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丞相說史
-
2 # 阿楠讀史
燭光斧影的故事已經被大家講了很多次,這裡不做過多的贅述。趙光義有沒有殺了他哥哥趙匡胤,已經是湮滅在歷史迷雲中永遠也找不到答案了。至於說為何當時沒有人反對,我想應該有以下的幾個原因:
第一,趙光義親王尹京的身份,讓大家默認了他就是皇位繼承人的事實。畢竟在當時那個環境下,誰也不能預測和保證宋朝就可以擺脫梁唐晉漢周的窠臼,讓中原大地重回一統,徹底結束戰亂。(事實上宋代的戰亂其實是到澶淵之盟後才真正結束的)
第二,金匱之盟的存在讓大家覺得既然老趙家都已經有安排了,那麼大家就都不必多言了。更何況趙光義繼位以後立即給四弟趙廷美了親王尹京的身份,並給二哥趙匡胤的倆兒子進爵封王,一切按照金匱之盟的約定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有人會說趙光義在繼位幾年之後才說出金匱之盟的真相,應該是編出來的。其實不然,趙光義那個時候說這個事情是因為他逼死侄子和四弟,想把皇位傳給自己兒子的種種表現下引來了人們的非議,才重提舊事,並和趙普合謀把修改了金匱之盟,把原來按照趙匡胤—趙光義—趙廷美—趙德芳的傳位順序修改了成了只有趙匡胤—趙光義就結束了,把三傳改為了單傳。
第三,趙匡胤本人一直沒有把自己的兒子推向前臺,自從陳橋兵變之後就讓三弟趙光義擔任開封府尹,後來還加封晉王。這也說明,杜太后臨死的時候是有這個約定的,而且知情人應該不止趙匡胤和趙普,以及那個宮人。如果只有這三個人知道,那麼趙匡胤不至於在想改變這個約定的時候不敢輕舉妄動,連遷都都作罷。
第四,從日後趙匡胤長子趙德昭的表現來看也確實不具備一個統御萬方君主的能力,沒有政治頭腦,血氣方剛,性格執拗(不然不至於自殺)。連太祖駕崩時宋皇后都知道趙德芳繼位比趙德昭合適。那麼在杜太后還在世那個時候,她應該也看出了趙德昭的這個缺陷,畢竟那個時候,趙德芳是真的還小。
無論真相如何,趙光義確實成功穩定了局勢,平定了北漢徹底實現中原地區的統一局面,加強了重文輕武的政策,使得皇權得到進一步鞏固。但他終究是個文人,他的繼位也改變了大宋王朝乃至正個華夏文明的整體走向。
-
3 # 正午陽光666搞笑
趙光義真的殺了趙匡胤嗎?如果是那麼當時為什麼沒有人反對? 誰反對就砍誰的頭,還有人反對嗎?
對於封建社會里的華人來說,必須得有個皇帝,至於這個皇帝是誰其實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重要。
趙光義作為趙匡胤的兄弟其實屬於同打江山的人,也就是說趙匡胤做皇帝的時候,趙光義的權力就是第二位的。
而且趙匡胤做了皇帝后那個杯酒釋兵權已經把武將的兵權早就收到趙家人手裡,趙光義殺了趙匡胤後,朝中也根本沒有掌握部分軍隊的武將可以制約到趙光義。
所以趙光義殺了趙匡胤後自然可以順利登基做皇帝。
-
4 # 趙公
我們首先來回顧一下宋太祖趙匡胤臨死前一天發生了哪些事情?
