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蒼耳子78413762

    對不住,已超過你那前題下的年令段了。不過簡答一下。

    50.60.70和8o年代的一部分時代。

    可以說對孩童與少年來講,大概是鞭花爆竹,美食新衣,零花錢…,對於成人來講就是忙年。辦年貨,做衛生,以及忙家宴的準備。就是花錢,全家團聚,遠道來客,相互拜年。

  • 2 # 韓魏玲

    我今年60多歲,我小時侯對過年的感覺非常好。可以講要放寒假了,就天天問什麼時候過年,父母講這塊肉那條魚現在風乾,是過年吃的,這新鞋和新衣也是過年穿的。真的!春節一大早,放鞭炮。從頭到腳基本是新的,到四周鄰里走一圈,道聲新年好,相互在比試一下新衣服,要知道這是父母一年勞動工資換來的,看到人家穿個呢子的毛料衣服,我簡直就發呆,眼睛發亮,好羨慕呵!於是這個年還未過了,就想著來年什麼過,有好吃的吃,有好看的衣服穿。這是60年代。70年代,我上學了,大約上二年級時就文化大革命,於是不過年了,反正也窮,買衣要票,買肉也一樣,買菜要排隊,煤油燈也要上計劃。過什麼年,砸四舊,跳忠字舞。80年代的過年,年輕人精神振奮,也不過年,複習上夜校要讀書,要上大學改變自己的命運,要民富國強。我要上大學,我要讀書,這已成為那個時代的最強音,也是父母的最大希望。過年也是去學習。90年下海經商最熱門,過年能有大哥大抓在手上就是牛,過年買一個卡拉ok唱唱,全家熱鬧,我沒有考上好學校,於是每年過年也基本不過年,抓緊時間給子女學習加班,有十多個過年是在圖書館過,我這一生太失望了,我少壯沒努力,我要讓子女出人投地,為我爭氣。現在想起來才知道:每一個人的命運都與國運有關,國家好,人民順利幸福。oo年我就下崗了,我打工,睡地鋪,從頭再來,現在想起來也辛酸,知識文化不夠,技術技能也沒有,創什麼業?怎麼能從頭再來。以後我就基本沒有過年的感覺,吃穿也已不是要考慮的事,這些人人都可以滿足。現在的年,各人各家有自己的過年方式,且人人自由快樂!

  • 3 # 鷹擊長空93530926

    年的味道在,

    60後的眼裡,空蕩中又滿足充實。父母去了不在有可以撒嬌依賴的天空,然而確有兒孫滿堂的尼補。

    70後的眼裡,上有老下有小,上下擠壓過年為了家人們的團聚,強言歡笑。

    80後的眼裡,上有父母依賴,下有老婆孩子熱炕頭,好不如意過年放飛了,連賭帶嫖,吃喝笑鬧。

    90後的眼裡,看到別人成雙成對,羨慕嫉妒恨當中,光棍找光棍,媳婦找媳婦,樂的逍遙,即便獨單也學00後的正規佛系。

    00後的眼裡,那就是正規佛系,父母對青春期,學歷要求的不理解。好不容易過年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就是學習學業考學補課的叨叨。不再是小時候當寶兒,小皇帝了。在聽叨叨的煩啦,鬱悶了,掛上耳機。貧僧打坐,管我想啥不想啥呢?就是佛繫了。

    親情,沒有兄弟姐妹,愛情,太小又自我,好不容易喜歡男孩兒,女孩兒,人家自我,獨立,高傲,就是不搭理。只能守住被標榜的純正佛系。

    年的味道就是這麼過地。

    回答完畢,分不到10萬元,問答笑噴友就是正規佛系。

  • 4 # 藍天白雲168

    年,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曰,不同年代有不的感受味道,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年的味道也在原有的基礎上正不知不覺得發生著變化。五六十代的年天不亮早早起來穿上新衣裳埃家埃戶去盍頭拜年!也不是每人每年都有新衣服穿。哪時年的味道清貧,實在,親情濃厚,特別純真,空氣河水都是甜的,年的味道象雨露慈潤心甜。象小蔥伴豆腐。

    六七十年代的味道是破除迷信,不講叩拜,講忠誠,一心向黨講無私,大幹快上,艱苦奮鬥力爭上游,年的味道是講豐獻的味到。年的味道也是大白菜燉粉條的味道。

    八九十年代,年的味道,是社會過度時期思考的味道,是怎樣理解社會的變革,重新做出不同以往選擇味道的菜。年的味道象la椒和西紅柿的味道。有又苦又la。又有酸甜的味道。

    今天年的味道,親情淡漠了許多,勢力眼增長了不少,酸甜苦la照樣有,但西紅柿拌糖的味道更多了些。

  • 5 # 紅茶美食領域創作者

    六零尾,七零頭趕上用票買過油!啟蒙領袖悲逝世,懵懂少年不覺愁!過年只盼煙花炮,撫今思昔說從頭!

