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森林醫養e陳志權
-
2 # 句理
每每到了夏天,除了讓人冒汗的高溫和叮人的蚊子,讓人心煩的還有快速變質發餿的食物。如果不放在冰箱,出不了半天就會變質,浪費不說了,還要忍受腐敗的酸臭味去處理,如不及時處理,那味兒散發的到處都是。
說起食物變質的原因,我想大家都略知一二。
食品變質主要是指食物在以微生物為主的作用下所發生的腐敗變質,包括食品成分與感官性質的變化以及夾雜物汙染,從而使食品降低或喪失食用價值的一切變化。食物變質的原因無非主要以下幾點: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氧化作用,引起食物成分的氧化變質;食物內部所含的氧化酶、過氧化酶、澱粉酶、蛋白酶等的作用,促使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分解,產生熱、水蒸氣和二氧化碳,致使食品變質;昆蟲的入侵繁殖以及有害物質的間接或直接汙染。
微生物作祟微生物可以說是無處不在,角角落落,無孔不入。食物在生產、加工、運輸、儲存、銷售等過程中,微生物難免會趁機鑽進食物,它們在合適的溫度、溼度、pH條件下,肆意生長繁殖,以食物中的營養物質為食,將食物中的蛋白質、澱粉等大分子物質分解成肽類、氨基酸、酸性物質等小分子物質。大分子物質的分解,會破壞食物原有的結構,變軟;分解的過程會產生臭味和酸味。
酶的默默奉獻在生物體內,含有多種酶,為生化反應的有序進行提供保障。被製作成食物後,部分酶的生物活性得意保留,只不過失去了統一的管控,肆意妄為。
同微生物類似,酶在合適的條件下也會促使食物中的特定物質分解,使食物變質,日常生活中的米麵發餿、水果腐爛,就是其中的碳水化合物發生酶促反應,分解導致變質。
氧化作用空氣中的氧氣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然而,氧氣也是一種極強的氧化劑。動物脂肪、咬過的蘋果等暴露在空氣中很容易就被氧化了。
社會快速變革,人們也不斷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民以食為天”,吃得好,吃得健康自然而然的成為人們在追求高質量生活路上的目標。因此與食物變質“作對”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使食物儲存的時間更長,人類發明出高溫滅菌、低溫保藏、輻射殺菌等方式那麼如果把食物放在密閉空間內,沒有空氣、真菌、細菌,是不是就不會變質了呢?
顯然,把食物放在密閉空間中,很好的把空氣隔絕開來,外界的細菌、真菌難以進入食物中。
然而,食物中本來就存在大量的細菌、真菌。沒有了空氣,好氧菌難以生長繁殖,繼而死亡;但食物中存在有如酵母菌一類的厭氧菌,它們不需要氧氣,也能很好的生長繁殖下去,甚至氧氣的存在會阻礙它們的生長繁殖。
藉此機會,厭氧菌會大肆生長繁殖,加快食物的變質。
如果提前使用物理化學手段,將食物進行殺菌處理,食物中的酶類物質也會使物質緩慢分解,只不過相對於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酶的分解作用要慢很多。
無論怎麼做,食物都會有一個保質期,過了保質期的食物口感、營養成分等都會發生變化,因此儘量不要圖方便囤積食物,儘量做到即買早用。
-
3 # 公子錦旭
是的,在我們高中課本講述過這個實驗,科學家把肉湯裝進曲頸瓶裡,肉湯過了很久都沒有腐敗,由此得出結論,物質腐敗的條件是空氣中的微生物導致的。
-
4 # 酋知魚
如果是狹義的腐爛,確實不會。但是如果是問能否保持永遠的可食用,卻並不是這樣,因為還有一種東西會侵蝕食物,那就是時間。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傳統的腐爛吧這一過程本來是從自然界來的,我更喜歡稱其為“降解”。在動物自然死亡的2到24個小時之內,最先活躍起來的是消化道中的厭氧菌。這些細菌非常“討厭”氧氣,對於它們來說氧就是毒氣。其實在活著的時候它們是動物的夥伴,基本都已經陪伴了動物一生的時光,在它們的體內勤勤懇懇地分解營養,還產生多種重要的物質促進動物的發育,可以說某些細菌就是動物生命的一部分。
