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在下古麒

    個人認為還是李建成比較慘一點。

    從最終的結局來看,李建成是成王敗寇,在與李世民的權力鬥爭中以失敗告終。權力鬥爭就像一次賭博,既然作為一個失敗者,就需要付出自己的賭注,身家性命。

    而反觀李承乾,他同樣是權力鬥爭中的失敗者,可是因為李世民的緣故,他並沒有為此而付出自己的性命,相反被貶到遠離京城的地方,從此也遠離了權力鬥爭漩渦的中心,這對於一個權力鬥爭的失敗者來說,可以說是最好的結局了。

    在從兩人的權力鬥爭起因來看,雖然兩人都同樣是太子,按理來說守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是理所應當的。可是早在唐朝未曾建立的時候,李建成就同自己的父親與弟弟一同創業,雖然論功績來說,他完全比不上自己的父親與弟弟,可是至少還是有貢獻的,所以就算他不是太子,這大唐江山按理來說也應該是有他的一份。

    然後再反觀李承乾,儘管有著李泰的制肘,可是歸根結底對他的太子地位並沒有如同李世民對李建成那樣大的威脅。只需要李承乾安分守己,以不變應萬變,他完全是有可能保住自己的太子地位的。

    然後再從個人的品行來看,李建成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一個人物,儘管和李世民比起來,他確實略遜一籌,可是他也是高子中的矮子。更何況現在也有一些聲音說李建成的能力可以比得上李世民。所以如果沒有宣武門事變,大唐江山交到了李建成的手裡,儘管可能會沒有貞觀之治,可是在李建成的手中也能夠太太平平的過渡。

    而再看一下李承乾,他蓄意謀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因為李世民漸漸的對李承乾不滿,所以令李承乾很害怕,他想起了自己的老爸是怎樣得到江山的,於是打算效仿自己的老爸,從父親手中奪取權力,甚至有了弒父未遂的嫌疑。從這一點看,他就是不孝,很難得到眾人的同情。

    另外,如果李承乾不造反,也許李世民還會顧及父子親情與當下大局而不剝奪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可是,因為李承乾很氣憤老爸把自己的稱心(李承乾的孌童)給殺了,於是就對老爸起了殺意。可以說,李承乾最後的結局完全是自己給作的,不值得同情。

    綜上,相比李承乾,還是李建成死的更冤屈一點。

  • 2 # 蒼茫大地顧煒斌

    蒼茫大地認為:李建成更慘,當然正因為李建成的悲慘遭遇,才使世民恢復人性,有了惻隱之心,才有了李承乾的較好結局。

    眾所周知,李建成也有攻城野戰之功,後來因為父親李淵長安建唐,建成當了太子,只能留守京城,才有了所謂開唐六大功世民佔四的歷史。當年,李世民沒有除盡的夏國竇建德餘部、復反的劉黑闥就是李建成恩威並施搞定的,我並沒有貶低世民的意思,我並不以為建成軍事上的才能高過世民,我只想說李建成軍事造詣也很不錯,老四李元吉也不像評書裡如此不堪!當年玄武門之變前,突厥來犯,建成就舉薦四弟元吉掛帥,看官們只注意到派元吉奪老二兵權的一面,沒看到和大敵突厥較量,也兇險異常,一將無能會累死三軍!元吉作為統帥,上前線也有性命之憂!退一萬步說,元吉萬一敗北,作為舉薦人的大哥李建成也定會被李淵問責!柴紹的夫人、李淵女兒尚且能帶一支萬人的娘子關,何況李淵的兒子嗎?李淵也沒少被世民指使後代史官亂扣屎盆子!看官都聽說過世民的神射,世民也一輩子引以為傲,曾對尉遲恭豪言:憑自己掌中箭、將軍手中槊即可縱橫天下!殊不知,李世民的神射是家學淵源!玄武門之變,李老二不甘當千年老二,買通玄武門守將常何,設伏殺死建成、元吉。建成、元吉被射死後,還被尉遲恭拎著腦袋嚇人!建成、元吉的悲劇還沒到此為止,後來十幾個兒子全被李世民斬殺!怎一個,慘字了得!

    李承乾是世民的太子,因墮馬腿殘,魏王李泰極類世民,恃寵而驕,得隴望蜀想上太子位。太子在老丈人、凌煙閣功臣、兵部尚書侯君集等慫恿下,想叛亂上位,事洩被捕。侯君集被斬殺,李世民只把承乾貶為庶人,魏王也沒能上位,後從長孫無忌言,為保承乾、李泰性命,扶仁慈、懦弱的老九李治上太子位。

    世民為什麼放了承乾一馬?我惴測:一是玄武門之變讓李世民內心受到極大震撼!殺兄弟、殺侄子、逼父親宮不是人乾的事情,後來李世民又追諡建成為太子,讓兒子承嗣,可以為證!承乾犯上作犯,也有無奈,世民對承乾多少有些悔疚,所以承乾仍能保其小狗命!

