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壞壞虎1
-
2 # 我不入紅塵誰入紅塵
對於希特勒來說,英德之間的矛盾只是資本主義陣營內部矛盾,打個頭破血流意思意思也就行了。更重要的是入侵英國困難重重,與之相關的“海豹計劃”被證明是不可行的。德蘇之間的矛盾是兩個陣營兩種社會制度之間的衝突,是不可調和的。兩國之間如果開戰沒有講和一說,只有你死我活。
-
3 # 簡明世界史
希特勒有個海獅計劃,就是登陸英國,但時機已錯過,沒有多大勝算。所以選擇偷襲蘇聯。如登陸英國,最好的時機和方案是曼施坦因提出的入侵法國勝券在握時,派出一個團至旅規模的傘兵空降英國,那時已沒什麼防備兵力,然後一劍封喉,大事可定
-
4 # 小康足已
海獅計劃本來就是計劃登入英國,但由於戈林的空軍未能奪取制空權,再加上海軍實力與英國相差甚遠,導致海獅計劃無限期推遲,希特勒這時候才把眼光投向東方
-
5 # 李建秋的世界
登陸英國?誰給造船嗎?誰打敗大英帝國皇家海軍?
誰來保護登陸當年俾斯麥號戰列艦1940年服役,是德國噸位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戰列艦,結果才服役1你那,被英國皇家方舟航母空襲,導致雷擊傷舵機後被英軍以優勢兵力擊沉。這叫騷滿全場,一波帶走。
當年的希特勒只顧造陸軍,海軍建設極其糟糕,不管德國陸軍多麼強大,坦克必須運到對岸才能使用,這還牽扯到油料補給,人員補給,這需要的不僅僅是“渡海”,而必須是全部的渡海。
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時候,見識過德國的海空軍了麼?英國那麼慘的情況下,靠著民船都能拯救30多萬人,英國空軍和英國海軍竭力阻攔,30多萬人逃出生天。
連阻截都沒有能力,談何保護登陸?
誰來保證運輸線通暢?坦克不是說加滿一罐油,然後就可以無限度開下去。
人吃飯,不是說今天吃飽,明天就可以不吃了。
物資後勤需要持續不斷的保證,不是說今天保證完了,明天可以不保證了。
德國的海空軍能保障運輸線的暢通嗎?即便是退一萬步說,德國陸軍勉強登陸,只要英華人堅壁清野,直接後撤,德國的坦克沒油,人沒吃的,怎麼辦呢?
斯大林不是好惹的大家都知道德國有巴巴羅薩行動,偷襲了蘇聯。
蘇聯也有大雷雨計劃,先發制人進攻德國。
假設希特勒把所有的力量全部派遣去進攻英國,他怎麼能保證自己的老窩不被抄?
即便是德國僥倖登陸,僥倖保護了運輸線,僥倖打敗了英國,可是後方被斯大林偷襲。
希特勒佔了英國,蘇聯佔了德國。
這不是雙方交換場地了麼?有任何意義?
-
6 # 烏龍上樓我靠
德國要的是足夠的土地和資源,英吉利島的條件不符合,滿足不了希特勒的胃口。所以就算希特勒打下了英國,接下來還是會去打蘇聯的。而當時由於德國的戰略欺騙,蘇聯沒做戰爭準備,對德國來說是一個極其有利的時機,如果一味的和英國糾纏,錯過這個時機,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
7 # 落下m
在人類歷史上,至今已經發生了兩次全球規模的戰爭,而這兩場戰爭的主要參與者德國卻在兩場戰爭中遇到了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兩線作戰問題,而德國在這兩場戰爭中也同樣做出了一個戰略決定。德華人的做法是先難後易、先西后東,先集中力量打敗英法等國,以謀求在西線戰場上的主動權,然後再集中力量進攻蘇聯,以求達到全勝的目的。
當然了這兩場戰爭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德國既沒有在西線完全打垮英法,也沒有在東線打敗蘇聯,最終希特勒身死國滅,納粹第三帝國從此化為雲煙。
那麼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為什麼都選擇了同一種戰略,這實際是與德國的地理位置以及周邊國家的關係是分不開的,這並不是德華人愚蠢,而是現實逼著德華人這麼幹,否則德華人在戰場上必敗。
德國位於歐洲大陸的中間,這是一塊“四戰之地”,這使得德國在戰略上處於天然劣勢的狀態。從歐洲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來,德國在歐洲戰略上的位置非常的不好,因為他的西邊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而他的東邊則是迅速崛起的新興強國蘇聯。因此德國想要實現自己稱霸歐洲的夢想,其難度遠比蘇聯或者英法要難得多。
