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看愛思考
-
2 # 大秦鐵鷹劍士
明朝中後期出兵打仗,一般幾千人,多則數萬人,再不沒有明初那麼浩大,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其一、戰爭規模小了;其二、軍隊建制改變了;其三、財政赤字嚴重了。明朝前期對元朝作戰,對內平定各地割據勢力,屬於統一戰爭時期,因此戰爭規模大,參戰人數多。後期主要平定各地叛亂、平定倭寇之亂等,因為戰爭規模小參戰軍隊少。當然萬曆三大徵及對後金的戰爭,規模還是較大,出動的軍隊也是數萬人以上的級別。
明朝前期中期的軍隊組成是地方軍戶加上京師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其中地方軍戶是平時耕種,戰時從軍的農民軍,京師三大營才是明軍精銳。土木堡之變時,明英宗親率大軍五十餘萬北征瓦剌,結果兵敗被俘,大軍半數戰死,明朝軍旅世家多數沒於此役。之後明朝恢復了三大營,但是戰鬥力嚴重下降,軍戶制嚴重不適應新的戰爭需要。
在平定倭寇的戰爭中,明朝發現國家的軍戶軍隊不堪一戰,而戚繼光訓練的軍隊屢創倭寇。戚繼光的軍隊採用募兵制,也就是職業士兵,不戰時訓練領餉,作戰時領餉加獎勵。軍戶制計程車兵自食其力,平時訓練耕種,戰時才臨戰上陣,加上軍官的剝削壓迫,軍戶計程車兵戰鬥力不行。明朝後期可戰之兵都是募兵,他們打不打仗都要錢,而錢是明朝最缺的東西。
明朝是一個重農仰商的社會,老朱本身農民出身,所以對百姓收的稅很低,但是各級官吏對百姓徵收的稅多。天下承平日久,土地兼併十分嚴重,特別是朱姓百萬皇族對百姓的剝削十分嚴重。這導致國家財政收入十分低,明朝成了典型的國窮民窮官富。要打仗就要花銀子,特別是募兵制後花的銀子更多,因此平定叛亂一般出動幾千人,多的時候數萬人,頂多十餘萬人,否則國家就沒有錢支援戰爭了。
-
3 #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戰爭的實際參與人數,以及明代徵兵制度的演變。
洪武、永樂年間,雖說也都是大兵團作戰,但是實際上的人數並沒有那麼多。比如徵安南之戰,明軍這邊攏共也就二三十萬人,但是可以號稱五十萬;而安南那邊則更猛,敢號稱自己有八百萬。
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原因,是因為在古代,號稱和實際人數從來是兩個概念——號稱是嚇唬人的,而實際人數不僅要刨除掉這些水分,還要考慮各種影響,比如有沒有吃空餉,又比如實際參戰人數等。
而之所以吃空餉、實際參戰人數會有很大影響,是因為明朝前期和後期的募兵制度是不一樣的——前期是衛所制,後期是募兵制。
所謂的衛所制,其實就是屯田制。就是這些軍戶,平時給國家種地屯糧,戰時當兵打仗。朱元璋沾沾自喜地說:“吾養百萬兵,不費國家一錢也。”但是實際上,這種養兵方法會很快地造成兵員素質下降。終於在土木之變以後,明朝的徵兵制度就改成了募兵制。
由於衛所制的軍兵主要是以農民為主,所以戰時能夠動員出比較多計程車兵。但是其中只有兩到三成是實際打仗的,所以水分很大;而募兵制計程車兵基本都是實打實的戰鬥員,因此兵員數字自然就會減少。
-
4 # 品點歷史
主要是不同的時期對手不同。
明初的對手主要是北元。公元1368年,元惠宗(順帝)妥歡帖睦爾從大都(今北京)北撤至上都(今正藍旗境內)和應昌(今克什克騰旗境內),統治全中國的元朝滅亡,明朝建立。但是,所謂“百足之蟲,死而未僵”,元朝皇帝退居草原後,仍保留了相當強大的實力,國號、年號一應照舊,史稱北元。明洪武五年,實行衛所制度,全國有軍士一百二十萬人。北元軍力“控弦百萬”之眾,與明軍相比不相上下。可以看出,明初與北元的戰爭,是兩大帝國之間的全面戰爭。例如,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朱兒璋發動第二次北伐,命魏國公徐達為徵虜大將軍,由木憐道出發,赴和林為中路軍; 曹國公李文忠為副將軍,由帖裡幹道出發為東路軍;宋國公馮勝為右副將軍,由納憐道出發為西路軍,合騎兵15萬,三道並進,出征漠北。但此戰缺損失慘重,尤其是徐達的中路軍,在嶺北被王保保的聯軍擊敗,死傷數萬。可見此時北元蒙古還是很強悍的。
