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鳳凰西遊
-
2 # 中孚鑑
電視上和包拯敵對的龐太師,是虛構的人物。歷史上有一個叫龐籍的人!龐太師應該是在龐籍的基礎上改編的!所以龐太師是虛構的,就不存在真奸臣和假奸臣的說法!
龐籍,是北宋時期丞相,做過當時的樞密使,太子太保,封爵位穎國公!同時龐籍對後來的司馬光、狄青都有知遇之恩!
龐籍去世時,享年七十六,諡號莊敏!也算是得到善終了!
龐籍能對司馬光和狄青有知遇之恩,說明龐籍的知人善用和他的舉賢任能,並不是電視裡龐太師那樣處處和名臣做對的角色!
司馬光和狄青一個是名臣、一個是名將,龐籍能提攜他們,也說明龐籍是個忠於大宋的臣子!
所以,電視裡的龐太師畢竟是虛構的,他的忠與奸都是演義小說杜撰的,用龐太師的奸詐來體現包拯的公正嚴明。但是歷史上的龐籍卻與龐太師恰恰相反!
-
3 # 風景這些年
宋史中有無“龐吉”有“龐籍”,這個龐籍做過宰相,沒做過太師,只有一個兒子-龐元英,沒有可以嫁給皇帝的女兒,後人的對他的評價也遠遠高於正史中的“包青天”。嘉佑八年(1063年)三月,龐籍去世,宋仁宗贈他司空,加侍中,諡號“莊敏”。宋史中同時期有一個名叫張堯佐的人,他的侄女是皇后,本人死後被追贈“太師”稱號,曾被包拯“包青天”彈劾,在為人處世上這個張堯佐更接近“龐太師”。
龐籍比包拯早出生11年,他們雖然同朝為官,而且都是為朝廷盡心盡力的有功之臣,但包拯雖有才華卻沒有龐籍的機遇。當龐籍已身為當朝宰相時,包拯還只是開封府區區一個判官。因為龐籍大部分時間都在鎮守邊疆,而包拯則在京城或內地為官,所以兩人一生基本沒有什麼交匯點。可以說兩人即談不上朋友,也談不上敵人,包拯傳世的文集裡甚至都沒有有提到過龐籍的名字。而當時的朝廷重臣韓琦、范仲淹等人龐籍交好,此外司馬光、狄青等人也都因為龐籍的提攜才和保護才有機會在北宋的政壇大展手腳。現在不是有一句話這樣說嘛,要看一個人的身價,就看他的朋友圈。龐籍這樣配置的朋友圈也足以證明他的真實為人。
張堯佐,字希元,北宋河南永安(今鞏義市)人,宋仁宗溫成皇后的伯父。因是外戚,仕途通達,張堯佐先升任三司戶部判官和副使。提升為天章閣待制、吏部流內銓,歷遷兵部郎中、權知開封府,加官為龍圖閣直學士,升為給事中、端明殿學士,被任命為三司使。後因諫官包拯等人的奏請,張堯佐被召回京,改鎮天平軍。去世後被贈為太師。
-
4 # 看遍山川
包青天的宿敵龐太師仗著自己女兒是皇妃,陷害忠良而惡名遠播,這都拜通俗小說和影視劇所賜,大宋仁宗皇帝一朝君子滿堂,龐太師的原型龐籍也是其中一員。宋朝的臣子被平話演義捧紅的就發紫,是忠臣良將的代表,抹黑的就遺臭萬年,是奸佞小人的典型。民間平話演義是老百姓發洩情緒除了造反以外,風險最小零成本的地方。
龐籍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士及第,從基層做起,歷任黃州司理參軍等地方職務,明道二年(1033年)調入京畿為朝廷監察官。他沒有什麼女兒嫁給宋仁宗,他的仕途是靠自己兢兢業業一步步走出來的。任上還阻止宋仁宗的寵妃尚美人干涉有司,勸誡仁宗抵制下屬上貢奇珍異寶,不至於皇帝玩物喪志。
龐籍和同時代的范仲淹一樣,文官做得好,外任統兵一方的軍政首腦也能成為運籌帷幄的儒將,慶曆四年他奉命代替移防他處的范仲淹,出任延州路和鄜延路軍政長官。
龐籍一手主持和西夏李元昊的談判,一手抓緊軍事鬥爭準備,深溝高壘加強武備,使自己掌控的州路能適時出擊或增援友鄰,挫敗西夏多次進攻。因功績可觀,宋仁宗同時嘉獎龐籍,范仲淹,韓琦,可見龐籍不是什麼坐鎮京畿的弄臣,而是和範韓齊名的,能保一方太平的軍政要員。
皇祐三年(1051年)十月,龐籍官至宰相,任上力排眾議推薦狄青擊破儂智高的叛亂,收復兩廣。後來受到他外甥的官司牽連,皇祐五年(1053年)七月被罷相放外任,在宰相位置上龐籍只呆了一年多時間,沒有但任過“太師”的職位,也沒有和包公發生交集糾葛。
