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忍把小喬輕誤
-
2 # 居北斗
東林黨起源於東林書院,而東林書院在無錫,創建於宋朝。因為明朝以八股取士,學的是程朱理學,發展到後期就慢慢變成了為德是論。東林黨黨魁顧憲成就是因直諫被神宗不喜,因爭立皇太子事引起神宗反感,後來觸怒神宗被削職回家。明朝中後期文臣以受廷杖為榮,凡是受了皇帝廷杖的都能名聲大作,當時甚至好多官員故意觸怒皇帝騙打屁股。顧憲成雖沒被皇帝打過屁股,但因他直諫觸怒皇帝被罷官也是同樣效果,所有當時顧憲成在士大夫中聲望很高。東林黨後期也大量吸收這種觸怒皇帝被罷官計程車人,因此獲得了極高的聲望,從而掌控輿論。
東林黨被人厭惡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
首先,東林黨利用輿論鬥倒魏忠賢的閹黨後嚐到了甜頭,後期黨爭凡是非東林的人都被扣上閹黨的帽子,然後又虛偽的標榜自己是正人君子,參倒了許多有抱負有能力的非東林黨官員。
其次。東林黨人代表江南地主和工商階級的利益,這群人要求別人忠君愛國,要求別人支援國家大義,自己卻反對稅收,不交商稅礦稅,而明亡的一個因素就是政府沒錢供養軍隊,商稅礦稅收不上來只能加重小地主和農民的稅收,從而使得大部分小地主和農民破產成為流民加入反賊陣營。
第三,東林黨人志大才疏,以道德衛士自居,提倡以德治世。很多東林黨人入仕為官,很少有實質業績,卻以攻擊同僚,放言高論,故意犯顏直諫來名震天下,就是我們說的才不配位。正因為他們的無能又攻擊同僚,導致許多有能力的官員被罷免甚至判刑,更加速了明朝的滑落。
第四,明完時自稱“君子”的東林黨人降清的舉動完全背離了君子寧死不降寧直不屈的精神。當時的黨魁錢謙益頭一天還大呼自殺殉國,第二天夫人柳如是自殺了,他卻說水太涼沒投湖,轉身就開城門投降。
我們再回答影視劇中宣揚的東林亂黨為正派的問題:
從上面我們就知道,東林黨自己標榜君子,而且又控制了當時的輿論,所以在電視劇中,這些人物都是滿口的仁義道德;
而另一方面,中國文化傳承幾千年,閹黨永遠是反派,東林黨前期鬥倒魏忠賢的閹黨,就是正派;
還有就是國內的影視作品必須是宣揚正派的,而東林黨被反感也是在網路興起後的事,這些影視作品從導演到編劇大部分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人,正史都是由文人編寫,而江南又是文人薈萃之地,滿清當國後沒有在史書中將東林黨打為亂黨。所以為了能過審,作品中就只能按正史中來演,所以東林黨就成了正派。
-
3 #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歷史呈現出多面性,東林黨從忠臣、烈士到被黑成亂黨無非是幾件事,結黨營私和反對徵山林、礦山、工商等稅收、厘金,滿清入關後投降的東林黨人不少。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東林黨未必不是忠臣烈士。
“今日之爭起於門戶,門戶之爭起於東林”,東林黨引發黨爭,導致明朝滅亡。中國歷史上統一、國祚較長的王朝滅亡時黨爭都是原因之一。漢朝的“黨錮之禍”,唐朝的“牛李黨爭”,北宋的“新舊黨爭”,明朝無疑就是東林與閹黨之爭。其實東林黨早與閹黨,和楚黨、浙黨等鬥爭多年,這些被東林黨鬥敗的鄉黨後來大多成了閹黨。東林黨起於顧憲成和他的東林書院,前來東林書院講學的官員多是遭到明神宗貶斥,在講學期間多有諷議朝政,評點官員的。
