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峨嵋空山月
-
2 # 湍水釣叟
《公羊傳》說:“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秦始皇中贏政,把正月改作“端月”;劉邦的開國功臣韓信身邊有個很有名的謀士叫“蒯徹”,但是三代以後因為漢武帝叫劉徹,所以漢代史書上改“蒯徹”為“蒯通”,徹即通也。
漢代選拔人才的制度是察舉制,科目包括孝廉、秀才、明經、賢良方正,舉秀才是推舉才能優秀者。然而東漢開國皇帝叫劉秀,為避“秀”字,改“秀才”為茂才,所以整個東漢都叫舉茂才了。
《莊子》是道家除《老子》以外最重要的典籍。然而東漢第二任皇帝漢明帝劉莊,為避“莊”字,東漢把《莊子》改為《嚴子》,嚴即莊也。
唐李淵的祖上叫李虎,原稱為“虎子”的馬桶,也改成了“馬子”。隋唐時期中央官制為三省六部制,其中六部中主管民事的原稱“民部”,當唐太宗叫李世民,為了避諱“民”字,改稱“戶部”,以致後來但凡提及六部,都順口稱為“立、戶、禮、兵、刑、工”,似乎忘記了“戶部”本來叫“民部”。同樣還是為避李世民的諱,佛教的觀世音菩薩中有一個“世”字,索性省去該字,是為“觀音”菩薩……
唐代不許吃鯉魚的說法出自唐人段成式的筆記小說集《酉陽雜俎》:“國朝律,取得鯉魚即宜放,仍不得吃,號赤鯉公,販賣者杖六十,言鯉為李也,”
但鯉魚這玩藝兒到處都有,杜絕有食用者也不太現實。唐詩中有許多吃鯉魚的句子。唐代大詩人王維《洛陽女兒行》中有“ 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不知道是紅燒還是醋餾的。湖中寄王侍御(唐·丘為):“嘗自愛杯酒,得無相獻酬。小僮能膾鯉,少妾事蓮舟。”沒事兒喜歡喝點小酒,得弄幾個硬菜,小僮膾鯉魚的手藝看來不錯。白居易更會玩“朝盤鱠紅鯉,夜燭舞青娥。”“女浣紗相伴,兒烹鯉一呼。”。唐代任希古是鐵桿釣友“驚鴻絓蒲弋,遊鯉入莊筌。”
在唐詩中寫到吃鯉魚的詩還有很多:
驄馬別已久,鯉魚來自烹。——酬陸三十二參浙東見寄(唐·權德輿)
異日始離抱,維思烹鯉魚。——送許著作分司東都(唐·權德輿)
共忻得魴鯉,烹鱠於我前。——寄韓愈(唐·張籍)
雪鬢衰髯白布袍,笑攜赬鯉換村醪。——漁父二首 其二(唐·李中)
郎食鯉魚尾,妾食猩猩唇。——大堤曲(唐·李賀)
還有很多詩人寫過吃鯉魚的詩。可見,唐代不許吃鯉魚僅僅是小說家的演義而已。那麼明人真不吃豬肉嗎?
更不靠譜。中國古代大規模流行吃豬肉,還就是明朝。
朱元璋御膳選單:
早膳:羊肉炒、豬肉炒黃菜、蒸豬蹄肚、兩熟煎鮮魚、香米飯、豆湯、泡茶。(話說早晨吃這麼多葷的真沒問題?)午膳:胡椒醋鮮蝦、燒鵝、燌羊頭蹄、鵝肉巴子、鹹鼓芥末羊肚盤、蒜醋白血湯、五味蒸雞、元汁羊骨頭、糊辣醋腰子、蒸鮮魚、羊肉水晶角兒、椒末羊肉、香米飯、蒜酪、三鮮湯、豆湯、泡茶。
萬曆皇帝御膳選單:米麵食:八寶饅頭、攢餡饅頭、蒸卷、海清卷子、蝴蝶卷子;大蒸餅、椒鹽餅、夾糖餅、芝麻燒餅、奶皮燒餅、薄脆餅、靈芝餅;棗糕、白饊子、糖饊子、芝麻象眼減煠;雞蛋麵、白切面、水晶飯。肉食:燒天鵝(天鵝……)、燒鵝、清蒸雞、暴醃雞、川炒雞、燒肉、白煮肉、清蒸肉、豬屑骨、荔枝豬肉、鱘鰉鮓、蒸魚、豬耳脆、煮鮮肫肝、玉絲肚肺、蒸羊、燌羊。
湯品:牡丹頭湯、雞脆餅湯、豬肉龍松湯、瑪瑙糕子湯、錦絲糕子湯、木樨糕子湯、酸甜湯、葡萄湯、蜜湯、牛奶。
明代詩人寫吃豬肉的詩也不少:
昨日啖東家豬,今日噬西家狗。——猛虎行(元末明初·徐賁)
甕頭新酒鵝兒黃,無時殺豬宴鄰里。——少年行(元末明初·郭鈺)
筵前清酒列百壺,剩刲鵝雞剝羊豬。——長歌一首寄壽子進家兄五十(元末明初·王禕)
爭獻濁酒肥雞豬,為言童稚今有室。——自從行送子賢兄判武定(明·王世貞)
逾月不啖東家豬,又不及買武昌魚。——將抵潯陽戲作短歌(明·王世貞)
三錢買屠刀,日日將殺豬。——琅琊王歌 其五(明·王世貞)
