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人一品

    西域作為中國領土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受到了中國古代歷代統治者的重視,其中十六國時期的前涼就是其中經營西域的佼佼者,前涼經營西域的這一時期在西域發展的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那麼,前涼是如何經營西域的?它的經營舉措對西域及西域與中原的交流起到了哪些作用?

    01 紮根涼州

    從公元前60年,西漢在西域設定西域都護府以來,歷代王朝都對西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管轄。到西晉末年時,張軌“以時方多難,陰圖據河西”,出任護羌校尉、涼州刺史,前涼由此肇基。張軌死後,兒子張寔繼任涼州刺史,又建立前涼政權,自稱涼王。不久,張寔遇害,胞弟張茂受使持節、平西將軍和涼州牧的職位,實行對西涼的管轄。

    此時的西晉衰微,已無暇顧及西域事務,因此對於西域諸國而言,代表西晉管轄西域事務的張氏政權就是其唯一“中原王朝”。但實際上張氏父子也只能維持西域表面上的管轄,並無力經略西域。

    太寧三年(325年)張茂去世,張寔之子張駿嗣位,前涼政權進入極盛時期。據《資治通鑑·晉紀》記載:“初,張軌及二子實、茂,雖保據河右,而軍旅之事無歲無之。及張駿嗣位,境內漸平。駿勤修庶政,總御文物,鹹得其用,民富兵強,遠近稱之,以為賢君。”

    02 西域賓服

    張駿經營西域的第一個目標是控制高昌。高昌四面大山、地勢高敞、人庶昌盛,是絲綢之路出敦煌進入新疆後北道路線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西漢以後歷代王朝都在此駐軍屯田。當時駐紮在高昌的戊己校尉趙貞拒絕依附於張駿,張駿便造謠趙貞謀反逼反趙貞,張駿藉機用兵,並在第二次出兵時一舉控制了高昌。

    張駿攻下高昌後在此地設立高昌郡,並下設縣、鄉。這是郡縣行政制度在西域的第一次實施,開以行政手段管理西域的先河,使漢文化圈向西擴充套件,也使邊塞西移到陽關和玉門關以西,促進了邊疆的開發以及西域與中原的交流。

    之後,張駿“使其將楊宣率眾,越流沙,伐龜茲、鄯善。於是西域並降。”又重新規劃疆域和行政,實現了對西域的有效管轄。永和二年(346年),西域諸國朝見張駿。前涼經營西域已經取得了非常滿意的結果。

    03 經營西域

    除實行軍事手段和政治手段對西域進行管理外,前涼還延續了前代行之有效的屯田政策。此時的屯田主要集中在Murano(後移到海頭)和高昌兩地。Murano位於塔里木河的下游,是絲綢之路出敦煌進入新疆後南道路線的必經之地,在Murano屯田,不僅可以保證難道絲綢之路的暢通,而且對維護西域的穩定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前涼一直在Murano駐軍至塔里木河改道、Murano水源斷絕。此時的Murano和高昌兩地南北對峙呼應,共同為維護西域的和平和穩定發揮了巨大作用。

    張軌還在河西推行貨幣流通的政策,讓前涼的法定貨幣五銖錢在東起隴西、西到西域的廣大流域內流通,結束了西域經濟發展史上的自然經濟時期。後來,其子張重華又在此基礎上採取了“除關稅”的政策,進一步刺激了西域和河西之間的商業貿易。

    在此時的經濟政策下,河西和西域之間的貿易很快暢通,西域商品大量流入河西,“時西胡致金胡瓶,皆作拂蒜奇狀,並人高二枚。”姑臧也成為西域商人和使者常來常往的地方,西域諸國多次到這裡通貢。比如328年西域諸國獻汗血馬、火布、封牛、孔雀、巨象及諸珍異二百餘品。中原的糧食、絲綢、布皮、紙張也紛紛傳入西域。

    前涼還被成為“西北漢文化的中心”,中原人民紛紛移居河西,他們把先進的文明也帶到河西,透過前涼傳到西域。近些年來,從新疆地區出土的文物、文書可知,中原地區的牛耕技術、絲織技術、灌溉技術和築堤技術等也由內地帶到西域,這對西域農業、手工業等的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前涼還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和紐帶,讓西亞、中亞和南亞的文化也透過絲綢之路傳到中原內地。

