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由的因子

    本人是半路出家的金融人,初學中文,改行後又充電了金融經濟,對金融略知一二。

    金融學是研究價值判斷和價值規律的學科。主要包括傳統金融學理論和演化金融學理論兩大領域,是現代經濟社會的產物。金融學是培養具有金融學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能的專門人才的。

    金融學分微觀金融學和宏觀金融學。微觀金融學科通常設在商學院的金融系內。是目前中國金融學界和國際學界差距最大的領域,急需改進。國際學術界通常把與微觀金融學相關的宏觀問題研究稱為宏觀金融學。包括“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等專業,涵蓋有關貨幣、銀行、國際收支、金融體系穩定性、金融危機的研究,這類專業通常設在經濟系內。

    金融工程是綜合運用數學、統計學和計算機程式設計技術來解決金融問題的嶄新領域。更加偏學術一些。雖主要包括數學、計算機程式設計、證券衍生物定價、風險分析、金融模型、金融資訊分析和一些高階的金融理論等。 金融工程想要做的是培養具有相當強的計算機和數學素質,同時具有管理和商務技巧的專業人士。

  • 2 # 每日留學乾貨

    金融工程是高階的金融理論和知識,因此金融工程隸屬於金融學。

    從培養目的來看,金融學碩士著重培養具有處理銀行、證券、投資等方面業務的基本能力,熟悉國家有關金融的方針政策和法規,瞭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的管理人員;而金融工程則培養具有數學,計算機和現代金融理論的技術人才。

    從學習物件來看,金融學更多的是以基礎變數如利率\匯率\貨幣供應為學習物件;而金融工程主要依賴金融衍生工具,比如期貨期權\遠期\互換等等。

    從課程設定來看,金融工程更重視數理技術;而金融學則注重經濟知識。

  • 3 # 高考志願專家孫成

    一、學術方面:(1)學習內容和強度:

    金融學的課程可以百度,具體不展開講了,總的來說核心思想就是透過本課課程的學習,帶你瞭解各金融產品的設計和交易、公司財務和商業法律,輔以少量的經濟學課程,讓你能能夠簡單瞭解經濟變化的因果。學習強度一般,如果以我身處一個理工科學校的視角來看,學習強度低。

    而金融工程,由於剛剛說的量化交易中需要用到一些數學模型,也需要你能從資料中自己分析並建立賺錢的模型,所以會學更多數理、統計類課程。就我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學習經歷來說,我認為我們的本科生金融學課程會更偏重金融工程方向,例如我們會比北大的金融學多幾門統計學課程,多一門微分方程,多一些資料結構和資料庫的課程,這些都是金融工程專業比較核心的課程。學習強度較大(和普通金融類學科比),和理工學科比,學習強度一般偏低。

    (2)升學方向和難度:

    金融學的升學方向,一般是繼續就讀金融學專業,少有部分學生因為申請難度較低、學費便宜等考量,轉而讀會計、經濟學、管理學專業,但最後其實都會回到金融行業工作。

    因為這一行從本質上來說,還是倚重本科學歷和背景,研究生只是鍍一層金為找工作做做準備,研究生階段最重要的不是學業,反而是實習經歷、筆面試能力等,這基本也是多數金融專碩(或國外的一年制金融碩士)所公認的。

    因此多數一年制金融碩士(專碩)也是收費為主的專案(當然也是有門檻的),相較學碩(MPhil)、博士生等方向來說,更簡單一點。

    金融工程的升學方向,可申請金融工程、商業分析、資料科學(略難)、金融數學(難)等方向,當然也可以申請回金融學方向(反向就比較難了,多數學校的金融工程更喜歡數理背景的學生)。

    這裡重點要提一下美國的金融工程類專案(包括商業分析、資料科學、金融數學等),因為多數是STEM類專案(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在申請工籤時容易得多,所以競爭難度會非常大。

    相比較而言,如果在美讀金融碩士,因為和本地人競爭不佔優勢,幾乎是不可能留下來工作的。題主也可以發現,能在美國留下來的工作,都是當地人不願幹或者幹不了的工作。

    二、就業方面(僅談國內)

    坦率說雖然金工類的專案就業範圍較窄,但確實就業更好,原因下面再詳細說。

    (1)金融學:

