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花生莖腐病嚴重影響了花生的正常生長,問下大家,有沒有好辦法,進行預防和防治呢?
5
回覆列表
  • 1 # 農民的小幫手

    花生莖腐病,是花生種植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病害,一般情況下,從子葉或幼根處侵入,又被農戶們稱為“爛脖子病”、“爛腰病”。

    花生莖腐病危害大,分佈廣泛,在中國南北花生種植區都有發生,發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花生生長階段的中後期,造成花生果莢腐爛,或者不飽滿。

    花生莖腐病的預防和防治:

    1、合理輪作

    注意輪作倒茬種植,是預防莖腐病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病害嚴重的地塊,輪作種植3年以上後,莖基腐病的發生會得到很好的預防,建議和一些禾本科作物輪作。

    2、優良的種子

    購買優良的種子進行播種,在同等的條件下,莖腐病的發生和危害,會有明顯降低,比如抗病性強的品種,另外,一塊地建議不要3年以上種植同一個品種,適當的更換品種,也是比較重要的。

    3、清理病殘體

    當花生收穫後,田間掉落的花生葉片、花生植株,要及時清理出田外,尤其是已發生莖腐病的花生田,避免病菌在殘體中生存繁殖,以此來減少病菌的數量。

    4、播前拌種

    目前來看,花生播種前,進行拌種處理,是預防莖腐病的一種很重要的因素,也是效果非常好的一種辦法,比如用萎鏽靈·福美雙、苯醚甲環唑、多菌靈等,一次拌種,除了莖腐病以外,根據選擇的殺菌劑不同,其它很多病害,也會一起預防。

    以上4點預防措施,希望花生種植戶們能夠特別注意下,另外,如果田間已發生莖腐病或者想透過打藥噴霧來預防的話,也要注意,首先要及時,如果田間已出現症狀後,及時打藥,越早越好,其次是藥劑的選擇。

    如果抗性小,危害小的情況下,可用甲基託布津、多菌靈,但一些農戶反應,這些殺菌劑使用時間已較長,防效一般,這種情況下,可以換用苯醚甲環唑或者三元復配的苯醚·咯·噻蟲等,登記的都有防治莖腐病。

    另外,花生種植過程中,一般都會打“三遍藥”,裡面加入上述殺菌劑,起到防治和預防作用。

  • 2 # 荔浦青山

    花生莖腐病在我家鄉叫做倒秧病,這個病害可以說只要種植有花生的地區就會出現,並且一年當中就有兩次發生病害高峰期,第一次發病高峰期在五月中下旬至六月下旬;七月下旬到八月上中旬進入第二次發病高峰期。

    花生莖腐病的預防和防治方法:

    1、播種前最好進行曬種和選種,除掉變質的種子來減少莖腐病的初次侵染源頭。

    2、合理輪種是防治花生病害的有效措施,從我家這些年種植花生的經過看,最好與水稻、玉米和紅薯輪種。

    3、種植任何農作物都離不開肥料,農村人種花生有時也會用一些有機肥做基肥,這時的有機肥一定要漚制熟透為好。

    4、用50%多菌靈按種子量的0.3%比例或25%多菌靈按種子量的0.5%比例拌種,這樣防治花生莖腐病比較有效果。

    5、發現花生地裡出現莖腐病時,可用多菌靈或甲基託布津或苯菌靈對花生進行噴灑,這樣可有效抑制莖腐病蔓延。

  • 3 # 傲禾農技小揹簍

    花生莖腐病,也叫花生歪脖子病,是花生生育過程中(尤其是中後期)經常發生的一種病害,在重茬種植地上發生尤其嚴重,輕則導致苗株莖葉乾枯,重則造成莖稈黑腐、果莢腐爛、大幅減產!

    花生莖腐病在苗期到成株期都可能發生,苗期染病3-5天便可死棵,成株染病一般需要10-30天逐步導致死棵。

    花生莖腐病透過田間的病株、殘枝、落葉等越冬,藉助風、雨、澆水、農具、動物糞便、種子等傳染髮病,在23-25度的溫度和60-80%的溼度環境中,最有利發病。

    在重茬種植、土壤溼度大、土質黏性重、苗株黃弱、基肥不足、帶病種播種、播種前未浸拌種、播種期較晚等地塊上發病多、發病重,水肥充足、溫溼度適宜的6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是花生莖腐病發病的兩個高峰期。

    在花生莖腐病防治方法上,可以採取以下留種方法:

