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萌公益
-
2 # 陳曉明妮稱紅柳胡楊
中國戲曲中最象唱歌的個人感覺黃梅越劇了。黃梅越劇包括梆梆就-種聲腔,-臺戲由始至終唱唱唱啊,黃梅戲音調很簡單,就幾個唱過來唱過去就那幾個音符,簡單易學,全國十四人民人人都會唱。聽聽7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小行家…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Jaja多,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我家小弟弟,半夜笑嘻嘻…i丟手娟,罷手絹…找朋友找朋友…籲呵呵大家看他們象不象?我覺得持象,黃梅最家,本身鄉村民間小調矣
030 戲曲聲腔
聲腔是區分中國戲曲不同劇種的重要標誌。各個劇種之間的差別,體現在文學形式和舞臺藝術的各個方面,但主要表現為演唱腔調上的不同。聲腔,除指腔調及其演唱特點外,還包括由這一聲腔流佈各地繁衍而成的聲腔系統。聲腔產生之始總是以一種地方戲曲的面目出現,在發展過程中,這種地方戲曲在幾個不同地區因當地語音而引起了地方化的演變,使得這些不同地區的戲曲既保持著腔調、演唱特點及固有劇目上的共同特徵,又具有各地的地方特色,從而形成了聲腔系統。
聲腔作為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概括為“東柳西梆、南昆北弋、皮黃調”五大聲腔體系。
戲曲年畫《水滸傳》
“東柳”柳子腔源於明朝流行在山東一帶的柳子戲,是以演唱民歌、小曲為主。它興起于山東,流行於魯西南、魯中南、豫東、冀南、蘇北一帶。所唱曲調有〔柳子〕和慣稱為“五大麴”的〔山坡羊〕、〔鎖南枝〕、〔駐雲飛〕、〔黃鶯兒〕、〔耍孩兒〕,又稱“弦子戲”,俗名“百(北)調子”。考查今之柳子戲,可以明顯看出它還保留有高腔、青陽腔和崑腔的成分,說明在由俗曲演變為戲曲形式的過程中,吸收和借鑑了已經成熟的高腔、青陽腔、崑腔。
“西梆”梆子腔產生於陝西,得名於打擊伴奏樂器棗木梆,聲調高昂激越,在秦腔和豫劇中可見一斑。
“南昆”崑山腔萌芽早,聲調優雅柔美,善於抒情,影響範圍廣,有川昆、蘇崑、徽昆等。崑山腔亦稱崑腔、崑劇和崑曲,形成於崑山地區(今江蘇)。崑山腔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元末明初,崑山劇作家顧堅、顧阿英等埋首研究南曲,為崑山腔的誕生奠定了基礎,這雛形中的崑山腔只用於清唱。嘉靖中葉,魏良輔大膽地對崑山腔進行改革,創立了富有“水磨調”特色的崑山腔,綜合了南曲的打擊樂器和北曲的管絃樂器,風格細膩婉轉。隆慶年間,以梁辰魚為首的崑山作家繼續改進崑山腔,並在多種戲曲和散曲中充分運用之。第一部用崑山腔創作傳奇《浣紗記》標誌著崑山腔在戲曲舞臺上的正式獨立。
戲曲年畫《闖山》
崑山腔的傳統劇目有《遊園驚夢》、《思凡》、《跪池》、《醉皂》等,並在演出中不斷地得到完善。崑山腔清新委婉的聲調受到文人雅士和普通百姓的歡迎,自產生之時便風靡各地,從崑山、蘇州一帶影響到江浙地區,其形式的多樣性和內容的豐富性都推動了戲曲的發展,不僅推動改善了戲曲音樂體系,還增強了戲曲聲腔的表現力,提高了戲曲形式的靈活性,進一步促進了戲曲藝術的成熟。
“北弋”弋陽腔屬於幫腔,聲調粗獷樸實。弋陽腔形成於元朝後期,在明初流行,起源於江西弋陽,風格簡潔明快。清代李調元《劇話》雲:“弋腔始弋陽,即今高腔……京謂京腔。”弋陽腔採用曲牌連套,汲取了南曲北調的特點,增加了“幫腔、加滾、乾唱”的表演形式。清以後,弋陽腔逐漸衰落乃至消亡,只在江西贛劇中保留了弋陽腔的部分劇目和腔調。
皮黃調指西皮和二黃,運用於京劇、漢劇、桂劇等。二黃是清初由“吹腔”、“高撥子”演變而來,曲調包括原板、慢板、散板等,善於表現悲傷淒涼的氛圍。西皮是清初由秦腔結合民間曲調演變而來,曲調包括原板、慢板、快板等,善於表現雄壯激越的氛圍。在有些劇種中,西皮被稱為“北路”,二黃被稱為“南路”,兩者合稱“南北路”。皮黃調在京劇中的運用最具典型性,所以,皮黃有時就專指京劇。
