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酸妮兒
-
2 # 大欣姐
一、閱讀面的寬窄有關。知道了這一點,大家完全可以透過擴大閱讀,增加自己的語言積累和文化底蘊,逐步克服怕寫作文的心理。生活中,大家可能碰到過這樣的情形,有些事情自己原先不會做,如果一定要做,心裡不免有些害怕,一旦真正動手做了,對這件事情有了比較清楚的瞭解,害怕的心理也就消失了。寫作文也是這樣,你不會寫議論文,就可以多讀一些議論文,學學別人是怎樣寫議論文的;你不會寫夾敘夾議的文章,就可以多讀夾敘夾議的文章,學學別人是怎樣運用夾敘夾議寫法的。用毛澤東的話來說,叫做“集中兵力打殲滅戰”。這樣,害怕寫作文的心理就可以逐步消除。此外,有的高中學生作文內容認識膚淺,觀點陳舊,如參加學農勞動以後,認識到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等,其原因是他們很少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有些學生作文語言貧乏,一篇作文說來說去,就是那麼幾句話,其根本原因是他們的思想貧乏,知識貧乏。一個善於寫作文的學生,一般來說,是善於吸收新事物、新思想、新知識的。因此,寫作文有困難的學生,尤其要注意吸收新事物、新思想、新知識,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寫作困難的問題。
以上這些話是對學生來說的。對家長來說,及早發現子女不喜歡學習語文,採取措施,比到了高中,甚至臨近考大學再請家教要好得多。這裡對家長們提一些建議,一是家庭裡要有文化氛圍,有的家庭,家裡很少有書,自己也不喜歡看書,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對語文學習自然不大可能有濃厚的興趣;二是可以利用小學生往往把老師的話奉為“聖旨”的特點,藉助老師的力量,使孩子逐步培養起對書籍的興趣,從而避免進了中學出現對學習語文不感興趣的現象。對老師來說,則有一個如何幫助學生培養興趣的問題,在此就不多說了。
語文學習的心理障礙,有的人可以自己透過心理調節來克服,有的學生明明知道自己有心理障礙,卻像身陷泥沼,沒有別人的幫助,無法脫身,這樣的學生就需要透過心理諮詢,在別人的幫助下,克服心理障礙。而且產生語文學習心理障礙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遠不止上面說的這幾種,因此更需要心理諮詢。
二. 有的學生學不好語文是因為對學習語文沒有興趣。
這一情況的出現,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它的形成往往也有較長的時間,有的學生可能從小就不喜歡語文。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學生自身資質是一個重要原因,有的學生從小就喜歡理科,不喜歡文科;有的學生則因為從小就由於各種原因,如老師的教學方法不恰當、家庭的文化氛圍淡薄等,對學習語文失去了興趣。由於這些原因對學習語文沒有興趣,對一個小學生,甚至初中生來說,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的意志力還比較弱,對學習語文的認識也不夠。對一個高中生來說,他們對學習語文的認識比小學生和初中生要全面得多,也深刻得多,他們的意志力也比小學生和初中生要強得多,因此,他們完全有可能,也完全可以以自己的意志來改變沒有興趣學習語文的現象。對一個意志力堅強的人來說,興趣完全是可以培養的,對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同樣如此。一個人的興趣,除了先天資質的因素之外,主要是後天養成的。在日常生活中,因為某種需要而培養新的興趣,而且在新的工作領域取得很大成就的人,也並不少見。
退一步講,如果一個人真的對語文沒有興趣,也不能成為他厭棄語文的理由。紐約證券公司的金領麗人蘇珊出生於中國臺北的一個音樂世家,她從小就熱愛音樂,但她陰差陽錯地考進了大學的工商管理系。儘管不喜歡這一專業,但她學得很認真,各科的成績均是優異,畢業時被保送到麻省理工學院,並拿到了經濟管理專業的博士學位。如今已是美國證券業界風雲人物的她,依然心存遺憾地說:“至今為止,我仍說不上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如果能夠讓我重新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音樂……”蘇珊並沒有因為自己不喜歡工商管理專業,就不認真學習。