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棍和棒的區別,一個長一個短的區別,“齊眉為棍,齊胸為棒“。到齊眉的長一點的稱為棍子,短一點的,大概齊胸的高度稱為棒。

    另外,也有“粗而短為棍,細而長為棒“的說法。即又粗又短的是棍子,又細又長的稱為棒。

    棒子和棍有一定的區別的,棒形式比較多。

    棒槌

    這個棒槌在北方好像是拿來罵人的,反正北方人好像用這個洗衣服的吧,我這兒都沒有這個東西。

    狼牙棒

    這個應該很熟悉了吧,頭上有刺兒,然後一般頭是鐵,把一般是木頭,也有純鐵的,但純鐵的短。

    敲下去的話。可想而知,那什麼樣子了!會血肉模糊的。雙頭狼牙棒。

    這貨看起,看起來非常威風,揮舞起來,感覺就,不擺了,帥呆了。

    那一棒下去,至少也是個車禍現場吧。

    鉤棒

    有利刃,還有兩個倒鉤,可以把人拉倒,然後就把刺進去。

    要不然就是直接刺進去再拉出來,連帶把什麼拉出來,可以想像,有多血腥,還可以反手用把敲人。

    抓子棒

    看圖就像個雞爪子,然後用那個抓子去抓人。抓衣服抓肉,一抓下去肯定是連皮帶肉,幾個血道。

    看過女人打架沒有,女人打架就是互相抓撓,這就是女人打架的升級版,一撓下去,小命難保!

    哨棒

    一頭可以當哨子,聲音還很大,可以發出響聲嚇跑野獸,另一端就是一個棒子,當武器。

    最有名的就是水滸裡面的那武松,拿的就是哨棒。

    金箍棒

    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可變大變小,如繡花針一般,可斬妖除魔,還可翻江倒海,是上古武器中的極品。

    鎢棒

    現代化武器,還是現代化超級武器,把這棒扔到太空再丟下來的話,砸到哪個地方,哪個地方就玩完,還沒有汙染。

    學物理都知道。

    如每顆衛星帶有10根鉑金管,管裡裝有鎢棒。一根鎢棒從衛星裡釋放出來,如果投向東京,東京就會瞬間灰飛煙滅。

    是稱霸世界,滅族滅門的好棒!

    棍就沒有什麼花樣,如燒火棍,打狗棍,少林棍,水火棍,熟鐵棍等等,都長得像個棍兒,沒啥特點。就只有周杰倫的雙截棒,有些特點。

    雙截棍又名雙節棍、兩節棍、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件奇門武器。短小精悍,威力巨大,熟練後有如兩臂暴長,如虎添翼。

    但我親眼看到,一個帥哥在女生面前表演雙節棒,表現自己的時候,把自己頭敲了。

    所以慎練,尤其不要去裝逼。

    雙節棍,好藏,好攜帶,又不佔地方,隨時可以拿出來當武器用,平常還可以拿來撓癢癢,敲下核桃等是居家旅遊的好東西。

    所以李小龍傳到美國後,深受美華人喜愛,成了美國青少年黑社會的娛樂及裝逼工具。

    還成為美國警察隨時沒收的暴制武器,還排在槍支之前,雙節棍真給大中華長了臉!

    蓉兒總結下

    其實棍和棒在十八般武器裡面是兩種東西。

    長得也不同,用法也不同,練的方式也不同。雖然我也從來就沒練過,但是我有理論知識。

    現在的不懂功夫的人,分不清楚棍棒的區別,非要把棍和棒放在一起說,那就是個棒槌。

    我也是個裝逼的棒槌!

  • 2 # 星羅館

    古代棍棒的區別:

    (一)歷史來源:棍的來源歷史悠久,在原始古代,古人居住在山洞,經常被毒蛇猛獸侵襲,沒有銳兵利刃來防禦;山間到處都是樹木叢雜,古人經常用樹枝當做自衛的武器;所以其它的兵器,或者全用鐵製,或者鐵器用木材為柄,只有棍則完全用木質,並且製造非常簡單,從棍梢到棍根,並沒有弧度,只是一渾圓堅質的木杆;由此可見古代各項事情的簡單。

    (二)棍的分類:棍有木製和金屬製兩種。木製的棍有齊眉棍、三節棍、二節棍等。金屬製的棍有鐵頭棍、渾鐵棍、渾銅棍等。還有鐵製的帶齒帶鉤棍,如爪子棍、狼牙棒、鉤棒等。棍是原始人類最普遍使用的兵械之一。

    棍齊眉,棒齊胸。長短分,形狀分。棍上下一般寬一般圓。棒不同,棒有上粗下細,上扁下圓。總之形狀單調為棍,形狀變化為棒。比如上粗下細加上刺就叫狼牙棒。上扁下圓塗上紅漆就叫殺威棒。棍子頭上加上突出的金箍就叫金箍棒。還有棍頭盤龍就叫囚龍棒。反正就是棒要麼上下模樣不同,要麼上下重量不同。

  • 3 # 小漢字見大歷史

    「古代」有幾千年,題主說的「古代」是指哪一個古代?

