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小課堂JY

    但是朋友們唯一沒有提到的一點,大家都忘了雍正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名非常勤奮的好皇帝。他爹把一個腐朽的王朝留給了他,但是雍正硬生生的把它給救活了。

    康熙死後國庫就剩不到一千萬兩,可能很多人說一千萬兩不少了。但是這對一個大清王朝來說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一千萬兩都不夠大清朝半年的政策支援。比如現在中國國庫從幾十萬億一下子就剩幾十億,是剩幾十億而已哦。而國家每年都有這麼多的支出,古代天災人禍又多。不想現在科技這麼發達,機械化程度這麼高了,哪裡發生個地震和泥石流的時候都這麼難救災何況古代呢。

    在官場腐朽國庫虧空的地步下,雍正帝用自己的辛勤刻苦,在短短十幾年時間裡又把大清朝從虧空變得國庫充裕起來。讓大清朝變得既強大又富足,官場又從新變得清廉正直。

    雍正帝的辛勤付出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寥寥無幾,為中國古代能出現過像雍正帝這樣的好君主致敬。

  • 2 # 看遍山川

    雍正一朝,無官不清,這句話顯然是過了一點,自古封建王朝就伴隨著貪汙受賄,從來就沒有消停過。朱元璋剝皮抽筋各種酷刑都沒有擋住貪賄的步伐,只是相對而言剷除了貪官滋生蔓延的土壤,減緩官僚集團大面積腐敗潰爛的速度。

    康熙寬體仁厚,到了晚年國家吏治逐漸鬆弛,官場貪汙腐化已成風氣,康熙自己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只是當時他的執政能力和意志已經今非昔比,已是強弩之末。

    所以康熙心目中江山要託付給一個意志堅貞不可奪,“堅固可託”之人,從事後看雍正勝任了這個角色,以他的強硬手腕在任期內滌盪吏治,充盈國體,為後期清帝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雍正“抄家皇帝”的名氣不是白來的,凡是官員虧空貪冒政府錢糧限期償還,過期不還,要麼典當家財,要麼抄沒家產。上至雍正的十二皇弟,戶部尚書,內務府總管,包括康熙的寵臣江南織造曹家,下至各部省官員必須補齊虧欠,逾期嚴懲不貸。

    雍正絲毫不講情面,每年被懲處的貪冒官員就達幾百,幾年後各省各部虧空基本償清,國庫充盈,官員不能講個個清廉,至少官場風氣煥然一新。

    歷來皇帝在用人方面最能提現出他的偏好和執政能力,周圍奸黨環立,小人諂媚,甚至宦官翻雲覆雨,中樞機構的混亂必定使得國家政策的執行管道堵塞,大小官員自然上行下效,烏鴉一片黑。

    用人的重要性使得作為帝國最忙碌的首腦,一年四季都要安排接見各地來京的官員,雍正和他們交談,細緻地考察他們的言談舉止,然後把他們分成各種等第,提出任用意見。

    這種做法雖然帶有明顯的主觀性,但在交通落後,資訊閉塞的年代如何瞭解所任官員的基本情況,除了只聽下級官僚的一面溢美之詞,雍正這種不辭辛苦的做法至少出發點是好的,並且客觀上一定程度地抑制了欺上瞞下的官場陋習。

    平時對官員的考察雍正除了派心腹大臣秘密查訪,密摺制度的建立無形中又給各級官僚上了一道緊箍咒,不知道哪天自己不慎就是別人的暗告物件,只能加緊尾巴低調謹慎。

    雍正時期選賢任能,褒獎清廉,也有很多忠於職守的名臣為各級官僚樹立了榜樣。康熙後期潔身自好的都只能成為孤臣,而雍正力排眾議大膽起用剛正清廉的田文鏡,讚譽他為“巡撫中第一”。另外鄂爾泰,張廷玉,李衛等相對實幹清廉的官員位列朝堂執掌軍機,勤政守廉力挺新政成為雍正朝堂臣子的主流。

    雍正畢竟是封建帝王,總有他侷限狹隘的一面,任何文章都沒必要為其歌功頌德。對於清代,他是起到了承前啟後拋磚引玉的作用,他的強硬執政手腕使康熙後期頹廢的國力,腐敗的吏治有了明顯的改善。

    但封建王朝吏治腐敗的土壤根源不是透過個人努力就可以徹底剷除的,興也忽,衰也忽,人亡政息還是那個輪迴。

  • 3 # 幕後煮史者

    雍正帝確實是難得的賢明君主,雍正接手的是一個爛泥塘,並不是所謂的盛世。康熙年間並沒有處理好各階級的矛盾,而當時最主要的就是康熙在維護一些世家大族的利益,加上一些功臣後代轉變為新的世族,導致了當時的百姓負擔加大。這也是康熙末年國庫虧損嚴重的原因之一,當時國庫僅有一千萬兩可支配。

