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鑑

    首先糾正一點,呂不韋可不是撿漏王,他不但是一個眼光獨到且成功的商人,而且是一個政治家,還是一個學者。雜家的代表作就是呂不韋主持編纂的《呂氏春秋》。

    呂不韋由商界轉向政界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經過精心準備的有預謀有計劃有行動的行為,並不是單純的撿漏。呂不韋開始構思利用子楚的身份,有一天回家跟父親商量,他問:“耕田的利潤有幾倍?”父親回答“十倍”。“珠玉的利潤是幾倍?”答曰:“百倍。”又問:“確立國君的利潤是幾倍?”父親回答“無數”。看呂不韋父親的回答,可以肯定,呂不韋的經商才幹是有家傳的。商人看中的還是利益的最大化,經營政治遠比經商利潤率更高。秦國質子子楚成為商人呂不韋的眼中的奇貨。呂不韋一邊資助子楚生活,讓他廣結賓客,擴大影響。另一邊自己帶著大量錢財去秦國打通關係。經過努力,子楚成了華陽夫人的兒子,後來成為太子、秦莊襄王。莊襄王以呂不韋為丞相,封文信侯,獲封洛陽十萬戶。呂不韋初識子楚於邯鄲,是在秦昭王四十二年(前 265 年),經過十六年的努力才獲得最後的成功,怎麼能用一個撿漏王來評價呢? 呂不韋的才能是多方面的,確實當得起政治家的稱號,如果當初他沒有這樣的選擇,中國歷史少了一位出色的政治家,確實很可惜。呂不韋當政的秦國,秦國的統一事業繼續發展,對外戰爭不斷取得勝利,中國在向統一的目標靠近。呂不韋把政治當作商業來經營,取得巨大成功。

    《呂氏春秋》是呂不韋在擔任秦國丞相是組織門客編纂的。這部書對諸子百家思想採取了兼收幷蓄的方法,按照自己的標準進行了取捨,把各家思想拼湊起來,博彩各家學說的同時,也儲存了一部分諸子百家的遺聞軼事,是一部史料總結。

  • 2 # 肖屾小聲讀文史

    提到呂不韋,很多人對他都是負面的評價。認為他是一個投機的政治家,圍繞著他的經歷,還杜撰出了不少傳說。但是不可否認,呂不韋在歷史發展程序上的影響。在風雲變化的戰國時期,他的思想、他的理論對秦國乃至中國歷史的走向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單從他的思想來看,“撿漏王”這個稱呼可謂是有些“汙名化”了。下面就讓我帶大家一起剖析一下,呂不韋的思想主張。

    《呂氏春秋》與雜家思想

    《呂氏春秋》是由呂不韋召集其門客,集體編纂而成的。通常在討論呂不韋的思想時,都會從《呂氏春秋》出發。在呂不韋召集門客編撰《呂氏春秋》時,正值戰國時期秦國將統一天下的大趨勢。呂不韋作為一個敏銳的政治家,注意到了這一歷史趨勢,於是著重開始思想秦統一後的治理問題。

    對於呂不韋和他的《呂氏春秋》,班固在《漢書·藝文志》把其列為了“雜家”。從此後世很多人把呂不韋看做是“雜家”思想家。對於“雜家”二字,其實在歷史上、學術思想上,有著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為,雜家的思想融匯了百家思想的精髓,而成為了一家之言。

    當然也有人,雜家的思想是對各家思想進行拼湊。持有這種看法的思想家,認為《呂氏春秋》雖然體系龐大,但是結構混雜,十二紀、八覽、六論沒有按照一定的思想邏輯來展開。此外,也有一些人認為,呂不韋的《呂氏春秋》是以一家思想為主,其他思想為輔。具體來說,有的認為是以儒家為主、有的認為是以道家為主,還有的認為是以法家為主。

    就筆者來看,在戰國末期學術思想逐漸由分流走向合流的時期,呂不韋和他的《呂氏春秋》,是中國歷史和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筆。《呂氏春秋》在對先秦百家思想進行批判的基礎上,進行整合,為秦國統一後治國提供了思想基礎。筆者之所以認可呂不韋的“雜家”,就是因為,在一個動盪的社會中,一切皆是變化的結果。看似呂不韋只是對各家思想進行融合,但其實他的貢獻遠不止如此。