    大結論:

    1、棍棒武器,先秦叫做「殳」或「杵」。「棓(棒)」是漢代才有的稱謂,「棍」是明代才有的稱謂,「棍棒」二者的區沒那麼嚴格。

    2、從兵器史來看,「棍」大多數時候指純粹的「木棍」,而「棒」可以是指「木棒」,也可以指金屬武器、或者木、金相結合的武器。

    -------------------------------------------------

    在先秦一般把「棍棒類」武器叫做「殳」或者「杵」「丈(杖)」:《詩·衛風·伯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毛傳:殳,長丈二而無刃。

    經書記載的牧野之戰「血流漂杵」:

    《尚書·成武》:罔有敵於我師,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

    戰國時代,出現了將木棒的一端裝上金屬頭的「殳」:

    成東. (1990). 中國古代兵器圖集. 解放軍出版社.彩板14

    大概就是這樣的效果:

    戰國曾侯乙墓中還出土過一種帶有「刃」和「刺」的「殳」,也即文獻中所記載的「銳殳」,非常類似後世的狼牙棒:

    譚維四(2003),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頁54

    光武帝劉秀曾說:「娶妻當娶陰麗華,為官當作執金吾」,這個「執金吾」也就是

    所謂的「禮殳」:

    晉崔豹《古今注‧輿服》:「漢朝執金吾,金吾亦棒也,以銅為之,黃金塗兩末,謂為金吾。」

    出土的漢代畫像磚所見的漢人持「金吾」:

    劉旭. (1986). 中國古代兵器圖冊 . 書目文獻出版社.頁8

    但是,漢代並沒有「棒」這個字,漢代稱「棓、梲、杖」都可以。

    《說文》中「棓、梲」互訓,可見二者是同一種東西不同的稱謂:

    《說文》:梲,棓也。《說文》:棓,梲也

    根據漢代的文獻記載,「梲(棓)」就是一種「三尺短棒」:

    引自:《故訓彙纂》,第1112頁

    西漢的出土文物還出土過這種「銅棓」:

    趙贇. (2011). 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墓出土兵器. 文物鑑定與鑑賞(4), 76-85.

    三國時代棍棒武器叫做「白棓」,「棒」其實可以說是「棓」的俗字,或者說異體字。「棒」字始見於魏晉時代。

    引自:漢語大字典,第二版,第1310頁

    宋代的《武經總要》上有「七種棒」:

    劉旭. (1986). 中國古代兵器圖冊 . 書目文獻出版社.頁9

    這些武器都是叫「棒」:

    「棍」字東漢的《說文》都沒有收錄,但是從顏師古注漢書來看,漢代的「棍」是「捆束」的意思:

    《漢書‧揚雄傳上》:「棍申椒與菌桂兮,赴江湖而漚之。」顏師古注:「棍,大束也。」

    明代開始「棍」字才是指「棍棒」武器:

    戚繼光練兵曾編印過「棍法口訣」:

    引自:干戈春秋——中國古兵器科技史話,頁12-14

    -------------------------------------

    綜上所述:

    我參考十幾種兵器史的專著,都沒有提到「棍、棒」有區別,透過查閱文獻,可以發現,「棍、棒」是不同歷史時期的稱謂。

    不論文獻,還是兵器,對「棍、棒」的區別都不是很嚴格,並不能說「長為棍,短為棒」。

    但是,對古今的棍棒兵器做一個歸納可以看出,大多數時候「棍」是純粹的木製打擊鈍器,「棒」可以有金屬材質,也可以有刃。

  • 4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棍和棒的區別,一個長一個短的區別,“齊眉為棍,齊胸為棒“。到齊眉的長一點的稱為棍子,短一點的,大概齊胸的高度稱為棒。

