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勇戰王聊歷史

    維新派的新奇主張有很多,遷都就是其中之一。

    清廷在甲午中日戰爭戰敗後,於1895年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及遼東,賠款白銀二億兩。這個訊息傳到北京時,正值科舉會試完畢,等待發榜之時。在北京應試的舉人聽到此噩耗以後,群情激憤,紛紛上書朝廷。

    這就是著名的“公車上書”,是維新派登上歷史舞臺的表示。這些維新派提出的主張主要是:"拒和、遷都、練兵、變法"。在康有為的《上清帝第二書》中,第二個主張就是“遷都定天下之本”,並對遷都有詳細論述:

    第一,關於遷都的理由,康有為認為,京師無險可守,宋朝徽欽二帝被俘,就是因為汴梁無險可守。而且,一個朝代有幾個都城的不在少數,也可以設立兩個都城。

    自古都畿皆憑險阻。自非周公盛德,不敢以洛邑為都,故婁敬輓輅,漢祖移駕,宋汴梁無險,致敵長驅,徽、欽之辱,非獨失德使然也。方今旅順已失,威海既隳,險阻無有,京師孤立。且一朝而有數都,自古為然,商七遷,周營三邑,漢室二京,唐世兩都,及明祖定鼎金陵,永樂乃遷燕薊,以太子留守南京。。。永分兩京,可以為法。

    第二,關於遷都的選址,康有為覺得往北走,距離日俄更近,不合適。往難走,又沒有天險可防守。只有往西走,秦中(西安)最合適了。

    “若夫建都之地,北出熱河、遼瀋,則更迫強敵;南入汴梁、金梁,則非控天險;入蜀則太深;都晉則太近。天府之腴,崤函之固,莫如秦中。”

    康友為建議遷都,一是為了抵禦外敵,流出戰略防禦空間。畢竟,在1960年,英法聯軍就曾打入北京。而且,公車上書5年後(1900),八國聯軍再次攻入北京。慈禧當時,就是向西逃亡西安去了。

    二是,因為北京城內舊勢力太強大,不適合維新派改革。如果,遷入西安,維新派可以有機會重組朝廷機構,維新變法的阻力就要小很多。

    後來,康有為在維新變法中,又提出遷都上海。這是因為康有為發現京城陳舊勢力太頑固,影響維新變法。當年,日本施行明治維新的時候,明治天皇也是將都城從封建貴族的大本營,遷到了受列強衝擊比較大、經濟發展較好、開放較早的江戶地區。康有為這是在效仿日本!不過,上海靠海,更難擺脫洋人的控制。康有為的主張,很不切實際。

    不過,慈禧不會同意的。慈禧害怕遷都以後,影響自己“垂簾聽政”。所以,慈禧是不會同意遷都的,而光緒皇帝又沒有實權,自然不敢下令遷都。

    維新變法多年失敗後,康有為又提出遷都濟南。此時,光緒都被“奪權”了,康有為也是戴罪之人,更是不可能實現。

    清朝後期,北京城曾兩次被洋人攻破。

    (為八國聯軍運送物資的清朝老百姓)

    第一次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聯軍18000人在1960年8月1日,從北塘登陸,向天津進犯。9月18日,英法侵略軍攻陷通州。9月21日,僧格林沁統率蒙古馬隊七千、步兵萬餘名在八里橋(這座橋距京師8公里)阻擊8000英法聯軍(英法各出兵一半)。最終,清軍傷亡過半,英法死亡12人,清軍戰敗。第二日,咸豐皇帝帶著皇后、懿貴妃(慈禧)逃往熱河避暑山莊,名曰“北狩”。

    “北狩”這個詞,是春秋筆法,委婉的描述皇帝被俘虜、或趕出京城。

    第二次是八國聯軍進北京。慈禧老佛爺利用義和團向洋人開戰,結果京師十幾萬清軍和30多萬“刀槍不入”的義和團阻擋不了兩萬八國聯軍。1900年8月14日,洋人再次打到北京城下,並攻入外圍城牆。15日凌晨,八國聯軍中的美軍已經開始攻打皇城了。慈禧太后在慌亂之中,換上平民裝束,帶著光緒皇帝,逃離了北京。

    這次,史學家用詞是“西逃”。

  • 2 # 風雲名人志

    都城,作為一個封建王朝的核心,從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各個方面對國家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因此,遷都對於各朝各代都是一件無比重大的事件,當朝統治者都會特別慎重考慮,畢竟,這關係到王朝江山穩定。

