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藍光加特林

    美西戰爭

    19世紀末,美國開始進入帝國主義國家行列。南北戰爭結束使美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更加穩固,兩次工業革命使美國的資本主義經濟更加繁榮。1783年獨立以後,經過100 多年的發展,美國由一個地地道道的殖民地壯大成為一個橫跨兩大洋、領土面積佔據半個北美洲的大國。19世紀末,美國的經濟水平超越英、法等國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其殖民地的數量卻遠遠少於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而當時的世界幾乎已經被眾列強瓜分完畢。美國環顧世界一圈後,決定對老牌殖民者西班牙動手,因為此時的西班牙已日漸衰落,卻仍然在亞洲和拉美佔有著大量的殖民地。

    美西戰爭的原因是“緬因”號沉沒。美國指責西班牙的一枚水雷炸沉了“緬因”號。

    1895 年,古巴爆發欲擺脫西班牙艦隊牙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於是, 美國派遣一艘巡洋艦“緬因”號進入哈瓦那港,理由是保護美國僑民。1898 年2 月15 日,這艘軍艦突然發生爆炸,而美國媒體幾乎立即開始了宣傳——西班牙人炸燬了“緬因”號! 這就如同點燃一堆乾柴的火種,美國民眾強烈要求對西班牙宣戰。

    1898年4月25日,美國向西班牙宣戰。彈藥甲板,老水手們在經過大量的訓練之後,正在休息。

    早在1805 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傑斐遜就直言不諱地說,美國遲早會與西班牙開戰,而一旦開戰,美國就必將入侵古巴。當1895 年古巴獨立戰爭爆發後,美國立即意識到時機來了。當“緬因”號事件發生後,4 月25 日,美國政府正式向西班牙宣戰。美西戰爭在亞洲海域菲律賓和拉美古巴及大西洋加勒比海海域幾乎同步進行。

    杜威將軍的勝利是1812年以來美軍同外軍作戰的首場軍事勝利。整個戰鬥僅僅持續了6個小時。期間,杜威的艦隊停下來,進行了3個小時的午休。馬尼拉海戰的結果是,西班牙完全從菲律賓撤離。

    美西戰爭在總體規模上實際並不大,雙方投入的兵力(海軍)都沒有超過5 萬人,而且艦隊規模和海戰戰役規模也算不上龐大,但這場戰爭卻是美國崛起的標誌。

    主力戰艦

    美華人服役和即將服役的鐵甲艦和戰列艦一共有6艘,2艘近海防禦鐵甲艦,田納西號和緬因號,前者排水量6100多噸,裝備有2門12寸35L主炮。6門6寸速射炮,12門6磅炮和4個14寸魚雷管。輸出功率8600馬力,航速17節,1895年才服役。緬因號排水量6600多噸,裝備有4門12寸炮,6門6寸炮,7門6磅炮,4個14寸魚雷管。主裝甲帶厚度12寸到6寸。炮塔厚度8寸。輸出功率9000馬力航速17節。

    然後是3艘印第安納級戰列艦,這可是美國海軍的絕對主力,最後一艘戰艦剛剛完成現役。這三艘戰艦的武備在美華人眼中絕對稱得上強悍,2座雙聯裝13寸主炮外加分部在4角的4座雙聯8寸炮主炮構成了這艘戰艦的主要打擊火力。此外還有4門6寸炮和多達20門的6磅炮組成了足以讓小型魚雷艇望而卻步的速射炮火力網。

    而最先進的一艘戰列艦將是衣阿華號,這艘1893年開工的新式戰列艦徹底擺脫了舊式美國戰艦那種淺水重炮艦的模樣。其武備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進,首先是主炮換成了4門12寸火炮,發射藥終於也不是栗色火藥而改成了無煙發射藥。副炮照舊是4座雙聯8寸炮。副炮位6門4寸炮和20門6磅炮。

    除戰列艦外,美國海軍最能拿出手的就是2艘大型裝甲巡洋艦了,紐約號這艘1893年服役的8200噸級裝甲巡洋艦輸出功率1萬6千馬力,航速高達20節,裝備有6門8寸炮,12門4寸炮和8門6磅炮,以及三個14寸魚雷管。而布魯克林號的噸位則達到了9200噸,裝備有8門8寸炮,12門5寸炮和12門6磅炮外加5個18寸魚雷管,而在裝甲佈置方面,這兩艘巡洋艦驚人的類似,都是3寸的外加用於抵禦中小口徑火炮,然後依靠厚達6寸的傾斜穹甲來對付大口徑炮彈。炮座厚度8寸,炮塔厚度5寸多。而副炮炮位的防護則是4寸。

