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鬼迷心竅的小丑
-
2 # 老周說三農
冬季如何提高犢牛的成活率?
導讀
犢牛在1—2周齡時幾乎不反芻,3—4周齡反芻開始,這個時候只能吃少量精飼料和草料,食物的消化主要在皺胃和小腸,隨著固體飼料的吃入,在瘤胃中產生的揮發性脂肪酸對瘤胃的發育起刺激和促進作用,而且固體飼料還可以帶進一些有益微生物,促進瘤胃微生物區系的極早建立。因此,早期補植物性飼料能促進瘤胃的迅速發育。冬季如何提高犢牛的成活率?
一、初生牛犢的護理
1、清除粘液,牛犢出生後需要在1分鐘內進呼吸,因此要及時用手除去口及鼻孔的粘液,以免妨礙呼吸。當已吸入粘液而造成呼吸困難時,可以倒提後腿用手拍打胸部,使牛犢吐出粘液,嚴重的需要進行人工呼吸。然後是擦乾牛犢身上的粘液,特別是在冬季,擦乾或者讓母牛舔幹,有利於刺激犢牛呼吸,加強血液迴圈,在冬季還可以起保暖作用。
2、斷臍帶,臍帶一般自然斷落,沒有斷的要在距離腹部10釐米處用碘酒消毒剪斷,擠出其中的液體後再消毒,剪刀要用碘酒消毒。
二、喂初奶
產犢後7天內的奶叫初奶,是牛犢的開食料,具有特殊的生物學作用。初奶含有比常奶豐富的營養和較多的鎂鹽和抗體。初奶還具有較強的酸性,能抑制腸道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初奶中的鎂鹽具有輕瀉作用,能促進胎便排出。牛犢生後要在1小時內吃到初乳,如果是人工哺餵,第一次喂量1.5公斤,以後日喂量為體重的六分之一,每天喂3—4次,奶溫控制在35—38℃。
三、預防牛犢的營養性下痢和肺炎
牛犢發病率高,6月齡內因病死亡的牛犢50%發生在生後第一週,在這個階段所發生的疾病主要是下痢和肺炎。
肺炎主要是環境溫度驟變所造成的,所以在冬季要注意搞好牛犢的防寒保暖工作。
下痢是由於餵食衛生和環境衛生條件差所引起的,因此,餵食衛生引起的下痢叫營養性下痢。其原因主要是
1、奶的溫度不固定,人工哺餵時奶溫要穩定在35—38℃。
2、飼料中不容易被牛犢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過多,使乳酸菌佔優勢,產生的低階有機酸刺激腸壁而促進腸蠕動,引起下痢。
3、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過高或者代乳品的原料質量不合格以及用非蛋白氮製成的代乳,由於在真胃凝固不充分,急速移到小腸而引起下痢。
要預防牛犢營養性下痢,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餵奶要做到定時、定量、定溫。
2、嚴格要求代乳品的質量和注意代乳的稀釋濃度。
3、注意觀察牛犢的食慾、糞便、精神、體溫,若因受涼而引起的輕度下痢,可以適當減少餵奶量和喂適量的溫開水或者溫米湯調節胃腸機能,重者就要請獸醫治療。
四、斷奶
牛犢早期斷奶,提前飼餵植物性飼料,不僅不影響牛犢的生長髮育。還會促進消化器官的發育和提早建立瘤胃微生物區系,提高瘤胃機能,為以後的生長髮育打下良好的基礎。早期斷奶還有利於母牛繁殖機能的提高和縮短產犢間隔。
早期斷奶具體做法是,牛犢可以隨母牛哺餵初奶,4—7日齡起調教採食牛犢料。當牛犢料採食量一次達0.7—1公斤時斷奶。斷奶後的犢牛要飼餵優質青粗飼料和酌情考慮補飼精飼料,以促進犢牛生長髮育和健康。
養牛的朋友們在生產實踐中存在什麼問題,有什麼難題就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解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回覆列表
日本和牛是當今世界公認的品質優秀的良種肉牛,其肉大理石花紋明顯。由於其肉質細嫩多汁,肌肉脂質中飽和脂肪酸含量很低,風味獨特,肉用價值極高,和牛肉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與相同脂肪比例的牛肉相比,健康風險較低。下面小編帶領大傢俱體瞭解一下如何提高和牛犢牛繁殖成活率?
