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著名愛國人士
-
2 # 澳古說歷史
首先北宋之所以收復不了燕雲十六州不在於軍隊的戰鬥力,也不在於糧草軍餉的問題,更不在於有無名將的問題,而是其體制的問題,眾所周知北宋採取的是“重文抑武”的國策,由於北宋之前,中國是處於五代十國時期,這時期武將叛亂,殺主自立屢見不鮮,所以北宋立國之後,宋太祖為了徹底的杜絕此類事情的出現,並來了一出“杯酒釋軍權”,這個時候北宋內部所有將領掌控的軍隊全部都朝廷,也就是皇帝直接掌握軍隊的建置、調動和指揮大權,同時宋太祖還特此設定了三個機構來分別管理軍隊,樞密院為最高軍事領導機關,掌軍權及軍令;三衙,即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為中央最高指揮機關,分別統領禁軍和廂軍;率臣,為禁軍出征或鎮戍時臨時委任的將帥,統領地分屬三衙的禁軍,事畢皆撤銷。而這簡單的說就是樞密院有調兵權而無指揮權,而三衙有指揮權也無調兵權,率臣只有在戰爭狀態有指揮和調兵的權利,但在戰爭後會立刻撤銷。那麼這就會形成“將不知兵,兵不知將”,而這樣的結果就會形成一個特別好玩的事情,那就是如果統兵的將領是一個“老虎”,那麼這支宋朝軍隊在短時間之內突然變得很強大,很會打戰,但如果這支宋朝軍隊的統領是一個“貓”,那麼這支部隊不管以前是多麼的強大,也會變得很弱小。
還有一點就是北宋的軍隊統兵的將領其實實際權力都很小,在打戰的過程中,只要涉及到重大的軍事行動就不需要要上報皇帝,只有皇帝批准了軍事行動才能展開,如果將領不這麼做,而是未經通報就直接實施這次行動,那麼即時你打贏了,你也是欺君,你回朝之後得到的不是獎賞而是懲戒,那麼我們都知道戰場上的戰機稍縱即逝,如果你要等到皇帝批准,那麼戰機早就沒影了,還打什麼戰呢?
再者還有一件更離譜的事情,在宋太宗時期,將領每次出征宋太宗都會給他們一份陣圖,這些將領接到這個陣圖之後,在打戰的時候就必須要按照這個陣圖來排兵佈陣,與敵人決戰,如違背陣圖臨機決斷的,輕則問責,重則丟官,眾所周知,在敵情、地形、時段等戰場要素都無法預判或掌控的情況下,強迫軍隊生硬刻板地照搬圖紙打仗,簡直荒唐又不可理喻,你說這樣的軍事制度能打勝戰嗎?
此外,北宋還經常更換地方上的將領,這種操作優點很明顯,那就是地方上絕對不會出現山頭主義,可以徹底的杜絕個人勢力,而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地方上的軍隊普遍戰鬥力都很低下,甚至可能剛熟悉完自己上司的領導風格,就突然又換了一個領導來,那麼士兵們又得迎合這位領導的風格,久而久之,恐怕連士兵自己都有點麻木了,最終可能就會導致庸庸碌碌,毫無作為。其次,北宋統治者是按照“守內虛外”的政策進行軍事部署,禁軍有一半駐防在京師及其附近,其餘分戍全國各要衝地區,主要是為了鎮壓人民。邊境上只屯駐較少量的禁軍,對遼、西夏逐漸採取被動防守的方針,宋太宗曾這樣說:“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防;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懼也。帝王用心,常須謹此。