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涿鹿縣保岱舜都古城遺址上,還有一處不能不說的消逝了的人文景觀,即二妃壇。
壇,工具書上解釋為:古代舉行祭祀、誓師等大典用的土築的高臺。二妃壇,必定是古時人們為祭祀二妃築的高高的土臺。
關於二妃壇有兩種解說,一說二妃壇是帝舜兩個妃子的墓冢,一說是二位賢妃的祭祀處。二妃是否埋葬在此地,還沒有找到確切的證據。但是這裡東南的山腳下曾有一處名二墳地的耕地,墳不知去向,連村中老人們也說不清墳中埋得是什麼人。
帝舜的兩個妃子,一名娥皇,一名女英,都是堯的女兒。在堯發現了舜是個幾百年才出一個的大聖人以後,準備要把帝位禪讓給舜。當時舜三十歲,因為是個天下聞名的大孝子,堯在年老時尋找可以繼位的人,他的四嶽即四方諸候之長把舜推薦給堯。堯把兩個女兒許配給舜做妻子,一來觀察舜在家中的言行,二來幫助舜理家治國。另外,堯還把九個男子,有人說是堯的九個兒子派給舜,監視舜在外的言行。堯派來的兒女在舜身邊生活了二十多年,一直跟舜一家人過著質撲、節儉、嚴謹的平民日子。到舜五十歲上開始輔佐堯管理朝中政事,方圓滿地完成了他們的觀察使職責。二女升任成二妃,九男升任成九位要員。
關於二妃壇,不少史書文獻上有記載。《書·堯典》記載:“舜釐將二女於媯汭(水彎的意思),嬪於虞。”《耆舊傳》記載:“舜釐將二女於媯汭之所。”《史記》上記:“舜飭下二女於媯汭,如婦禮。”“舜居媯汭,內行彌謹,二女不敢以貴嬌事舜親戚,甚有婦道。”“舜都居媯水之汭,城內有舜井,城外有二妃壇。”
司馬遷寫道,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與女英賜於舜做妻,(當時是父系社會,有能力的人一夫多妻)一為監視舜的言行,二為幫助舜成長為一個真正的帝王。舜並沒有因為二女是堯的女兒,就把她倆供奉起來,讓其高高在上。而是對她倆要求很嚴,命令她倆住在媯水畔自己家中,像普通百姓家的女人那樣,無微不至地侍奉自己的父母。二女身負輔佐舜的重任,雖貴為帝女,卻一點也不嬌氣,相反十分地恭順勤勞,言行謹慎,只在理家而觀國,從不以貴而驕人,對舜以及其家人非常恭敬,且克守婦道,從不惹事生非。其餘九男也非常忠誠於職守,對舜言聽計從。
帝堯漸漸年老時,經多方打聽,讓四嶽推舉,從民間找到了以孝聞名天下的虞舜,準備把帝位禪讓給舜。但是堯對舜還不十分放心,便先把自己的女兒與兒子賜給舜,要他們長時間觀察舜的行為舉止,以判斷其道德品行,確定舜是否具備心懷天下的帝王胸襟。舜對他們沒有一點特殊待遇,反而要求更加嚴格。舜把二女常年留在家中,讓她們精心侍奉失明的父親鼓叟與愚蠢可笑的後孃,從不讓二人外出閒逛遊玩。二女嚴格遵循婦女應守的綱常倫理,恪守本份,謹慎做事。把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從不給舜添麻煩,惹是非。為舜解決了所有的後顧之憂。
此時的舜,日日忙著在歷山耕田種地,在雷澤(桑乾河古稱漯水)打漁,在河濱燒製陶器,很少有時間回家。二女在家中鬱鬱寡歡。這樣的日子過了三十年,堯越發年老體衰,便讓五十歲的舜進宮中代替堯攝政,舜帶著一家人離開了媯州媯汭,搬遷到陽城,即現在的山西臨汾帝堯宮中。原來舜居住的初都寶帶,又名媯汭、諸沃裡的人們捨不得舜,更不想讓娥皇與女英走。人們對他們十分懷戀,念念不忘。後來,舜與二妃逝世後,人們在歷山上修起舜廟,為二妃建起了一座高聳的祭祀土臺,起名二妃壇。
