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沒資格說苦
-
2 # 別人都叫我知識小王子
得姓始祖:廖(�f)叔安。帝顓頊相傳生於若水,居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東南),為南方楚國的先祖,其後裔叔安夏朝時受封於�f(古廖字)國,故稱�f(廖)叔安。春秋時,廖國被楚所滅,華人以國名�f為氏,稱為廖姓,廖叔安作為始封國君,被尊為廖姓始祖。 姓氏源流 廖(Liào �f)姓古老多支,源出有六: 1、出自己姓,為上古時期廖叔安之後裔,以國名為氏。據《左傳・昭公二九年》及《風俗通》等資料所載,相傳帝顓頊有個後裔叫叔安,夏時,因封於�f國(又作蓼國,今河南省唐河縣南),故稱�f(古廖字)叔安,其後代以國名�f為氏,稱廖氏,是為河南廖姓。 2、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後裔,以封邑名為氏。據《廣韻》、《姓氏考略》等資料所載,周文王有個兒子叫伯廖,因受封於廖邑,其後裔也有以邑名廖為氏,稱廖氏。這支廖氏,望出鉅鹿。 3、出自偃姓,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後裔,以國名為氏。據《潛夫論》雲:“皋陶庭堅之後,封於蓼(今河南固始縣),子孫以國為氏。”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後裔夏時受封於蓼,春秋時英、立等小國,即皋陶後人所建。楚穆王四年滅英、立二國,其後子孫有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即為廖氏。 4、出自躲避殷紂暴政,為繆、顏二姓所改。據《小溪廖姓祖祠房譜廖姓考源》所載,繆、顏二姓皆皇帝所賜,商末,殷紂王執政時,殘酷無道,繆、顏二姓有隱居於黃河西北(今陝西與山西交界處黃河段),改姓為廖。 5、出自張姓,入贅廖家而改姓。據《廖氏大宗譜》所載,明代福建人張元入贅廖家,改姓廖,其子孫遂為廖姓。 6、出自賜姓或其他小數民族有廖姓。清乾隆二十三年賜臺灣土著七姓,其一為廖;仫佬、瑤、水、苗等族均有廖姓。 遷徙分佈 廖姓最早發源於河南省境。廖姓歷史上最大郡望“汝南郡”早期即出此地,當時河南廖姓之昌榮,自不必言。秦漢之際,廖姓始有遷往周邊地區者。伯廖一支形成鉅鹿郡望。另有汝南廖姓後裔廖惠避秦之亂而遷河南(據《廖氏源流序》)。魏晉南北朝時期,繼“永嘉之亂”始,北方廖姓大舉南遷,此期,廖惠後裔廖化自襄陽(今湖北省襄樊)遷入四川,是為入蜀始祖。傳自廖世璋,居江蘇南京,其二子分別入居洛陽、浙江永嘉。傳自廖延齡,任武威(今屬甘肅省)太守。另有晉代隱士廖堂,將樂(今屬福建省)人,為最早入閩者。唐時,入閩者甚眾。唐初有廖姓隨陳元光父子開漳入閩,唐末有廖姓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廖惠一支傳至廖崇德,任江西虔化令,其後人又有遷居福建汀州寧化石壁寨,進而遷上杭等地者。宋代,廖姓已是福建大姓,名士輩出。元代以前廖惠一支遷徙情況,《興廖氏族譜》所述較為明晰:“其先祖世居汝南,魏晉南北朝時,因北方戰亂,播遷於江南各地。唐時,其祖由江西雩都,避唐末之亂,遷於福建汀州寧化石壁寨。後子孫因亂,又遷順昌,廖氏居於閩者益眾。至宋末,再由寧化經長汀、上杭、永定,而入廣東――大埔、梅縣、興寧、五華等地區。”明代,山西大槐樹廖姓分遷於河北、河南、江蘇、北京等地。清代,閩粵廖姓有入臺進而移居泰國、新加坡等地者。今日廖姓以江西、湖南、四川、廣西、廣東等省居多,上述五省廖姓約佔全國漢族廖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廖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六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三四。
-
3 # 鷽鳩
《路史•小昊》:
“初,帝裔子娶高陽氏之女,曰修,生大業。大業娶少典氏女,曰華,生陶。
“陶生馬喙,忠信疏通,謇而敏事,漁於雷澤。虞帝求旃以為士師,陶一振褐而不仁者遠。乃立犴獄,造科律,聽獄執中,為虞之氏而天下無冤。封之於皋,是曰皋陶。
“虞禪禹,禹遜之皋,辭焉。卒崩於皋,所謂公琴者。”
小昊,即少昊金天氏。裔子,遠子,指輩分較遠的子孫。皋陶的父親叫青陽大業,母親叫少典華,而少昊就是他的遠祖。
回覆列表