    前涼歷經七十六年,最強盛時其疆域包括甘肅、新疆大部分、青海、寧夏一部分。就目前中國版圖而言,幾乎包括了整個西北地區。

    在“五胡十六國”時代,中原四分五裂、戰爭頻仍,但前涼所控制的西北地區卻相對安定,恢復和發展絲綢之路已成為可能,不僅使得漢代已有的北道和南道繼續保留,還新發展了第三道。《魏略·西戎傳》中所說的“從敦煌玉門關入西域,前有二道,今有三道”,說的就是這樣的變化。

  • 2 # 經典守望者

    前涼政權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割據西北的地方政權,由漢人張軌所建立。在前涼的統治之下,西北地區的軍力強盛甚至可以控制西域十六國,曾經出征過高昌等國,使得西域諸國賓服中原。其原因大致如下:

    1、西域各國大多地域面積狹小,數量也非常多。在漢代就有西域三十六國的提法,這也就造成各國能夠發展的空間其實有限。而且,西域之地多荒漠,各國必須逐水源而居,以遊牧採集經濟作為自己的經濟基礎。這樣的條件下是很難發展出強大的軍力的。所以,前涼一個地方政權就可以將其擊敗,建立起中原王朝的威望。

    2、西域自漢代張騫建立絲綢之路後,常年與中原通商,漸漸商品經濟成為了西域各國的重要經濟來源。控制住絲綢之路的咽喉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控制這些小國。而前涼政權恰恰就掌握絲綢之路的重要關鍵點——居延金塔一線。擁有這樣的先天優勢,前涼政權只要不是要滅亡吞併西域小國,這些西域各國是絕不會挑戰它的權威的。

    3、前涼政權在早期一直尊奉晉朝的正朔,也就是維持著晉朝對於西域的天然控制力。法統的力量歷經漢魏晉數百年的沉澱,已經在西域各國中形成慣性,只要是中原王朝的代表,他就可以在西域發號施令。所以,西北地區無論是西漢末年還是東漢末年的統治都是比較平穩的。無論中原是烽煙四起還是四分五裂,西北地區都可以穩坐釣魚臺,坐看成敗,董卓也是憑藉這一地區獲得最初的政治軍事資本,可見這一地區的特殊性。

  • 3 # 歷史淘沙

    西晉滅亡之後,涼州刺史張軌及其後代開始了在河西走廊的統治,當時北方已然大亂,司馬睿南渡在建康稱帝,卻沒有進軍北方的決心。北方唯一被漢人管理又始終保持穩定的就只有河西走廊了,北方的漢人文化在這裡得以繼續發展。

    張家人在河西走廊站穩腳跟之後,就開始經營四方,東面是匈奴人建立的前趙政權,不斷攻擊河西走廊地區,向東發展的道路被封死了,前涼只能開始向西發展,並且迅速控制了西域。前涼採取了什麼手段迫使西域諸國臣服,三大招:前朝餘威、軍事打擊、經濟扶持。

    前朝餘威

    從三國時期西域就開始歸屬魏國,為了抵禦諸葛亮的北伐,魏國在西域沒少下功夫,派遣了大量的軍隊駐紮西域,為了養活軍隊又實行了屯田制,對西域的統治不斷加強。西域諸國在這一時期從來沒敢炸過毛,一直到西晉時期都是老老實實。

    西晉滅亡之後,前涼開始時一直沿用西晉的年號,肩負有管理西域的責任,前涼對西域諸國一直以中原王朝的身份自居,這也使得西域諸國想進行任何叛亂活動都有所顧忌。

    軍事打擊

    如果沒有軍事行動,緊緊靠威服西域是不夠的。前涼在抵擋住前趙的多次進攻之後,逐漸在河西走廊站穩腳跟,於是開始漸漸地向西發展。

    在攻克高昌之後,前涼實際上已經打開了進軍西域的門戶,前涼在高昌駐軍之後,開始出兵打擊開始蠢蠢欲動的鄯善、龜茲等國,皆攻克。在消滅掉這些刺頭之後,西域又開始變得安穩起來,陸續開始派遣使者朝貢前涼。

    經濟援助

    古往今來的戰爭都是一個模式,如果僅有大棒,沒有蘿蔔,關係遲早破解。前涼軍事上打服西域之後,就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恢復西域的經濟。比如採取了統一河西走廊和西域貨幣的政策,把河西走廊和西域的經濟連為一體。又採取了減免關稅的措施,使得西域和河西走廊之間的貿易不斷。又將河西走廊地區先進的灌溉技術傳播到西域,使得西域的糧食收成不斷增加。

    在三大措施的互動作用之下,前涼牢牢的控制住了西域。值得一提的是,前涼還是唯一一個由張姓人建立的國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治療狐臭,小蘇打去狐臭有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