1、初生犢牛護理
犢牛出生後立即清除口、鼻、耳內的粘液,以免妨礙犢牛的正常呼吸,導致粘液吸入氣管及肺內。如果犢牛在產出時已經將粘液吸入而造成呼吸困難時,助產人員可以兩人合作,握住犢牛的兩後肢,倒提犢牛,拍打其背部,使吸入的粘液排出。通常情況下,犢牛的臍帶可以自然扯斷。未扯斷時,用消毒剪刀可在距離犢牛腹部6~8 釐米處斷臍,然後用5%的碘酒浸泡2~3分鐘消毒,切記不要將藥液灌入臍帶內,以免因為臍帶孔周圍組織充血、腫脹而繼發臍帶炎。斷臍帶時不要結紮,以自然脫落為好。冬季氣溫低,應用乾淨的毛巾儘快擦乾犢牛身上的被毛,以免犢牛受涼感冒。還可以讓母牛舔幹犢牛身上的被毛,其優點是刺激犢牛呼吸,加強血液迴圈,促進母牛子宮收縮,可以儘早排出胎衣。
2、犢牛飼餵、管理程式
初生犢牛儘早吃足初乳。初乳是母牛產犢後3~5天所分泌的牛乳,初乳中含有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初乳中含有較多的鎂鹽,有輕瀉作用;初乳可以促進皺胃分泌大量消化酶,使胃腸機能儘早形成;初乳含有豐富而易消化的養分。犢牛出生後30分鐘內灌服第1次初乳,第1次初乳使用經產牛的初乳,飼餵量為體重的10%,最多不超過4千克。
定時定溫及飼餵方法。從第2次飼餵初乳開始,採用奶瓶飼餵,喂足3天初乳,每天1.5~2.0千克/次,每天3次,初乳採用水浴間隔加熱至38℃~39℃時飼餵犢牛牛奶溫度非常重要,低於38℃犢牛易發生腹瀉。犢牛得病少,成活率高。水浴間隔加熱初乳或常乳指將裝有初乳或常乳的奶桶放在水浴中,用高溫蒸汽插入水中,使初乳或常乳間接加熱至60℃,然後降溫至39℃時將其取出。
從出生第4天開始飼餵常乳、開食料以及飲水。常乳用水浴間接加熱至60℃,然後降溫至39℃時飼餵,每天1.5~2.0千克/次,每天3次,開食料的飼餵為自由採食。冬季水溫不能低於15℃,夏季水溫不能高於34℃。
開食料的主要成分為玉米、麩皮、膨化大豆、豆粕、菜粕,其中粗蛋白含量大於20%。開食料也稱犢牛代乳料,是根據犢牛營養需要而配製的適口性強、易消化、營養豐富,專用於犢牛斷奶前後飼餵的混合精料。在低乳量飼養的條件下,犢牛採食開食料的數量增加很快,達到標準時,並限制開食料給量,逐漸向普通犢牛料過度。開食料不同於人工乳,其不是以乳業副產品為主,而是以高能量籽實類及高蛋白料為主,可加入少量魚粉、礦物質、維生素等,也可新增優質豆科草粉。出生第10天開始飼餵乾草,自由採食,充足供應飲水。
犢牛3月齡斷奶,斷奶後至6月齡飼餵犢牛生長料,飼餵量為每天2.5千克/次,每天3次;乾草自由採食,飲水充足供應。生長料的主要成分為玉米、麩皮、膨化大豆、豆粕、菜粕,其中粗蛋白含量大於18%。犢牛達到3月齡時稱重、斷奶、轉群,若個體過小可適時推遲斷奶時間到6月齡,之後根據肉牛發育效能測定技術方案。
3、消毒和免疫
犢牛免疫按照以下免疫程式進行:五聯苗(黏膜病、牛呼吸道合胞體病毒、3型副流感病毒、牛傳染性鼻氣管炎、昏睡嗜血桿菌)注射,在出生後2~5周齡和5~6月齡各進行1次,每次肌肉注射2毫升。口蹄疫疫苗注射,出生後3~4月齡隨大群做注射免疫,每次肌肉注射1.5毫升。斷奶前犢牛在“犢牛島”中單獨飼養,防止互相舔舐及潛在的疾病交叉感染。“犢牛島”技術即戶外犢牛單獨圍欄飼養技術。利用該“島”培育犢牛與傳統單欄舍飼犢牛作對比,“島”飼犢牛在腹瀉、呼吸系統疾病發病情況及死亡率方面顯著低於舍飼犢牛。犢牛島地面墊草保持乾燥、衛生,每天用5%苛性鈉噴霧消毒,犢牛飼餵的所有器具每天浸泡消毒,用5%苛性鈉和含碘消毒液交替進行。每天刷拭牛體2次,從前向後、從上向下順毛刷試。既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增強體質,又可以保持軀體清潔,預防面板病的發生。發現疾病應及時治療,避免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