舜攝帝位三十年,居帝位五十年,壽112歲。舜在輔佐堯的三十年裡,擔任著推行德政、總理百官、到都城四門迎接賓客的眾多職務。在在位的五十年裡,更是忙著統一法律、尺度、斤兩、修定禮法、到四方視察、考核官員政績,還要四年一巡狩,聽取四方諸候的政務彙報。二妃依然在家中侍奉老人,是舜的得力賢內助。關於二妃,還有一記載,說舜到南方蒼梧山一帶巡視,一說舜被禹流放到南方蒼梧山,最後病逝在蒼梧野地裡,就埋在那裡,稱零陵。二妃趕到那裡,扶著竹子哭的眼中出血,血滴到竹子上滲了進去,斑斑點點,成了斑竹,即湘妃竹。可見,二妃一直陪著舜到老死。三皇五帝時的人,不論男女都是品德高尚的聖賢,都有偉大的人格魅力,都具有以天下為己任的大境界大胸懷,這與帝王們選擇嬪妃以德為先的準旨有很大關係,是帝王們嚴加管束家人的結果,更與堯舜以德教化天下有直接因緣。
賢淑的二妃是中國傳統婦女的優秀典型代表,她倆逝世後,舜都古城的人們為表彰她倆的優秀品質,廣揚二人的克守婦道,給她倆建起了一座祭祀土臺,紀念二人人性的純潔與高貴。壇是什麼規模形制,早已無法感知,大約是一座層層高上去的土丘,以示二人超越世俗的凌雲之志。二妃壇不見了蹤影,但是娥皇與女英的名字卻萬古永垂,二妃壇也寫進偉大的志書《史記》裡,供後人緬懷憶念。
唐堯虞舜時代是以天下為己任的父系社會,即英雄輩出的時代。他們身邊的女人們也都是以江山社稷為重的巾幗女傑,他們與男人們一起舍小利益顧民族宏圖大業,舍一己私慾為天下人富足。彷彿他們生來就是為治理天下的,他們偉大的一生,不凡的歲月,都是被後人敬為神靈與聖賢的緣由。三皇五帝時代的尊卑有序,長幼得教,婦賢夫德,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源頭,是最具風範,最值得憶念的好時光,也是受全世界人類敬仰的本根。
娥皇與女英,兩個了不起的女性,與軒轅黃帝的嬪妃嫘祖與嫫母一樣,讓中華兒女歌贊到如今。娥皇與女英,成就了舜的大業,也完美了自己的人生。她們即是兩片綠葉,映襯著舜帝的璀璨,更是兩朵鮮豔的紅花,渲染著上古先人的輝煌。她們是舜帝生命中兩片絢麗的色彩,也是飄揚在帝舜初都媯水河畔的兩縷千秋流芳的、繚繞不去的香魂。她們是上古女性的代表,是父系社會男人們的得力助手,她們用生命彩繪了華夏民族,在歷史上留下一道繽紛。
在媯水河晶瑩玉澈的水波潺潺流動的年代,從夏到秋都有一茬茬青春年少的姑嫂們、少婦們、嬸孃們在水畔說說笑笑的洗濯衣物,從她們身上能捕捉到娥皇與女英端莊秀麗的倩影麼?她們還保有夫唱婦隨、賢淑仁德、敬老扶幼的美好婦道麼?是的,她們中有不少溫順賢良的好女人,是她們勤儉持家、支撐著家庭的大梁,教化著兒女走正道;是她們日夜操勞、扶持著丈夫成就家業,贍養老人,光宗耀祖;是她們鄰里和睦,扶困濟貧,在村莊裡營造出一種好風氣。二妃距今太遠了,今天許多的古城人並不知道這裡曾出現過這樣兩個好女人,她們母儀天下,後人為她們修築過表彰二位功德的高聳的祭祀土臺。如果這座壇一直存留至今,那麼就會變成當下那些吃青春飯的、好逸惡勞的少婦們,那些只想霸佔老人財產而不贍養老人的惡媳婦們,以及那些經常罵大街的潑婦們的靈魂審判臺。如今,教育缺位,道德滑坡,文化萎迷,不少女人們都形像醜陋,言行惡作。她們只愛享受,不想創造;她們只愛打扮,不愛節儉;她們只願意讓男人們養著,卻不去體貼愛護男人,更不會教養子孫後代;她們每天議論別人,說長道短,恨人有笑人無,已經沒有一點賢妻良母的遺風了。
當然,這座壇要是真能存在,就不會有這種無德無才的女人們了。有了二妃的道德範懿,有二妃壇的照耀光射,女人們會嚴加管束自己的言行的。所以,幾千年來的天災人禍,造成許多古老遺蹟的消失,並不只是消逝了一片名勝風景,更重要的是隕落了上古聖賢們的風範,失卻了上古帝妃們的品行啊!
