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抽象思維本身當然非常重要,但不要將它和哲學學科混為一談。
9
回覆列表
  • 1 # 嘟嘟253721805

    我們老百姓不懂什麼叫哲學,無論它是西方的聖賢智慧還是東方的聖賢學說,都無疑對啟蒙人的思想,推動人類文明進步起到很大的作用,這一點毋庸置疑。至於這門學科有沒有存在的必要,那要看是真哲學還是偽哲學,是探索真理還是忽悠民眾,是啟迪智慧還是歌功頌德,是鞭韃罪惡,還是塗脂抺粉,明白了這些,我相信這個問題就不成為問題了!

  • 2 # Kant孟

    首先,哲學的某些重要研究領域是別的學科無法代替的,比如,人到底是怎樣認識世界的?又是怎樣認識自己的?這些問題靠科學是無法解答的。科學不是萬能的,而且是有界限的。就算是腦科學再發達,也永遠解答不了意識的結構和執行機制。神學也解答不了這個問題,因為神學是信仰,不允許你去懷疑,你一旦懷疑了就不是信徒了。哲學正是在科學和神學都望塵莫及的地方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這個問題,在此無法展開,讀了康德之後才會有所明白。

    其次,哲學並非空談!哲學作為智慧也好,形而上學也好,它是伴隨人類的成長而存在的。人類,從仰望星空開始就有哲學思維了,人類正是透過對太陽、月亮和繁星的思索,積累了天文知識,催化了天文科學。所以,哲學是科學之母。現在我們只認科學,可誰還記得科學的母親?

    再次,人類有無盡的困惑,諸如人生到底有何意義?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人生?有些人今朝有酒今朝醉,有些人卻悲觀厭世,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人生遇到困惑如同找不到回家的路,如果此時有個嚮導你會否覺得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呢?古代的老子、孔子、孟子、蘇格拉底、百拉圖、亞里士多德;近代的培根、休莫、笛卡爾、康德、黑格爾;現代的馬克思、恩格斯、叔本華、尼采、胡塞爾、海德格爾、薩特、維特根斯坦等等,都是給我們指路的人。我們有可能日用而不知,但我們一直都是按照他們指示的某一個路標在行走。

    哲學從不是傳統的衛道士,但它永遠是真理的守護者!真理,就是人類前行的路標。

  • 3 # 梁文慶2

    當智慧之學的基石:人類的精神認知獲得物質發生基礎,轉而成為一門新的科學時,哲學憑以存在的原有基礎就消失了。但是,智慧之學依然存在,不僅存在而且真正上升為科學的科學!正如當年作為自然科學的物理學、數學作為神學的婢女,從經院哲學中一一獨立出去,改變的是舊哲學的形式和內容。近代分析哲學在反經院哲學(神學的婢女)的鬥爭中呱呱墮地!今天,當精神認知獲得它的物質發生基礎而成為新的科學門類後,哲學將從物質與精神,存在與意識的二元分立中走向大一統,作為大科學的時代先聲登上人類歷史大舞臺。科學迅速前進的步伐,讓這一天的到來不是很遠了。

  • 4 # 使用者272428725

    什麼是人性,有很多說法,但我們說人的人性來自於人最初的思維的發展也是無法否定的事實。那麼我們就可以說思維是智慧的基礎,因為有人的不斷的認識比較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才會有智慧的出現,說白了就是人之發展而來的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樣的能力一定不是用來看著玩的,它一定是服務於人類社會生活的,也就是人類智慧的有用性,擴充套件開來就是人類任何知識都以有用性為其存在的依據。

    西方哲學在古希臘時是同物理學及其它學科一同出發的,今天以分科的形式出現,但是應該說古希臘哲學的原初目的一定是為了有用而存在的,看現在有用的數理幾何物理化學,天文學等等從哲學院分而出來的科學的蓬勃發展,就可證實人類凡是有用的智慧之學,就會不衰的發展起來。所以西方哲學在把有用的智慧的東西分離得只剩下無用的沒有思之所能歸附到人類生活實際的 無血無肉的骨感的語言表達的時候,也就被某些科學家說成是已死的學問了。

    研究西方哲學和科學史已經能夠發現,科學能夠解決物質領域裡的有用問題,卻無法解決人的精神領域裡的有用性問題,所以,哲學的神聖意義在於儘管一直以來思無所歸,但卻是一門拋棄不了的人類智慧之學而存在著,但卻不是因為哲學的所謂專業化儘管無用而存在著的。

