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儒姐在北京

    中國的快速發展,對國民的素質要求也發生很大的改變。曾幾何時,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流行至今。也曾幾時,魯迅在自己的文中寫到“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來發表對國民素質不同的感嘆;那麼決定國民素質的最主要影響力在哪呢?答案大家一口同聲會回答,教育。

    當然,教育在發揮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我們發現學校辛辛苦培養出來的孩子,成為人才時出現了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弒母后淡定生活的吳謝宇、馬加爵血洗宿舍令人唏噓不已,還有在中小學中不斷出現的自閉、群毆、暴力。這些問題出現在我們公眾面前,我們除了詫異,就是驚奇,好好的孩子怎麼出現這樣極端的問題?三十幾年的教育經歷,總結一下家庭教育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演好主角應該引起家長注意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當我們家庭成員和心愛的人孕育出愛情結晶,家庭教育這部電視劇就已經準備就緒。主角媽媽爸爸就開始正式站在舞臺中間,從青年男女開始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教育。這個教育一直要持續到學齡前這段時期。每個家長都開心地看著自己創造的奇蹟,這段時間的家庭教育就慢慢拉開了距離。在這段時間裡,儘管每個孩子各自的父母不同,但是孩子們還是非常幸福,家長們也是快樂地把孩子培養哺育。比較成功的如能跳廣場舞的山東淄博小朋友張俊豪,能識別國徽國旗的福建泉州孫振珺,能背誦詩詞的山東青島王恆屹,都在3歲時表演著自己的傳奇

    小學了,學校教育開始走入到家庭教育,出現了第一次互動式教育。但是家長們注意,學校每天的45分鐘,學知識的時間超過育人的時間。家長開始有時間喘口氣,思考孩子的成績。和老師一道,讓家裡的孩子取得好成績。家長的身份從主角轉化為配角,還是配合學校老師積極解決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這個時間段,雙方還算和諧,共同關注成績,孩子們不管成績好壞,都還是家裡的寶寶,老師的好孩子。悄然改變發生在5-6年級,到達初中1-2年級問題開始集中爆發,到了初三年級有的孩子就開始自暴自棄。

    問題主要集中在成績不理想的孩子,長期努力,成績不佳,加上家長老師的語言刺激,超出了孩子們心理承受力。在加上這段時間是孩子們的青春期,激素的作用,心理叛逆,父母在孩子成績不理想時,對彼此的教育方式互相指責,不能平心靜氣。孩子開始偷偷逃課、沉迷網路、早戀等方式緩衝自己的壓力。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坑爹坑媽坑自己,一些曾經很優秀的孩子,因為家長沒有處理好孩子青春期期間的問題,優秀的成績一瀉千里。然後是自暴自棄。分析發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其實主要是家庭出現問題,尤其是家長之間感情出現危機。這個問題導致學校教育也無能為力。有的家庭在這個時期,夫妻鬧分居,孩子無心學習,輕者成績下降自卑,重的已經患有嚴重的自閉。

    還有一類孩子,成績優秀,但是家庭教育中父母自私自利,在孩子成長中,對孩子的成績變本加厲,對孩子心理健康缺乏正確的疏導,讓孩子離群索居,嫉妒心理,成了孩子成長中不能擺脫的痼疾。心理陰影讓孩子不能Sunny地面對自己的成績,結果稍有失敗,就離家出走、輕生、甚至報復社會。根本不考慮家庭、家長、老師對他(她)的希冀。

    電視劇到了高中,家長的配角角色要提升,因為你的服務物件能力和知識都提升,家庭育人要隨時跟蹤,平和心態對待孩子的行與不行,別總拿別人家的孩子懟自家孩子,這種刺激會讓孩子痛不欲生。

    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我們從配角也要逐漸走下舞臺,讓孩子自己去奮鬥自己的人生,這個時候的家長要從配角逐漸過渡到陪伴孩子成熟的觀眾,我們在孩子身邊觀看他們自己去職場歷練本領,還是繼續到研究機構提升,讓他們自己去決定。這時的觀眾要慢慢演變成他們的聽眾,去悉心地聽孩子的在職場上打拼所積累的酸甜苦辣的心聲。多加油,多鼓勵,少譏諷。

