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科學家

    在老張的記憶裡面魚塘裡最好養的魚就是草魚、鰱魚,因為小的時候我們家門前頭就有一個很大的水坑,大概有個三四分地的樣子,因為我們這裡水比較多,所以久而久之這個坑裡面水越來越多。後來我爸就自己把排水的口子重新做了一下,然後從集市上買了100尾草魚苗和鰱魚苗投放進去。

    之後忘了過了多長時間,大概有一年多吧,平時也沒有太在意魚塘裡的魚就越來越多,尤其在中午太陽大的時候常常有魚,躍出水面。那個時候農村的環境相對來說還好一些,很多的小朋友都喜歡中午的時候到我家這個大食堂來游泳。後來大家就發現了,這個池塘裡面有魚,於是大家紛紛拿網來網魚,因為這件事情老張被我爸爸狠狠的教育了一頓,同時我爸告訴我,我的小夥伴們的家長,以後不要來這個水塘裡面網魚。

    那會兒家裡面養魚都基本上是散養,尤其在夏天的時候,從來沒見過,老爸往魚塘裡面投魚餌,基本上魚兒在食堂裡邊都是自力更生。只有有時候到了冬天天冷的時候,會往魚塘裡面撒一些麩皮、米糠和玉米榛子,有時候在撒一點蠶豆粉。到了第2年秋天的時候,那會魚塘裡的魚明顯就多了起來,於是從那以後,我家裡面基本都不怎麼買豬肉吃,每次說要想吃肉了,老爸全都是從魚塘里弄一條魚,所以現在老張對魚一點都不感冒。

    所以老張一直認為,在魚塘裡面最好養的魚應該就是草魚和鰱魚,因為這兩個魚在魚塘裡面吃浮游的小生物和草,只要投放密度不是很大,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但是現在草魚和鰱魚的價格尤其是鰱魚的價格非常低,養殖的經濟效益可能不大,所以這個你要仔細考慮清楚。

  • 2 # 攜子取善

    本人就是和水庫管理員有接觸的,第一看水位與水質如何,水位確定養魚的密度,水質檢測你需要的魚種,第二看你所處的環境與氣候,確定所需要的放苗種類,第三看你的消費群體來確定你的養殖數量啦!

  • 3 # 鴨梨Vlog

    最好是混養鯇、鰱、鱅、鯉、鯽(自生)混養:

    一般來說鯇、鰱、鱅、鯉比例1:1:1:1即可,混養可以使高低中層水體得到充分的利用、可提高天然自生飼料和人工投入飼料的利用率。

    “四十立方水可以養多少魚?”,立方不屬於可以養多少魚的水體條件,一般以0.5-1米淨深的水體面積來估算(可接觸空氣的面積,以防止過密而缺氧);如果也就是大約四十平方米,在無需人工增氧的情況下,可考慮鯇、鰱、鱅、鯉每平方1-3尾(大1中2小3),主要是考慮水體供氧問題;即:四十平方米大約可養各種2斤左右大魚約150尾;或者可養各種一斤以內中魚約300尾;或者可養各種半斤以內小魚約500尾。

    具體放養時,可以考慮在春季放養多一些鯉魚苗(其餘種類魚苗按中等魚的數量計算),等鯉魚長到中等大小就可首先捕撈食用或出售(鯇、鰱、鱅兩斤以前不宜捕撈),這樣在年末就基本可以達到最合理的放養量了。

    如果放養過密、天氣沉悶、溏泥發酵、浮生植物過多、水面起膜、塘堤太高水面不被風吹.....都很容易造成魚塘缺氧....這是養魚者必須注意和預防的(缺氧和魚病的發生成正比,水體缺氧和魚病的防治方法要買相關養殖書籍作參考),為了增氧增加放養密度,為了防治魚病的發生率,很有必要可考慮製作或購買一臺“魚塘增氧機”。 

    計劃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進一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做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指導和支援下,結合我鎮的實際情況,把\“生態魚”產業做大、做強,建立生態魚養殖示範基地並幅射帶動周邊有條件農戶發展生態魚養殖,創造品牌、利用品牌優勢發展成為石塘鎮旅遊觀光和垂釣休閒漁業、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

