以跟老師學學簡單的英語對話……

    如果你不會帶孩子或者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而且你的孩子適應能力還行的話,送全託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哈。

    但是,以下兩種型別的孩子我不建議送到全託班。一種是特別內向膽小的,一種是俗稱“拆天頑皮的”。具體分析如下:

    1.膽小內向型:

    假如您的孩子平時比較怕生,適應能力和交往能力都不是很強的話,我的建議是要三思而後行。因為,我碰到過這種孩子。孩子特別膽小,連哭聲都是唯唯諾諾不敢大聲,只敢抽泣。每天像只小綿羊一樣需要老師加倍的呵護。她完全不能放開投入到自主的學習當中去。晚上睡覺常常需要阿姨陪在旁邊,一感覺阿姨不在身邊便會驚醒。孩子的情緒一直壓抑著,不像開朗的孩子那樣放得開,不開心了就不顧一切大喊大叫,哭完就算。哭過就開心了,情緒宣洩得很快。膽小內向的孩子有時一個學期都緩不過來。靠在全託班改變性格是有點難度的。學習不好,休息不好,時間長了肯定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2.拆天皮大王:

    也有部分的家長是因為孩子實在是太皮了,家裡已經沒有人能夠管得住他。所以想到全託班裡來上上規矩。這個其實也是家長的一個誤區。全託班的孩子多,你的孩子又頑皮,常常要出各種狀況,今天把小朋友的臉抓破了;明天把小朋友推到了;後天又咬人了……你說老師要不要批評?批評多了,孩子也就無所謂了。在家裡實在不乖,有可能父母還要揍他,道理講不通用“武力”鎮壓一下,嚇唬嚇唬他。在全託班他就完全沒有這個顧慮了,所以,在全託班這樣的孩子有可能會越來越皮。

    總而言之,孩子放不放全託班,還是要請家長根據孩子的自身特點作出正確的判斷,切忌盲從。做出不利於孩子發展的舉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乙肝是否有遺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