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懵懵懂懂嘚小孩紙
-
2 # 美場公約0805
歷史上的五阿哥永琪也是個非常聰明的人物,他從小的勤奮好學,學習騎馬射箭,武藝比較高強。五阿哥永琪博學多才,不僅精通滿語、漢語、蒙古語三種語言,而且對天文、地理、歷算也非常精通。尤其在天文演算法方面有很大的造詣,他所寫的八線法手卷非常精密,並且著有《蕉桐賸稿》傳世。五阿哥永琪還能書會畫,尤其精通書法。
五阿哥永琪也是乾隆非常器重的,並且一直有傳位於永琪的心思。永琪之所以受到乾隆的器重,不僅是因為他的博學多才,工書善畫,還因為永琪的恪盡孝道。五阿哥永琪恪盡孝道的事實很多,尤其是在九州清晏殿火災事件中表現出來。當時乾隆正出在清晏殿中,發生火災時是五阿哥永琪衝進去把乾隆背出火中的。這也給了乾隆非常大的震撼,於是五阿哥永琪成為了第一個在世被封為親王的皇子。
五阿哥永琪才華橫溢,很受乾隆的器重,但是卻英年早逝。在26歲的時候,就因得了附骨疽而不治身亡。如果不是因為這場病,永琪應該是能成為皇帝的。因為在乾隆心裡面是非常看重永琪的,永琪是第一個在世被封為親王的皇子,而且是被封為“榮親王”,這“榮”字是非常尊貴的字,在清朝只出現過兩次。所以說,永琪成為皇帝是乾隆的一個心願而已。
清朝的親王很多,和碩榮親王就是其中之一,小夥伴們恐怕對這位親王十分陌生,不過說起《還珠格格》中的永琪,小夥伴們必定會說:“原來是五阿哥。”永琪出生於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字筠亭,號藤琴居士,排行第五,生母是愉貴妃珂里葉特氏。永琪一生和“榮”有著不解之緣。
永琪出生後,並沒有受到乾隆的關注,這與他的母親有直接關係。愉貴妃珂里葉特氏是員外郎額爾吉圖之女,員外郎是從五品的中級幹部,說明珂里葉特氏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她得不到家族的助力,在後宮處於邊緣化。
清宮后妃分八級,珂里葉特氏在乾隆早期,從低階的答應和常在,逐步升為貴人。她生下皇五子永琪後,封為愉嬪。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正月,珂里葉特氏受封愉妃,享受中高階后妃待遇,此後四十七年一直未有晉級,況且她只生下永琪一人,從一個側面說明她並未得到乾隆的歡心。
母親的弱勢,並不影響永琪的成長,反而以自己5A級的表現,贏得了低開高走的局面。
首先,永琪文思敏捷,才華橫溢,著有詩集《凝瑞堂詩抄》,得A。
其次,書法造詣深厚,有《純王行書中堂》和《純王金書小楷摺扇子》傳世,得A。
第三,永琪擁有較高的語言天賦,通曉滿語、蒙語、漢語等三門語言,得A。
第四,他的理科成績同樣優秀,深諳天文、曆法、算數等理科算術,思維縝密,計算精巧,留有《八線法》手卷,得A。
最後,永琪下馬能搏鬥,上馬能騎射,武藝超群,膽識過人,得A。
永琪的五A表現,給自己帶來了榮耀。乾隆逐漸開始重視和培養永琪,指派兒子參加一些祭祀、慰問、憑弔等國務活動。母以子貴,生母珂里葉特氏由嬪晉妃,待遇升級,死後更是享受了貴妃待遇。永琪透過個人努力,從一路逆襲。
一次突發事件,使得乾隆更加看重永琪。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五月初五,圓明園九州清晏殿失火,乾隆受困火海,當時,弘晝、永琪正在現場。永琪孫子奕繪在懷念先祖時說:“乾隆癸未年九州清晏火,我祖親負高宗出烈煙。”永琪奮不顧身的孝順,深深地打動了乾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相對於弘晝的袖手旁觀,永琪的奮不顧身顯得更加可貴。乾隆脫險後,對待兩人的態度截然相反。他嚴厲斥責了弟弟的見死不救,對於兒子的及時施救,他大為感動。清朝每隔五年, 封王一次。乾隆三十年(1765年)十一月,是永琪火場救父後第一個可以封王的年份,乾隆果斷地封他為和碩榮親王。
