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治張律師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呢,首先要說清楚一個問題,乾隆平定大小金川並非用了30年,而是大小金川地區兩次生亂,乾隆兩次發動平亂戰爭,這兩次戰爭中間間隔二十餘年,第一次評定金川耗時兩年,第二次平定金川耗時五年,不是所謂耗時三十年。而且,第一次平定金川的戰爭朝廷難求一勝,是金川首領山窮水盡見機乞降才結束了戰爭。所以第一次的平定金川之役,很難說朝廷贏了。筆者今天先回答第一次征討大小金川戰爭失利的原因。

    言歸正傳。金川首叛發生在乾隆十一年,這時的大清朝經康雍兩代帝王勵精圖治已漸入巔峰,何以對窮山惡水不毛之地的幾千蠻兵久攻不下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彼之短亦彼之長。大小金川為大渡河在西藏境內的兩支流,是為極苦極寒之地,朝廷歷來對此地採取羈縻政策,沒有有力的隸屬關係,講究以番治番。再加上此地崇山峻嶺交通不便,平時隔絕於內,戰時又為屏障,易守難攻。

    第二,朝廷缺乏戰爭準備。這一點從乾隆委任張廣泗為主帥即可看出,張廣泗平定苗疆的名臣,乾隆命令張廣泗要以治苗之策治金,說明朝廷對金川的問題沒有用心研究,起碼對這一對手不夠重視。還有一點,大小金川自乾隆七年內部生亂至十二年干犯內地,朝廷一直貫徹以番治番之政策,並嚴令督撫“不必興問罪之師”,川陝總督慶復也僅僅是“檄諭和息”。直至金川亂兵殺了朝廷的把總千總,乾隆才調兵遣將,決定平亂。總之戰前朝廷猶豫不決,沒有充分戰備,錯失扼殺叛亂於萌芽的時機。

    第三,主帥嬌縱,將帥失和。張廣泗就任川陝總督後,未經研究便誇下海口,復旨“指期克捷”,戰爭受挫後又唯唯諾諾專心內鬥推卸責任。對於朝廷指派的在金川有威望的嶽鍾琪處處掣肘,暗中使絆。後期空降的首席軍機大臣納親,胡亂指揮一通,未能奏效,又龜縮軍營,從此未諫一言,未陳一計,後被乾隆以“退縮偷安,勞師縻餉”斬首,張廣泗也被乾隆以“玩兵養寇,貽誤軍機”革職。

    第四,一味納叛,姑息禍首。無論張廣泗還是納親,都對挑起戰亂的金川頭領之一良爾吉予以優待,以致軍心不穩,出師無名,而且良爾吉首鼠兩端,於清軍亦有隱患。

    就這樣雙方僵持至乾隆十四年,皇帝以皇太后“仁慈”為名,結束了這場難啃的戰爭,就像北韓戰爭中的美國一樣,在沒有打贏的停戰協定上籤了字。乾隆自詡為“十大武功”的首功,就這樣草率收兵,雖然大金川給朝廷賣了個面子——乞降,但是清軍在戰場上實未取勝。

    下次再說二徵金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旭旭寶寶直播間熱度再次上2000萬,網上說真實線上人數是12萬,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