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三萬的三萬裡

    算是,裡面的一些意外,和袁紹自己的大意自大,最後成全了曹操。比如袁紹謀士許攸家有人犯法,審配把許攸的家人全部抓起來。許攸一怒而投奔曹操。曹操聽說許攸來投,高興得連鞋也顧不上穿,光著腳跑出來迎接,說:“子卿(許攸字)遠來,吾事濟矣。”二人入座後,許攸問曹操:“袁氏軍盛,何以待之?今有幾糧乎?”

    曹操答:“尚可支一歲。”攸曰:“無是,更言之。”曹操又說:“可支半年。”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實也!”操曰:“向戲言耳,其實可(支)一月,為之奈何?”許攸說:“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袁氏輜重萬餘乘,在故市、烏巢,屯軍無嚴備,若以輕兵襲之,不意而至,燔其積聚,不過三日,袁氏自敗也。 曹操聽後大喜,乃決定留曹洪、荀攸守營,自率步騎五千人,皆用袁軍旗幟,銜枚縛馬口,每人都抱一捆乾柴,從近路小道直奔烏巢。既至,包圍屯軍,放火燒營,袁軍大亂,及至天明,淳于瓊等見曹軍不多,出營反擊,曹操率軍急攻,袁軍退守保營。

    而被人燒了糧草,袁紹仍然不聽勸,還自作聰明只派少量軍隊去救,大軍去攻打曹操老巢,跟著這種主帥能不敗嗎?

  • 2 # 天飛鶴

    是的,官渡之戰前期雖然曹操贏得了一些小勝利,比如白馬、延津兩役,而且關羽斬顏良,曹操誅文丑。可是在整體上,他和袁紹的實力差距仍然存在。雖然袁紹部署、用人都有問題,但是他在損失顏良、文丑之後,還是將戰線推進到了官渡。

    其實整個官渡之戰的轉折點在於許攸背叛袁紹,投奔曹操,給曹操帶來了重要情報,曹操帶五千人夜襲烏巢,同時曹洪留守官渡,袁紹判斷失誤,他選擇用去重兵攻打官渡,輕兵救烏巢,結果烏巢守將淳于瓊失守,袁紹大將張郃、高覽反水,因此導致失敗。

    在這個轉折點之前,曹操的處境是比較艱難的,雙方雖然相峙數月,但是曹操一方人少而且糧食短缺。曹操甚至給荀彧寫信,商議退兵,有退卻之心。

    官渡之戰勝利後,袁紹和袁譚等渡河逃跑。曹操雖然沒有追到,但是他得到了袁紹留下的輜重、圖書、珍寶。

    同時曹操也得到了他軍中之人暗中和袁紹的書信往來,當時曹操為表大度,將這些書信盡數焚燬,可能有人以為曹操燒了,就是沒看直接燒了,以曹操多疑的性格,他很有可能看了。

    根據《三國志 趙儼傳》注引《魏略》記載,當時人心惶惶,李通曾經有意和袁紹通訊,但是被趙儼勸阻,因此打消了這個念頭。等到曹操勝利,袁紹退走後,曹操派人搜閱袁紹留下的書信後,發現沒有李通的,因此曹操推測是趙儼勸阻了李通。

    及紹破走,太祖使人搜閱紹記室,惟不見通書疏,陰知儼必為之計。

    但是李通傳未記此事,只記錄他拒絕劉表的招攬。因此我覺得,曹操是在知曉這些書信內容後,將其焚燬,以安人心。

  • 3 # 千古名將英雄夢

    那是相當驚險。當時,曹操在官渡主戰場上只有一萬步兵,而袁紹有近十萬。曹軍兵力太薄弱了,怎麼可能守的住?袁紹於是抓住曹操這個致命弱點加緊進逼,八月,袁軍十餘萬大軍挺進博浪沙,依託沙丘修築營壘,東西連營四十里,與曹操隔著官渡水南北對峙。

    這個博浪沙,就是當年張良行刺秦始皇處,系邙山餘脈,南臨官渡水。所謂官渡水,其實就是鴻溝的一小段。自戰國以來,歷朝歷代就在黃河與淮河兩大水域之間開挖運河,以溝通南北水運,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鴻溝水系,其從河南滎陽北面引來黃河水,向東南方向延伸,流經的第一個重要渡口就是中牟的官渡,然後一路下注,最終匯入潁水。當年項羽劉邦就曾以鴻溝東西分界進行和談,留下了“楚河漢界”的典故。

    可是,面對袁軍四十里聯營,曹操輸人不輸陣,竟然趁著九月初一日食的怪天相主動出擊,出其不意,發兵突襲袁營薄弱環節。

    這就是曹操,不畏天時,不懼冒險,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殺他個下馬威,才利於日後堅守。後來張遼守合肥也是用的這個策略。

    可曹操萬沒想到,袁紹這邊也有能人,其營竟早有準備,兩軍遂點起火把,摸黑鏖戰,這一仗可真能用天昏地暗來形容了,結果等日食結束兩軍收兵,曹操下令清點傷亡,竟發現傷者多了兩三千,看來還是老老實實堅守吧,只得藉助此前已花一年時間經營之牢固工事,頑抗到底,總之打傷打殘就是打不退。一晃十幾天過去,袁紹竟寸步未進,心情糟透了。

    這時郭圖倒給袁紹出了個好主意,說曹操龜縮不出沒關係,我們可逼近曹營下寨,起土山而立高櫓,居高臨下,曹營之工事全廢矣!

