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鎮鄂
-
2 # 紅蓮心語
這在當時是學術界和社會上的現象,主要想引起關注或價值意義。中西方墓壁上繪有漂亮的男女人物彩色畫,也是想留給後人引起了關注。
-
3 # 艱難的老幫菜
古人認為,人在死後可以上天堂,包括西方宗教都認為上天堂是最後的歸宿,秦始皇陵都把墓室佈置成宇宙天空,日月星河,任然能一統天下。
-
4 # 易經八卦奇門遁甲
因為在古代,古人一直追求長生,他們認為人死後雖然肉體會消失但是靈魂會進入另一個世界,靈魂居住的世界也會像現實生活中一樣。
我們從一些報道中就可看出一些身份顯貴的人死後會在墓穴裡有各種陪葬品例如一些金銀首飾、華美服飾、以及生前的隨身物品,更有一些把自己生前的傭人、妻妾都跟隨自己進入地下。我想他們是想在死後在另一個世界也能享受到生前的生活,至於墓穴頂上繪製的星圖也是出於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也能仰望星空的想法。
因為星空是充滿神秘色彩的,是變化莫測的,古人看星象運動能夠預測到一些天氣以及災害,甚至能夠根據天運變化推測出一些朝代的更迭。也是古人因為害怕未來的變化而根據星象變化的自然規律做出的推測。
總之古人無論是陪葬人或物還是星圖都是古人想長生不老思想的延伸!
-
5 # 悠然布衣
在發掘出來的古墓當中,其墓室繪製星圖的比重是非常的高的。我們順著中國歷史往下走一遍,然後順帶的提一下其他文明的墓室星象圖。
1987年出土的公元前4500年位於濮陽西水坡45號墓的濮陽蚌塑天文圖相傳是中國最早的星象圖,這個墓室蚌塑龍虎,墓主居中,東方有龍,西方有虎,有人猜測是伏羲來著。(當然,這個墓室很多人說是造假,一個是龍文化起源應該沒有那麼早,另一個是這個龍明顯是清朝時期的龍(聽說是根據 不丹龍旗圖案做的),宋朝以前的龍和我們現在看到的龍差異還是蠻大的。不過因為蠻多論文也引用了這個的,就當是真的了)
1978年出土的公元前433年(戰國早期),曾侯乙墓(對,就是隨州曾侯乙編鐘的那個曾侯乙),曾侯乙墓漆箱蓋天文圖的二十八宿天文圖,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的二十八宿圖。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個時期已經有很完備的墓室星象圖了。
《史記・始皇本記》中記載:營造始皇帝墓時,“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這個上具天文大概指的就是上面繪製徵天空的日、月、星象。
1957年在河南洛陽市西北角城外的一座西漢壁畫墓中,發現了日、月、星象圖,是繪在前室的頂脊上。西漢時期,道教盛行,星象圖主要代表了當時的天文觀念和引魂昇仙思想。而到了東漢時期,就更多的是以表現人物威儀了。
孟津縣朝陽鎮發掘的北魏元乂壁畫墓,其墓頂繪製了大型星象圖,繪有星辰300多顆,星辰用線相連,銀河縱貫全圖。而東晉時期,南方潮溼,南方漢族的墓室和北方少數民族的墓室有比較大的差異,穹窿頂的比較少,大部分是拱頂或者平頂的,所以星象圖比較的少。
而隋唐至五代十國時期,絕大部分的墓室都是有星圖的,像2005年發掘的陝西潼關的隋朝壁畫墓,墓頂星象圖,白灰漿水繪製的銀河和星辰,貫穿整個穹窿頂。
到了宋朝,星象圖就比較少見了,但是也有,例如2018年發現位於常州芳茂山的南宋古墓,棺木上畫星象圖。
2013年於重慶市巴南區出土的明代官墓,墓室底部刻有星象圖,據說是因為明朝道教盛行,所以才會有星象圖出現,可以看出的是,星象圖已經很少在墓室出現了。
星象圖出現在墓室其實大部分原因都是相似的,主要是源於當時的喪葬觀念和宇宙時空觀念。《山海經》記載“地之所載,在六合之間,四海之內,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古人將星象圖繪製在墓頂,是為了靈魂能夠在另一個世界看到人間,庇護後裔,以期待有朝一日能夠返回人間。此外就是一種引魂昇仙的概念,星象圖代表一種昇仙的願望。例如2013年出土的一座位於江蘇的西漢古墓,星象圖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兩隻鳳鳥穿梭迴環,象徵著引領靈魂到仙界,另一部分則是北斗七星等星象,其中一隻鳥腹內有一圓形,似乎是太陽的形象。