重提二妃壇,就是嚮往先人們保有的那份高貴的人性,重拾那種純美的品德,再塑聖男賢女的孝道,迴歸炎黃堯舜時人人樂其俗,安其居,美其服,路不拾遺,夜不敝戶,上下同欲的大同、和諧、寧靜、吉祥、富足的人間盛世。重提二妃壇,就是為天下女人們樹起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俗話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肯定有一個了不起的女人。一個好女人是一座好學校,從這座學校出來的都是有建樹有作為的人。娶一個好女人三輩福,娶一個壞女人三輩害。男人的福是一個的福,女人的福是全家的福。女人是基礎,男人是樑柱。尤其是在女人們當家作主的時代,女人往往決定一個家庭的成敗與禍福。兒孝母心安,妻賢夫禍少……
男人們,千萬要慎重地挑選結婚物件啊!一定要重品行輕容貌,不要撿到碗裡就是菜。
女人們,只有具備了嫘祖、嫫母、娥皇、女英們的品性,才有可能營建出和諧的家庭,幸福的人生啊!
在涿鹿縣保岱舜都古城遺址上,還有一處不能不說的消逝了的人文景觀,即二妃壇。
壇,工具書上解釋為:古代舉行祭祀、誓師等大典用的土築的高臺。二妃壇,必定是古時人們為祭祀二妃築的高高的土臺。
關於二妃壇有兩種解說,一說二妃壇是帝舜兩個妃子的墓冢,一說是二位賢妃的祭祀處。二妃是否埋葬在此地,還沒有找到確切的證據。但是這裡東南的山腳下曾有一處名二墳地的耕地,墳不知去向,連村中老人們也說不清墳中埋得是什麼人。
帝舜的兩個妃子,一名娥皇,一名女英,都是堯的女兒。在堯發現了舜是個幾百年才出一個的大聖人以後,準備要把帝位禪讓給舜。當時舜三十歲,因為是個天下聞名的大孝子,堯在年老時尋找可以繼位的人,他的四嶽即四方諸候之長把舜推薦給堯。堯把兩個女兒許配給舜做妻子,一來觀察舜在家中的言行,二來幫助舜理家治國。另外,堯還把九個男子,有人說是堯的九個兒子派給舜,監視舜在外的言行。堯派來的兒女在舜身邊生活了二十多年,一直跟舜一家人過著質撲、節儉、嚴謹的平民日子。到舜五十歲上開始輔佐堯管理朝中政事,方圓滿地完成了他們的觀察使職責。二女升任成二妃,九男升任成九位要員。
關於二妃壇,不少史書文獻上有記載。《書·堯典》記載:“舜釐將二女於媯汭(水彎的意思),嬪於虞。”《耆舊傳》記載:“舜釐將二女於媯汭之所。”《史記》上記:“舜飭下二女於媯汭,如婦禮。”“舜居媯汭,內行彌謹,二女不敢以貴嬌事舜親戚,甚有婦道。”“舜都居媯水之汭,城內有舜井,城外有二妃壇。”
司馬遷寫道,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與女英賜於舜做妻,(當時是父系社會,有能力的人一夫多妻)一為監視舜的言行,二為幫助舜成長為一個真正的帝王。舜並沒有因為二女是堯的女兒,就把她倆供奉起來,讓其高高在上。而是對她倆要求很嚴,命令她倆住在媯水畔自己家中,像普通百姓家的女人那樣,無微不至地侍奉自己的父母。二女身負輔佐舜的重任,雖貴為帝女,卻一點也不嬌氣,相反十分地恭順勤勞,言行謹慎,只在理家而觀國,從不以貴而驕人,對舜以及其家人非常恭敬,且克守婦道,從不惹事生非。其餘九男也非常忠誠於職守,對舜言聽計從。