    康熙年間的腐敗問題,就是這些新世族的崛起導致的。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說法,滿清是依靠明朝的力量打敗明朝的,而這些力量就是世族,這些大世族佔用了大多的資源,所以改革的必要性越來越大。康熙對待這些世族和新世族,採取的拉攏安撫,激化了當時正在瘋狂進行的土地兼併。

    雍正登基之後,立刻採取的就是大刀闊斧的改革,甚至不惜誅殺一些新興的世族階級,以這種手段來遏制當時世族的擴張。並且推行“攤丁入畝”政策,這其實就是在打擊世族的利益,包括後來的“火耗歸公”政策。雍正的一系列政策,都是朝著資源的重新分配而去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歷朝歷代其實都是世族導致的腐敗問題,世族透過與官府的交易,使得他們可以獲取更多的資源,而新老世族之間的利益鬥爭,往往都是影響著政治的,封建統治不能長久,歷史週期律不能打破,原因就是封建制度都不能限制社會資源流入到少部分人手裡。其實很多朝代的問題,歸根到底就是這些世族引起的,雍正改革是拿走了世族的蘋果,所以雍正的死,其實很有可能是一場謀殺,可惜乾隆沒有將改革進行到底。

  • 4 # 西嶽頑石

    謝邀。我覺得這種說法很不準確,雍正的反腐力度比明太祖朱元璋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歷史上素有“抄家皇帝的綽號。但我們反過來想想,如果真如題主所說,雍正一朝,無官不清,那他幹嘛還要如此大刀闊斧的打擊腐敗呢?只能說雍正一朝一直高舉高壓、重拳反腐的大旗,對貪汙腐敗零容忍罷了。

    雍正對待貪官汙吏非常殘忍,毫不手軟,在位時誅殺了不計其數的貪官。我大體總結了一下,他對貪官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兩條:

    1、絕不放過涉案貪官的家族,使貪官死不瞑目。貪官貪汙了國家的鉅額財產,一旦東窗事發,殺人不過頭點地,大不了一死,自己的子孫後代依然可以享受榮華富貴。這在雍正這裡行不通,想要一死了事?沒門!雍正絕不會輕易放過貪官的子孫後代和親戚。

    雍正在位時,廣東道員李濱因貪汙受賄被告發而畏罪自殺,雍正並沒有就此收手,而是對李濱的家人親戚窮追猛打。他曾下令,絲毫看不得向日情面、眾從請託,務必嚴加議處。追到水盡山窮處,畢竟叫他子孫做個窮人,方符朕意。

    2、用嚴刑酷法對付貪官,並殺雞給猴看。雍正曾下令,殺貪官不能只給老百姓看,更要給其他官員看。讓他們牢記在心,只要敢貪汙,就會落得同樣的下場。 雍正即位後不久,山西就爆出了震驚天下的科場舞弊案,主考官張廷璐洩漏考題、收受賄賂,雍正下令將其腰斬於市,傳旨當地四品以上官員,不論沾親帶故,還是門客好友,全部觀刑。

    雍正這樣的雷霆萬鈞的手段,確實震懾了不少官員,使他們不敢鋌而走險,收斂了不少,吏治政風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但是,並沒有徹底杜絕貪汙之風,所謂的雍正一朝,無官不清更是無稽之談。

    當然,雍正在反腐道路上並非一味的採取強硬的措施,他深知隱患險於明火,為了從根本上杜絕貪汙,他還採取了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的措施,但說實話收效甚微,治標不治本。

    事實上,我認為歷朝歷代都不可能出現無官不清的現象,因為那等於斷了人的七情六慾,違背了人的本性。畢竟,包拯,海瑞這樣的聖人百年不遇,但人們又總是渴望出現包拯和海瑞這樣的清官,可假如一旦出現在他們身邊,他們又會罵清官,太不近人情,不給他們幫忙辦事。

    所以,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清官猶如萬年青草,可以傲雪霜卻難以相處,只能高居廟堂被人供著。大多老百姓痛恨貪官,可一旦讓他們坐到那個位子上,說不準比貪官還要貪。

    正如,我們恨貪官,又拼命加到體制內;我們罵壟斷,又削尖腦袋往高薪單位鑽;我們譏諷不正之風,自己辦事卻忙著找關係。總之,我們憤怒,不是因為不公平,而是因為我們處在不公平中的不利位置,我們不是想消滅這種不公平,而是想讓自己處在不公平中的有利位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號稱“腦後有反骨”的魏延,在三國時期到底是怎樣的一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