  • 3 # 燈下話史

    封建時代,爭奪最高統治權的政治鬥爭往往都是非常殘酷而且血腥的,歷朝歷代皆是如此。秦朝的秦二世胡亥勾結趙高除掉了自己的哥哥,皇位繼承人扶蘇,漢武帝聽信讒言處死了太子劉據,隋煬帝楊廣殺死了自己的父親楊堅,李世民殺掉了哥哥太子李建成等等。在最高權力的誘惑下,親情被冷血所取代。所以李世民可為了皇位而殺掉哥哥李建成,圈禁兒子李承乾。

    唐太宗李世民(源自網路)

    李建成是李淵長子,是李淵建立唐王朝的左膀右臂,虎父無犬子,李淵太原起兵前李建成便奔走河東為其招募人才,後助李淵起兵,攻佔長安。唐朝建立後,李建成領兵打退突厥的多次侵擾,斬殺劉黑闥,平定了山東地區,應該是戰功累累。兩強相爭,必有一傷,因為對皇位的爭奪,兩人矛盾徹底激化,武德九(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親自射死了李建成,他的五個兒子也被殺死。但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成者王,敗者寇,爭權失敗的李建成在史書上成了庸碌無為,毫無建樹的窩囊廢形象,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死後還被抹黑,真的比竇娥還冤。

    李承乾作為李世民的嫡長子,是當然的皇位繼承人,李世民即位兩個月後就被立為太子,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得到了當時最好的教育,他的老師有孔穎達、房玄齡等,李承乾也是比較優秀的,史書評價他頗識大體頗能聽斷”。李世民出去巡遊時,都讓 李承乾監國,按說只要堅持,就可能如願以償,可是,他為何卻要透過謀反的方式奪天下呢?

    首先,這與李世民和老師們對他的教育有很大關係,作為成功者的李世民對李承乾太高的期望值與老師們過於嚴厲的教育,讓一個生於富貴溫柔鄉的他與生幹亂世,長與馬背的太宗皇帝同樣的要求,那是不可能的,這讓他心理埋下了陰影,造成了心理扭曲,如好男寵,行乖張等。

    其次,是弟弟魏王李泰和李承乾爭寵。李泰千方百計博取唐太宗的歡心,在李承乾看來李世民對他的嚴厲,對李泰的嘉獎,是李世民想廢黜他太子之位,重新傳位給李泰的表現。這是造成李承乾變化的最根本原因。因為這樣,讓惶惶不可終日的李承乾鋌而走險,試圖暗殺李泰。

    再次,一些心懷叵測的大臣的教唆和挑拔。太子從來不好當,作為太子,意味著將會是未來的皇帝,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而進行政治投資,把自己押寶於在太子身上。而對太子來說,最大的危險也在於,登基之前的不確定,皇帝隨時都有可能換人。而被罷黜的太子,很難有好結果。所以,一旦太子發現自己位置不保,就會鋌而走險,放手一搏,勾結大臣謀逆篡位。

    最後,與李世民的榜樣的示範作用,不無關係。李承乾勾結鎮守玄武門的侯君集奪權,那簡直就是一種刻意模仿。所以,李承乾被廢,圈禁與黔州,憂鬱而死,是人生的一大悲劇,也是很慘的,但沒有被殺,得以善終,也是讓人欣慰的。

    李世民勵精圖治,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成就了封建帝王之楷模,雖此種種,但瑕不掩瑜。對勝利者我們不能過於苛責。

  • 4 # 南方鵬

    李建成李承乾都是儲君最終無法上位,一被殺一被廢,論悲慘程度,當然是李建成,李建成滿門除了幾位女性,幾乎全部被李世民殺光,而李承乾,雖然被廢,並沒有遭到誅殺和株連,而且在皇太子位置的抉擇上,李世民還考慮到他的安危,如不用魏王李泰以警誡後人皇位不可謀而得,避免李承乾受到李泰的清洗,用李治當皇儲則是基於保全兒子考慮,認為李治掌權,李承乾李泰都會有較好結局。

    玄武門之變後,李建成的王妃和女兒倖存免死,其餘五位兒子全被李世民斬草除根,李淵看得老淚縱橫,泣下無聲。而對李承乾,兩次事變的主要人物李世民,殺兄殺弟時毫不手軟,這時卻愛子情深,“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果斷立了自己以為懦弱的晉王李治為太子,前事後塵,歷歷在目,終於體會到其父李淵的感受。被廢的李承乾雖鬱鬱而終,但終無後患,子孫後代賢人輩出,出將入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弱視,遠視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