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錘哥26484037

    個人認為史書這個範疇其實很廣,通常我們認為史書就是單一的記載哪個朝代的書,其實不是。史書包括,詩歌,小說等文學作品,野史,以及當時的一些官方記載文獻等等。透過這些綜合來還原古時候的經濟文化生活。那麼當代的史書就包括我們日常所見的各行業單位的檔案,修訂的縣誌,以及編纂的大事記,我們日常工作所記錄的文字資料都可以作為以後的人研究我們這個時代的史書。

  • 2 # FrenzyGod

    史書本來就是指古籍中專門記載歷史的書。它分為官方編纂的“正史”,和民間流傳的“野史”。就權威性而言,“正史”勝之,若就趣味性而言,則“野史”反之。

    但總體來說,歷史本來就是記載過去之事,在三代及以前,文字都是貴族專用,那是士們壟斷文字就相當於壟斷了發展力,他們所寫之“文字”記載都是國之大事,如:戰爭,祭祀,慶收等關係國之興亡之事!承載文字的也是龜甲,銅器等貴重物品。普通百姓沒有機會使用文字也看不懂!基本上都是文盲。而到春秋戰國,由於連年戰亂,民不聊生,一些有志之士開始思考如何改變現狀,如何就國就民如水火這才誕生了“百家爭鳴”之態,當然文化的興盛也離不開社會生產的發展。由於當時已經開始使用鐵器,生產力的提高,井田制的瓦解導致奴隸制度逐漸消亡,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在中國開始逐步確立!文字載體也由那些貴器向更為廉價的竹、帛轉變!而且比較重要的是一批沒落的貴族階層他們不再壟斷文字的使用而向下層傳遞,以孔子這種隨處講學,席地而坐的教學模式在當時興起!而且由於各國的兼併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國王為了富國強兵也需要大量人才,舊的知識壟斷已經無法繼續存在。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文化知識的大發展傳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一,史書的發展:

    早期的史書都是以編年史的形式存在,晉朝太康年間汲冢出土的《竹書紀年》也是編年體。東漢末年,荀悅撰成《漢紀》,開創了編年體的斷代史。北宋司馬光撰《資治通鑑》,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編年體的優點是方便考查歷史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瞭解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絡,還避免敘事重複,《資治通鑑》的成功開創了撰寫編年史的高潮。陳寅恪曾說:“中國史學莫盛於宋。”。編年體盛行起來,從而產生了綱目體與紀事本末體,梁啟超以為:“蓋紀傳體以人為主,編年體以年為主,而紀事本末體以事為主。夫欲求史蹟之原因結果以為鑑往知來之用,非以事為主不可。”

    范曄撰著《後漢書》時曾對紀傳體和編年體進行過比較。他說:“《春秋》者,文既總略,好失事形,今人擬作,所以為短;紀傳體,史班之所變也,網羅一代,事義周悉,適之後學,此焉為優,故繼而作之。”張輔根據《史記》、《漢書》字數多寡來評價作者,“遷之著述,辭約而事舉”,所以認為《史記》優於《漢書》。幹寶《晉紀》,“其書簡略,直而能婉,鹹稱良史。”

    袁宏談及寫作動機說:“予嘗讀後漢書,煩穢雜亂,睡而不能竟也,聊以暇日,撰集為《後漢紀》。”袁山松撰寫《後漢書》,他總結說:“書之為難也有五:煩而不整,一難也;俗而不典,二難也;書不實錄,三難也;賞罰不中,四難也;文不勝質,五難也。”

    杜佑推出《通典》後,史書增加了典制體,又衍生了會要體。

    章太炎在《中國通史略例》主張以《表》、《典》、《記》、《考紀》、《別錄》等五種體例來撰寫歷史;梁啟超在《中國史敘論》主張以《年表》、《載記》、《志略》、《傳志》四種體例撰寫歷史。

    梁啟超在《新史學》將史籍劃分為十種二十三類,即正史(官書、別史)、編年、紀事本末(通體、別體)、政書(通體、別體、小紀)、雜史(綜記、瑣記、詔令奏議)、傳記(通體、別體二)、地誌(通體、別體)、學史、史學(理論、事論、雜論)、附庸(考據、註釋)等。