    西方哲學的前途之所以暗淡,是因為在形而上學領域裡的建樹高度不夠造成的,也就是現代的延續古代的所謂語言分析哲學的部分還在勉強的發展著。高度不夠是不爭的事實,因為西方一直無法找到這個客觀的最高的形而上之學,所以往往就把這個最高交給了上帝,可是上帝是人根據想象幻化出來的,如果能夠解決人類的哲學問題,豈不是沒有了思無所歸的問題了嗎。所以西方的哲學問題總體說來不盡如人意是不爭的事實;如果說西方哲學的邏輯和形而上學解決不了哲學理論聯絡生活實際的問題的話,那麼還非要使用這樣的邏輯的和形而上學的方法,豈不是明知道死衚衕走不通還非得要走,不就成為了西方的僵死的形而上學了嗎?再說哲學的專業化和所謂的規範化,豈不就是笑話了嗎。

    如果說哲學是人類的最高智慧之學的話,以此來尋求哲學的解決之道的話,道路就可能更加寬泛得多了;人類各民族過去存在過的智慧的系統化的哲學思想,以及現代的發展而來的體系哲學思想,都可以給以哲學以新的建樹,這樣的思想和哲學是否存在,我們尋找的時候就不可能只用所謂邏輯的和語言分析所謂的形而上學的方法來框框了吧,因為已經說過了用這樣的方法發展而來的哲學,才是僵死的哲學,這樣的方法當然也存在著不小的問題。

    我們在審視哲學的現代發展出路問題的時候,著眼點必定如科學的發展那樣具有社會生活的實用性,只有這樣的文化哲學才會不僵死、生生不息;尋找這樣的存在以現在知識全球化的當下來審視,除了中華文化哲學,還沒有發現有第二家,有也許還沒有被發現。

    說中華文化哲學具備這樣的特質當然是一篇大文章,此處點到為止,因為它就存在著超越人性的形而上之學的客觀的“道”和“德”;如果誰在道德經中沒有發現有邏輯和形而上之學存在的話,那他就不可能是一個合格的哲學研究者;因為邏輯的根本就是人類的抽象理性,而且道德經中的抽象邏輯理性還是始終與人類的社會生活實踐相聯絡著的。道德經的形而上之學,是道德經論述的中心思想和道學哲學體系的核心內容;“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句話比世界任何文化對形而上學的論述都要早很多年,難道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無法理解此句話的內涵意義嗎?道德經中的道和德是超越了人性、有形天地的無形的自然之道,是萬物的起源和運動的動力,同時也是無私平等大愛的價值原則的具體體現。

    道德經的論述今天看來是省略了許多中間論述過程,但卻具有中國古文化言簡意賅的典型特徵,它是以整個中華文化為背景的,與中華整體的文化哲學存在著廣泛的聯絡,這種一體性的文化哲學,就是中華文化哲學的體系性特徵。如果研究者沒有對中華文化哲學的全貌有大致的掌握,就很難看清它的體系性文化哲學脈絡的性質。

    今天我們沒有完全的解讀不等於它不存在這樣的思想和哲學體系,因為我們正在努力的路上。但是基本的情況已經顯露了出來,如果是哲學研究者,不可不重視這一發展趨勢。如果有誰把持著哲學方法的短見不撒手,走入死衚衕那就是必然的事情了。其實真正有用的智慧之學是會得到全人類認可的,從道德經在全世界的發行量來看,就能很好的說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有些專業學者視而不見呢?其實都說哲學是否定的學問,那麼對於僵死的學問和方法,我們為什麼不首先予以否定呢,那樣我們才好輕裝上陣啊。

    總之,有用的學問就存活,無用的就會僵死,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夠存在的道理也在這裡;這些用道德經中的話說就是,“是謂不道,不道早已。”,符合大道和大德的事物就會蓬勃發展,不符合的就會早早衰亡。

    今天看,在中國傳統文化這裡什麼是道德經的中心思想都沒有統一起來,說明我們對道德經的研究還多麼的缺乏力度,那麼對於中華文化哲學體系的認識就更缺乏完整性了。有識之士應該感到這是一個多麼急切的任務啊,東說得有理西說西有理的局面一定要有所改觀,才能讓中華文化哲學的研究走上正軌,早日讓世人知曉中華文化哲學的精髓之所在,早日建成中華文化哲學體系之大廈,是有識之士的共同責任,完成這樣的任務,才能有文化上的自信,才可為全人類的和平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型、大型超市要怎樣應對激烈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