以知荊高徒,日嚼羊與豬。——大寒嶺啖新胡桃頻婆諸果(明·徐渭)
只是到明武宗朱厚照的時候,禁過一段。這是因為他是屬豬的。但後來也沒有禁住,也只好作罷。
因此,明代皇帝不吃豬肉的說法也是不靠譜的。
事實上,古人是避名不避姓的。
-
3 # 歷史靜觀
當然不是真的。
自古至今,社會發展都會遵從一定的秩序,比如姓氏的發展也不例外,“亞聖”孟子提出:諱名不諱姓。這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如果皇帝的姓氏不準其他用途,豈不要斷子絕孫?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不是還請沈萬三吃豬蹄嗎?最後還是沈萬三靈機一動,起名“萬三蹄”,並流傳後世。不過明朝確實有歷史記載,確實出現過禁吃豬肉。這事兒發生在給自己封大將軍的朱厚照身上就沒什麼稀奇啦!他說自己屬豬,又姓朱,而且吃了豬肉還容易得病,就下令不準養豬,吃豬肉。不過這個荒唐的政令根本沒辦法執行,一年後朱厚照歸西,禁令就取消了。至於唐朝不吃鯉魚更是無稽之談。首先唐朝皇室祖先本來就來自外邦,對傳統那些條條框框的文化也沒特別在意放在心上;其次,大唐盛世,萬國朝拜,市場相當的開放,根本就不會想到,我姓李,大家不準吃鯉魚。白居易不是還說:“船頭有行灶,炊稻烹紅鯉”嘛,豈不是要殺頭?
唐朝人民生活水平質量很高,特別是皇室貴胄,他們少吃鯉魚是因為他們特別喜歡養鯉魚作為觀賞,這是雅事,跟皇帝姓李壓根沒關係。 -
4 # 太陽花語31089563
很簡單,誰家當皇上,誰家天下,誰就矯情,封建社會迷信,奇門遁甲,風水禁忌,天象奇觀……姓朱不吃豬,姓李不吃鯉,不稀奇。
-
5 # 非著名影視
明朝前幾代皇帝,都沒有說不準吃豬肉,也沒有下過什麼禁令,只是明朝在朱厚照(明武宗)時代的時候頒發過一個禁令,禁止百姓養豬、殺豬,但是這個禁令僅僅維持了一個月,就廢除了
唐朝不準吃鯉魚是真的,但也管不住百姓的嘴,民間還是在吃,只要不聲張就行了
-
6 # 冬瓜5876
婆娑世界,無奇不有,奇葩在世上,古代特別多。
輝煌鼎盛的唐朝不能吃鯉魚是法律規定的。
唐王朝國姓為李,所以百姓不能吃鯉魚,如果不小心從水裡打撈了鯉魚上來,也得喊幾聲“赤鯉公”趕緊放生,誰敢販賣鯉魚,被官府抓住就要打六十大板。
唐朝筆記小說《酉陽雜俎》明確記載:國朝律,取得鯉魚即宜放,仍不得吃,號赤鯉公,賣者杖六十,言鯉為李也。
但法律規定是法律規定,形式而已,沒人把這當回事,包括皇帝。老百姓照樣想吃鯉魚,就吃鯉魚。
白居易正在發配江州途中,也敢賦詩一首,一首關於鯉魚湯的詩。《舟行/江洲路上作》:船頭有行灶,灶稻烹紅鯉。飽食起婆娑,盥漱秋江水。平生滄浪意,一旦來遊此。何況不失家,舟中載妻子。
發配途中的待罪之身也能吃鯉魚,說明這規定只是規定而已,唐朝刑律並不嚴苛,大家也就沒有遵守不能吃鯉魚這個規定了。
刑律嚴苛的明朝,在對吃豬肉這一方面,是比較開明和寬容的。民間傳說,朱元璋還給屠夫寫過一副對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到了正德年間,明武宗的時候,的確下過一道禁令,禁止吃豬肉,如果明知故犯,發配充軍。
聖旨一下舉國譁然,全國各處城鎮鄉村都把豬宰殺賣掉,以至於豬肉價格大跌,小豬賣不出去就就地掩埋。
三個月後沒有豬了。
禮部這時上奏明武宗,祭祀一定要用豬肉,現在沒豬肉了只好用羊肉代替,實在是不合理法。民武宗無奈之下只好批准皇宮內祭祀,可以偷偷使用豬肉,於是這道禁令也就名存實亡了。
回覆列表
是真的。在過去及古代,有很多忌諱。唐朝是李姓王朝,朱姓是明代皇家。李鯉同音,朱豬亦同。在唐朝對有功之臣會賜以李姓,在明朝也會賜予朱姓,那都是國姓,代表著殊榮,所以對諸如同音的食物都忌食。這都是皇權思想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