也就是說基本北宋一朝所有的精銳部隊全部都在京城,而地方和邊疆上留守的都是次一等計程車兵,而且北宋每年都會從地方的軍隊抽調最為精銳計程車兵到京城的禁軍之中,而這就導致邊疆的軍隊永遠都是弱軍,如果說這些精銳計程車兵是被調到戰場上打戰的,那恐怕宋朝早就統一中國了,但可惜不是,這些精銳計程車兵是被調往京城去保護皇帝和那些達官貴人的,但殊不知精銳的部隊都是從沙場上鍛煉出來的,而不是養出來的,北宋的皇帝把這些地方上精銳都調往京城守衛,而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京城周邊的軍隊基本上都是不用打戰的,而一旦精銳計程車兵幾年不打戰,而是享受了幾年的福,那這樣的軍隊還是精銳之軍嗎?顯然是不會了,他們最後只會變成弱軍。
所以說正是因為這樣的軍事制度,北宋才在西夏和遼的戰場上接連失利,北宋的軍隊才會變得這麼的不堪一擊。可以這麼說即使是北宋僥倖滅掉了西夏,只要他這種軍事制度不變,他永遠也收復不了燕雲十六州,其實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北宋熬死了西夏和遼,本以為能夠收復燕雲十六州,可是卻來了個金國,這下倒好燕雲十六州都還沒有收復,就連北宋都被金滅掉了,還丟失了中原之地,好在北宋還有南方,還有一些名將在支援著北宋,最終在臨安南宋成立了,之後南宋又熬死了金,剛有機會收復中原和燕雲十六州,蒙古國又來了,蒙古國可比金更厲害,直接把南宋的土地全站了,這下宋徹底滅亡了。所以說不管宋佔領了多少土地,也不管宋面臨著是什麼樣的敵人,只要他自己的軍事制度不變,那麼他永遠都不可能能收復燕雲十六州,也就更別提統一中國了。
-
3 # 德全不畏
題主想說的是,北宋先打稍弱的西夏。滅掉西夏後,再打遼國收復燕雲失地。
這是個極好的戰略,但不適合宋朝。
我認為要收復燕雲十六州,關鍵之處在於,宋朝沒有了戰心。如果宋朝重拾戰心,燕雲十六州的收復會輕而易舉,甚至恢復唐朝盛世之威也是大機率事件。
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是人力,物力,以及敢戰的決心。宋朝崇文抑武,缺乏敢戰的決心。從而,中原的人力與物力的優勢,沒法轉化成戰力的優勢。
唐朝時,華夏的軍隊深入大漠,打的四夷皆服。到了宋朝,國民與唐人一樣同是華夏人,為什麼就不能打了。宋朝的人口規模與經濟實力遠超唐朝,戰力應該比唐朝更強橫才對。究其原因,是宋朝缺乏戰心。
王安石主政時期,宋朝朝堂的政策朝軍事上傾斜了一點。宋軍的戰力迅速出現大幅度提升,在河西走廊地區連戰皆勝,收復了河西走廊。為宋朝在西北地區的政治和軍事活動打開了局面。
可是,王安石失勢後。朝堂竟然認為,在河西走廊的軍事活動耗費錢糧,與民生無益。只算了經濟賬,就放棄了宋軍將士用血戰換來的勝利。這事情實在讓人感覺不可思議,卻又真實的發生了。
宋朝連到手的河西,都要放棄。能下定決心與西夏或者遼國血戰嗎?如果沒有沒有血戰的決心,又如何能打敗彪悍的西夏人和遼人?不在戰場上取勝又如何去談收復失地?
肌肉長在虎狼身上,會讓虎狼更勇猛有力。若是肌肉長在牛羊身上,只會遭到更多的災禍。唐朝時,華夏是侵略性十足的肉食動物,到了宋朝則是草食性動物,沒有血性了。
我敢斷定,就是宋朝打敗了勝仗,也不會想著滅人之國。只會考慮以更少的歲幣,維持與敵國的和平。如此之宋朝,有再好的戰略也毫無意義。
-
4 # 寒雨59435182
北宋確是有平西夏的計劃,但執行不到位。加之皇帝怕武將擁兵自重,所以重文輕武。收復十六州的大志變成了得過且過...