    非常吃學歷背景的專業,我們來探究下其背後的原因。

    這社會上一切的陌生人交往,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背後一定都是有什麼東西去交換的。

    例如別人為什麼跟你做這單生意,那要麼是因為你技術好,又或者是因為你報價低。我們常說金融圈亂,它為什麼亂呢?那是因為如果你作為一個從業者,如果提供不出讓客戶有甜頭的服務,那他憑什麼把單給你做呢?那你就只能提供性資源了,前提還得是你有性資源。

    說回找工作,也是一樣的。老闆為什麼要僱你一個一沒經驗,二沒人脈,三沒技能的應屆生?因為他突然想做慈善?交換!永遠記得一切都是需要互利的。

    金融類工作是出了名的低技術水平,重軟技能的工作,很多時候一個公司又無法在短短几次筆面試就能考察出“軟技能”,所以與碼農不同,老闆只能讓你提供“學歷背景”為公司背景和逼格加分,讓你提供“實習經歷”,為自己日後“能立馬上手幹活接受資本家剝削”正名。這兩個缺一不可,這才能彌補無法準確考核“軟技能”所帶給老闆的顧慮。除非你能有別的交換資源,例如你是官二代(交換人脈)、富二代(交換業務資源)。

    所以結論如下:

    ①如果是TOP 985(包括兩財一貿+西財),港三所,新家坡兩所及其以上檔次的學校,可以碩士繼續讀金融學,至少學歷背景不會被卡的太慘,出來找個證券公司(非營業部)、基金、私募、銀行總行、政策性銀行,都是有可能的,具體的看個人實習經歷和筆面試水平。如果不是清北復交,學歷影響不大,所以也不用整天糾結廈大好還是武大好這類問題,都差不多!不加分不扣分。

    ②如果不是上述學校,本科又不幸讀了經管類專業,那我祈禱你最好是個一本及以上(包括上海立信等),如果研究生能去到清北、Ivy League這種檔次的學校,可以考慮和上面這些人競爭一下,如果去不了,早一點準備四大審計和諮詢,衝一衝還是有希望去到四大諮詢的。

    為什麼讓去會計師事務所、諮詢等公司呢?

    (2)金融工程(包括商業分析、資料科學、金融數學等):

    國內就業主要還是去量化私募了,也會有一些去到網際網路公司的資料分析等崗位,目前人才缺口還是比較大,所以雖然就業方向較窄,但就業壓力相對較小,按照網際網路行業的白菜價,也能取得不錯的起薪(一般會高於金融學的碩士)。

    但之前提到的坑的地方就來了,目前國內量化私募的水平相對海外對沖基金而言,還處於競爭力較低的水平,主要是透過讀論文、看研報、自己琢磨,去找一些有效因子並組合,真正能持續盈利的機構少之又少。

    所以這一行主要面臨以下風險:

    ①隨著政策的進一步開放,海外對沖基金未來可能進入國內金融市場,擠壓生存空間。這一點已經在高頻交易上得到了充分驗證,現在原來做高頻的那批國內機構,大多被逼到了日內交易去。

    ②交易缺乏方法論,找因子的方法較主觀,所以這一行非常吃天賦,如果你沒所謂的“交易的感覺”,無法為公司盈利,你的職業生命將非常短暫。雖然你的起薪比金融學碩士的同齡人要高,但極有可能你35歲還是這個數,因為很可能你就是個行業平均數,而不是什麼“交易奇才”。

    量化交易的工作相對金融行業的其他工作來說,確實更枯燥,更需要你有一個做科研的態度,靜下心來認真研究,這對你來說可能是吸引點也可能是勸退點,具體看自己的偏好。

    當然和傳統的金融行業相比,它也不需要那麼著重於考察軟技能,是學歷背景較差的金融專業學生的救命稻草。不管是量化,還是資料分析,這些崗位和程式設計師招聘一樣,都有足夠的硬技能考核,會考察你的程式設計能力、邏輯能力、數理基礎等,只要你平時認真準備,這兒就是你的主場(至少在校招應聘階段,不包含後期職業發展)。

    文章摘自知乎賬號“AdmitWrite留學君”的回答。

    聚銘師xjn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自學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