    60和70後眼中年的味道是一掛掛紅皮白引信的鞭炮,是老爸老媽省吃儉用購買的新衣服,也是除夕夜餐桌上的好“嚼咕”!

    80後眼中年的味道是黑白電視裡面的上海灘和靖哥哥,有新衣服的欣喜已經變成了,過年穿“”奇裝異服”不會捱揍的藉口,一張張“大白邊”壓歲錢就是年的味道!

    90後眼中年的味道是本山大叔逗趣幽默的小品,是把“毛爺爺”揣進口袋能買喜歡玩具的喜悅!是回家被三姑六婆老爸老媽逼婚的懊惱!

    00後眼中年的味道是網上玲琅滿目的祝福語,各種直播小影片。是賴床看手機不用補課學習的好機會!

    隨著時代的進步,觀念的轉變。過年的氣氛已經遠遠趕不上“平安夜”“聖誕節”情人節的火爆了!過年的味道也越來越淡嘍!

  • 6 # 方寸居

    70後只能回答70後的小時候,那時候物質生活匱乏,家裡孩子又多,平時捨不得吃穿,到過年都會滿足你,無論好壞,每個孩子都有新的衣服和鞋子穿,肉、菜、餃子也能隨你吃個夠,最主要的是能得到壓歲錢,能買鞭炮隨便放……

    那時候過年小孩子們狼一群狗一群的瘋跑,隨便到哪家都能混吃混喝,大人們窮而樂呵著,架起一堆木頭疙瘩圍在一塊邊烤火邊吹牛,嘴饞的小孩會拿來紅薯埋在火堆灰下面,轉悠一圈回來看看熟沒熟?

    那時候沒有精美的糖果和巧克力,只有自家產的炒花生、炒黃豆、葵花籽、爆米花……家家都有一大筐,誰來隨便抓著吃,走時還一定要把小孩子的口袋塞的滿滿的……

    那時候,生活很窮,但精神很富足,年味很濃……

    想念70後小時候的春節!

  • 7 # 公民健康為重

    按年度說過年,五十年代過年,在模模糊糊浮現在腦海裡。家家戶戶用石磨磨米漿蒸崧糕,芋頭粉,切番薯片,竽頭片曬半乾,搓麵粉做蛋散,做酥角,椰蓉角,豆沙角,軟皮煎堆,圓碌煎堆,炸花生,炸地豆雞忙得不可開交,年三十晚全家二十幾房人到大祠堂開飯,桌子擺滿雞魚燒肉,花園樹下全是飯桌,來的都是自家人。開飯前祭祖奉神。祖先神主牌有幾層排列。男主穿長袍大襟衫,女主穿裙,繡褂。有人打銅鐘的喊什麼?上香!?門堂上歷代列位祖先,在上,始祖:公,繼後幾十代祖先大人:保佑子孫昌盛,老少平安!旺丁旺財,明:大夫府第,名門望族,行善積德,為官清廉,文韜武略,步上青雲!三跪九叩,祖宗保佑子孫萬代昌盛興旺!敬酒。謝天謝地謝祖先。(開飯)

    60年代祠堂早已公用了,不再拜祠堂了。各宅在自家拜祖。當時要儲糧備荒,大家按年齡人口定額分米票,肉食等,搭大食堂。所以沒有家族團年會。過年如過日,每人小白菜二朵,肥豬肉四片。父母給一分紅包共2分,姨母給2分。姑姑一分,叔伯給一分,表哥嫂無給。窮餓。後來發現田坑有螃蟹青蛙,塘裡有小蝦魚就去撈回來,撿鳳凰樹葉梗烤火燒蝦蟹開心過年。到後五年,父親工傷吐血,悲傷,貧寒餓,過年沒棉衣,沒鞋穿木屐,坐磚頭,捧崩口碗,吃鹽飯四片肥豬肉過年。

    70年父親工傷吐血手術後上班,再出血住院,手術幾天讓回家不住院,回家後不久去世,沒有過好年。過年誰也不發紅包。也不往來,過年街上如影動,鄰里六親撞面不相干,低頭向下看路行。

    80年過年歡聲爆竹聲,從前故里又來人,酒肉不多能待客就是手頭錢幾個。小孩無憂追逐玩,排隊試食碟掃光,一群餓友正長大,旺財旺家靠80後。1988龍年大發,人人振奮迎改革!吃飽穿暖,還有獎金髮,盼到好景,商機強者發。

    90生人好年代,國泰民安大發展,共同走進新時代,兢爭努力致富大翻盤,股市彪升入手都賺,只是錢少看著別人發。過個肥年自由行,有錢可去香港過新年,旅遊全國度春節,家裡糖果是擺設。小朋友吃飽穿新養嬌氣。不再進廚偷吃雞。奶奶喂年飯追啊追,就怕小孫秘秘肉不長堆。

    千禧更有春晚樂,過年都等倒數跨年夜,平均人人萬元戶,排尾窮人也不用捱餓。幸福!滿足!平安!自由人生多快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著名的音樂家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