    清朝歷史上的都城有兩個,入關之前定都盛京,也就是今天的遼寧瀋陽,因為這裡是滿語王朝興盛之地,是他們的龍脈所在地。1644年,順治皇帝下旨遷都北京,盛京成為“陪都”、“留都”,也就是備用的都城,而北京則成為新的都城,一直延續但清朝滅亡。

    清朝歷史上的動盪期,由於外國入侵者屢屢危及皇城,有志人士曾經幾次提出遷都的建議,但都沒有實現。

    第一次:咸豐十年,僧格林沁兵敗

    咸豐十年,也就是1860年,2月開始,英法聯軍加大對大清侵犯的力度,先後佔領舟山、大連、煙臺、北塘、天津等地,並簽署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9月開始攻佔北京,當時的大清統帥僧格林沁與英法聯軍在八里橋展開對抗,結果仗還沒打完,作為統帥的僧格林沁提前逃跑,直接導致了北京的淪陷。

    咸豐皇帝無奈被迫逃至熱和後,就有人提出,北京已經淪陷,是不是應該放棄北京的都城,另遷新都,而十三朝西安就成了唯一的遷都之選,甚至已經擬劃好具體的遷都實施細節,將遷都一事提上日程,但隨著圓明園被洗劫和《北京條約》的簽訂,英法聯軍從北京撤退,咸豐這才放棄遷都的計劃,回到北京。

    第二次:甲午戰爭期間到戊戌變法

    1894年,日本開始侵略中國和北韓,挑起甲午中日戰爭,這是北京作為東北和山東的中心點,受到很大的威脅,於是康有為就提出遷都的建議,一來北京必定是侵略者的主要目標,鑑於軍事力量的薄弱,北京安危收到極大的威脅。二來,遷都後,大清可以贏得喘息的機會,重整山河指日可待。但他的建議沒有在朝中引起震動,光緒皇帝也沒有采納。

    第三次:清朝末年,八國聯軍來犯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倉皇逃跑至西安苟且,在那裡又過起了錦衣玉食的生活,安穩下來以後,朝中大臣們又開始提出將西安定做都城的建議,一來,此時的北京已經被八國聯軍佔領,大清想班師回朝暫時是不可能了,北京已經失去了他作為都城的作用。二來,此時的西安比較安全,大清可以在這裡重整旗鼓,休養生息,重建大清,挽救大清二百多年的基業。

    但慈禧還是鍾情於北京,畢竟那裡才是她權利的開始和象徵,因此,遷都之事再一次被扼殺在搖籃裡。不過日薄西山的大清,就算此時真的遷都北京成功,也沒能力為滿人皇權續命,留下的只可能是西安人民的遭殃。

    因此,幾十年來,三撥人的遷都西安的建議,全部被封建統治者否定,假如第一次遷都成功,大清或許有不一樣的結局,具體是好是壞,沒人知道,這就是歷史!

  • 3 # 唐鵠璐

    遷都,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朝代,都必然是牽動國本的大事。晚清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有人提出遷都,實在是清朝已經到了危如累卵,朝不保夕的地步。

    隨著光緒帝“明定國是”詔書的頒佈,維新變法拉開了序幕。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知識份子希望用西方之法醫中國之疾,幾個好無經驗的醫生對著病入膏肓的病人,既要治好病,又不能有過多的痛苦,這顯然是超出了康有為等人的能力範圍。所以變法從一開始就收到了既得利益者的阻擾,實權派在各個方面干擾新法的實施,變法舉步維艱。

    康有為為了推行變法的實施,擺脫守舊派的阻擾,大膽的提出了遷都上海的計劃。康有為在奏摺中闡明“京都建自遼、金,大於元、明,迄今千年,精華殆盡”,“ 甚者太和正門、祈年法殿無故而災,疑其地氣當已洩盡”。說北京這地方已經沒有了靈氣。接下來又介紹了選擇新都城的標準,“竊維王者建都,必宅中圖大,為民所止,以招廣徠,而觀萬國”。緊接著提出了“不能自強者,恐為列強所挾制,宜深入內地”,“能變法自強者,與外國相流通,宜近海濱”的觀點,說要想變法成功,就得在海邊建都,所以上海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這只是康有為的一廂情願,各個方面的變法尚不得成,想將守舊派一腳踹開的想法又怎麼可能能夠實施。想法提出不久,戊戌變法即告失敗。這一場統治階級的自救運動,終於還是沒能熬過斷臂自保的疼痛走向失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半肉呂布火了,破軍沒必要出,黑切成上分神器,具體打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