    呂不韋和《呂氏春秋》對先秦百家思想的融合發展

    1.對儒家思想的融合發展

    《呂氏春秋》的140篇文章中,與儒家思想有關的佔到了40餘篇。因此這也是很多人認為,《呂氏春秋》偏向儒家思想的原因。書中也有不少論述,是對儒家思想的引申和發展。

    德治的思想,是孔子最先提出來的。在春秋時期,他主張透過德治來維持、恢復周禮,恢復西周時期的社會制度與秩序。他認為,君主要施行德治,首先就要以身作則,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到了呂不韋這裡,《呂氏春秋》認可了儒家的這一思想並進一步整合發展,認為統治者要以身作則立德。

    此外,在儒家思想中,民本思想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呂氏春秋》也對重民的思想進行了總結和發展。《呂氏春秋》中認為,君主要善待民眾,不能將民眾看成是“弱民”,君主只有善待民眾,才能得到民眾的支援。

    2.對法家思想的融合發展

    我們都知道,讓秦國富強起來一個關鍵是商鞅變法,而且在秦國的發展中,一直是以法家思想作為主要思想的。但是,到了呂不韋時代,他看到了單純依靠法家思想的弊端,因此對先秦時期法家思想進行了融合發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德為主刑為輔的法治思想。

    順著前面講到的《呂氏春秋》對儒家的態度,呂不韋並沒有否定法律的作用,只是更加看重德與法的有機結合。

    在《呂氏春秋》的法家思想中,存在著一個核心詞,就是“變”。這個變法,和之前秦國變法時的主張有一脈相承的地方,“世易時移,變法宜矣”。這不過,在《呂氏春秋》編纂的時期,已經不同於商鞅變法的時期,對於一個處於即將由紛爭走向統一的時代,法律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相比於嚴刑峻法,君主的統治更需要德法結合,要刑罰與德賞相輔相成。

    3.對道家思想的融合發展

    在《呂氏春秋》中約有20篇內容是與道家思想有關的,其中對於“無為”思想的闡述以及由此引發出來的君主無為思想和“公天下”可以看作是對道家思想的融合發展。

    眾所周知,“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老字。老字從道的概念出發,認為在人應該效法道法的自然無為。老子對道的倡導,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在周王室衰微,諸侯割據的背景下,民生凋敝。老子認為統治者應該無為而治。

    到了呂不韋時期,秦統一天下的局勢愈發明顯。在這樣的背景下,呂不韋重新提出道的思想,同時也對道家思想進行了發展。

    首先,《呂氏春秋》中進一步發展了道家的“無為”思想,引申到君主的無為上。書中主張,君道“無為而無不為”,雖然君主不需要做什麼,但實際上是起到重要的決定作用的。此外,《呂氏春秋》在論述君主無為的過程中,還解釋位,並不是君主什麼都不做,而是說君主要不要包攬本該由臣下來做的事情。

    雖然,“公天下”的思想最早記載於《禮記》,但是在《呂氏春秋》中進一步將其思想進行了發展。《呂氏春秋》認為君主“無為而治”的前提就是要有“公心”,只有秉承著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君主才能更好地治理國家。

    4.對墨家思想的融合發展

    在戰國初期,各國之間的兼併戰爭非常頻繁,這些戰爭也給民眾帶來了很大的痛苦。於是,當時的墨子提出了“非攻”的思想。這種思想也體現出來民眾對結束戰爭的渴望。

    在《呂氏春秋》編纂的時候,秦國的統一趨勢愈發明顯,因此非攻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符合社會發展趨勢。因此,在書中提出了興兵的思想,也就是要號召大家剷除暴虐之主,這樣才能實現天下的統一。

    呂不韋與《呂氏春秋》的歷史影響

    在春秋戰國時期,思想百家爭鳴的同時,也存在著各家之間的分割,各家思想之間是存在著排他性的。在呂不韋為秦相的十餘年間,他看到了秦國統一的大趨勢。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思想從分流走向統一也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必須的。

    因此,呂不韋相仿戰國四君子,廣招賢士,彙集眾人編纂了《呂氏春秋》。也是因為《呂氏春秋》的誕生,讓先秦時期各家思想逐漸走向合流,在相互爭辯的過程中,補短取長補。透過吸收百家思想,從而建立了一套新的思想體系,也為即將統一的秦帝國提供了一套的治國方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乾隆是千古第一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