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春不散夢想依舊
-
2 # 學而思圖書
超努力,但是成績不行…
天天讀書到深夜,考試還是一塌糊塗…
難道真的是命犯“學習”…
很多同學都在抱怨自己學習效率低下,即使再怎麼想學好,可知識背不下,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看書做題就開始犯愁。
今天,圖圖就和大家聊聊關於學習效率的問題。在學習中,不僅要學會用力,還要避免用蠻力,才能事半功倍。
如今,很多孩子都知道努力學習的重要性,不過,在這些為學習付諸行動的孩子中,也分“進步神速者”和“緩慢前行者”。
“進步神速者”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學霸”:
他們能用一個月時間學習完普通人三個月可能都完不成的事情,他們在用更多的時間去建立符合自己的學習模式——也就是俗稱的“學霸模式”。
而“緩慢前行者”則是那些始終在努力的狀態,卻找不到合適的方式的人,按部就班,按固有的邏輯學習,他們在成長,但進步緩慢。
這兩者的差距不是在於他們的天賦和能力,而是在於思維方式。
1
什麼是“劣質勤奮者”?
教了12年英語,帶過無數學生。有一類學生,總讓我感慨良多。
我把他們稱作:劣質勤奮者。
這類學生往往表現勤奮,深得老師喜愛,但成績卻很差,差到令人詫異。
他們的具體表現為:
上課記筆記特別認真,生怕錯過任何知識點;
不論課上還是課下,總有問不完的問題;
不管老師提到哪個參考資料,就必須得到。
常用語為:
“老師你這個ppt給我拷一下唄”
“這套題能分享給我百度雲嗎”
“這套書你在哪兒買的,我也買一本。”
看,多麼“勤奮”的學生啊。他們認真聽講、不懂就問、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但為啥成績依然很差呢?不是說“天道酬勤”嗎?
2
表面上勤奮?還是“完成任務”?
沒錯,他們看上去是很勤奮。但很可惜,這都是“劣質”的勤奮。
他們上課只顧抄筆記,卻沒時間思考老師的話,錯過了思維升級的機會。
他們以為把知識記在本上,知識就是自己的了,但那個筆記本從沒被翻開過第二遍。
他們確實問了很多問題,但大多數都毫無營養。問老師“這一題怎麼做”,和自己看參考答案沒什麼區別。
他們整天忙忙碌碌,表現地很勤奮,卻忽視了真正的目標:提高英語水平。
想提高英語水平,有“學”這個動作還遠遠不夠,你要時刻問自己:我學到了什麼?我學到的東西對達成目標有幫助嗎?
想背單詞?花一下午時間,背20頁單詞書是沒用的。遮上中文,能說出多少個詞的意思,才是有用的。
想練聽力?坐地鐵時心不在焉聽1個小時VOA是沒用的。回過頭來,對照原文,重聽沒聽清的地方,才是有用的。
這些道理,無比淺顯,但為什麼大量人都選擇無視呢?
3
避重就輕,自我滿足
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
當兩件事同時擺在面前,一件事簡單,一件事困難,大多數人會選擇先做簡單的。
還記得上小學時,老師留作業,語文老師留了抄課文,數學老師留了兩道大題。我總會先把課文抄完,然後出去溜達一圈,吃個蘋果,到快該睡覺、不得不做時,我才會坐到書桌前,把數學題解完。
即使做數學花的時間遠比抄課文少,我還是會先去抄課文,不想做數學。因為做數學需要你思考,而思考是很困難的。
與之相比,做一件機械的、不需要思考的事,反而成了大多數人的選擇,即使這件事很耗時。
但是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你只是在用時間的量,給自己製造勤奮的假象而已。你每天安慰自己:我很努力,我對自己的狀態很滿意。
實際上,你每天真實的收穫,微乎其微。等檢驗結果的時刻到來,這種勤奮的假象,一戳就破。
4
怎樣避免“勤奮的假象”?
想要避免這樣的假象,以下六個誤區,一定要學會避免:
1.疲勞式學習,不會自我調整。
多數人都認為,只要刻苦學習就會有收穫高分,即使在疲勞的時候依然要堅持,可是當大家疲勞的時候,思路會變得不清晰,同時在面對大量的知識,就會感覺乏味,甚至失去興趣。甚至導致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易走神,學過的部分內容易忘記。
一些學生由於長時間不注意休息,身體素質急速下降,甚至生病。這樣一來,要想高效的學習,可能性不大。
2.重複式學習,不會巧抓重點。
等中考結束後,如果有心把自己曾經做過的試卷、作業、資料等拿出來看看,一定會發現重複了大量同樣的內容,甚至是原題。
還有一些同學將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時間放到無限大的題海中。從做題的時間上看,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從做題的數量上看,面前的一堆紙張已經說明了問題。那麼現實中能解決了多少屬於自己的問題才是關鍵。
3.粗獷式學習,不會靈活運用。
現在的考試,很少回去考查那些需要學生死記硬背的知識點,而是大部分集中在理解和運用上,如果知識不能體系化,僅僅靠死記硬背的話,即便能對考點倒背如流,考試分數可能依舊不理想。
特別是一些政史的考試,很多人覺得背書是根本出路,某某科如何背,可想而知,有這樣想法的學生在接下來備考中遇到的困難有多大。
4.被動式學習,不會安排規劃。
很多同學都是被動的跟著學校複習的節奏走,自己遇到的問題沒有得到重視,更沒有得到解決,那你怎麼能做到不斷的完善和進步呢?
中高考競爭強度可想而知,誰能把自己遇到的問題最大限度的解決,誰就能脫穎而出。
5.自閉式學習,不會運用資源。
作為中學生,要合理地運用資源,可供選擇的資源有老師、資料、同學等等。
現實中,你遇到的難題,也許對別人來說,不是什麼難題,但是很多人由於性格的因素,覺得一切靠自己,需要別人幫助卻不好意思表達出來。
6.焦慮式學習,不會調整心態。
很多學生由於自己學習效率不高,尤其是到了初三害怕看到“中考倒計時”牌,因為在很大程度上,被時間追著跑,而不是自己合理的應用時間。
還有的學生由於對學習認識方面的存在不足,覺得難題、瘸腿科目就很難補上了,隨著時間離中考越來越近,變得很糾結,糾結這個詞以前解釋過:
用一半的時間懷疑自己,用一半的時間來寬容自己,結果整天把自己弄得不快樂,什麼問題都沒有解決。
當然影響學習備考效率的心態因素很多,需要及時調整。
回覆列表
每個人能力不同,不能拿一個固定的標準去衡量所有人。十根手指還有長短,何況是人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我們所擅長的,他人可能不是很擅長,而他人的長處,我們未必都具備。
我們應該包容他人的缺點,學習別人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