但最親密的戰友也有可能講人走茶涼。一旦動物死去,制衡與管理細菌的機制就會停止,於是曾經的“益生菌”就開始分解動物的遺體。厭氧菌因為不使用氧,所以分解無法徹底完成,會產生大量依然富含能量的氣體,比如甲烷、硫化氫、硫醇、硫醚、氨氣,它們就是臭味的來源。
不過剛剛開始分解的過程可能就要中斷一下了,畢竟野外放著一大塊蛋白質就這麼爛掉實在是太浪費了,臭氣會吸引食腐動物前來進餐。物理破壞的效率總是大於化學破壞的,所以牙齒會消滅絕大部分遺體。有一些專門食腐的動物以禿鷲為代表,它們幾乎不捕食,有著極其敏銳的嗅覺,可以聞到數公里外的臭味。事實上絕大多數食肉動物,都是既吃新鮮的也吃“風味”的,包括“高貴”的獅子和“狡滑”的狐狸。
死去的植物待遇則完全不同,因為能量實在是太低消化太困難,所以複雜動物大多不會對其下口,只有蚯蚓等結構簡單的環節動物會下嘴,也僅限於落葉之類的。木頭因為含有極其難啃的木質素而幾乎沒有動物會下嘴,唯有真菌會不厭其煩地將菌絲延伸到深處分解利用。
其實就算是真菌也用了足足5000萬年才征服了木質素,期間的所有植物遺體因無法腐爛而堆積成山,最終埋入地下變成了煤,所以那個地質時代被稱為“石炭紀”,不過這是題外話了,咱得回來。
被啃食剩下了部分才輪到更小的牙齒,也就是昆蟲,特別是以雙翅目環裂亞目昆蟲的幼蟲為代表。說到這裡相信大家都心有餘悸,沒錯,就是蛆。
不過在整個過程中,細菌與真菌(黴菌)都在一直都在積極活躍著,啃食會讓氧氣充分與遺體接觸,這讓這些小生物的分解的速度加快好幾倍。其中以黴菌的速度更快,因為有菌絲嘛,不過它們多數都會死在食腐動物的高濃度胃酸中。對了,其實氧氣本身也會直接氧化有機物,但是跟生物的速度比起來就慢得多了。
不腐敗但也會變質好,現在再讓我們回到食物的儲存上,因為沒有動物來啃食,所以一般意義上我們的變質食物都是由昆蟲、真菌和細菌導致的。所以人類第一次儲存鮮食的發明——罐頭就是像問題描述的那樣,先用沸煮消滅細菌與真菌,去掉其中的空氣,最後徹底密封保證不會有活的細菌真菌再次汙染。
但是……任何東西都不是永遠的,保質期也是如此。因為構成食物的主要成分——糖類、脂肪、蛋白質就算逃脫了被細菌分解命運,也不是可以永遠保持穩定的,它們都有自己的半衰期。
什麼?分子也有半衰期?這不是用在放射性元素的特性麼?其實並非如此,只要是有固定機率發生的事件都可以計算半衰期。
是這樣的,每個有機分子都有一定的機率自己分解,如果說每過1分鐘這個分子有50%的機率分解,那麼無論這裡有多少分子,每過1分鐘都會損失差不多一半,也就是所謂的“半衰”了,這1分鐘就是它的半衰期。
蛋白質的半衰期有的可達幾十年有的只有幾天,維生素D的半衰期只有8個小時,食物中還有很多複雜的營養成分,在過長的時間後也都會自行分解,也就是變質。
上面這張圖是“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於1888年進行的著名實驗“巴斯德實驗”的真跡,他證明了消毒後的肉湯是不會腐敗變質的。是的,但是這瓶百年肉湯我相信沒有人願意喝上一口,看這個樣子就知道根本不能是人吃的對吧!因為其中的有機分子有很多已經自行分解,不腐敗但確實變質了。
回覆列表
食物變質有三種原因,一是空氣中的氧化作用,第二是食物中含有的酶的成分會促使食物變質,第三就是微生物的滋生所導致的,微生物有好氧菌和厭氧菌,密封起來雖然會使好癢菌不能繁殖,但不影響厭氧菌的繁殖。
單純的把食物密閉,如果不把食物做滅菌處理,有些厭氧菌還是會讓食物變質的。
比如罐頭、果汁飲料,一般都是採取熱包裝,或者在包裝時做了滅菌處理,這樣就不會在短期內發生變質腐爛。長時間儲存,厭氧菌還是會滋生,會促使食物腐爛變質的,因此所有食物即使密封、冷藏,但時間長了還是會變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