顧憲成被明神宗貶斥回鄉,就是因為他直言敢諫,爭立朱常洛為皇太子,得罪了明神宗,這是明朝晚期著名的“國本”之爭。起因是明神宗朱翊鈞想要改變明朝的立嫡、立長的祖制。皇后無子嗣所以無嫡子,長子朱常洛是明神宗醉酒後與皇太后身邊的一個宮女所生,一直不受待見,十九歲才開蒙學習。明神宗要策立的是他的心頭愛鄭貴妃所生的三子,後來的福王朱常洵。封建王朝世襲制立嫡、立長、立賢,最忌諱的就是立愛,明神宗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立朱常洵為儲君。(福王朱常洵一個三百多斤的大胖子,和他父親神宗一樣摳門,估計神宗也知道立福王不能算立賢。後來闖王的起義軍打到家門口了,還不肯把家產拿出來勞軍,最後被闖王煮了福祿宴。世子朱由崧也就是後來的弘光帝,蛤蟆天子更不是個東西。倒是泰昌帝朱常洛登基之後做了不少撥亂反正的事情,可惜他只坐了一個月的皇帝。)國本之爭,支援朱常洛的是東林黨,那他們就得罪了明神宗,被貶的、被斥責的大多是東林黨人。首輔申時行、方從哲、沈一貫大多選擇首鼠兩端,明面上支援立長,暗地裡支援福王討好神宗,並重用自己家鄉人,形成宣、昆、楚、齊、浙五個以地方為圈子的鄉黨,其中以浙黨實力最強。古代的黨和現代政黨不同,並沒有什麼共同信念,多是同鄉、同年(科舉同一榜的),大家依附與某大臣形成的。東林黨則藉著“京察”,不分青紅皂白一律打擊報復,某省的可能一個都不讓過,形成了黨爭。最大責任人還是明神宗,畢竟東林黨所秉持是為了正義,為了國本而受到打壓。
另一個問題是稅、榷,東林黨人代表了大地主,大手工業主的利益,反對國家徵礦山、工商稅收。這個事情像是一個好學生就不能做壞事一樣,有點強人所難。要知道只要你考中了舉人,你就加入了官僚士紳集團,就是地主階級了,明朝規定考中舉人後國家免徵一定數量的田賦,就算你沒有土地,也會有地主把土地掛到你名下來免稅。也就是所有當官的都不希望皇帝開徵工商稅收,浙黨、齊黨都一樣。顧憲成最多接受了部分商人的贊助,像楊漣、左光斗被迫害致死時,家裡都沒什麼錢,清官一個。而申時行、方從哲家裡都是良田萬頃,本身還是大工商業主。
明朝的山林、礦山、工商稅收,徵收上來的不是入國庫的,而是入皇帝的內庫,稱“內帑”。萬曆皇帝是歷史上給自己“小金庫”撈錢最厲害的之一,派出了大量太監去往各地充當礦監、稅監徵收礦山稅和工商稅。層層盤剝之下,到皇帝內庫的錢財不過是十之一二,當時的礦稅、工商稅已經是全國上下一致反對的地步。即使是首輔沈一貫和司禮監大太監田義都反對,東林黨也罷,浙黨也罷這件事情上大家打破黨爭界限。現代人覺得東林黨人反對徵礦稅、工商稅使國家沒錢可用,只好加徵田賦,導致明朝滅亡。但是萬曆皇帝全國各地派礦監、稅監的“開礦榷稅”,大肆收刮民脂民膏的,迫害的官員和百姓無數,導致武昌、蘇州、景德鎮等地的手工業者、百姓相繼發生民變,驅逐礦監、稅監。萬曆皇帝自己也知道這事不地道,萬曆三十年時得病,感覺自己挺不過去了,就下詔書停礦榷稅。第二天緩過氣來的萬曆派太監和大臣們搶這道詔書,可謂醜態畢露。近二十年的礦榷稅收被稱為“礦稅使之禍”,是明朝為時最久的禍事。要不是朱常洛登基後馬上廢除了,明朝怕撐不到崇禎皇帝。從這個角度來說東林黨反對礦榷稅就很合理了。
東林黨當政的時間很短,也就泰昌帝一個月和明熹宗剛繼位這段時間。崇禎皇帝繼位打擊鎮壓了閹黨,但對東林黨導致的黨爭也很反感,首輔選了周延儒,而不是滿心歡喜,覺得一隻腳已踏上首輔寶座你東林黨黨魁錢謙益。崇禎朝首輔時間最長的是和東林黨很不對付的溫體仁,決定收不收稅的也是他們。現在把責任都推到沒有決定權的東林黨頭上,怕是因為東林黨鼓吹自己是正人君子,別人都是奸邪的報應吧!
至於對清朝的態度,東林黨人可以說是人各有志吧!錢謙益投降以後,不願和柳如是一起跳河自盡,但他心還是向著明朝,為南明政權做了不少事情,差點被清廷殺了。也有像侯方域一樣為清兵出謀劃策,鎮壓農民起義軍的。還有陳子龍、夏允彝一樣起兵反清復明,最後英勇就義的。最多的是冒闢疆這樣以明朝遺民自居,隱居山林終身不仕清廷的。
回覆列表
影視作品需要正派的憂國憂民的名士,來弘揚正氣。而東林黨人就是所謂的氣節之士。
東林黨的一些代表性人物,為人還是很有操守的。
東林黨人大體控制了明末和清朝的輿論,所以至今東林還成為“士大夫的代表”,一般作為正面形象。
電視劇裡一般東林是正派的,過去人們對歷史不瞭解也沒興趣瞭解,心裡覺得文官通常都是好人。
後來網路興起後,隨著人們對歷史瞭解的增多(雖然增多的那部分有真有假),漸漸認清了東林黨的面目,就開始罵了
明朝的遺民有一個很具代表性的定論:“今日之爭,起於門戶,門戶起於東林,東林起於顧憲成。”(《明史紀事本末》),最後一批東林人士還投降了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