李姓源於嬴姓和姚姓 源於嬴姓和姚姓,出自皋陶之後顓頊帝高陽氏的後裔理徵和舜帝姚姓的後代結合的後代,或出自道家創始人老子李耳,屬於以官職名為氏。顓頊和舜帝后代一說:李姓祖先之一是伯益,伯益是帝顓頊的裔孫。舜帝時候,伯益因幫禹治水有功,又為舜馴服鳥獸,被舜賜姓贏氏,李姓出自嬴姓和姚姓,李姓祖先之一:贏姓出現因為舜帝的賜姓給他的女婿姓為嬴,還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兒嫁給他。舜帝,姚姓,舜,黃帝子孫,生於姚地,以地取姓為姚,其後代就以姚為姓。堯時,皋陶曾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子伯益被舜帝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理氏改為李氏的說法概括有兩種: 一種說法是:商帝辛時,皋陶後裔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因食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稱理,便改姓李氏。 商周之際,理徵的妻子契和氏帶著年幼的兒子利貞外出逃難。契和氏本是陳華人(今河南淮陽),想逃回孃家,又怕連累孃家人,於是便往豫西方向逃。當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時,母子二人飢餓難忍,疲憊不堪,這一帶荒無人煙,幸好契和氏發現附近的樹上結有一些“木子”,於是便採下來吃,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然後,他們又到豫東,在離淮陽不太遠的苦縣(今河南鹿邑東部)安家落戶。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時也為了躲避叛軍的追緝,又因理、李同音通用的緣故,自利貞開始改理氏為李氏。(南方的林姓也有支改姓過李,林姓是商代殷比干之後) 另一種說法是:據史籍記載,周朝以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利貞的後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顯然,李氏是始於李耳稱姓的。皋陶人物簡介 皋陶,名庭堅,字聵,顓頊帝與鄒屠皇后第七個兒子,據《舊志》、《左傳》。舜、禹時期計程車,士師,大理官,即司法長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法官。《春秋�C元命裡》載:“堯得皋陶,聘為大理,舜時為士師。”《虞書・尚書》載:“帝舜三年。帝曰:皋陶,蠻夷猾夏,寇賊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另據《呂氏春秋通詮・審分覽・君守》載:“皋陶傳說為虞舜時的司法官,皋城(今安徽六安)人,皋陶是東夷少昊之後,生於公元前21世紀,偃姓,春秋時期的英、六等國是皋陶的後人。今六安城東有皋陶墓。” 皋城(今安徽六安市)人。 因次子仲甄封六,因而被尊為古六安國始祖,偃姓。今六安城東有皋陶墓,春秋時期的英、六等國是皋陶的後人。 古籍載:皋陶有三子。長伯翳(伯益)能馴鳥獸,事虞,食於贏;次仲甄、事夏、封六(安徽省六安市);次封偃,(山東曲阜西)偃後俱食子楚。皋陶卒後其長子伯翳封於贏秦,而威震四海的秦始皇贏政乃皋陶長子之後,皋陶之後伯益原是舜的畜馬官,因養馬有功被賜於“贏”姓,周孝王時,伯益之後又營養牲口被封“秦邑”,號稱“秦贏”,伯益後裔造父。周繆王時造文取驥之乘匹獻繆王,王使造父御,攻徐偃王,破之。仍賜造父以趙城,由此為趙氏,趙城(山西洪洞縣趙城鎮),古造父之邑,趙姓始祖。次子,事夏,後封於六安。而英、六等姓為皋陶少子後,偃姓後逐漸遷於楚。舒、徐、阮、江、黃、葉等姓均為皋陶後裔。 皋陶是中國神話中公正的法官。清臉鳥嘴,鐵面無私。生活在公元前(大約2280一2170年)原始社會末期和奴隸社會初期,當時在晉南一帶的堯、舜、禹等部落結成強大的聯盟,形成了華夏諸國的核心。堯都平陽(今山西臨汾)。皋陶卓有成效地輔佐的堯、舜、禹三代君主,成為中國先秦史中一位深遠影響的人物。其創刑、造獄,倡導明刑弼教以化萬民的思想為四千多年來中國各個時期制定、完善、充實各項法律制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歷史上被人們喻為“聖臣”。 相傳皋陶有一隻獬豸(獬豸又稱直辨獸。當人們發生衝突或糾紛的時候,獨角獸能用角指向無理的一方,甚至會將罪該萬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慄。),能知道誰是有罪的人,皋陶審理案件,遇到疑難,就牽來獬豸,獬豸只觸有罪的人。 傳說舜時被任為掌管刑法的官。禹繼位後按禪讓制舉薦皋陶為他的繼承人,“且授政”(即叫他處理政務),但皋陶先於禹而亡故,未繼位。後來禹又舉薦益為繼承人。 皋陶,與堯、舜、禹同為“上古四聖”,是舜帝執政時期計程車師,相當於國家司法長官。皋陶又是上古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史學界和司法界公認為“司法鼻祖”,他的“法治”、“德治”思想,與今天的“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有著歷史淵源關係,皋陶文化中的司法活動與法律思想對中國古代法律文化有著重要影響。皋陶還被後人神話為獄神,他輔佐夏禹理政、治水和發展生產,併為融合夷夏和後來中華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貢獻。禹根據皋陶的品德和功勞而舉他為繼承人,並授政於他。但皋陶未繼位即去世,禹便把英、六一帶封給其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