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悠悠歲月285756323
-
2 # F存在感
幼兒園的這樣很常見,不能只根據行為做判斷,而是要通過了解和分析心理狀況來判斷的。
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或許孩子是因為換了學校會有些不適應,開始的新鮮勁過去了;
或許孩子是因為在新學校有不適應的,比如學習,比如老師,比如同學;
或許孩子在學校遇到困難了不能解決。
這都是有可能的,但如果孩子有過不良記憶,比如和家長說了會被說,會無所謂,等等,那就會無助,不敢反抗的就只有哭了。
所以我們首先是接納孩子的表現,然後是去了解她的經歷、她的想法和感受,然後根據具體的原因做細節的調整和化解。
-
3 # spring58025825
那就不要進去,帶他去喜歡的地方玩,大家盡興放鬆後再隨意說起最近學校有什麼好玩的事發生或者平時要好的同學怎麼怎麼的,主要讓他說,跟他聊的過程中做好聆聽的角色,才能瞭解到他不想去學校的原因,孩子不會莫名其妙的抗拒,只要能說的出來就都可以解決的。
-
4 # 土土的木
就是學校不能足夠吸引孩子。
原因:
1、畏懼老師
由於教師職業要求老師要溫暖學生,學校要人性化管理,這樣就出現了一種“假”,臉上堆著的假笑,講課時的假聲,接待時的假客氣,完全沒有走心,這騙不了孩子清澈的眼神、嬌嫩敏感的心;
2、學習壓力
沒有一樣學習是不需要付出艱辛並遇到困難的,如果不是遊戲的歡樂,教師走心的教學設計,孩子們就會迫於壓力而知難而退;
3、同學排斥
同學間交往,學弟學長的接觸,會不會讓不太外向活潑的孩子感到焦慮,從而產生迴避躲著走的想法。
建議:
1、和教師溝通要求老師多關注多溫暖多談心;
2、家長多多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把成績搞上去,有了成就感就更加自信;
3、引導孩子學會交往,結交新朋友好夥伴,愉快學習遊戲。
-
5 # 愛家心理張麗
一,接受情緒比改正行為更重要,雖然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的情緒來的太過古怪。
孩子一到學校門口就產生恐懼,雖然不一定是孩子真的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我們必須重視孩子的情緒。因為情緒不會騙人,雖然我們的情緒是不分現實和想象的,但是我們必須重視這種情緒,孩子有了情緒我們必須重視,並且看到他的情緒,去幫助孩子紓解他的情緒,他才能更好的去面對自己的恐懼。
我接觸過的這種案例很多,咱們今天分享兩個比較特殊的,一個屬於真實的有事情發生的,一屬於孩子想象而產生情緒。
小軍,三年級小男生,出現恐懼學校是因為在學校出現了霸凌現象,他害怕去了學校之後,那個高年級的學生找他要錢,打他,所以他不敢去學校,也不敢告訴父母和老師,所以他一到學校門口就折騰,不想進去。當弄清楚事實之後,家長找了班主任,按個霸凌他的孩子也受到了懲罰,他覺得安全之後才再次去學校。
小紅,幼兒園中班小朋友。她也一樣是到學校門口就肚子疼,不能進去。經過諮詢和調查發現,她恐懼的是門衛,因為門衛上火了,嘴上又一圈的燎泡,潰爛,她把門衛想象成了吃人的怪獸,所以不敢去幼兒園,解除了她的焦慮之後她才安心的去幼兒園。
所以在處理孩子不想去學校的事情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聯絡學校老師瞭解孩子的日常,然後就是跟孩子溝通,瞭解孩子不敢去學校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藥,才能儘快的改變孩子的行為。
二,接受的是情緒,而不是行為
大家不要因為說我們接受他的情緒就是不讓他上學,因為有些孩子不是因為發生了什麼事情而不想去上學,他是覺得學校沒有意思,拘束。這類情況多發生在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身上。在家裡有電腦,有電視,到學校卻之能聽老師嘟囔,睡個覺,說個話還會被老師批評,因此他就會想各種的辦法折騰不想去學校。
