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三戶是泛指還是特指?
10
回覆列表
  • 1 # 小廚阿騫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成語”三戶亡秦”的典故出處。這句產生於反抗暴秦統治的秦朝時代名言,出自西漢時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

    :“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意為即使楚國只剩到三個氏族,也能滅掉秦國。比喻即使弱小,團結一致也能成功。它代表了一種情緒化的堅定信念。楚王族姓羋,本支為熊氏,另分為昭(昭陽)、屈(屈原)、景(景差)三氏(三戶)。並非後世所指的只是幾戶人家,幾個人。

    秦朝末期,陳勝吳廣起義,各路義軍紛紛配合,項梁率軍攻秦。范增去拜見項梁說:“秦滅六國,楚國最冤”。楚國的南公說過即使整個楚國只剩下三個氏族都會報仇雪恨團結起來消滅秦國的。”於是項梁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楚懷王,得到楚人的擁護而迅速壯大實力。

    三戶的說法具體指什麼,學術界有三種解釋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中的三戶學術界有三種解釋:

    第一種說法:指地名,是楚人的宗廟,位於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水庫一帶,歷史上這裡有楚國的三戶城。

    第二種說法:指楚國大三姓,屈、景、昭。

    第三種說法:比喻三戶人家,比喻力量小,決心大。

  • 2 # 楊充

    這句話出自哪裡“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話出自司馬遷所著的《史記》,這裡的三戶並不是指三戶人家,而是隻三個氏族,這句話背後有一個故事在裡面。秦國和楚國秦朝滅六國,統一天下,這被滅掉的六國之中有一個是楚國。當年楚國是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秦國為了滅楚耗費了很大的財力物力,用了很多手段。楚國以前幫過秦國,對秦國有很大的恩情在的,最後秦國卻不顧情面,用了陰險的手段來攻擊楚國,在道義上是站不出腳的。所以楚國最後雖然還是被滅了,但是楚華人都不服氣,非常痛恨秦的統治。秦惠王時,為瓦解齊楚同盟。秦王遣張儀使楚。張儀代表秦國,對楚懷王許諾:只要楚國解除與齊國的同盟,與秦國結盟。秦國便割讓五百里土地給楚。楚國解除了齊國的同盟後。楚懷王使秦,要與之結盟,並接收五百里土地。但張儀稱,當初承諾的是五里地。楚王怒不可揭,準備回楚國,討伐秦國。秦王拘禁了楚王,讓其割讓土地給秦國。才放他回國。這是繼商鞅囚禁公子昂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嚴重的違背契約精神。楚懷王鐵骨錚錚,誓死不割地。秦國一直囚禁懷王。楚國國內則另立新君。楚懷王一直被囚禁至死。楚人聞之,如喪父母。諡號為‘懷’。故《史記·項羽本紀》雲: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三戶指的是什麼楚國的一個貴族南公就說出了這句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因為楚國有三個大氏族,昭、屈、景。這句話裡的三戶,指的就是這三個大氏族。後來人們也用這句話來形容推翻秦朝的決心,不具體解釋三戶代表誰,而是泛指楚國的百姓,表示就算楚華人就算再少,也要決心推翻秦朝。如何理解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三是一個虛詞,並非具體的數詞。此話中的"三"比喻力量小,決心大,表明楚國立志推翻秦朝的決心。這個解釋才是最符合楚人有仇必報、能吃苦、下得狠的性格特點。"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應該理解為:"楚人就算只剩最後幾戶,滅秦的也必定是楚人!"即使弱小,團結一致就能成功。它代表了一種報仇雪恨的堅定信念。楚人歷來生性彪悍能征戰善戰,秦國加之的國仇家恨令楚人定要報仇,楚人在亡秦之上必將不遺餘力徹底滅秦;"楚雖三戶",更多的是樹立滅秦信心,鼓舞士氣。提出的激憤人心的戰鬥口號,彰顯的是亡秦的堅定意志和必勝信念。關於更多詳細內容,可以看我的部落格大彙總: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79832978 或者 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82972318

  • 3 # 戴草帽的小老鼠

    這句話出自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在寫到楚懷王客死於秦地這一事時,楚國著名的陰陽學家南公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意思是楚國哪怕就只剩下三戶人,將來滅掉秦的也將是楚華人。這句話成了後來反秦激勵人心的名言。

