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柯談事
-
2 # ZXP宗小胖
這句話是出自《三國演義》劉先主遺詔託孤兒。那麼劉備為什麼說這句話?原因是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被孫權集團打敗,退到白帝城一病不起,在自己快要死的的時候,把諸葛亮叫到身邊,對諸葛亮說的,原話是“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那麼問題來了,劉備說這句話是不是真心的?如果不是那麼劉備為什麼說這句話?
首先肯定不是真心的,在《三國演義》文中寫到,劉備剛對諸葛亮說完這句話就對趙雲說:“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這句話是沒錯,但是你前腳和諸葛亮說完,你要是看著我兒子不行,你就當皇上,後腳就跟趙雲說你要好好看著我孩子,別讓他吃虧,什麼意思?不就是提醒趙雲盯著諸葛亮點。告訴諸葛亮我死後,你掂量掂量趙雲可盯著你了。(心機Man)
那麼如果不是真心的,那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第一、肯定是試探諸葛亮,看看諸葛亮有沒有反心。
第二、劉備死後,蜀國最重要的兩個人就是諸葛亮和趙雲,為什麼要叫到一起說,就是為了讓諸葛亮哥趙雲互相牽制。
-
3 # 愛幫幫APP
愛幫幫有償互助平臺為您解答。說出你的心願,我們幫你完成。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劉備已經到了垂危之際,所以在臨死之前,他一定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給佈置完畢。
而諸葛亮本來是坐鎮後方的,知道收到夷陵戰敗的訊息,才匆匆趕到白帝城,見了自己主公劉備的最後一面,也順便收拾劉備戰敗後留下的爛攤子。
於是就有了劉備白帝城託孤這一出,原著上是這麼寫的,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這話說的就很明白,等於把蜀漢基業完完全全的交付給了諸葛孔明。
你說諸葛亮他有這個能力嗎?當然有!但是他敢取而代之嗎?不敢!
所以雖然劉備一生都沒打出什麼漂亮的戰績,但也是一方霸主,帝王心術還是能信手捏來的。
之所以敢說出這樣的話,原因有幾點:
1.諸葛亮不可能真正的“取而代之”,為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劉備一生都在且戰且退,直到赤壁之戰結束後才真正獲得了一席之地,所以劉備手下的勢力構造錯綜複雜,有好幾個派系,這些人在劉備活著的時候安安穩穩,但劉備死了,諸葛亮又要“取而代之”的話,那肯定會有自己的心思,不可能讓其安穩上位。
2.識人之能
劉備看人的能力一向不錯,從早期與他結拜的關、張兩兄弟到後來的徐庶、諸葛亮、法正等人,所以他甚至諸葛亮不會有其他心思,但是有說不準,所以欲擒故縱這麼說,也是起了試探的心思。
3.託付大業
劉備的願望自然是光復大漢,但是他夷陵這一敗,不僅自己身死,也斷送了蜀漢這數年來韜光養晦所積累的力量,三國之間的勢力水平也開始傾斜,手下最親近的兩兄弟關、張也早沒了,如果諸葛亮不出來挑大樑,那蜀漢必亡。
-
4 # 莫奈何4
"劉備白帝城託孤"一一初次接觸《三國演義》看到這章,總被劉備博大胸懷、諸葛孔明忠心耿耿所折服!這流傳千年、令無數後世,對君臣友情、託孤、禪讓、"天下為公",所感懷、所敬佩一一託孤!成就了傳唱千古佳話的樣版′……
但於無深處聽驚雷!託孤並非如此輕鬆……
現在重閱《三國演義》劉備白帝城託孤一幕;篇幅不長,字裡行間確讀出另一番感悟,越讀、後背越涼!透出步步心機、處處殺氣?棋子佈局深謀遠慮,既襯托出信任與忠誠!又暗示著睿智於機靈!圍繞著嗣位和輔助!試探並要挾,縱橫其中……
幾個細節巧妙將皇權血脈牢固穩定的陰謀推上了頂峰。劉備在病榻上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很顯然,名為託孤,實為禪讓?也許劉備言畢、目光如炯直視諸葛亮面容變化,孔明神情稍有輕狂形喜於色,躲藏帳內的刀斧手瞬間將其挆成肉醬!諸葛亮何等人物,立馬頓首猛叩出血,流涕辭曰;"肝腦塗地也要鋪佐新君"。《三國演義》描述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帶,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三國志》;"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好個君臣魚水情!讓我輩都為孔明著急,話都擺明,劉禪昏庸,諸葛亮應以大局為重取而替之,也許蜀漢會開闢新的篇章……
但諸葛孔明,頭撞得如搗蔥,誓死表明心志,輔佐新君、決無二心。讓人不由想起劉備當初,以決心匡扶漢室江山的英雄義士出道,以屢敗屢戰百拆不撓之志深得天下人稱讚!陶謙和劉表在油燈將枯,氣絕命亡臨終之際,贈送州牧於劉備的舉動,同樣是迫於現實無奈之下的真心。
如果說後人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劉備對趙雲一番囑咐卻昭然於世;"朕與卿於患難之中,相從到今,不想於此地分別,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厲害了,劉備此舉措,是向孔明和蜀漢軍民警示;趙雲渾身是膽、勇冠三軍,名為大將實是劉氏家臣,任何人都別輕舉妄動、起非份之念!這就為皇權血脈維護上了最牢固的保險。為佈局萬無一失,對劉禪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向諸葛亮表明一一我兒子就是你兒子,只要皇權繼承是劉家血統,不奪取性命!其他一切就是你諸葛家的天下了。也就明確了其後諸葛亮在蜀漢政權對天子劉禪"如相如父"的相父身份,對百官群臣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君主大權。
諸葛亮曠古至今,擁有天下無雙的智慧,對劉備這一套連續劇、權謀變幻試探,並沒有適得其反、徒傷其心!反而演得更深更沉,頭叩出血,讓劉備心安、心定……
劉備死後。諸葛亮大權獨攬,亳無掣肘施展才華,在蜀漢是說一不二、號令整個國家人物。何必為把"龍椅"揹負天下罵名,本身行實際君主令,謀自已權反篡自己位?不值!