還有一類孩子是學習特別好,但是依然不想去學校,為什麼呢?因為心理脆弱,可能在學校裡發生了某些讓他不可接受的事情,比如好朋友不和他玩了,或者學習成績下降,不能再繼續保持第一名了,他無法接受自己不好,所以不敢去學校了。
對於這兩種情況有一種共同的解決辦法,那就是讓孩子認識到生活的苦難和他們現在的責任。小孩子就是學習的時候,學習就是他們的工作和責任,所以必須去,不去也可以啊。在家安排很多工,讓孩子去感受到父母的艱辛,孩子自然就願意去上學了。
我們家鄰居,他家孩子厭學,不想去學校,問我有什麼好辦法。這孩子就屬於第一種孩子,學習不好,覺得學校沒有意思,我直接跟大姐說你帶孩子去工地上幹兩天活吧,等他說想上學的時候你再來找我。大姐帶著自己的兒子在工地上幹了三天,那孩子第一天還興奮的不行,第二天就不想去了,大姐想到我說的堅定,就死活又帶孩子去了,到了第三天那個孩子說:“媽, 我要去上學。”大姐摸著孩子手上的水泡說:“想上學也行,咱們要約法三章。”孩子都同意了,然後大姐把孩子送回了學校。
其實我根本沒有出什麼好主意,只是讓孩子透過體驗他自己發現瞭如果不學習將來工地上搬磚的活都不好乾。這麼苦這麼累,還不如好好學習呢。約法三章則是要求他按時上學,激發學習興趣。孩子上學之後,大姐又給孩子找了輔導老師,現在這個孩子在上研究生呢。
所以對於這種孩子,第一步都是讓他們先體驗現實的殘酷,第二步沒有學習興趣的提高學習興趣,心理脆弱的,提高心理素質就可以了。
三,加強日常和老師的溝通,學會信任別人
孩子出現風吹草動,最心疼的是父母,很多時候父母往往會出現關心則亂的情況。甚至有些人發現孩子有微詞就開始懷疑學校,懷疑老師,這個時候不是想辦法解決問題,而是開始推卸責任。就像前幾天網上爆出來的資訊,一位家長接孩子晚了,發現孩子在哭,不分青紅皂白直接打了老師,這樣的孩子,老師以後還怎麼管?
孩子出現問題了,最能幫助我們的就是老師。我們只有日常多和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和老師彼此信任,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就像小軍的事情,老師知道之後,聯絡另外的家長,找校長,並且給小軍鼓勵,親自來到小軍家家訪做工作,最終解決了問題。
-
6 # 源小米
你沒有說清你的孩子上幾年級,學生因為年級不同可能產生問題的原因也不同,下面我就自己的猜測來談一談自己的看法,不喜勿噴。
一是剛入學,沒有進入角色,不適應校園生活。有些孩子雖然上過幼兒園,但因為沒有學前教育的過渡,還不能完全適應學校生活。我記得我認識的一個小朋友,老師在黑板上寫東西,回頭班裡少了一個學生,他竟然跑出去了。如果是這樣的問題,就在家多開導他一下,時間長了就好多了。家長要多說一些學校的好,而不是說學校不好的地方。
二是學校老師特別是班主任很嚴厲,給孩子造成心裡壓力。害怕老師,所以不想見老師,如果是這個問題,可以和老師溝通一下,讓老師多對孩子微笑,甚至可以請老師來學校門口接幾次孩子,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
三是與同學關係不好。問問他是不是受到了同學的欺負威脅,瞭解清楚後幫著孩子解決這件事。
如果孩子特別恐懼,可以先提前到學校門口,帶著孩子玩一會再進學校,講講有趣的笑話,也可以側面向他的同學打聽一下情況,或是讓他最喜歡的好朋友在學校門口等他一起進學校。
四是不是學校作業多,壓力大,孩子想逃避,故意表現的很害怕。作為家長解決這樣的事不能著急,因為孩子克服恐懼需要時間,先了解清楚情況,然後慢慢引導孩子去面對困難,有一篇文章叫《走一步再走一步》,面對困難,文中爸爸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鑑。
以上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回覆列表
這跟小孩子的氣質有關,這個小孩子應該是一個內向怕羞的,這就要做父母的得學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用學來的知識多開道小孩,逐漸讓他去學校不在害怕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