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右耳聽升

    這個要聯絡當時的世界背景,以及利益的分析。其一是當時各個殖民的鬧獨立很厲害,再者是當時資本主義國家從中榨取了很多財產,已經很少再下去,在這就會損失利益。是當時必然發生的,因為只要一個開頭鬧獨立,就已經控制不住局勢。

  • 2 # hording

    列強丟掉殖民地,還真不是因為窮,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廣義的科學技術(包括思想意識等)的擴散作用導致的結果。

    首先,歐洲殖民海外開始於大航海,但從哥倫布和達·伽馬往後的300年裡,歐洲對美洲除外的非歐世界遠未建立起壓倒性優勢和統治。而歐洲真正建立起對全球其他所有地區的殖民半殖民統治是在19世紀。之所以如此,一是因為工業革命。工業革命一方面激發起強烈的擴張慾望,要獲得遠比先前更大更多的壟斷性商品輸出市場和海外原料來源,另一方面極大地增強了滿足這種慾望所需的西方軍事和經濟實力,非西方世界在此實力面前一下子處於空前絕後的極端贏弱境地。二是隨著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等帶來的現代思想意識的萌發,歐洲

    瞭望歐洲之外,變得越來越確信……他們的體制和道德價值的優越性。歐洲人和亞洲人一樣,長期以來認為尚無文字的民族是原始民族,但如果加以開化,便還有救;現在,許多歐洲人開始認為開化的亞洲人是衰敗腐朽的。在他們眼裡,現代文明就是歐洲方式和歐洲標準,他們的責任和利益就在於使其布之四海,以便使世界變得更好更安全。

    尤其是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展開,列強已經將世界其他地區遠遠拋在身後,確立了對世界其他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乃至思想等多方面的絕對的領先地位。因此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列強們已經建立起了一個個殖民大帝國。

    但是在另外一個方面,英法等殖民帝國給殖民地半殖民地帶來的不僅僅是殖民統治,也不僅僅是破壞原有的社會關係、政治結構與經濟基礎,還在客觀上帶來了埋葬殖民帝國的力量。(1)經濟上,破壞了當地原有的經濟結構和社會關係,為新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組織形態的建立鋪平道路。而殖民統治導致的新的現代社會階層的出現(例如民族資產階級、無產階級)為殖民統治的結束奠定物質基礎。(2)科學技術的擴散性,使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人士可以學習到西方殖民國家最先進的政治制度、經濟理論、文化思想意識以及科學技術,從而導致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社會

    崛起一個具有慣例國家的必要知識並熟悉歐洲科學的新的階級。

    (3)在某些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區,比如說印度,英國殖民者以武力實現了印度的政治統一,組建英印軍隊,這為今後印度這樣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獨立準備了條件。因此,可以說正是列強的殖民統治,是其殖民帝國最終崩潰,殖民地喪失殆盡的根本原因。西方的擴張在將世界結合為一個整體的同時,也激活了世界非西方民族在改變了的內外環境中爭取獨立自強的潛在力量。這就開始了它始料未及並且最終無法控制的一個歷史程序——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的覺醒和新生。

    20世紀開始時,佔全世界陸地面積和人口數量大部分的廣大不發達地區差不多全都是歐洲列強(加上剛崛起的美國和日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而到70年代後期開始時,各大殖民帝國俱已瓦解,半殖民統治則充其量只在很少地區苟延殘喘。

    統治/從屬關係已被認為是不合法的國際關係模式,外國統治已成為被詛咒之物,經濟剝削遭到譴責和抨擊,領土補償已被當作外交上荒唐可笑的……國際行為的現行規範要求非殖民化,其強調程度恰如早先的殖民化規定一樣。

    主要發生於二戰結束後二三十年內的這項變化無論就範圍還是幅度和速度而言,都可以被認為是人類政治變更史上首屈一指的。它是非西方民族“對西方造反”的結果,而貫穿其中的是政治獨立、主權平等、種族平等和文化解放這四大主題。

    與“造反”密切相關的,是非西方民族對西方文明(特別是西方技術、觀念和體制)的主動適應和有選擇的吸收,亦即向西方學習。非西方國家的先進分子既對西方的奴役和統治造反,也向本國的傳統勢力挑戰,他們嚮往的並非是返回到西方人到來之前的傳統社會,而是獨立自主的現代化發展。