清朝歷史上有兩位榮親王,一位是順治的四子,生母是寵妃董鄂妃。另一位就是永琪。在封建社會“家天下”的政治背景下,“榮”字本身就是尊貴的稱號,體現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寵愛,榮親王顯示了皇帝對受封物件的重視,具有突出的政治地位。兩位榮親王不同的是前者因母而貴,永琪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獲得的。
看完了縱向對比,再來看橫向比較。乾隆諸子中,只有三位晉封親王。除了永琪外,還有十一子和碩成親王永瑆,以及十五子和碩嘉親王永琰,前者是死後追封的,後者封王比永琪晚了整整二十四年。在三人中,永琪“榮”寵倍至。
其實,永琪封王還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在封王之前,永琪已經得病了。乾隆得知後,“因病劇,始加封為親王。”顯然,乾隆為了安慰永琪,在病中加封他親王,希望以此減緩病痛對永琪的折磨和打擊。
根據清檔編寫的《國朝宮史續編》,記載了乾隆和永琪更多交集,其中交代了“乾隆三十一年二月初五日,總管王常貴奉諭旨:朕於初三日至兆祥所,看視五阿哥病症。”兆祥所是故宮中一處嬪妃孃家人入宮期間的住處,永琪住在兆祥所,既為了養病,也方便乾隆探視。封王后三個月,乾隆果然親臨兆祥所看望永琪,一國之君親臨兒子居所,探視病情,充分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重視和關愛。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4月16日)三月初八日,永琪在兆祥所病逝,時年25歲,諡號為純,足見乾隆對他的懷念。在正式史書中,沒有記載永琪的具體病因。時任太常寺卿的陳兆侖在《奉挽榮純親王二首》的悼文中有“王患附骨瘡,不得潰,昨冬病中受封,今三月薨逝。”其中道出了永琪的死因。附骨瘡是附骨疽的訛寫,“因風寒溼阻於筋骨、氣血凝滯而成”,常見於大腿外側,相當於現代的急、慢性化膿性骨骼炎,這與永琪為了鍛鍊騎射,長期風餐露宿有密切關係。
據清代醫書《醫宗金鑑》描述,附骨瘡“系調治可愈之證”,並非不治之症。不過,附骨瘡“初覺寒熱往來,如同感冒風邪”,“其腫與肉相似,不甚赤積,日不潰,久乃變於紫黯色。”這些假象造成了醫生的誤診。
在《清高宗實錄》中,永琪病亡後,“據現在醫生診視,稱系虛損所致,若從前起病時,據實奏聞,即可早為防範調治。”可見永琪之死與誤診有關。主治太醫張如璠,宋國瑞等人又隱瞞病情,造成藥不對症,延誤了治療時機。事後,張如璠,宋國瑞失職獲罪,交由內務府治罪處理。
《國朝宮史續編》還記載了一個小插曲。乾隆來到兆祥所看望永琪,無意中問起病中如何剃頭。永琪回答:“福園門外,有一民人剃頭甚好,著人喚進來剃的。”乾隆聽聞十分生氣。按規定皇子剃頭,應該由按摩處的太監負責,現在居然由民間剃頭匠經手,屬於違規。此外,福園是宮禁之地,外人隨意出入,這是犯禁。因此,乾隆將“該管總管及五阿哥諳達等,交宮內總管治罪”。連剃頭這樣的小事也要過問,說明永琪在乾隆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英國使節馬戈爾尼來到北京,謁見乾隆。在談及諸皇子時,乾隆依然對永琪念念不忘,他說:“其時朕視皇五子於諸子中更覺貴重,且漢文、滿語、蒙古語、馬步、騎射及演算法等事,並皆嫻習,頗屬意於彼,而示明言,及復因病旋逝。”這裡他明確表示,有意將皇位傳位給永琪,可惜他英年早逝。此時,距離永琪病逝已經相隔二十七年。
據《清史稿》記載:“永琪少習騎射,嫻國語,上鍾愛之。”是對永琪最好的評價。從各種記載和跡象判斷,乾隆毫不掩飾對永琪的喜愛,甚至在外國使節面前,表達自己傳位意願,更是個人情感的真實流露。
包括永琪在內,乾隆的十七個兒子中,早亡夭折多達十三人。符合有即位要求只有四人。八子永璇腳有殘疾,形象不符,out。十一子永瑆喜好書法,酷似徽宗,out。十七子永璘性格驕橫,惹事生非,out。只剩下十五子永琰了。
與永琪相比,永琰忠厚有餘,能力不足。他扳倒和坤,治理漕運,平定白蓮教,可以說是個有為的君主,然而他缺乏戰略眼光,沒有革除弊政的魄力,導致中國與經歷工業革命的西方差距進一步拉大。在內憂外患之中,清朝逐漸走向了末路。如果永琪即位,憑藉他的能力,勢必大有作為,可是歷史從來沒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