天下君主曹睿、孫權,魏國和吳國軍臣、人民都一致認同諸葛亮是和他們同等的實權首腦,而非劉禪。吳國和蜀國諦結盟約,盟書上直接寫的是"諸葛丞相德威遠著翼戴本國,典戎在外,信感陰陽,誠動天地"。而對蜀皇劉禪半言不提……
蜀漢自夷陵之戰後,劉、關、張三兄弟就已將諸葛亮苦心經營打造的蜀國四萬中軍精銳部隊幾乎全軍覆沒而元氣大傷,接手這種爛攤子能在虎狼魏、吳窺伺下生存已屬不易!正如諸葛亮在《出師表》言曰;"此誠危急存之秋也"。
白帝託孤也是劉備經歷慘敗後,痛定思痛,徹底擯棄個人私心,重拾早年情懷的高義之舉,如此"高風亮節、天下為公",只要維繫劉家皇權血脈,放手讓諸葛亮憑意志本事,保衛蜀國江山,劉禪只是僅僅繼承皇帝名號,而你諸葛亮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實際繼承人。
劉備和諸葛亮君臣之間,演義出家天下精髓維護的另類版本!劉家皇親、勢單力薄,而對方聲名赫赫、功高蓋世,高抬"天下為公",把諸葛亮推上火中炙烤,讓孔明兢兢業業,憂讒畏譏匡扶蜀漢,既保住皇權兒命,又讓諸葛亮心無顧慮大施拳腳,鞠躬盡瘁……
白帝城託孤一一劉備真正嬴得了歷史評價,此行為遠遠高於了畢生奮鬥的總和。
-
5 # 葉藏
先來看劉備說這句話的意圖是什麼,劉備當時快要駕鶴西去,當時說如阿斗可扶當扶之,不可扶汝可取而代之,說這句話劉備有三個意思。
第一個就是表面意思如果阿斗能輔佐就輔佐不能輔佐你就當皇上。第二個警告諸葛亮不要想篡位。第三個告訴諸葛亮你是忠臣而非明君。
看下這個意思就明白了讓諸葛亮不要當皇帝的佔66.66%讓諸葛亮當皇帝的只佔33.34%所以說就很明白了。
再有一點就是劉備作為一個開國皇帝深知打下這一片江山多麼不容易,怎能讓一個外姓來取而代之呢?諸葛亮是臥龍,劉備是潛龍,兩條龍在一起說話不用說的那麼明白。我的意思你懂得樓主
回覆列表
在劉備託孤之時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是曹丕的10倍,肯定能安定天下,如果劉禪能輔助,便輔助他,不能輔助,你可自力為蜀中之主。
劉備這個時候肯定是試探諸葛亮是否對劉禪忠心不二,日後會不會造反。大家可以知道,劉備從黃巾起義開始到建立蜀漢,奮鬥了數十年之久,其中的艱辛,不言而喻。這麼辛辛苦苦創造出來的基業,怎麼可能拱手讓給別人?而且古代盛行的是,子承父業,上一代沒有完成的事情,下一代去做。上一代的基業,下一代繼承。從來不會傳給外性。就算劉禪水平再差,也會傳位與他。西晉皇帝司馬衷,是個智商有問題的傻子。司馬炎還把皇位傳給他呢。劉禪怎麼也比司馬衷強好幾十倍。恐怕劉備說這個話的時候,心裡已經猜忌諸葛亮了,如果回答說會取而代之,勢必會被劉備所殺。
所以劉備死前對諸葛亮說可以取而代之,是完全在試探諸葛亮是否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