帝堯漸漸年老時,經多方打聽,讓四嶽推舉,從民間找到了以孝聞名天下的虞舜,準備把帝位禪讓給舜。但是堯對舜還不十分放心,便先把自己的女兒與兒子賜給舜,要他們長時間觀察舜的行為舉止,以判斷其道德品行,確定舜是否具備心懷天下的帝王胸襟。舜對他們沒有一點特殊待遇,反而要求更加嚴格。舜把二女常年留在家中,讓她們精心侍奉失明的父親鼓叟與愚蠢可笑的後孃,從不讓二人外出閒逛遊玩。二女嚴格遵循婦女應守的綱常倫理,恪守本份,謹慎做事。把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從不給舜添麻煩,惹是非。為舜解決了所有的後顧之憂。
此時的舜,日日忙著在歷山耕田種地,在雷澤(桑乾河古稱漯水)打漁,在河濱燒製陶器,很少有時間回家。二女在家中鬱鬱寡歡。這樣的日子過了三十年,堯越發年老體衰,便讓五十歲的舜進宮中代替堯攝政,舜帶著一家人離開了媯州媯汭,搬遷到陽城,即現在的山西臨汾帝堯宮中。原來舜居住的初都寶帶,又名媯汭、諸沃裡的人們捨不得舜,更不想讓娥皇與女英走。人們對他們十分懷戀,念念不忘。後來,舜與二妃逝世後,人們在歷山上修起舜廟,為二妃建起了一座高聳的祭祀土臺,起名二妃壇。
舜攝帝位三十年,居帝位五十年,壽112歲。舜在輔佐堯的三十年裡,擔任著推行德政、總理百官、到都城四門迎接賓客的眾多職務。在在位的五十年裡,更是忙著統一法律、尺度、斤兩、修定禮法、到四方視察、考核官員政績,還要四年一巡狩,聽取四方諸候的政務彙報。二妃依然在家中侍奉老人,是舜的得力賢內助。關於二妃,還有一記載,說舜到南方蒼梧山一帶巡視,一說舜被禹流放到南方蒼梧山,最後病逝在蒼梧野地裡,就埋在那裡,稱零陵。二妃趕到那裡,扶著竹子哭的眼中出血,血滴到竹子上滲了進去,斑斑點點,成了斑竹,即湘妃竹。可見,二妃一直陪著舜到老死。三皇五帝時的人,不論男女都是品德高尚的聖賢,都有偉大的人格魅力,都具有以天下為己任的大境界大胸懷,這與帝王們選擇嬪妃以德為先的準旨有很大關係,是帝王們嚴加管束家人的結果,更與堯舜以德教化天下有直接因緣。
賢淑的二妃是中國傳統婦女的優秀典型代表,她倆逝世後,舜都古城的人們為表彰她倆的優秀品質,廣揚二人的克守婦道,給她倆建起了一座祭祀土臺,紀念二人人性的純潔與高貴。壇是什麼規模形制,早已無法感知,大約是一座層層高上去的土丘,以示二人超越世俗的凌雲之志。二妃壇不見了蹤影,但是娥皇與女英的名字卻萬古永垂,二妃壇也寫進偉大的志書《史記》裡,供後人緬懷憶念。
唐堯虞舜時代是以天下為己任的父系社會,即英雄輩出的時代。他們身邊的女人們也都是以江山社稷為重的巾幗女傑,他們與男人們一起舍小利益顧民族宏圖大業,舍一己私慾為天下人富足。彷彿他們生來就是為治理天下的,他們偉大的一生,不凡的歲月,都是被後人敬為神靈與聖賢的緣由。三皇五帝時代的尊卑有序,長幼得教,婦賢夫德,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源頭,是最具風範,最值得憶念的好時光,也是受全世界人類敬仰的本根。
