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聿室內
-
2 # 飛墨設計師李工
眾所周知,日本國土很小,加上有著世界上超多設計怪才(不要懷疑哦,日本有著世界上最多的建築師),往往在空間緊張的情況下,設計師就會另闢蹊徑,創造屬於自身的住宅風格。下面我列舉介紹幾個典型的案例,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下。
看外觀,你能看出下面這房子究竟有多大嗎?其實這棟房子位於東京的市區,因為兩邊住宅,加上後面是過道,自身受到了很大的侷限,常規的設計根本沒法將空間利用到位。
好在設計師腦洞大開,直接利用了三角區域,複式的二層小樓,雖然只有59平,但絕不會影響居住和採光。
這是公共廁所?不要懷疑自己眼睛,它確實是一所住宅,面積為63m²,而且還是一座三層小洋房。
雖然受前面道路的限制,但設計師最厲害之處,直接在斜頂開了天窗,就算受周圍住宅影響,光線同樣可以從頂部進入室內,完全不會有昏暗的感覺。
下面這個房子,乍一看,還以為到了某某博物館,其實這是仙台市區的一棟普通夫妻的住宅。面積124m²,簡潔又有時尚感,在緊張的都市生活,回到這樣的一個家中,感覺生活品質都得到了提高。
84m²的扇形住宅同樣也讓人家驚豔不已,雖然看起來比較粗獷,但絲毫不影響居住效果。
空間佈局沒有缺少的部分,採光通透性都非常好,加上日本鍾愛的原木元素,既有現代建築的設計感,同時還保留了自身的傳統文化。
其實一直我們都追隨著西方的設計腳步走,早前的日本也是從這條路上慢慢過來的,從簡單的模仿開始,到現在結合它們的地域狹小特點,如今是既有了現代建築的思路,同時還保留了傳統的文化,合二為一,屬於真正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一條路。就算在夾縫中,同樣也可以設計出有自己特色的家,相比國內的住宅風格就太普通了,期待我們也可以慢慢DIY自己的生活方式出來吧。
-
3 # 日本專業買手
最近,小見發現了日本一檔專門講設計的節目,豆瓣評分高達9.4,關鍵這檔節目居然還是放給兒童看的!
這個節目的名字叫做《Design あ》,翻譯過來就是《啊!設計》。它的每集只有短短几分鐘,但內容絕對讓大人看了都感到震驚。
節目第一個環節叫"觀察",希望孩子對生活中一些常見的事物進行觀察,進而發現設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
1、設計的觀察
就拿第一集裡的這個茶壺為例。這樣的茶壺我們經常見到吧,為什麼會有腰身呢?
有些東西不但有腰身,腰身上還有腰線,比如瓶裝的可樂,它究竟為什麼要這麼設計呢?
畫風一轉,突然出現了一個人叉著腰,這個姿勢貌似挺舒服的。
然後問題就來了,為什麼茶壺會有腰身呢?答案自己想吧~節目全程沒有一句解說,全靠你對畫面的觀察和理解。
第二個問題,依然是關於茶壺的。茶壺我們都見過,但為什麼蓋子上會有一個通氣孔呢?
之後的畫面裡突然出現了一個澆水的花灑,幾個意思?
鬆開剛剛按壓氣孔的食指,茶水傾瀉而出,看到這裡也應該明白了,壺嘴和氣孔的設計原理與花灑的設計原理是類似的。
這個節目的魔性的地方就在於,不會直接告訴你答案,而是給你一個思路,需要自己思考!因為產品設計永遠沒有最好的答案,只有更好的設計!