因為從英、法、蘇等歐洲強國的角度來看,德國的崛起對於自己的威脅時非常巨大的,因為他正好卡在了歐洲的中間地帶,不管是蘇聯向西擴張還是英法向東擴張,都繞不開德國。
對於英、法、蘇三國而言,一個強大的德國對自己的威脅時非常巨大的,這會導致本國的影響力無法越過這裡向東(西)進行擴張,這也是為什麼每當德國實力出現增長的時候,歐洲國家就會對其進行打壓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都出現了英法等國聯合俄國(蘇聯),對德國實施戰略包圍的情況出現,正是由於這種兩面作戰的戰略劣勢,使得德國疲於奔命,根本就沒有辦法徹底擊敗英法或者俄國(蘇聯),並最終導致了德國的戰敗。
德國雖然是一個陸上強國,但是在海上卻無法與英國匹敵,所以德國在歐洲大陸上擊敗了英法聯軍,卻無法越過英吉利海峽,登陸英國本土。英國是一個海上軍事強國,雖然到了二戰前後,其海軍軍事實力有所下降,但是仍未動搖其海上軍事霸主的地位,而與英國海軍相比,德華人的海軍實力還是遠遠不如的。
所以在二戰早期,德國軍隊只花了短短的39天時間,就擊敗了英法聯軍,迫使法國投降,但是德國卻沒有辦法越過英吉利海峽,去佔領英國本土,當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進行大撤退時,德軍卻沒有及時追上去消滅這些部隊。
這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的德國空軍無法取得海峽上的制空權,而海軍也沒有辦法消滅英國海軍的緣故。
所以雖然在整個二戰期間,德國空軍對英國本土實施了瘋狂的戰略轟炸,但是由於德國空軍和海軍始終無法突破英國的海上防線登陸英國本,結果導致了英德兩國之間的戰鬥漸漸演變成了持久戰和消耗戰,這樣的局面牢牢的拖住了德國,是德軍始終無法攻上英國本土的主要原因。
在二戰期間,蘇聯始終都是德國的首要威脅,在德國沒有打敗蘇聯之前,德華人根本就沒有時間去英國收割勝利果實。德國是一個陸軍強國,而蘇聯也同樣是一個大陸強國,而且在經過蘇德瓜分波蘭之後,德國和蘇聯兩國的領土已經開始接壤,這就大大增加了兩國之間在戰略上出現的嚴重威脅。
對於二戰早期的德華人來說,法國已經戰敗,英國則被趕下了大海,而美華人則還遠在大西洋的彼岸,所以在這個時候蘇聯對德國的威脅,已經上升到了首要的位置,這就逼迫希特勒必須要將德國的戰略重心從西線轉向東線。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在二戰中不僅德國對蘇聯抱有極高的“興趣”,蘇聯也對佔領德國抱有極大的“熱心”,為此斯大林還專門制定了對德作戰計劃,叫“大雷雨行動”,只不過由於準備不充分,結果讓德華人開了第一槍,所以蘇德之間雖然在1939年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但是兩國之間究竟誰想打誰,大家心裡都很清楚。
可以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雖然德國在戰爭初期擁有較大的戰術優勢,但是卻始終無法抵消德國戰略上的天然劣勢,再加上德國推行的納粹主義遭到了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反對,結果最終導致了納粹德國的失敗,所以連打都打不贏,自然就不存在什麼登陸英國獲取利潤了。
-
8 # 郭宣翻譯
希特勒在歐洲大陸上的閃電戰太成功了,所以,他想一口吃掉蘇聯這個大胖子,回過頭來再打英倫三島。沒成想陷在了莫斯科的泥潭,最終功敗垂成。
當然,希特勒之所以陷在莫斯科,有一個專家很少關注的原因:希特勒侵蘇之前,從未到過莫斯科。因此,他是在地圖上了解蘇聯的,地圖限制了他對寒冷和遼闊的想像力,最終不得不自吞苦果。
回覆列表
英國倫敦當時還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和美國紐約的猶太集團過從甚密,要像大不列顛一樣稱霸世界沒有金融集團的支援是不行的,幹掉蘇聯就是納頭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