-
5 # 大用說史
即便是北宋佔領了西夏,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也還是比較困難的。
首先,先從國力和疆域上來看,前面的漢,唐的疆域都比宋朝的大,這就說明漢、唐的國力都比宋時的強盛,而那個時候的對手基本是匈奴,匈奴雖然彪悍,但還只是一部落連國家都算不上,國力、資源有限,所以戰力不能持久,只要戰爭進入僵持,則漢、唐必勝。而到了宋朝就不一樣了,大遼已經建國,而且建國時間比宋還早幾十年,國力、疆域都不在宋朝之下甚至還要超過宋朝,絕對不是當初的匈奴可以相比的,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講的宋朝想要戰勝遼國是很難的。
其次,從統治者及制度上來看,漢、唐基本是全民皆兵的(各地的地方部隊都挺厲害),而統治者基本都是好武的,對外的手段也比較強硬,所以對外能勝,而宋朝兵役制度卻是不同,地方部隊基本沒有太多戰力,而中央軍(禁軍)的人數又有限,而統治者除了前二代有開疆拓土的心之外,後來的皇帝基本都是隻求自保,重文輕武,對外基本都是採取守勢,甚至是破財換平安。
這種情況下如何能勝利,如何能夠收復得了燕雲十六州?
-
6 # 朕驚歷史
這個不好說,如果佔領西夏,宋軍南路和從西夏領地的西路兩路進攻,南路出淮河就是華北平原,步兵對陣遼軍的騎兵還是有點吃虧的。西路進攻要繞過太行山,太行山山高路險,比較平緩一點就是著名的太行八徑,遼軍分兵把守住這八道,宋軍也不會很容易越過。當年秦國前前後後打了五次才最後繞過太行山滅了趙國。前四次趙國依靠大將李牧利用太行山險峻地勢防得國力軍事力量強大的秦軍沒有辦法,最後一次因為李牧被聽信謠言的趙王殺害後才越過太行山攻下邯鄲滅趙的。韓信經井徑道滅趙,趙國成安君陳餘依仗自己有十幾萬人的兵力,小看只有幾千人的韓信,不聽謀士李左車將韓信困於井徑道待其無糧再擊的意見,主動出擊,最後被韓信用奇兵端了大營,才把趙國滅了的。
所以說,對於兵力比較弱的宋軍,遼軍只要能守住太行山防線就可以阻止宋軍東進收復幽雲十六州了。
-
7 # 山野崔某人
軍事力量會明顯增強,尤其是河套平原適合放牧、養馬,而大宋有朝以來最奇缺是軍事戰略物資就是馬,步兵對騎兵能保持少有敗績很不容易;
如果問可能的話,仁宗之前尚有機會,之後吏治敗壞,軍隊武備鬆弛,土地兼併嚴重,民生逐漸凋敝,等問題重重;雖然遼國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但隨著女真的崛起,在為宋朝北進提供條件下,也會不可避免的參與搶奪。
所以說有租客的戰馬或可彌補戰力不足,或者奪回部分幽燕,注意是或,大前提是政治上的清明,無內患才有機會拓邊!
-
8 # 愛無止境不忘初心
不能說宋不強,在當時,宋不能處於絕對優勢,遊牧民族不弱啊,到明,估計火器的運用,騎兵的剋星出現了,明清之後,遊牧民族逐步退出歷史舞臺,農耕和遊牧是相互影響的,相互的優缺點早己瞭如指掌。當今,對手是海外的強國。
-
9 # 熱情海風h
不能。成敗不在於地盤大小,而在於國策。秦實行獎勵耕戰的政策,最後統一全國。宋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雖保住了皇位,但丟掉江山己成必然。江山丟了皇位還在嗎?
回覆列表
其時,北宋當時的策略就是先打西夏,然後再攻打聊過。但是太祖立下的祖制讓北宋的軍事一直處於劣勢,表現在文官指揮軍隊,還有更戍法,帥不識並,兵不識將,另外,還有協同作戰能力太差,屢次被各個擊破。特別是高粱河一戰,致使朝堂上下恐遼恐戰。軍隊的戰鬥力低下,很多武器都得僱傭民工運送。全國的精銳是禁軍,別的廂軍,鄉兵,蕃兵僅僅是維持屬地治安,想在西夏撕個口是比較難的。整個兩宋對西夏的戰爭幾乎沒有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