    不管是從時代背景還是從語法的角度來看,這僅是類似於發誓或者詛咒的話語,並沒有特指滅秦的會是哪一戶,屬於正常的語言修辭,為什麼一定要深究到底說的是哪三戶?如果老是有這種習慣,我估計韓信說的“飛鳥盡,良弓藏”,也會有人去研究,這個飛鳥指的是什麼鳥,弓是什麼人的弓了。後世有人解讀《史記》時,居然還有那麼些人,有板有眼的回答起來,認真分析這“三戶”指的是誰。研究的人多起來,反而逐漸的成了一套套理論。

    有的東西,其實是有些讀書人閒著無聊去鑽牛角而已。反正我個人是覺得沒有必要探討這類問題,不然養成這種習慣了,將來人家咳嗽一聲也要去分析為何咳嗽,這樣很累人的。

    楚國真的只剩下那三戶家族,能滅人一個國家麼?所以說,只是一種常見的漢語言修辭手法而已。

    個人有感而發,請見諒!

  • 4 # 長山簡談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寓意是即使弱小,團結一致也能成功

    但在歷史裡

    其中的“三戶”是指楚國的三大氏族屈、景、昭

    這句產生於反抗暴秦統治時期名言,其中有濃烈的情緒化與信念。

    這句話是誰說的呢?

    是楚南公

    為什麼會說這句話?

    我們不得不提起楚懷王。

    楚懷王

    繼位早期,破格任用屈原等人進行改革,大敗魏國,消滅越國,擴充疆土。執政後期,與秦昭襄王會盟於武關,秦昭襄王將其扣押,脅迫其割地。楚懷王為國家利益,拒不割地,使秦國一不能得地,二不能以所簽訂盟約為藉口攻打楚國,楚國暫得保。三年後楚懷王客死於秦,梓棺返楚。

    楚懷王的客死導致當時楚國全體對全國暴戾統治的不滿與國王慘死的悲憤。

    大澤鄉起義的陳勝點燃了滅秦的導火線,而項氏一族則是滅秦的主力軍,“西楚霸王”項羽便是一支名副其實的楚軍,也是項羽率領大軍一路摧毀秦朝軍隊。

    雖然後來“西楚霸王”項羽輸給了“漢高祖”劉邦。

    楚對於秦可謂是相生相剋,似乎存在就是為了滅秦,當然可以說亡秦的的確是楚。

  • 5 # 小編虎哥

    政治預言文化是中國一種比較獨有的現象,如大楚興陳勝王、祖龍今年死、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等等,究其原因,是因為華人在古代有君權神授的思想。既然政權和神、天意掛鉤,那麼不可避免的在奪取政權的時候,就要假用神的旨意,所以這些預言大多數都可以看成是一種政治宣傳口號而已,只是有人為鼓搗出來的。

    中國歷史上卻有一句預言,準確的令人細思極恐,這句預言就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它鮮豔而無比正確的預言了亡秦的真諦,即亡秦這一事業乃起於楚,又終成於楚,而僅就亡秦這一事實,這句名言還是有著雙重應驗。亡秦大業雖成於天下民眾,但在大澤鄉振臂一呼,天下響應的陳勝時楚人,他建立的政權稱為“張楚”率江東子弟渡江成為抗秦主力的項羽也是楚人,他建立的政權稱為“西楚”總領群雄、收拾河山,建立一個空前統一的大漢王朝的劉邦也是楚人,劉邦的眾臣之中也有不少楚人。

    為什麼這些預言能夠成真呢,很多人都認為是因為楚人都很恨秦國,這說法表面上正確,但實際上站不住腳,因為其餘的五華人也恨秦國,為什麼滅亡秦國的人不是他們,探尋背後的真相,發現這句預言之所以準確的原因,簡直是令人發笑。

    我們開啟秦國統一全國之前的七國地圖,可以發現,楚國佔了三分之一,秦國佔了三分之一,其餘的幾個國家加起來才佔了三分之一。秦帝國滅亡,那麼秦國本身的國土應該排除在外,我們可以很輕易的從機率學上算出,要是秦國滅亡,那麼是楚華人的機率是二分之一,是其餘幾個國家加起來的機率的總和。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個預言原來是數學上的最大機率,成真也就不足為奇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復聯3》海姆達爾為什麼只把綠巨人傳送回了地球,而不提前把所有人都傳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