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影閒探
-
2 # 巴兔
娛影閒探的回答是劇中一個很亮的點,寫的很具體,挺好的。我說說其他的。
深入瞭解自己和文化屬性的人,會有淡泊之感。
自己看重的越重,看不上的絲毫不感興趣。
男主丁元英對文化屬性,宗教,音樂,股票,詩詞都有很深的研究,像極了纏中說禪的纏主。
超脫的格局和文化,必然有超脫的對世界的認知。
1.丁元英是一個掌握中國股市取款密碼的人,卻急流勇退,追尋靈魂的養分和內心的恬靜,這是偏離社會主流觀念的,有能力而不為,毫不在意世俗的眼光和評價。
2.丁元英在多米諾佈局中,劉冰,葉曉明,馮世傑三個扛不住自己短淺的目光的恐懼,退股離開了團隊。丁元英對此一句話不解釋,或這是怕他們打亂佈局,也許只是印證了扒著井沿看了一眼,又掉線去了這樣的文化屬性問題。這也是離經叛道的。
3.劉冰之死。劉冰作為一個小人物,貪財好利,接近不要臉的地步。丁元英在離開之前,給了劉冰兩條路選擇,其實他是知道劉冰的選擇,甚至預見了劉冰的死亡。這在平常人眼中是離經叛道!
-
3 # 黃河計程車
你的觀點部分同意。生存之道確實是最大的道,但是,那是以前。而且我也相信,西方世界也是如此,人類的延續是頭等大事,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們不是隻有報團取暖才可以生存。物質決定思想,當你每天伸手想父母要錢的時候,你敢有多少自己的主張,而又有多少可以實現?這就是我們為什麼缺乏創造力,缺少質疑精神,缺少反抗精神的原因。一代代人受“養兒防老”思想的束縛,不敢有太多的個人意見,大都聽從家庭,聽從集體,失去了自我,這也就是很多人覺得過的不幸福,生活沒意思的原因。當然,你會說,大家都這樣過,有啥呢,確實,當我一出生就在狼窩裡,我也能學會明月夜如狼吠,我甚至會懷疑,正常人怎麼可以直立行走呢?這不是好事,這是悲劇。話說回來,這種改變恐怕不是幾十年一兩百年能做到的,但必須認識到。為自己而活和為別人而活是不一樣的。
而且,既然養我是為了防老,那麼養你也就是為了防老,那我就要看你的表現了,你要是出一分力,出一塊錢,我也就一份力,一塊錢,否則我就吃虧了,而且這中間還有我的表現你沒看到,你的表現我沒看到的情況,最後三個和尚沒水吃,好多老人會說這樣一句話,養的多了有啥用啊,到頭來誰都不管。這就是原因。老人用說,我這是為你好!對我好不好的,你是憑經驗,我是親受者,時代不一樣,角度不一樣,你如何確定就是對我好?但我還不能不聽,否則就是不孝,這樣的好,害了多少人?有人總說,這孩子沒出息,是不是也想想,會不會是大人的思想強加給他太多了?原本他是可以有出息的,但是這大人不許,那大人不許,久而久之,他只會聽話,而不會想事,怎麼會有出息!父母拉扯孩子到十八歲,本來如果按照丁元英的理論,可以不管了,我們兩口子過我們的,你自己過你自己的,可是我們呢,操心房子,車子,結婚,還要操心他們的孩子,一轉眼,十年二十年過去了,真正屬於他們的時間有多少?作為孩子,這是孝順嗎?總的來看,“養兒防老”下的每一個人,都活的沒有自己,這是很可悲的事。
回覆列表
在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是一個“異於常人”的傢伙,他對待任何事情的看法,都跟其他人不太一樣,總是會有一些“別具一格”的想法,這就導致他在很多方面都融不到大多數人的圈子了,也就經常會做出一些在大家看來,所謂“離經叛道”的事情。
其原因是他所謂的“文化屬性”問題,他總覺得中國傳統文化表現出來的東西,含有強烈的“弱勢文化”屬性,這導致很多華人在某些事情上,都表現的很卑微,他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而他自己又是受到西方文化影響的一份子,當這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文化屬性碰撞到一起之後,他自己就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
而在這其中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他在對待“孝順”的理解。孝順父母,這是所有華人都知道一個傳統美德,但是當這種美德“遇到”了丁元英之後,所產生的化學反應,差點沒把丁元英的母親給氣死。