      一、工作目標

      根據市場需求,計劃在三年內全鎮發展養殖戶達到300戶,養殖面積1500畝,產值5000萬元,為群眾均增純收入1000元,打造鎮安魚生態養殖基地。

      二、工作措施、方法步驟

      (一)措施

      1、組織保障。建立目標責任制,各級領導齊抓共管。根據專案內容要求,要細化責任,做到專案有領導帶隊,有專門技術人員負責技術攻關、推廣和指導,做到目標清、責任明、領導到位。

      2、制度保障。制定優惠扶持政策,鼓勵有條件的群眾參與開發養殖,擴大養殖面積,形成規模。因地制宜,把山麓中有長流水且不宜種稻的低窪田、低產田改造成養殖魚池。

      3、技術保障。專業技術人員為該專案的技術指導,並對承擔專案的幹部和群眾分期分批進行技術培訓,使專案開始就在一種全新的理論指導下進行,注重科技,保證專案正常執行。

      4、典型示範。在專案實施中,本著先行試點,集中優勢,樹立典型的原則,用典型指導全部展開,這樣可以避免走彎路造成的不應有的經濟損失。

      5、舉全力確保專案的全面完成。一是協調銀行和相關單位方面加大資金經費投入,保證該專案的全面正常啟動。二是協調塘的建設部門和屬地管理部門的關係,搞好塘承租,保證該專案的正常進行。

      6、配套設施。一是在大麓口路段修建一個三米高左右的蓄水壩,以滿足養殖用水的需要。二是在大麓口至馬康麓自然村路段,進行水泥硬底化,以便於交通運輸。三是以市場為導向,發展標準化無公害養殖,把該產品做成綠色生態養殖品牌,拓寬銷售渠道。四是開展生態旅遊觀光和垂釣休閒漁業,以吸引更多人參與消費,擴大市場份額。

      (二)、專案規劃步驟

      1、排查摸底,瞭解清楚有養殖意向的農戶數。

      2、成立生態魚養殖專業合作社,以專業合作社為載體推動新農村建設。

      3、樹立典型,先扶持積極專業大戶,充分發揮示範作用。

      4、產生效益形成效果後,建壩修路,全面推廣擴大。

      (三)、實施專案的技術內容

      1、專案技術內容和技術關鍵點

      生態養殖技術示範推廣的主要內容是利用豐富的水資源推廣生態健康漁業養殖技術,透過種草和利用水體原有的生物資源,開展生態養殖;透過合理放養、科學投餌和防治魚病、等技術,以此發揮資源的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滿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要。

      (1)水域選擇技術。

      以背風向陽,口小肚大,底質平坦,養殖水面0.5—0.3畝的水域,平均水深2m左右,排水方便,水源充足,無汙染,易捕撈,交通方便,歷年過洪少的小窩池塘。

      (2)清整和清塘技術。

      清除塘周雜草、雜物,疏通排水口,建造攔魚設施。攔魚裝置一般為聚乙烯、竹木、金屬等製成的網片、柵欄,主要設在塘的進出水口處。清塘在捕完魚空塘後進行,可大幅度減少清塘用藥量,減少生產成本,用200ppm生石灰化乳潑灑,同時清除其它雜魚。

      (3)放養技術。

      主要放養草魚為主和鰱、鱅、鯉魚等濾食性魚。種苗選擇純正、體質健壯、規格整齊、無病無傷,並經檢疫部門檢疫合格的。放養前用2%的食鹽溶液浸洗5—10分鐘,放養時嚴格操作技術。

      (4)科學飼技術。

      一是在田地、山坡和上游閒臵的荒田上種上黑麥草、黃草、象草等牧草。二是自然界的野生綠色青飼料。三是適當投以配合飼料、農村自備的米糠、豆腐渣、等餌料。投餌要設食場和食臺,投餌遵照“三定”(定時、定量、定點)原則,日投餌率一般為3-5%。

      (5)魚病防治技術。

      一是運輸、分養等操作應細心,防止魚體受傷。二是苗種放養時用3%-5%的食鹽水浴後進池。病魚、死魚及時撈出,部分魚體發病時做好隔離、預防工作。颱風、暴雨後要注意防病。

      (6)整進整出養殖技術。塘進排水較方便應堅持整進整出養殖,以減少魚病、統一規格。

      2、輻射帶動作用

      該專案選擇在\鎮村委,與該村委相鄰的有相同的條件、山泉水長年流淌且有依溪建池、山泉水養魚的傳統,現已有150多養殖戶、養殖面積60畝,預計在三年內可發展到養殖生態魚500畝;全鎮三年內可達到生態魚養殖1500畝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芪如何種植?詳細的栽培技術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