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眾星拱月807

    陶淵明也可能是嫌官小,棄官事農,他寫的《桃花源記》,描繪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但只能是幻想罷了。他不做官反成就了一位大詩人,其田園詩多為傳世佳作。

  • 2 # 亦有所思

    因為他有銀子!

    精準地說,因為他有五斗米,所以無須為五斗米而折腰!

    歷史記裁他後來過著隱居生活,每天種種糧食,折折菊花,然後摸摸門前的那株柳樹。生活雖然說不上富足,但絕對要比三餐不繼的杜甫強上一萬倍。

    從他的詩裡可以看出“結廬在人境”,自然是與城市距離並不遠,房價再便宜,也是需要銀子的,所以不是風吹即破的杜甫草堂。

    更重要的是,從他的詩裡絲毫見不到愁苦或拘謹之意,儘管他自己也扛著鋤頭去種地除草,但是詩中都是滿滿的生機和怡然。

    這是一個不用為生活所奔波的詩人!

    然後,我們從他的簡歷上來看,他作的官兒並不大,應當是基層公務員,與他的詩才相比簡直是雲泥之別,而且他有大志,既通儒家學說又曉道家思想,這樣一個大才子連個像樣的職務都沒有混上,只能說明幾個問題。

    一,他有詩才,但無政才。

    二,領導不喜歡他,不待見他。

    三,同事排擠他,嫉妒他。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陶淵明不喜歡繁瑣的公務生活,關鍵是“繁瑣”二字,可能是日復一日的無聊,更有可能是認為大才小用的不忿,個人認為是第二種,因為,如果讓他當重臣,事務會是同樣的繁瑣,但看起來會有別樣的意義。

    四十多歲的時候又去當官,最高職務是縣令,這期間念念不忘田園生活,為什麼?因為不開心,不自由,不如意,歷史上從未記載他在做幕僚,做參軍時的政務舉措,但一個推崇儒家思想和道家模式的文人來說,顯然他的儒和他的道不適合當時的政治環境,天下大亂,最需要是孔明,是郭嘉,是張良,是陳平,那些忠孝仁義不可能在短期內給統治階級帶來真實的實惠。

    不論是桓玄,還是劉裕,他們最渴望的是武器,銀子,人口組成的勝利,然後消滅對手,以實現權力登頂,只有在一統天下之後,陶淵明的政治主張才有可能得到實現或實施。

    所以,只用其名,不用其身,是必然!

    陶淵明當然不開心,家裡雖然無礦,但是有地啊。

    回去吧!

  • 3 # Prussia

    陶淵明不是逃避現實,而是不吃嗟來之食所以不肯為‘’五斗米‘’而折腰,這是對當時腐惡朝政的挑戰和抗爭;陶淵明不乏參政能力,而是不想委身黑暗官場不與昏聵庸吏為伍,故而憤然辭官回鄉……。

    出身官宦世家的陶淵明滿腹詩文。其性格耿直,為官清正廉明。並有“大濟於蒼生”之志,而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與汙濁黑暗的詭異現實社會格格不入,併產生了尖銳的矛盾牴觸情緒。  迫於生存計,陶淵明最初做過州里府衙的小官。由於反感官場的惡俗,不久便辭官離去。後來,為了生活又陸續做過一些職位不高的小吏,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陶淵明進入‘’不惑之年‘’時,是最後一次步入官場:應聘而出任彭澤縣令。某日有上峰派員下訪,陶淵明被告知當整裝畢恭畢敬相迎。陶淵明不願意為五斗薪俸而卑躬屈膝逢迎他人,於是便憤然辭官回鄉。此後,他邊研讀詩文邊從事農槡。由於農事不順且居室被焚,從而導致家境衰落,但其始終拒不再為官受祿,甚至連江州刺使送來的米、肉也堅拒不受;甚至連朝廷徵召委任其出任的官職也拒之而不受,陶淵明最終猝於貧病交加。他原本完全可以活得殷實富足而舒適滋潤,至少衣食無憂,但那必須要以自己的氣節和人格尊嚴作為代價。但陶淵明寧願不吃嗟來之食,於是不願為‘’五斗米‘’而折腰,從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獲得了人格的尊嚴,併為我們留下了千古不朽而代代相傳的詩文。在為後人留下寶貴文學財富的同時,也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風骨品性和高風亮節,成為中華民族有志之士的永恆楷模。