無法考證的突然死亡之謎宋太祖開寶九年,正值盛年的宋太祖趙匡胤突然駕崩了,年僅50歲,他死前沒有任何生病的徵兆,宋太祖臨終的前一夜發生的事情至今無法解釋。
那一夜漫天飛雪,宋太祖召喚他的弟弟晉王趙光義入宮宴飲,席間左右沒有任何人侍奉。宮中的人從遠處看到晉王突然離席,好似躲避和謝絕什麼事情。都看到宋太祖手持玉斧在空中揮舞,大聲的對晉王說:“好為之,好為之。”
次日凌晨天還未亮,宋太祖趙匡胤就駕崩了。
繼承皇位時的一次“截胡”宋太祖的皇后宋氏趕忙派宦官王繼恩去召皇子趙德芳入宮繼位,不料,王繼恩自作主張改變路線去了晉王府,和晉王的親信一起勸說趙光義進宮繼位。
皇后看到王繼恩回到皇宮趕忙問:“趙德芳來了嗎?”王繼恩回答道:“晉王到了!”送皇后見大勢已去,只能請求趙光義保全她們母子性命,於是,趙光義就這樣繼承了皇位。
趙光義的繼位並不違反常理古人在繼承位置上講究: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因此,趙光義繼承皇位也是合情合理的,人們並不需要大動干戈的起來反對這件事情。
況且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人支援趙光義繼位,那就是趙匡胤和趙光義的生母杜太后,杜太后臨終前表達了她最的擔心,那就是:如果一個年輕的皇子繼位會使國家陷入五代十國那樣孤兒寡母被人奪權的悲劇。國家更需要一個年長的皇帝來穩定局勢。
因此,杜太后將趙匡胤,趙光義,趙廷美三兄弟叫來教育她們要互相扶持,趙匡胤死後將皇位留給他的弟弟趙光義。整個事件只有一個證人,那就是宋朝的開國宰相趙普,由於趙普的威信也很高,人們也就沒有再懷疑這件事了。
關於趙匡胤的死和趙光義的繼位,當時人們瞭解的資訊不多,自然也看不出太多的疑點,至於後世的遐想,也只能權作茶餘飯後的談資吧。
-
5 # 納蘭談史
趙匡胤的死一直以來都是謎,而且燭影斧聲事件疑點重重,並不能證明是趙光義殺害了趙匡胤,但他的出現也洗脫不了他的嫌疑。
第一,趙光義有殺害趙匡胤的必要嗎?我認為是沒有的,因為趙匡胤欲傳位給晉王趙光義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趙光義從京城一把手的擔任到晉位為王,趙光義平步青雲備受官家的重視和歷練,趙匡胤一直在為弟弟培植關係網,而不立兒子趙德芳為皇太子也可證明皇帝無意讓德芳接位。第二,為什麼選擇趙光義接位?原因就在於趙光義善弄權術。論鐵腕手段、論拉幫結派、論治國理政水平趙光義皆遠勝於趙德芳,更為關鍵的是,朝野上下都是趙光義的爪牙,趙光義的本事趙匡胤心裡有數,即便是傳位給兒子趙德芳也免不了會被趙光義架空,甚至遭到不測,為大宋江山計,也為了兒子的小命考慮,趙匡胤把皇位傳給弟弟才是最好的選擇。由此看來,趙光義殺趙匡胤實在是毫無意義,難道他連晚幾年當皇帝都等不了?還是擔心夜長夢多會有變故?
趙匡胤死後,當時官方給出的答案是皇帝暴斃,也就是皇帝晚上喝酒喝多了猝死的,這個說法明顯得到了當時多數官員的承認。畢竟朝中大臣多為趙光義的黨羽,他們巴不得趙光義上位自己得到封賞,再加上這是皇家內部的事兒,大臣們想管也是有心無力,何必給自己找事兒呢?即便是心存質疑的臣子也是拿不出有力的證據,最終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回覆列表
趙光義是否殺了趙匡胤,這是一樁歷史迷案,燭光斧影的傳說至今也沒用一個定論。但是確實是趙光義繼承了趙匡胤的帝位,那為啥沒人反對趙光義,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實力和權力:
1.有實力。趙光義在軍中和老幹部隊伍中威望很高。趙光義本身就是黃袍加身,推動趙匡胤上帝位的重要推手。在陳橋兵變中,趙光義和趙普聯手聯合手下諸將,煽動士兵情緒,把黃袍蓋在睡著了的趙匡胤身上。在長期征戰中,趙光義在軍中的威望很高,僅次於趙匡胤。趙匡胤當皇帝后,趙光義成了朝中群臣的一面旗幟,成了老幹部隊伍的帶頭大哥,而趙匡胤駕崩時,陳橋兵變的原班人馬基本還在世上。因此趙光義登上帝位是有很好的群眾基礎的,即使他沒當皇帝也會成為新皇帝的心腹大患。
2.有權力。趙光義當時手上還有很大的權力。趙匡胤當了皇帝后,吸取歷朝歷代之經驗,防止開國功臣特別是武將因擁立之功而對皇權產生威脅,“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因此採用杯酒釋兵權的和平手段解除了開國武將的權力。但趙匡胤並沒有解除弟弟趙光義的權力,反而是不斷重用,殿前都虞侯,大內都部署,開封府尹,把皇宮和京城的禁衛權力都給他了,可想而知,沒人反對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3.有忍耐力。趙光義並沒有殘殺趙匡胤的子孫。雖然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德芳、趙德昭都英年早逝,其中緣由趙光義也難辭其咎,但是趙光義登基後並沒有馬上清洗,因此擁護趙匡胤的人帶來的阻力也就不會那麼。
4.有巧力。趙光義為了給自己篡位找到合法根據,編出了杜太后讓趙光義傳位給三弟趙廷美,趙廷美又傳位給趙匡胤長子趙德昭的謊話,這就是傳說中的“金匱之萌”。正史有記載,但是正史是由趙光義說了算的,真不真實我們不懂,反正趙光義自己有,當了皇帝了誰還敢說不。於是我想趙光義這個說法也減少了很多反對的阻力。
個人見解,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