2、從不同角度觀察物件
到最後,你會發現,從不同角度看同一件物體,大家看到的都不一樣。這對大人來講是很顯淺的道理是不是?但有的孩子學完達芬奇畫雞蛋可能都不知道其中的意義呢。
3、拆解
節目的第三個Part是強迫症的福音,叫"拆解"。看著這排列整齊的薯片,瞬間治好了小見的強迫症。
能將橙子和葡萄拆成這樣,也是心服口服了。
但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呢?原來學會拆解事物,瞭解事物的本源,是設計師需要掌握的一項重要能力。
4、天馬行空
第四個環節 叫"天馬行空",也是小見最喜歡的一個環節。
節目最開始,會提一個你平時很少會去想的問題。比如:書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人們把東西寫成一個長條,同樣也完全可以閱讀啊。
但是看到一半的時候想再翻回去看,就很難找到了。
所以我們需要設計一種更加方便回看的閱讀形式。於是,摺頁就被設計出來了!
可是新的問題又來了。風一吹,摺頁就撒了,要收拾起來很麻煩。
多不方便啊,於是我們需要再次改進。
用一張紙塗滿膠水,粘住側面,不但可以來回翻,也不用擔心風一吹就散了,了不起的想法!
咦,這不就是現今書本的設計模樣嗎?這下孩子們知道了,原來書本這樣設計是最合理的。
道理我們都懂,但是又有多少人會有這種設計師應該具備的思維方式呢?
5、設計師的回答
▲ 為蘋果、無印良品、Nike等設計過產品的深澤直人
▲ 9H膠囊旅館、Teteo奶嘴壺都出自柴田文江之手
我們今天看到日本的平面和工業設計這麼優秀,離不開這些一線的設計師對國內兒童教育的重視。希望有朝一日,我們也能有這麼精彩的設計節目。
關於日本,我們專業,赴日工作留學投資,加Wechat:monsterxinzi
-
4 # 無V國際觀察
首先要說的是,日本的建築設計處於世界前列,著名的大師有安藤忠雄,黑川紀章,西澤立衛等。
主題問到是住宅,主要探討普通住宅設計的一些知識。
日本住宅設計一些個人感受
首先是對從事建築設計的人員進行嚴格考核。
在日本能設計普通住宅的設計師分兩個等級,有一級建築士,二級建築士。二級建築士只能設計三層以下的住宅,一級可能設計三層以上的住宅。而建築士的考試很嚴格,一級建築士很多人考好多年才能透過。對建築設計人才的嚴格選拔,保證了住宅設計的精良和品質。
二是法律法規健全。
房子每一個細節都有法律規範,比如能抗幾級地震,抗多大風力,採光多少,屋內換氣,站在你樓下看到的天空,和鄰居之間的關係等等,都有法律作為依據。
三是住宅商品化。
把住宅作為一個產品,在工廠進行生產,到現場組裝。工廠生產,保證了精度,也大大提高了住宅建造的效率以及節約勞動力和成本。
日本住宅設計的特點
注重空間佈局,不求大,但求精,人性化設計比較多,從個人的基本生活習慣出發,對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設計方案。
安全因素考慮頗多,抗震,抗風,防火等等都有精良的考慮,對使用中可能對人造成的傷害極力避免。
住宅設計全部裝修交付,材料必須環保,交付後即可入住。
日本住宅設計的問題之我見。
可能受土地面積的限制,住宅空間過於狹窄,住在裡面會有一種壓抑感。
隔音效能有待提高,一戶建尚可,集合住宅活動起來比較拘謹。
回覆列表
好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日本在各行各業,都是分工很細的,住宅設計也分很多種,日本很多的房屋,都是木質結構和榻榻米(並不是咱們中國的那種板材做的榻榻米)所以,當它們設計的時候,是可以隨意隔斷的,這就給設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為空間設計合理,那麼生活是會很舒適的,從日本的廁所可以看出來,他們設計的過人之處,在咱們還是乾溼分離的時候,他們已經3式,或者4式分離了。而且,我見過一個日本衛生間的案例,就是,房間裡所有的東西,都是防水的設計,你拿著淋雨花灑,到處噴水,都沒有關係,而且清潔起來非常方便,各種輔助裝置都有,日本的衛生間設計,足以看出日本住宅設計的驚人之處。講起來設計,一天兩天講不完,歡迎關注!咱們共同探討設計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