  • 4 # 歷史追問

    要分析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就要從他的生世與當時的社會環境說起。

    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丹在吳國立下軍功,成了一名大將,給整個陶氏家族帶來榮耀。後來吳國被西晉滅國,作為亡國之將,權勢一下衰落,其子陶侃,也就是陶淵明的爺爺從小就生活在貧苦之中。青年時西晉逐漸衰敗,東晉勢起,陶侃應徵入伍並立下戰功,封為“軍功貴族”,陶氏一族重新走上輝煌,但好景不長,因為常受到門戶排擠。自西晉以來,當時的門戶制度深嚴,可以說西晉、東晉社會就是一個講門戶的社會,像陶侃這種僅僅靠一時戰功而躋身貴族階層的人常常會遭到皇室、宦官的排擠和打壓。沒幾年家道中落,甚至沒落,陶侃被人稱“寒士”,所謂寒士,在當時就是無權,無勢還無土地,被孤立於上層社會。陶淵明曾作有《詠貧士》一首:萬族皆有託,孤雲獨無依。曖曖空中滅,何時見餘暉。朝霞開宿務,眾鳥相與飛。遲遲出林翮,未夕復來歸。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飢。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其中“孤雲獨無依”蘊含陶氏家族無所依靠,被排擠打壓的現實。

    正因如此,陶淵明青少年時代是生活在貧窮家庭的,但不忘讀書習儒,人稱寒素之士,儘管如此,但青少年時代的生活過得無憂無慮,在陶淵明後來的很多詩作中均體現了追憶青年時代生活的內容。青壯年時應徵當過“州祭酒”(古代一種小官職),但不久辭官,後又當過縣令,每當上面派人來督查,必躬身迎送,繁文縟節層出不窮。由於身世原因,常遭羞辱和排擠,不久又辭官。有近十年,陶淵明陸陸續續當官、辭官。仕途不順,讓陶淵明這樣的飽學之士看穿了社會的腐敗、官場的黑暗,在聯想起祖上的經歷,身邊和他相同身世而同樣遭遇冷落的人,讓他對朝廷深感無望,雖有滿腹經綸,一腔報國熱情,卻無施展的機會。

    有陶淵明詩作為證: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厲響思清晨,遠去何所依。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從“失群鳥”,“孤生松”這些意象來看,陶淵明選擇辭官歸隱、離群索居,並非是自己的主動選擇,更多的是受到排斥。因此才不得不離開“崗位”,歸隱田園,並下定決心不在出仕,“千載不相違”就表達了他不在為官的志願。

    “士可殺不可辱”正是陶淵明不再為了“五斗米”俸祿為官而受辱、受排擠打壓的寒士之節。

    所以,陶淵明棄官歸隱,既有家族影響,更有殘酷的社會現實,只是後者的影響更重要。

    陶淵明仕途不暢,但骨氣可嘉,一心歸隱作詩,造就了一代田園詩人的美名,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倉促而成,不當之處,望各位頭友多多斧正)

  • 5 # 不二齋

    陶淵明用“不為五斗米折腰”來表達自己不願意為區區五斗的薪俸,就低三下氣的向他人低頭。我們可以看出這麼一個性格耿直,不願卑躬屈膝並且與汙濁黑暗的現實格格不入的真實的陶淵明。

    當時陶淵明任彭澤縣令,有一次,上面派人來了解情況,他的下屬提醒陶淵明要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了後長嘆一口氣,留下一句 “不為五斗米折腰”就辭官歸鄉了。

    回家後的陶淵明遠離了官場的喧囂,一邊讀書寫作,一邊躬耕農田,從此過著悠然自得的隱逸生活。 “不為五斗米折腰”足以證明以下兩點:

    第一,陶淵明是有心參政的。陶淵明少年時就有“大濟於蒼生”之志,他是心繫國家的,然而在他所生活的年代,恰是瀕臨動亂的歲月,如此清廉正直的陶淵明就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是無法被現實黑暗的大染缸所浸潤玷汙的,他的政治抱負也就難以實現。

    雖然道路艱難,陶淵明還是做了很多的嘗試,他做過許多官,雖都不長久,他還在用自己的努力來完成自己的志向,可見陶淵明是時刻想著參政的。

    第二,陶淵明是接受現實的。久在官場的陶淵明,已經親眼目睹了社會的不堪,生存讓他不得不接受這就是現實。

    陶淵明遠離官場,實則是給自己自由,為自己贏得尊嚴的表現。 陶淵明晚年是在貧苦和疾病中度過的,雖然他的身體遭受著病痛,但他那“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風亮節為他贏得了精神的滿足,也為我們後人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 6 # 洗浴人生

    陶淵明是士族出生,家有良田數頃,不需要為工資生計發愁,他是官四代,他的家族顯赫一時,他的曾祖父曾擔任太尉,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郡守,很有實權,外公是當時的名士,受人尊崇,所以他不需要為一個職稱點頭哈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瞭解秦始皇嘛,你又是怎麼看待秦始皇一統的問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