    另外,也有“粗而短為棍,細而長為棒“的說法。即又粗又短的是棍子,又細又長的稱為棒。

    棒子和棍有一定的區別的,棒形式比較多。

    棒槌

    這個棒槌在北方好像是拿來罵人的,反正北方人好像用這個洗衣服的吧,我這兒都沒有這個東西。

    狼牙棒

    這個應該很熟悉了吧,頭上有刺兒,然後一般頭是鐵,把一般是木頭,也有純鐵的,但純鐵的短。

    敲下去的話。可想而知,那什麼樣子了!會血肉模糊的。雙頭狼牙棒。

    這貨看起,看起來非常威風,揮舞起來,感覺就,不擺了,帥呆了。

    那一棒下去,至少也是個車禍現場吧。

    鉤棒

    有利刃,還有兩個倒鉤,可以把人拉倒,然後就把刺進去。

    要不然就是直接刺進去再拉出來,連帶把什麼拉出來,可以想像,有多血腥,還可以反手用把敲人。

    抓子棒

    看圖就像個雞爪子,然後用那個抓子去抓人。抓衣服抓肉,一抓下去肯定是連皮帶肉,幾個血道。

    看過女人打架沒有,女人打架就是互相抓撓,這就是女人打架的升級版,一撓下去,小命難保!

    哨棒

    一頭可以當哨子,聲音還很大,可以發出響聲嚇跑野獸,另一端就是一個棒子,當武器。

    最有名的就是水滸裡面的那武松,拿的就是哨棒。

    金箍棒

    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可變大變小,如繡花針一般,可斬妖除魔,還可翻江倒海,是上古武器中的極品。

    鎢棒

    現代化武器,還是現代化超級武器,把這棒扔到太空再丟下來的話,砸到哪個地方,哪個地方就玩完,還沒有汙染。

    學物理都知道。

    如每顆衛星帶有10根鉑金管,管裡裝有鎢棒。一根鎢棒從衛星裡釋放出來,如果投向東京,東京就會瞬間灰飛煙滅。

    是稱霸世界,滅族滅門的好棒!

    棍就沒有什麼花樣,如燒火棍,打狗棍,少林棍,水火棍,熟鐵棍等等,都長得像個棍兒,沒啥特點。就只有周杰倫的雙截棒,有些特點。

    雙截棍又名雙節棍、兩節棍、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件奇門武器。短小精悍,威力巨大,熟練後有如兩臂暴長,如虎添翼。

    但我親眼看到,一個帥哥在女生面前表演雙節棒,表現自己的時候,把自己頭敲了。

    所以慎練,尤其不要去裝逼。

    雙節棍,好藏,好攜帶,又不佔地方,隨時可以拿出來當武器用,平常還可以拿來撓癢癢,敲下核桃等是居家旅遊的好東西。

    所以李小龍傳到美國後,深受美華人喜愛,成了美國青少年黑社會的娛樂及裝逼工具。

    還成為美國警察隨時沒收的暴制武器,還排在槍支之前,雙節棍真給大中華長了臉!

    蓉兒總結下

    其實棍和棒在十八般武器裡面是兩種東西。

    長得也不同,用法也不同,練的方式也不同。雖然我也從來就沒練過,但是我有理論知識。

    現在的不懂功夫的人,分不清楚棍棒的區別,非要把棍和棒放在一起說,那就是個棒槌。

    我也是個裝逼的棒槌!

  • 5 # 星羅館

    古代棍棒的區別:

    (一)歷史來源:棍的來源歷史悠久,在原始古代,古人居住在山洞,經常被毒蛇猛獸侵襲,沒有銳兵利刃來防禦;山間到處都是樹木叢雜,古人經常用樹枝當做自衛的武器;所以其它的兵器,或者全用鐵製,或者鐵器用木材為柄,只有棍則完全用木質,並且製造非常簡單,從棍梢到棍根,並沒有弧度,只是一渾圓堅質的木杆;由此可見古代各項事情的簡單。

    (二)棍的分類:棍有木製和金屬製兩種。木製的棍有齊眉棍、三節棍、二節棍等。金屬製的棍有鐵頭棍、渾鐵棍、渾銅棍等。還有鐵製的帶齒帶鉤棍,如爪子棍、狼牙棒、鉤棒等。棍是原始人類最普遍使用的兵械之一。

    棍齊眉,棒齊胸。長短分,形狀分。棍上下一般寬一般圓。棒不同,棒有上粗下細,上扁下圓。總之形狀單調為棍,形狀變化為棒。比如上粗下細加上刺就叫狼牙棒。上扁下圓塗上紅漆就叫殺威棒。棍子頭上加上突出的金箍就叫金箍棒。還有棍頭盤龍就叫囚龍棒。反正就是棒要麼上下模樣不同,要麼上下重量不同。

  • 6 # 小漢字見大歷史

    「古代」有幾千年,題主說的「古代」是指哪一個古代?