《周易·繫辭》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這個是一種華人早期的宇宙觀,《管氏地理指蒙》(三國時期魏國術士管輅寫的,歷史上著名的相師,被後世堪輿家奉為祖師):人由五土而生,氣之用也;氣息而死,必歸葬於五土,返本還原之道也。認為人死化土,返歸本源,這個是陰陽五行的哲學思想在生死觀的體現,那麼靈魂的歸宿在哪呢?由此就出現了星象穹窿頂,這個是傳統的“象天”思想的形成,以期靈魂昇天入地,也是古人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
另外我們再簡單的說說其他文明,例如西夏政權當中出現的星象圖,像上世紀70年代發掘的西夏第八號王陵,還有敦煌千佛洞第61窟甬道兩側的黃道十二宮(黃道十二宮起源於古巴比倫,而該圖論證藍本作於西夏時期),主要是源於他們的星宿神靈崇拜。
在日本,1983年出土的7世紀時期的木寅墓,上刻畫有68個星座,根據日本天文學者的描述,這張影象是為了讓墓主人在宇宙中佔有一席之地。那其實和中國的墓葬文化也是類似的,想必也是流傳過去的。
還有在20世紀七十年代發掘的四千年前瑪雅古墓,繪製了一張星象圖,記載了測算出來的地球和金星的天體運動,瑪雅人也是為了昇仙嗎?這個倒是不是,瑪雅人的天文一直是很發達的,因為他們所居住的地區很缺雨,他們的天文主要用於祭祀求雨,所以天文才發達的。
我們仔細的看看,其實中外文明刻畫星象圖的原因大致也是相似的,都是出自古人對於天地的崇拜,對於無盡星空的嚮往,是一種傳統的信仰所致的。
-
6 # 一觀一道
《史記始皇本記》中記載:營造始皇帝墓時,“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這句話可能是在墓室的天棚上繪有星象圖,在地板上畫有地圖的依據。
中國在墓室中繪星象圖的習俗,即使不能追溯到秦始皇時代,也畢竟是中國古老的習俗。高句麗也有這種習俗。在古代,人們出於希望被埋葬者像生前一樣生活的願望,在墓室裡放置了各種隨葬品。繪製星象圖大概也是出於同樣的動機,即希望被埋葬者也能像生前一樣眺望天空。如日本也在墓室畫星象圖,只是在天棚上的方框內畫了一些象徵性的二十八宿,方框中央處又畫了簡單的北極星座。
在這個星圖中,星辰是用貼在壁上的直徑為一釐米左右的圓形金箔來表示的,並用紅線把同一個星座的星星連在一起,用以表示星座。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是把天空中的星辰劃分為若干星座。在古希臘,人們是根據古希臘神話來給星座命名的。公元二世紀的希臘天文學家托勒玫,將一千零二十八個星體劃分為四十八個星座。後來又進行增補,現在達到了八十八個星座。
可以說,希臘傳來的星座名稱是詩的、大眾的。而中國的星座名稱是散文的、官僚的。
在中國,周代或周代以前,就為星座起了名稱。當時星座的數目不多,星座的名稱是根據星座的形狀而命立的。例如,現在的大熊座當時被稱作北斗,就是由於它和古代的鬥形狀相似而得名的。後來,這類星座數目不斷增加,尤屬漢代增加的最多。而且,出現了以官廷名稱或官職名稱來給許多星座命名的作法,這反映了漢代完備的官僚制度。
《史記天官書》中所載的星座名稱數目超過了一百多個。後來,這個數目又有很大的增加。中國星座學說的形成是在晉武帝(公元265—290年在位)時期,當時的太史令陳卓在肉眼見的範圍內數出的星達283官1464顆。
這裡的“官”即星座,中國古代往往稱星座為官。關於這些星辰,《晉書天文志》中有詳細的記載。根據這些記載,後來又進一步把這些星辰分為三垣二十八宿。所謂三垣,即以北極為中心,把赤道以北的星辰分為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等三垣。沿赤道一帶的星辰則分成二十八宿和附屬於它的星座。
總之,“視死如生”,古今中外東西文明思路同源,習俗如出一轍,形式大同小異而已。
回覆列表
天上的星河,自古至今。都是我們全人類心之神往的存在。我想,古人與我們今人都有一顆追星的心。只不過,古人比我們現在人更浪漫。就算長時間的沉睡下去,也想能擁抱著星河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