無獨有偶,微軟(中國)有限公司Quattroporte唐駿說過這樣一件事,在2001年的招聘活動中,有一個清華大學的女生,對唐駿說:“我和你同病相憐,我也是被迫選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這個女生進大學時就不喜歡自己的專業——生物,到她離開大學時還是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但她下面一段話打動了唐駿:“可是,我不喜歡不代表我不去認真學習,只要還呆在生物系,我就要對自己負責,認真地對待每一天,每個課程。畢業時,我沒有選擇去製藥公司,而是向微軟投出自己的簡歷,你看我的成績單。”那是一份全優的成績單,一個不喜歡自己專業的人,考出這麼好的成績!唐駿說:“把自己喜歡的工作幹好是一種享受,把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幹好,更需要使命感。”這位清華大學女生的故事和微軟(中國)有限公司Quattroporte唐駿的話,以及紐約證券公司蘇珊的經歷,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示,對一箇中學生來說,把自己喜歡的學科學好是一種享受,把自己不喜歡的學科學好,是一種遠見,一種智慧。任何以沒有興趣為理由放棄某一門學科的學習都是目光短淺的行為。
三.有的學生學不好語文,是因為他們把學好語文的希望全部寄託在老師身上,而不是靠自己的刻苦努力。
在這些學生看來,只要在上課時認真聽老師講課,努力記住老師講授的內容就可以學好語文了。其實,這種觀念是十分有害的。有了這種觀念,不僅語文學不好,其它課也不可能學好。筆者所在的學校是一所普通的農村中學,前兩年有高三學生高考選修地理、歷史的,因為選修這兩門課的學生很少,所以學校沒有安排專門的老師為他們開選修課,於是這些學生只能靠自修。令人驚奇的是,這些學生的地理、歷史高考成績都相當好,基本上都在110分以上,成績在120分以上的也有好幾個,但是這些學生的語、數、外的高考成績並不好,四門課的總分都沒有超過大專的分數線。後來選修歷史的學生多了,學校專門為他們開出了選修課,安排了資深老師為他們輔導,但是,考試成績能超過100分的就不多了,還有的學生歷史成績竟然只有六七十分。究其原因,是因為在沒有老師輔導的情況下,這些學生只能自己去鑽研,在自己鑽研的過程中,能力就逐漸培養出來了;可是在有老師給他們輔導的情況下,他們就把希望全部寄託在老師身上,除了上課時聽聽老師講課以外,課後就再也想不到自己去鑽研了。這樣,考試自然就不可能有好的成績。這種現象是很值得學生讀者深思的:你們在學習時,是把提高成績的希望寄託的老師身上,還是寄託在自己身上?當然,我舉出這樣的例子不是說學生就不需要老師的指導了。學生光靠自己鑽研畢竟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這樣就不可避免的會影響其它科目的學習。如果學生能有老師的指導,再加上自己的刻苦鑽研,肯定能學好語文。
四.有的學生學不好語文是因為沒有掌握學習語文的規律和方法。要學好語文,沒有大量的積累是不行的。這裡所說的積累,包括語言的積累,文化的積累,思想的積累。積累就要閱讀,要有相當數量的閱讀。所以,新的《課程標準》給學生規定了課外閱讀的文字量,國家教育部也公佈了49種學生閱讀的書目。但是,閱讀並不等於積累。有的人閱讀的書也很多,可是語文還是學不好,其原因是因為他們的閱讀實際上是消遣,是獵奇。看書只挑自己喜歡的書看,只看故事情節,而不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去閱讀。有的老師要求學生“不動筆墨不看書”,看書時做一些摘錄,寫一些筆記,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有的學生可能會說,這樣閱讀不是太累了嗎?當然,如果我們每讀一本書都這樣做確實很累,但是,一點摘錄也不做,一點筆記也不寫,閱讀的效果也肯定不會很大。我們可以挑一些自己喜歡的文章,做一點摘錄,寫一點筆記,每週做一點,長期積累,肯定會有收穫。
除此之外,還要學會學習語文,學會學習的方法,學會思維的方法,學會運用基礎知識等。如本人的幾篇關於形式邏輯基本知識的文章,介紹的就是基本的思維方法;而其中的演繹推理、類比推理等就是運用知識的方法。要學好語文還要掌握語文學科自身的規律。這些知識我將在以後的博文中作介紹。
回覆列表
征服它,把語文需要學的,需要記的,需要背的,都折騰的透透的,只要老師提問,沒有不會的,那個時候你就會喜歡上語文,甚至期待語文課!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