而反觀明朝中後期的戰爭,如萬曆三大徵,打擊倭寇,與後金的戰爭,還有剿滅農民起義等,基本上都是平叛性質的,不需要出動龐大的兵團。當然,後來,後金反而越打越強,明朝確越打越窮,養不起大規模的兵團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政府動員能力。建國初期,國家機器執行自如,各項資源能及時調配,為戰爭服務。經過長時間的運轉之後,積累了越來越多的頑疾,各中問題都出來了,在軍事體系上表現得尤為嚴重。比如明初建立的衛所制度,到了後期完全崩壞,衛所兵幾乎成了軍官的佃農,完全不能打仗。各級軍官吃兵餉,喝兵血,軍隊空額的現象觸目驚心。國家的財富大量在商賈,士大夫手中,國力並不能轉換為軍力。打仗時,將領依靠的幾乎就是自己為數不多的家丁。
-
5 # 一枚明粉
這是瞎說,明代戰爭用兵南北方區別很大,在南方補給距離短,且有部落僕從兵,幾十萬是常見的;在北方主要應對低烈度的劫掠作戰,加上能依靠的只有朝廷的戰兵,所以經常是幾千人的作戰。如果真到了嚴重的時候也會大兵團作戰,諸如壬辰戰爭、薩爾滸、沈遼、廣寧等多次會戰。
(廿二史札記)
在清代有一個大歷史學家讀完22史,寫了一本札記,就叫《廿二史札記》,其中一條就寫道:“有明中葉戰功固不足言,然南北更有迥異者,大率用兵於南,則易於蕩掃;用兵於北,則僅足支御。”明朝南北方作戰的效果不同。
同時他也指出南方用兵規模大。認為南方作戰用兵規模大,主要是能就近呼叫民兵、土兵,兵餉花的少還容易集結部隊,不用只用官兵(和引入民間力量、資源、資本是一個概念)。
(平播之戰用兵24萬)
事實也確實如此,韓雍討大藤峽用兵十六萬,劉顯討都掌蠻用兵十四萬,李化龍討播州楊應龍用兵二十四萬,其中官兵有六萬(大體是官兵佔三成)。
我最近在《安南奏議》裡面記載了嘉靖年間明朝計劃出兵安南的兵力規劃。我來分享下。
兩廣需要出兵(不包括雲南部分)如下:
(土司地盤)
陸地上正兵分為三路,每路哨漢、達、狼、土官兵伍萬名,合計十五萬。
援兵對應也分為三路,每路兩萬,合計六萬。
奇兵分為兩支,每支兩萬五千,合計五萬。陸地上隨軍後勤人員需要一萬人。
在海上舟師3萬名。
合計三十萬部隊,當時廣西能立即調發的官兵只有一千多,土兵有八萬。
可以看出當時明軍在南方戰場作戰規模還是很大的,之後的奢安之亂作戰規模也很大。對歷史還要具體分析,不要輕率下結論。
(奢、安兩土司分佈區)
-
6 # 藍色騎士1130
明初和土木堡失敗之前,大明的主要敵人是蒙古以及此後分裂為三部的蒙古,當時的大明有名將,有充裕的財政,保障了明成祖可以多次帶大軍掃蕩草原,然後到了土木堡大敗,皇帝被俘虜,武將死了一大批,可以說能打的都折在土木堡了,將門也失去了傳承~~在古代是沒有軍校的,將門之間的對軍事知識的傳承靠的是父子,師傅帶徒弟這有限的幾種方式;同時,所謂的名將,能打是一方面,強大的組織能力也是另外一個方面。所以,到了明末,土地兼併嚴重,作為納稅主體農民破產,而無須納稅的官僚階層越發肥碩,國家財政空虛,這就造成了,國家想出大軍鎮壓農民暴動都難,針對後金的有限的幾次大集團作戰,尤其是松山之戰,更是打斷了大明軍隊的主動進攻的精氣神!
回覆列表
在古代大兵團作戰,後勤保障是關鍵!一個戰兵後面要多少輔兵俄支援?尤其是在交通工具落後的古代這個是頭等大事。而且耗費大量人力資源和物力。畢竟是人就是要吃飯的,所謂的大兵團?耗費太大了!怎麼辦?這個是海量的消耗,明朝朝廷就是被大量出兵武力拖垮了政府財政。百萬大軍,聽起來威風凜凜可是又有什麼用?滿清朝廷初期只有不到兩萬人馬,可是,卻在薩爾滸戰勝了大明朝廷的六萬圍剿大軍!此事有薩爾滸之戰書事碑為證。由此可見戰爭並不是以多為勝,三國時,曹操的戰勝袁紹的戰爭是如此。同樣曹操在赤壁又被孫劉所敗,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