    大結論:

    1、棍棒武器,先秦叫做「殳」或「杵」。「棓(棒)」是漢代才有的稱謂,「棍」是明代才有的稱謂,「棍棒」二者的區沒那麼嚴格。

    2、從兵器史來看,「棍」大多數時候指純粹的「木棍」,而「棒」可以是指「木棒」,也可以指金屬武器、或者木、金相結合的武器。

    -------------------------------------------------

    在先秦一般把「棍棒類」武器叫做「殳」或者「杵」「丈(杖)」:《詩·衛風·伯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毛傳:殳,長丈二而無刃。

    經書記載的牧野之戰「血流漂杵」:

    《尚書·成武》:罔有敵於我師,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

    戰國時代,出現了將木棒的一端裝上金屬頭的「殳」:

    成東. (1990). 中國古代兵器圖集. 解放軍出版社.彩板14

    大概就是這樣的效果:

    戰國曾侯乙墓中還出土過一種帶有「刃」和「刺」的「殳」,也即文獻中所記載的「銳殳」,非常類似後世的狼牙棒:

    譚維四(2003),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頁54

    光武帝劉秀曾說:「娶妻當娶陰麗華,為官當作執金吾」,這個「執金吾」也就是

    所謂的「禮殳」:

    晉崔豹《古今注‧輿服》:「漢朝執金吾,金吾亦棒也,以銅為之,黃金塗兩末,謂為金吾。」

    出土的漢代畫像磚所見的漢人持「金吾」:

    劉旭. (1986). 中國古代兵器圖冊 . 書目文獻出版社.頁8

    但是,漢代並沒有「棒」這個字,漢代稱「棓、梲、杖」都可以。

    《說文》中「棓、梲」互訓,可見二者是同一種東西不同的稱謂:

    《說文》:梲,棓也。《說文》:棓,梲也

    根據漢代的文獻記載,「梲(棓)」就是一種「三尺短棒」:

    引自:《故訓彙纂》,第1112頁

    西漢的出土文物還出土過這種「銅棓」:

    趙贇. (2011). 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墓出土兵器. 文物鑑定與鑑賞(4), 76-85.

    三國時代棍棒武器叫做「白棓」,「棒」其實可以說是「棓」的俗字,或者說異體字。「棒」字始見於魏晉時代。

    引自:漢語大字典,第二版,第1310頁

    宋代的《武經總要》上有「七種棒」:

    劉旭. (1986). 中國古代兵器圖冊 . 書目文獻出版社.頁9

    這些武器都是叫「棒」:

    「棍」字東漢的《說文》都沒有收錄,但是從顏師古注漢書來看,漢代的「棍」是「捆束」的意思:

    《漢書‧揚雄傳上》:「棍申椒與菌桂兮,赴江湖而漚之。」顏師古注:「棍,大束也。」

    明代開始「棍」字才是指「棍棒」武器:

    戚繼光練兵曾編印過「棍法口訣」:

    引自:干戈春秋——中國古兵器科技史話,頁12-14

    -------------------------------------

    綜上所述:

    我參考十幾種兵器史的專著,都沒有提到「棍、棒」有區別,透過查閱文獻,可以發現,「棍、棒」是不同歷史時期的稱謂。

    不論文獻,還是兵器,對「棍、棒」的區別都不是很嚴格,並不能說「長為棍,短為棒」。

    但是,對古今的棍棒兵器做一個歸納可以看出,大多數時候「棍」是純粹的木製打擊鈍器,「棒」可以有金屬材質,也可以有刃。

  • 7 # 155142585569

    中國古文裡,棍棒仗杵柱桅杆分別代表的物件形制是不同的。杆是對前面所有的總稱,棍是通體粗細一致,不分前後握把的杆;棒是一頭粗一頭細,握把在細頭的杆;仗是用來支助的杆,比如手杖,儀仗;杵是兩頭粗中間細的杆,握把在中間,比如藥杵;柱是通體粗細一致但人手無法握持的棍的放大版,比如房柱;桅是無法握持的棒的放大版,比如船桅。

  • 8 # wycyw

    你立正站好,齊胸高的為棒,齊眉為棍,齊腹的為鞭杆,又叫十三把就是十三個握把的長度,你高舉一臂的高度為大杆,在棍的前面加個槍頭叫花槍,在大杆上裝槍頭叫大槍,劍的長度為一臂,也就是從中指尖到肩膀,再加上劍柄就是總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寫古文遊記幽靜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