拋開五大聲腔,在中國戲曲歷史上,世間最悠久、生命力旺盛、影響深遠的聲腔主要是海鹽腔、餘姚腔、青陽腔、弋陽腔和崑山腔。前三者在空前的繁榮之後走向衰亡,弋陽腔和崑山腔則經久不衰。
海鹽腔始於元代,在嘉興、湖州、杭州等地流行,其舞臺上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湯顯祖的《牡丹亭》。海鹽腔對其他聲腔也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崑山腔出現後,海鹽腔就相形見絀,逐漸衰落。王驥德《曲律》說:“舊凡唱南調者,皆曰海鹽,今海鹽不振,而曰崑山。”雖然海鹽腔已經絕跡,但在海寧的皮影戲和浙江的崑腔中都能尋找到海鹽腔的影子。
餘姚腔形成於餘姚(屬浙江省),因其通俗易懂也在常州和揚州等地廣泛流傳。
青陽腔是池州、太平一帶的餘姚腔結合弋陽腔形成的,分為徽州青陽腔、太平青陽腔、四平青陽腔和清戲,其中有滾調、滾白、加滾、暢滾等。
長期以來,在崑腔、梆子、亂彈、皮黃諸聲腔流佈、演變的過程中,在不同地域形成了許多戲曲劇種。中國有不同劇種三百多個,其中有以一種聲腔為主的劇種,被稱作單聲腔劇種;由其中幾種聲腔組成的劇種,被稱作多聲腔劇種。它們又被統稱為“大戲”或“地方大戲”。這許多劇種,構成了中國豐富多彩的戲曲劇種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清代末葉以來,由民間歌舞、說唱發展而成的戲曲劇種,它們又被群眾統稱為“小戲”、“地方小戲”或“民間小戲”。
地方大戲與民間小戲有所不同。地方大戲,生、旦、淨、末、醜各行角色齊備,能夠反映的題材範圍較廣闊,既能演出反映宮廷生活和政治、軍事鬥爭的“袍帶戲”,又能演出反映民間生活和傳說的故事戲。它處於戲曲藝術發展的高階階段,是相當完備的戲曲形式。而民間小戲,大抵只有旦和醜或旦和生兩種角色,以及旦、醜、生三種角色,被稱為“兩小戲”或“三小戲”。它們的表演有載歌載舞的民間藝術特色,但比較簡單、貧乏,戲劇化的程度還不夠。它們只能演出反映民間生活和傳說的故事戲,要想表現人物眾多的歷史題材劇目,必須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才有可能。所以,民間小戲還處於戲曲藝術形成的初級階段。今天人們把這種形式特點的劇種也叫做“小劇種”。但是,民間小戲的可塑性很大,兼收幷蓄的能力很強,當有機會進入城市,受到城市觀眾的歡迎,藝人找到固定的營業場所時,就走向職業化,擴大演出劇目,豐富表現手段,有的向梆子、亂彈、皮黃戲吸收、借鑑,發展為地方大戲;有的兼及話劇、文明戲、電影等新形式,向它們吸收、借鑑,探尋戲曲藝術的新形式。特別是在表現新的時代和新的人民生活的現代生活題材劇目的創作方面,因受傳統戲曲形式的束縛較少而更具有優越的條件。
戲曲年畫《渭水河》
浙江是戲曲大省,聲腔較豐富,比如義烏腔,是明隆慶、萬曆之間開始流行於浙江義烏。據記載,義烏腔於明末仍與海鹽、弋陽諸腔同為當時影響較大之戲曲聲腔。現已失傳,其劇目、音樂、表演藝術上之特色已無從查考。根據部分婺劇老藝人回憶,清代時浙江浦江一帶曾流行義烏腔,系高腔形式,其劇目、音樂、表演藝術均與目前婺劇中之西吳高腔甚為接近。不過,浙江著名戲曲學者洛地先生認為義烏腔只是義烏人在外地唱戲時所帶出的“義烏口腔”,所以義烏腔其實並非一種聲腔。
西安高腔,曾流行於浙江衢州,因衢州古名西安,故名。是江西弋陽腔傳到衢州一帶演變而成的,過去由當地的三合班演唱,現在婺劇也偶有演唱。它在發展過程中受崑腔、吹腔的影響較大,採用後臺幫腔,幫腔的形式和方法都較自由,每句幫唱句尾一字或數字。其傳統劇目有《槐蔭樹》、《合珠記》和《蘆花絮》等。
侯陽高腔,流行於浙江東陽、義烏、浦江等地,和紹興的調腔比較相似。原由東陽班演唱,婺劇也偶有演唱。旋律簡單,帶有較多民歌色彩,用樂師幫腔。傳統劇目有《白鸚哥》、《梁山伯》、《賣水記》等。
松陽高腔,流行於浙江遂昌、龍泉一帶。起源於明末清初,盛行於清光緒年間。常用花腔及高八度假嗓,加有管絃樂伴奏,但用幫腔。板式分套板、平板、緊板、倒板、疊板、疊子、科子等七種,傳統劇目有《夫人傳》、《白兔記》和《蘆花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