    其次,美國還有一艘5800噸的防護巡洋艦奧林匹亞號,2座雙聯裝8寸炮,10門5寸炮,14門6磅炮的火力絕對稱得上強大,而美華人可能還感覺不夠,又往上塞了6個18寸魚雷管!而防護方面,厚達4寸多的穹甲傾斜部分足以抵禦大多數火炮。火炮也有2到3寸左右的防護。

    幾艘岸防鐵甲艦的資料,這些噸位3000到4000噸,幾乎沒有幹弦,水線處裝甲厚達12寸以上,裝備了4門10到12寸火炮的龜速戰艦也被美華人翻了出來。其中最好的一艘是6000多噸的BM1號,裝備有4門12寸火炮和6門4寸炮和6門6磅炮。

  • 2 # 崎峻戰史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1898年的美西戰爭對於美國海軍來說,正好是一個檢驗其十年海軍重建成果的絕佳機會。要知道在美國內戰結束後的20年間,美國海軍曾經淪落到被世界漠視的程度。在內戰時期,出於封鎖南方海岸的需要,美國海軍曾經急劇膨脹,至1865年時達到671艘艦船、5.8萬人的規模,裝備了技術先進的低舷鐵甲艦和世界一流的艦炮,但在戰後兩年內就有433艘戰艦退役,人數降至1.3萬人。由於缺乏外部威脅,熱心於西進拓荒,美國在內戰後對海軍建設顯得漫不經心,海防日漸荒廢。1876年英國發表了一篇調查報告,將美國排除在海上列強之外,報告稱“美國海軍在最近幾年受到如此忽視是令人驚奇的”,而五年後的另一份報告甚至不屑於對美國海軍進行詳細考察。

    美國內戰中著名的漢普頓錨地之戰,美國海軍在這場內戰中開創了鐵甲艦的新紀元。

    在從西進運動的熱潮中清醒過來後,美國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了艱難的海軍重建,淘汰內戰遺留艦船,建造新艦,更新裝備,順應世界潮流,向鋼鐵蒸汽海軍進化,而真正促使其獲得重生的重要力量來自海軍理論的徹底變革。根據傳統觀點,海軍在戰時有兩大作用,一是進行海岸防禦,二是破壞敵方海上貿易,1890年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上校(Alfred Thayer Mahan)發表了著名的《海權論》,就海軍的使命提出了更具洞察力的見解,在世界範圍內激起空前的海權思潮,深刻影響了美國海軍的發展方向。馬漢論點的精髓是,一個世界大國必須擁有一支強力艦隊,以擊退敵方的封鎖艦隊,並在本國海岸以外獲得戰場主動權,國家的繁榮昌盛有賴於龐大的商船隊、廣闊的殖民地和一支保護前兩者的強大海軍。實際上這並不是什麼新奇想法,英國已經遵循此類政策長達兩百年,但是馬漢首次將其上升到理論高度,他還指出,美國正在進入全球性商業競爭的時代,同樣需要大量殖民地,而在與其他國家發生衝突時,必須有一支現代化艦隊保護自身利益。

    美國海軍理論家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他的《海權論》影響深遠。

    馬漢的理論與當時美國正在興起的擴張主義思潮不謀而合,並受到一批政要權貴的青睞,其中最積極的就是日後成為美國總統的西奧多·羅斯福,他在進入政府任職前就已經成為馬漢的堅定信徒和海權論的狂熱鼓吹手,他不知疲倦地呼籲美國應建立一支新海軍支援其在全球的外交事務、商業擴張和國家威望。在馬漢、羅斯福以及一班有政治影響力的朋友們的推動下,進入19世紀90年代後,美國海軍的造艦政策明顯向建造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傾斜,而非之前以岸防戰艦和快速巡洋艦為主,海軍撥款在國會總能順利透過。1891年,美國海軍的第一艘近代化戰列艦“印第安納”號(Indiana)開工,於1895年服役,使美國海軍首次擁有了與英法等國戰列艦相當的主力艦,更多的大型戰艦也在各大船廠內加緊建造。至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前夕,美國海軍實力大為提升,主力陣容包括4艘一等戰列艦、2艘二等戰列艦,2艘裝甲巡洋艦、11艘防護巡洋艦、9艘小型巡洋艦和10艘炮艦,此外還有6艘低舷鐵甲艦和相當數量的魚雷艇,主要用於近海防禦,無法進行遠洋作戰。美國海軍的主力戰艦幾乎都是在10年內建造的,船新炮利,作戰訓練也保持較高水準,官兵素質優良,初具規模的現代化艦隊是美國敢於挑起美西戰爭的最大本錢。

    美西戰爭前美國海軍建造的第一艘近代化戰列艦“印第安納”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鐵觀音的名字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是捲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