    二,按真實性分類

    正史:以紀傳體、編年體的體例,記載帝王政績、王朝歷史,人物傳紀和經濟、軍事、文化、地理等諸方面情況的史書叫正史。如,通常所說的二十四史。除少數是個人著述(如司馬遷的《史記》、范曄的《後漢書》、陳壽的《三國志》、歐陽修的《新五代史》)外,大部分正史是由官修的。

    別史:主要指編年體、紀傳體之外,雜記歷代或一代史實的史書,如《東觀漢紀》、《東都事略》、《大金國志》以及《通志》等史書都屬於別史。由此可見,別史實際上是正史類史籍的重要補充部分,猶正史之別支,所以《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別史類敘》中才有“猶大宗之有別支”的說法。由著名學者創作的,有時與雜史難以區分。如《漢晉春秋》。

    雜史:只記載一事之始末,一時之見聞或一家之私記,是帶有掌故性的史書。它不同於紀、傳、表、志等體例齊全的正史,也不同於關係一朝執政的別史。它不受體例限制,博錄所聞,雖雜荒疏淺,卻可彌補官修史書的疏漏與不足,包括家史,外史,小史,稗史,野史,逸史等類別。

    野史:有別於官撰正史的民間編寫的史書。

    稗史:通常指記載閭巷風俗,民間瑣事及舊聞之類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類鈔》,近代人徐珂的《清稗類鈔》。有時也泛指“野史”。

    三,按體例分類

    紀傳體:紀傳體史書創始於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它以人物傳記為中心,用“本紀”敘述帝王;用“世家”記敘王侯封國和特殊人物;用“表”統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用“書”或“志”記載典章制度;用“列傳”記人物、民族及外國。歷代修正史都以此為典範。又如《漢書》。有個別的正史沒有書或者志,比如《三國志》

    編年體:編年體史書按年、月、日順序編寫,以年月為經,以事實為緯,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絡。以編年體記錄歷史的方式最早起源於中國。如《左傳》、《資治通鑑》等都屬於這一類。《春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紀事本末體:創始於南宋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這種體裁的特點是以歷史事件為綱,重要史事分別列目,獨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順序編寫。現有九部紀事本末體的古籍。

    國別體:國別體史書創始於《國語》。國別體史書是一部分國記事的歷史散文。分載多國曆史。如《戰國策》都屬於這一類。

    四,按時空分類

    通史:連貫地記敘各個時代的史實的史書稱為通史,如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因為他記載了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時代,歷時三千多年的史實。

    斷代史:記載一朝一代歷史的史書稱為斷代史,創始於東漢班固的《漢書》。二十四史中除《史記》外,其餘都屬斷代史。

    五,按學科分類

    記載各種專門學科歷史的史書稱專史,如:經濟史、思想史、文學史、史學史等。

    總而言之:史書未必一定能如實紀錄歷史,而是收集各地事件,再編整合書。

    中國王朝歷史的真實性一直受到質疑,被指是統治者的治國工具。

    劉知幾稱之:“自戰國以下,辭人屬文,皆偽立客主,假相酬答。”

    不過也不必妄自菲薄,中國之歷史本就由中國之人寫,更因由中國之人說!大家都認為的歷史就是中國之真正的歷史。

  • 3 # 關東俠客

    中國古代是十分著重歷史的,甚至有人認為歷史就是華人的宗教。公元前841年西周鎬京發生華人暴動,共召共和。共和元年是中國有確切紀年的開始。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都有史官紀載本國重大事件,比如根據魯國的編史寫成的《春秋》。可昔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把六國的史書都燒了造成文化斷層。《史記》是中國第一部記傳體通史,《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漢書》是中國第一部斷代史通史。此後王朝更替都有為前朝著史的傳統。中國共有二十四部史書。此外,皇帝身邊還有專門的人員記述皇帝日常言行,起居等。叫起居著,如《唐高祖起居著》。地方州縣有地方誌,家族有《家譜》作為史書的補充。新中國成立後非常重視史書的蒐集整理。編修民國曆史,還有歷史人物的回憶錄。當代史怎麼寫不態清楚,可能是每三十年或五十年一修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野薔薇會生什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