父親重病在床不省人事,他卻琢磨著怎麼讓他父親死丁元英的父親因為身體患病,一直處於昏迷不醒的狀態,一家人都在為了搶救父親而心急如焚。當丁元英瞭解到父親的具體情況之後,他對醫生說的第一句話居然是“我怎麼才能讓我的父親死?”這麼駭人聽聞的話語,就連主治醫生都被驚呆了,更不用說丁元英那幾個兄弟姐妹。
在丁元英哥哥妹妹的心裡,他們認為現在父親重病在床,自己身為子女,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盡全力去救父親的命,這是他們應該承擔起來的責任。父親養育他們一輩子不容易,現在父親老了,又遇到這樣的事情,他們沒理由去推脫什麼。可是丁元英卻和他的哥哥妹妹想的不太一樣。
首先,他先是瞭解到父親以前的“交代”,如果遇到重大疾病,就沒必要救自己,順其自然即可。
然後,他又從醫生的口中得知,父親就算是能搶救過來,也會成為植物人,救與不救的意義都差不多。
最後,在父親無效治療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大筆費用,這是個沒必要的支出。他結合了所有的情況之後,就說出了那句駭人聽聞的“我怎麼做才能讓我的父親死?”
親生兒子琢磨著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父親死?這在傳統華人的眼中,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雖然很多人都遇到過和丁元英一樣的狀況,但是敢像丁元英這麼直白說出來的人,只怕少之又少吧?畢竟華人最講究的就是“面子工程”。也難怪醫生和丁元英的哥哥妹妹會被他驚呆了的。
母親用“養兒防老”來質問丁元英,他卻重新定義了這個詞的含義當丁元英的母親得知自己兒子說出那樣的話之後,內心的難受無以言表,只能用一個“養兒防老”的說法來質問丁元英,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明白”一些東西。可是他的母親怎麼也沒想到,她不僅沒能教育得了丁元英,反過來還被丁元英給紮了心。
在華人傳統的思想中,養兒子的作用,就是為了以後能給自己養老送終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華人會把“多子多福”這個詞,經常掛在嘴邊的原因。他們沒有奢望自己的兒女能有多大的出息,只希望自己老了能有人照顧自己,在自己走之後,有人給自己料理後事。
可他們的這些思想,在丁元英的那裡根本就行不通。因為在丁元英看來,父母養育子女,如果只是為了讓他們養老送終,這就談不上什麼孝順,頂多只是一個“等價交換”。父母養育子女,子女孝順父母,血緣關係本該如此,但是並不代表一定就會如此。
丁元英之所以會琢磨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父親死,其實原因很簡單,他不想讓自己的父親被病痛折磨,不能因為自己為了“表孝心”,而讓自己的父親也跟著受苦。這樣的事情在他看來,就是最不孝順的行為。
可是一般人怎麼能理解他的這個做法呢?大哥想要幫父親吊著一口氣有錯嗎?母親想給自己一個善終有錯嗎?大家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表達著自己的觀點。只是一個佔據了所謂的道德制高點,那麼另外一個自然就是屬於“離經叛道”的了。
孝順的方法有很多種,丁元英只是選擇了一種和大家不一樣的罷了丁元英是一個什麼人?他是一個非常在乎“文化屬性”的存在,怎麼可能會做出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來呢?他為什麼一出去就是好幾年不回家?
就是因為他知道自己“不合群”,不想讓大家因為他而鬧得不愉快,他才選擇“距離產生美”的這條路。要不然他回國之後辦的第一件事情,也不可能是從八萬美金中專門拿出五萬美金,來作為父母的“專用款項”。
丁元英在“孝順”這件事情上面,總給人一種好心辦壞事的感覺。他明明是站在父親的角度在考慮事情,可是當他的話一說出口,就受到了千夫所指的待遇,面對一家人站在“傳統觀念”的角度發出的質疑,他就算是再怎麼能說會道,再怎麼手段高明,也沒辦法解釋清楚這件事情。
一個特立獨行的人,總是會遇到這種有口難辯的情況,可是你就一定能準確的判斷出,他的所作所為就是錯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