    1、選用抗病性強、易高產的品種種植,應當選用籽粒飽滿、個頭大、無病蟲害、無損傷、無發黴變色的優質種播種,不可使用發黃變黑、空癟不飽滿、發黴變質的種子播種。

    2、做種使用的花生,在採收後應當及時曬種,保證種子水分不高於10%,然後放在通風乾燥的環境中儲存,等到播種前3-5天時選擇晴天再拿出晾曬1-2天。

    3、播種前做好花生種浸拌種處理。拌種方法:先把種子用少量的水噴淋溼潤,然後按照種量0.5%的25%多菌靈的用量,把多菌靈與種子進行攪拌均勻後使用。浸種方法:先把25%多菌靈按照種量的1%與30-50公斤水攪拌均勻後浸種24小時,撈出自然風乾後使用即可。也可以使用福雙美或咯菌腈懸浮種衣劑等藥物、花生專用包衣藥物處理種子。

    4、花生應當避免重茬種植。病害較多的花生種植地,應當與高粱、玉米、小麥、穀子等禾本科作物進行2-4年的換茬輪作,但不可和大豆、棉花等易發病的作物輪茬,否則會交叉感染、加重病害。

    5、 花生種植前或收穫後,對田間的病株、枯枝、落葉、雜草等進行徹底清理並做田外集中進行焚燒或深埋;對於零星發現的病株、病枝應當及時進行拔除清理,並用多菌靈、生石灰、新高脂膜等進行噴撒病穴周圍,以防病害菌在田間傳播蔓延;在花生生長期內,應當加強田間的中耕、除草、控旺管理,中後期適量增加磷鉀肥的用量,來疏鬆土壤、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培育健壯花生植株,提高花生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6、在花生齊苗後、開花前、落針期時,按照500倍的25%多菌靈或1000倍的50%多菌靈或800倍的70%甲基託布津或700倍的65%多克菌或800倍的30%惡黴靈或1500倍的50%苯菌靈或1000倍的普力克或1000倍的百菌清或800倍的甲基硫菌靈等藥物濃度,每畝兌水50-75公斤重點噴施花生苗株的根基部,病害重可以結合藥物灌根一起進行。

  • 4 # 棗陽鄂娃

    花生莖腐病是由花生地裡的一種有色二孢屬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它對花生的危害是致命性的,能造成顆粒無收的嚴重後果。

    在花生的整個生長期間,都有可能發生莖腐病。

    花生莖腐病菌主要侵染花生的主莖和根鬚,剛開始會在發病的表面上產生不規則的斑塊,後逐漸往裡面擴充套件,最後形成黑褐色的環形病斑,破壞了莖部的組織細胞,切斷了水分,養分的輸送,使得花生秧苗枯萎而死。

    幼小的花生秧苗得了莖腐病,很快就會整株死亡;在花生膨大期和成熟期得了莖腐病,花生莢往往會腐爛,或者花生仁不飽滿。

    花生莖腐病的危害大,預防和防治工作一定要做到位,否則嚴重的話,會造成絕收。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花生莖腐病的預防和防治辦法,讓花生遠離莖腐病的侵染。

    一.做好花生莖腐病的預防工作是關鍵

    1.田地輪種:田地實行輪作換茬,多年的實踐證明,花生地與小麥,高粱,玉米等農作物的田地進行輪種,花生莖腐病發病的機率能降低在5%左右。

    2.選好花生種子:因地制宜,選擇高抗病的花生品種,會減少很多病蟲害的侵害。

    自留花生種子,要選擇花生殼顏色黃亮,顆粒飽滿的花生,儲存工作要做好,防止發黴變質,以減少帶病種子的傳播機會。

    3.花生種子拌藥:在播種花生前一天,用25%的多菌靈均勻的攪拌種子,提高對土壤裡病菌的抗性。

    二.對已經發生了莖腐病的花生地,要馬上用藥物來防治

    在花生的膨大期和即將成熟期,發生了莖腐病,有兩種方法來用藥物處理。

    1.葉面噴施:用苯駢咪唑100倍液對整個花生地葉面進行噴灑,一個星期噴灑一次,視嚴重程度,追噴2-3次。

    2.農藥灌根:用25%的多菌靈500倍液,對病株進行灌根處理。5天灌根一次,下雨天順延,連續灌根2-3次。

    總結:花生莖腐病,還是以預防為主,預防工作做得好,才能有效地保證花生的豐收;後期的藥物防治,效果普遍不是很理想,只能起個“亡羊補牢”的作用,不僅對花生產量有些損失,還增加了人力成本和農藥成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來樓房的公攤面積會取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