包青天是嘉祐元年(1056年)十二月,“權知開封府”,那時候龐籍早已經離開在幷州上任,所以兩人不可能在京畿開封相懟,況且龐籍一向視國事為己任,與朝中大臣從來沒有私相授受。他在幷州任上還提攜保護了一個大宋將來的能臣,此人就是司馬光,同時也能說明龐籍的人品。
司馬光當時任幷州通判,兩人商議在在麟州附近有大片良田被西夏人長期侵佔,麟州的邊將武戡也打算在那裡修築堡壘,伺機奪回那些原本朝廷的良田。三人一拍即合,龐籍上報朝廷還沒來得及批覆,因軍情緊急先讓武戡率兵渡河修築堡壘。沒料到途中遭到西夏人的埋伏,除了武戡逃生,部隊全軍覆沒。
龐籍讓司馬光把自己和他的往來書信的銷燬,關照司馬光和朝廷派來追究此事的使者以不知詳情為由儘可能推脫,龐籍將責任全部攬到自己身上,強調司馬光並不知道具體的軍事行動。龐籍一直看好司馬光,他認為這位年輕人是將來大宋的政治明星,前途無量。
司馬光因龐籍的保護免責,龐籍遭到貶官懲處,被奪節度使待遇,謫守定州。嘉祐五年(1060年),龐籍請求告老還鄉,有人勸他暫時不要離開,皇帝還會重用,龐籍認為這時候走總比等到人老體乏被別人厭煩後再離開要好,人知足常樂吧。
龐籍以“太子太保”的頭銜退休,受封穎國公,嘉祐八年(1063年)去世,享年七十五歲。縱觀龐籍一生雖然其名沒有范仲淹,包拯,司馬光等人光彩奪目,但文能恪盡職守犯顏直諫,武可鎮守一方備戰禦敵,名耀千古的文臣良將輪不上,至少中規中距的賢臣還是名副其實的。
回覆列表
歷史上查無此人!
龐太師,姓龐名吉,在古典演義、影視劇、傳統戲曲中,均以反面BOSS出現,如演義《三俠五義》、《七俠五義》等,如電視劇《包青天》系列、《少年包青天》系列等;如戲曲《陳州放糧》、《打龍袍》等。龐吉的身份是當朝國丈,加封太師,此人心術不正,位高權重,結黨專權,是包拯的死對頭。
除了大家熟知的少年包青天外,懷舊劇包青天裡面,這位龐太師也是壞到掉渣,對包拯各種阻撓、彈劾、使壞,甚至還有誣陷、暗害等;包拯在與其交鋒時一度處於劣勢,甚至請出尚方寶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但是,龐太師的存在,只是各種藝術形式的虛構,在歷史上根本沒有此人。
那麼,龐太師的原型是誰呢?在歷史中的定位如何呢?
有兩種說法。
一. 龐籍同音不同字,因此造成曲解,被文人墨客、戲曲傳說以各種形式以訛傳訛。
龐籍,北宋宰相,進士及第。
龐籍先後歷任江州軍事判官、開封府司法參軍、大理寺丞,再遷升至樞密使、太子太保等,後嘉封穎國公。 龐籍與文化名人范仲淹私交甚好,深受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的感染,恪守仁人志士之節操,絕非藝術作品中龐太師那種滿滿的負能量。
此外,龐籍還曾慧眼識珠,提攜過司馬光、狄青,此二人一文一武,皆棟樑之才。
司馬光,登進士第,累進龍圖閣大學士,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還曾砸破一口水缸。
狄青,北宋名將,平生二十五大戰立下卓越功勳,尤其以夜襲崑崙關最為著名。
二. 張堯佐此人的身份、地位,與龐太師類同。
張堯佐,是宋仁宗溫成皇后的伯父。自古外戚騰達,所以此人仕途一帆風順;但此人卻是無德無能、庸碌貪婪之輩,而且去世後被追贈為太師,這與龐太師非常相似。
包拯曾經多次彈劾外戚,尤其是張堯佐首當其衝,迫於朝野壓力,仁宗皇帝最終降了張堯佐的官位,削減了此人的權力。
龐太師,一個成功的藝術形象,其形象的塑造,強過了很多正面人物,所以才廣為人們熟知、樂道。至於歷史到底如何,龐太師毫無興趣,他會繼續我行我素的在各類作品中飛揚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