娥皇與女英,兩個了不起的女性,與軒轅黃帝的嬪妃嫘祖與嫫母一樣,讓中華兒女歌贊到如今。娥皇與女英,成就了舜的大業,也完美了自己的人生。她們即是兩片綠葉,映襯著舜帝的璀璨,更是兩朵鮮豔的紅花,渲染著上古先人的輝煌。她們是舜帝生命中兩片絢麗的色彩,也是飄揚在帝舜初都媯水河畔的兩縷千秋流芳的、繚繞不去的香魂。她們是上古女性的代表,是父系社會男人們的得力助手,她們用生命彩繪了華夏民族,在歷史上留下一道繽紛。
在媯水河晶瑩玉澈的水波潺潺流動的年代,從夏到秋都有一茬茬青春年少的姑嫂們、少婦們、嬸孃們在水畔說說笑笑的洗濯衣物,從她們身上能捕捉到娥皇與女英端莊秀麗的倩影麼?她們還保有夫唱婦隨、賢淑仁德、敬老扶幼的美好婦道麼?是的,她們中有不少溫順賢良的好女人,是她們勤儉持家、支撐著家庭的大梁,教化著兒女走正道;是她們日夜操勞、扶持著丈夫成就家業,贍養老人,光宗耀祖;是她們鄰里和睦,扶困濟貧,在村莊裡營造出一種好風氣。二妃距今太遠了,今天許多的古城人並不知道這裡曾出現過這樣兩個好女人,她們母儀天下,後人為她們修築過表彰二位功德的高聳的祭祀土臺。如果這座壇一直存留至今,那麼就會變成當下那些吃青春飯的、好逸惡勞的少婦們,那些只想霸佔老人財產而不贍養老人的惡媳婦們,以及那些經常罵大街的潑婦們的靈魂審判臺。如今,教育缺位,道德滑坡,文化萎迷,不少女人們都形像醜陋,言行惡作。她們只愛享受,不想創造;她們只愛打扮,不愛節儉;她們只願意讓男人們養著,卻不去體貼愛護男人,更不會教養子孫後代;她們每天議論別人,說長道短,恨人有笑人無,已經沒有一點賢妻良母的遺風了。
當然,這座壇要是真能存在,就不會有這種無德無才的女人們了。有了二妃的道德範懿,有二妃壇的照耀光射,女人們會嚴加管束自己的言行的。所以,幾千年來的天災人禍,造成許多古老遺蹟的消失,並不只是消逝了一片名勝風景,更重要的是隕落了上古聖賢們的風範,失卻了上古帝妃們的品行啊!
重提二妃壇,就是嚮往先人們保有的那份高貴的人性,重拾那種純美的品德,再塑聖男賢女的孝道,迴歸炎黃堯舜時人人樂其俗,安其居,美其服,路不拾遺,夜不敝戶,上下同欲的大同、和諧、寧靜、吉祥、富足的人間盛世。重提二妃壇,就是為天下女人們樹起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俗話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肯定有一個了不起的女人。一個好女人是一座好學校,從這座學校出來的都是有建樹有作為的人。娶一個好女人三輩福,娶一個壞女人三輩害。男人的福是一個的福,女人的福是全家的福。女人是基礎,男人是樑柱。尤其是在女人們當家作主的時代,女人往往決定一個家庭的成敗與禍福。兒孝母心安,妻賢夫禍少……
男人們,千萬要慎重地挑選結婚物件啊!一定要重品行輕容貌,不要撿到碗裡就是菜。
女人們,只有具備了嫘祖、嫫母、娥皇、女英們的品性,才有可能營建出和諧的家庭,幸福的人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