    基馬爾、尼赫魯、毛澤東、蘇加諾和我們時代的其他許多人遵循的道路是借用(即使是有選擇的)歐洲北美先進國家經驗的道路,並且以改變世界現行權勢分佈為目的的。

    他們借鑑並同本國國情結為一體的經驗大部分可以最簡潔地概括為如何建立現代民族國家,而他們對世界歷史的偉大貢獻之一,就在於決定性地完成了500年來世界政治最基本的趨勢——現代民族國家成為人類普遍的政治組織形式。在現代世界,先進的經濟技術方式、社會政治方式和思想方式都必然廣泛擴散,決非某一國家和地區能夠長久獨佔。在20世紀,西方的先進成果一直以加速度擴散,在此過程中西方逐步失去其全面的壓倒性優勢,非西方民族則經過學習和“造反”擺脫了西方統治,從而成就了人類政治史上首屈一指的變更。

    按照大歷史學家巴勒克拉夫的觀點,這種西方殖民帝國崩潰和非西方現代民族主義的興起以及“對西方造反”最終成功的過程,大致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即“原始民族主義”的準備階段。在此階段中,西方殖民者對其控制下的非西方傳統社會的侵蝕和破壞,連同他們或其代理人的無情剝奪、肆意侮辱和殘酷壓迫,激起了以仇恨西方人和眷戀舊傳統為主要特徵的反抗運動。此類反抗的失敗引起了對傳統體制和文化的現今價值的深刻懷疑,這與其他因素一起促成了下一個階段,亦即現代民族主義的真正出現。在其中,民族主義運動的領導一般由開明的精英擔任,其社會基礎幾乎全由城市部分中小有產者和知識分子構成,而其目標大多是爭取部分民族權利和若干政治、文化進步,以此改良西方或其代理人的統治,而非推翻之。第三個階段是非西方現代民族主義的蓬勃興盛和大發展,其特徵主要在於將城鄉大眾動員起來,組織進一個旨在最終實現民族獨立和社會革新(或改良)的運動中去。它與第一階段的主要區別,在於積極地順應世界潮流而非徒然眷戀過去,與第二階段的最大不同,則在於擁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和強大的政治力量,從而具備了造反成功的根本保障。

    最後,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殖民帝國已經被決定性的削弱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亞非兩大洲的民族解放運動空前迅猛發展,殖民半殖民統治急劇瓦解。這個事態有其多方面的基本原因,其中大部分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直接造就的歷史鉅變。這歷史鉅變包括了民族自決、戰爭對於西方殖民統治的瓦解等事態。此外,還有其他三類事態大有助於戰後世界的民族獨立和解放浪潮:(1)二戰後數量顯著增加的社會主義國家出於各種原因給予它們有力的支援;(2)美國為了與蘇聯競爭而在某些時候對某些老殖民國家施加壓力;(3)民族解放運動互相團結互相支援。正是在這些事態的共同作用下,二戰後的30年成了歷時幾個世紀形成的西方殖民帝國和半殖民統治驟然崩解的時代。到1974年,除了在個別小塊地方還留有殘餘外,舊的西方殖民半殖民統治已蕩然無存。這歷史變更從根本上說,是由欠發達世界被壓迫民族的造反造成;與此同時,它也出自西方國家的非殖民化行動。這兩者都表明,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確是20世紀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總而言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獨立並非是出於殖民國家的貧困,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

  • 3 # 東海揚波0711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使全球的生產力迅速提升,先進與落後明顯區分,這就產生了殖民與被殖民。隨著全球民族反抗和民主革命的逐步擴張,殖民地人民也逐步認識到了世界形勢,紛紛進行民族獨立戰爭和民主革命,同時國際輿論開始在國際產生作用,各殖民國家民族 民主意識加強,各殖民國家對殖民地的統治明顯下降。因此造成了各殖民國家的殖民地紛紛喪失。

  • 4 # 無花有酒

    社會與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產物

    不止是殖民地問題,包括奴隸制度,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包括中國古代的包辦婚姻,裹腳等落後的陋習,只要違反人性,落後於文明程序的野蠻矇昧的東西,都會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人類並不是生來就文明,平等,一直是在錯誤的道路上不斷的修正,調整!

    文明,並不只是科技發達,力量強大,文明的最終方向應該是每個個體,每個民族都能自由平等而有尊嚴的生活在這片土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人數學學得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