    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家長們自己辛苦培養就是想實現自己對未來的期待。孩子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事關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成敗。家庭教育也是孩子成長中最好的陪伴,學校教育是走入家庭教育中一段,完成任務後家庭買單。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家長從主角成為主演,一定階段是配角,但不能旁觀,買完單還有給予孩子一定時間的陪伴,讓孩子慢慢有自己的家庭,成為社會中最具能力的一員,追隨社會一起發展,成為社會中最具知識結構的導演。繼續人類社會的繁衍,推動中國國民素質繼續更新,不斷走向高階。

  • 2 # 任有新2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正常情況下,孩子從開始呀呀學語,到逐漸認識事物,接觸最多的父母。

    現在孩子基本上都可以上幼兒園或者學前班,然後接受正規的教育。老師擔負了教育的主要角色。

    在當前,家長如何配合學校,在家庭教育上補位,成為孩子成長的關鍵。

    傳統的觀念認為,家長要學會唱黑白臉。即父親對孩子相對嚴一點,母親則相對慈愛一點。在現代仍有一定參考意義。怎樣搞好主角和配角的分工或者換位補位,有著科學意義。

    有的家庭形成了固定模式,以致孩子對父親產生逆反心理,往往向母親撒嬌,母親若不善應變,便成了對孩子溺愛,久日久之,父親對孩子的嚴要求就會落空。在獨生子女時代,甚至出現母子一起產生對父親的牴觸情緒,直至仇恨。

    所以,年輕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一定要達成共識,要有責任感。

    最好的辦法是,父母都要對孩子充滿愛心,嚴要求,並依身作則,注意一言一行,淺易默化。要注意相互配合,適當換位和補位。

    孩子大一些了,那種機械的唱黑白臉的辦法容易被孩子識破,若形成了機械模式,照樣不起作用。

    所以,就要與時俱進。家長也要學一點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多抽一點時間陪孩子適當做做遊戲,做做作業,或者參加體育鍛煉和集體活動。把家庭生活搞得豐富一些。

    當孩子進入小學三年級,逐漸具有主動性和獨立性傾向。家長與老師的配合尤為重要。父母之間的配合和補位不可或缺。

    如果孩子是女孩,母親一開始就要承擔女性教育的主角,適當引導和提示。父親要做表率,使孩子明白,即使是親人,也要講分寸和規矩。古有男女授受不親之說,雖有些封建意識,但在孩子的啟蒙教育期是有一定道理的。反過頭了,往往造成對孩子的傷害和悲劇。

    如果孩子是男孩,父親的角色應當相對剛一些,應儘量抽時間多陪陪孩子。而母親要多做好補位的工作,切不可嗲聲嗲氣,在孩子面前秀慈愛。

    當然,也有特殊情況,父親很忙,或者兩地分居,母親承擔了主要角色。這時候,母親就要適當剛一些。而作為父親,要經常與孩子利用各種通訊方式交流,一定不要缺位。

    如果孩子多與爺爺或姥爺輩在一起生活,屬於隔代教育,老一輩千萬不可溺愛,作為父母切不可一甩了之,其配合則要更講究務實。

    當孩子再大一些,父母要多與老師交流,更要主動與孩子交流。使孩子感到人格的尊重和平等。要正確地引導孩子,培養其獨立性,養成良好的道德觀、性格和生活習慣。

    另外,父母之間若存在分歧,就要注意迴避孩子,千萬別把孩子扯到矛盾中。

  • 3 # 我是大帥乙

    家長是孩子的良師益友。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關係到今後孩子的言行舉止。多與孩子交流接觸幫助孩子克服困難並幫助解決中間的是非問題,定能讓孩子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拙壯成長!

  • 4 # chaoqian2019

    當前由於女人強勢,逆愛孩子的忤逆現象越來越抬頭,影響對子女的身心教育,給社會帶來不可挽回的影響,離婚,騙婚層出不窮。

  • 5 # 家長慧父母學堂創辦者

    現實生活中出現了嚴母慈父。由於母親教育孩子的參與程度過高,往往忽視了父親的影響。並且很多母親在孩子面前數落,貶損父親,是父親在孩子的心目中很難樹立起威信。這都是錯誤的教育理念。對孩子沒有絲毫的好處,甚至還會有孩子更加同情父親。

    父母沒有主配角之分,好比陰陽兩極。相互並存,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夫妻更應該在孩子的教育理念上保持一致。相互尊重,欣賞。不要當對方的老師,應該把對方當做老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有幾畝閒地想栽種樹苗,有哪些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