    袁紹大喜,即命所有騎兵、弓箭兵與工程兵出動,推向曹營之前,騎兵負責護衛,弓弩兵負責扼守,工程兵則負責挖土築成小山數十座,上立高櫓,這時弓弩兵再通通爬上去,俯瞰曹營,往下面潑起滔天箭雨,甚至隨時往下大小便,搞的曹兵走路吃飯睡覺上廁所都得蹲在地上,頭頂盾牌,在地面慢慢蠕動,否則立馬就會被射成刺蝟或淋到騷臭,以至人人自危,神經衰弱,頭頂上壓力山大,再多射幾天恐怕全軍都要被折騰的去住神經病院了。

    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只得把正在外圍打游擊的于禁部隊召回,以改善官渡兵力吃緊的窘況;于禁便率部也在營內造土山,部署弩手站在上面,與袁軍展開對射,拼死搶佔制空權,這才使曹軍頭頂上稍稍輕鬆些。

    但這樣消耗下去,遲早還是曹軍先玩完兒!關鍵時刻,軍事發明家曹操又站了出來:你以為就你袁紹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麼?我也有!還是“地對空導彈”!

    不幾日,曹營內便多出百餘座大傢伙來,這便是史書上第一次記載的大規模投石機部隊。這種攻城利器,為春秋末期范蠡最早使用,曹操將其發揚光大,宋元之時達到巔峰,據傳金人圍攻宋都汴梁之時,甚至一夜之間架設拋石車五千座,千石齊發,什麼堅城金池也得化為齏粉,所以煌煌汴京最後也沒能撐住。

    所以,當曹操一聲令下,百石齊發,聲如霹靂,疾若風雨,漫天飛舞,幾輪下來就把袁紹的樓櫓全砸個稀巴爛,弓箭手慘叫著撲通撲通掉下來,樓下的工程兵也被砸的暈頭轉向,連滾帶爬,從山坡上翻滾下去。袁兵大恐,皆言此“霹靂車”,不可敵也,從此便再不敢跟曹操搶佔制空權。

    一計不成,郭圖又獻一計,讓工程兵繼續挖土,但不是築土山,而是躲在土山後面挖地道,準備從地道打入曹營內部。袁紹聞計大喜,論攻堅,冀州工程兵那可是國際領先水平,想當年公孫瓚據守易京,在城外築起十道溝牆,在溝牆四周又建起五六丈高的土臺,臺上又建起樓櫓千重,他自己則居於城中高達10 丈的臺樓上, 以鐵為門,積穀300萬斛,堅守不出,可謂固若金湯,最後呢?不還是被袁紹搞定了?正如公孫瓚所言:“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角鳴於地中,梯衝舞吾樓上。”袁紹的工兵,竟然硬是將地道挖到了易京城樓下,然後用木柱撐住,使其暫時不會下陷,然後繼續挖土,一直到城中心,這便放一把火焚燬木柱,頓時天崩地裂,城毀樓壞,活生生把硬漢公孫瓚給逼自焚了。那曹營再堅固,可否比得過易京?

    於是,袁紹命工程兵全體出動,密密麻麻如螞蟻,開始挖曹操的牆腳,沒想到曹兵早有準備,在寨內埋了數口大缸,日夜聽聲,聽到掘土聲就立刻前來彙報。曹操得報直搖頭:用同樣的招數還想打敗更高明的敵人?做夢!這地道戰嘛,也就只能對付對付公孫瓚和日本鬼子罷了,對我,沒用!

    袁紹大概忘了,當初曹操徵張繡,面對張繡在安眾要塞重兵堵截,也曾秘密開鑿一條地道,從地下穿過要塞,又在後面留了一支精銳的伏兵,打了張繡一個伏擊,從而反敗為勝。

    所以,曹操其實也是地道戰專家,他的對策,就是以地道對地道,他下令工兵部隊連夜加班,在營中橫向挖出一圈兒又長又深的壕塹,然後引官渡水灌入溝內,這樣袁軍地道剛挖到壕溝處就被水灌了進去,洪流加塌方,將袁軍那些勤勞而可憐的工程兵全淹死在了地道內。

    高,實在是高!

    圖:今河南中牟有官渡村,官渡水上原有石橋,名官渡橋,村以橋名。

    從四月至九月,戰勢緊張得叫人難以喘息,曹操以一萬左右的兵力,利用白馬——延津——官渡防線,對抗袁紹十餘萬全部主力,扼其喉半年而不得進,死抗硬頂,硬是沒鬆了這口氣,最後終於拖到了柳暗花明、局勢逆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以弱勝強真的存在嗎?如果弱勝了強,那我們對於強弱的定義是否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