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華何止五千年

      躲過了這個叛亂躲不過下一個。當時的社會制度均田制度的崩潰,擴張的國家沒辦法在執行,形成了守勢。節度使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

      節度使受命時賜雙旌雙節,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大旗),威儀極盛。節度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統兩至三鎮,多者達四鎮,七四六年,任王忠嗣為河西、隴右節度使,兼朔方、河東節度使,掌握天下勁兵,威權之重,超過魏晉時期的持節都督,時稱節鎮。

      大權在一人手裡有兵有錢有權滋生更大野心,就算安祿山不造反也會出現李祿山、王祿山。

  • 2 # 文史八卦

    面對這個問題,首先要說一句“歷史是不能假設的”。

    接下來,我們要對節度使有一個詳細的瞭解,這對唐王朝的大廈將傾會有一個更為詳細的認知。

    節度使是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旋改稱都督,惟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節是當時一種全權印信,受有此全權印信者,便可全權排程,故稱節度使。

    節度使制度之所以形成,是有幾個原因:

    1.唐均田制度的崩潰

    從高宗、武后以來,均田制漸趨破壞,流民、逃戶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玄宗時期曾採用很多種辦法試圖解決。一是重申均田法令,嚴禁流徙;二是檢括客戶,聽其所在落籍;三是招募流民客戶充軍。在這幾種辦法中,前兩種都失敗了,而募流民客戶為兵的辦法雖能誘得“通逃者”“爭出應募”,暫時解決了社會問題,卻使這批人漸漸成為僱傭兵而不可卒去。於是,由於均田制度的崩潰,導致了唐兵制從府兵的徵兵制,向募兵制演化。

    2.巨大的擴張機器無法繼續執行,唐代邊疆形勢開始由攻轉守

    節度使制度的開端,是從唐開元天寶年間所設立的緣邊節度使。這和當時的邊疆形勢是分不開的。在這以前,唐在厲兵秣馬擊敗了東突厥之後,實際上對外用兵一直都是保持著旺盛著擴張進攻的。唐初先後擊破了東突厥,薛延陀,降伏漠北諸部,設立都督府; 此後,又打敗西突厥,滅高昌國,於其地設立州縣治理,奠定了唐朝遼闊的疆域。但進攻的步伐還沒有停止,顯慶年間又平西突厥賀魯,設立二都護府統其地。又在新疆以西,波斯以東的地區分置都督府十六、州七十二,縣一百一十。

    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節度使制度的開始出現是唐王朝體制內部執行所導致的結果,而唐朝之所以要在自己的極盛時期,設定節度使這種兼管軍民、割據一方,兵權、人事權、財政權盡在指掌的封疆大吏,並不是能單單用唐玄宗李隆基一個人的腦殘失策、或者李林甫等大臣的私心誤國就可解釋的,是因為當時的國家軍事情勢必須設立。

    唐王朝全盤繼承了“西魏—北周—隋”三代關隴帝國的軍國體制,持續不斷地對外擴張,便是帝國軍政機器運轉的必然。因此國家剛從戰亂中統一還沒幾年,人口還只有隋朝極盛時的1/4,(隋煬帝大業初年,戶口800餘萬,唐高祖武德年間,戶口僅僅剩下200餘萬),唐太宗李世民卻不曾和漢朝建立後一般休養生息幾十年,而是依仗著麾下一群猛將良將,將幾十萬百戰精兵,迅速投入到對外開疆拓土中,開國百年時間裡,四面八方同時開戰。

    當帝國過度擴張,而生產力水平遠遠跟不上,就意味著邊疆地區必須有遠比之前強大的動員力,才足以保障對抗那些強大異族政權,如吐蕃、回紇、大食的軍事需要。所以開國之初建立、此時已難以為繼的府兵制變成了募兵制,節度使制度也應運而生了。當各鎮節度使尚是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等良將的時候,安西、北庭、河東、盧龍、朔方、隴右各鎮的軍馬數量和軍事屯田數量,均擴充至此前數倍,唐軍實力也大大增強,先後出兵攻滅後突厥汗國,連續擊敗吐蕃,並令回紇、渤海兩國臣服,扭轉了武則天執政後期以來的邊疆戰事不利局面。此時大唐王朝更達到了之前歷朝前所未有的極盛之世,也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巔峰。

    在唐朝初年,國家的財政權都是統一到中央的,地方上有任何需要花錢的軍事行動,朝廷都會透過戶部撥款來解決糧餉問題。在戰爭不頻繁的的年代,這套制度還有蠻有效的,但如果邊塞戰事過於頻繁,中央財政就很容易捉襟見肘,而且從地方申報——中央批准——實施撥款,幾個環節走下來,地方的戰事都可能結束了。所以在唐朝中晚期,中央逐漸下放了財政權。

    據《新唐書》記載,朔方節度使管內的鹽州、靈州、惠州、安北都護府共有十三池。這些鹽池所產之鹽,除一部分上貢朝廷外,其餘部分都用來滿足當地駐軍的需求,節度使既可以留在軍隊內使用,也可以將剩餘部分賣給當地和外地人民。唐玄宗時期,政府開徵鹽稅,進而鹽稅也成了節度使的一項重要財政收入。

    節度使手中有了錢,士兵領軍餉也就自然要從節度使手中拿,時間久了,這些大頭兵們就逐漸變的只知有節度使,而心中無皇帝了。只要節度使一聲令下,打南下劫掠的遊牧民族是打,打中央王朝的首都也是打,安史之亂就是最好的證明。

    節度使權力的一點點增加,中央政府對其牽制力度的減弱成為其一方獨大的依仗,就算安祿山沒生出反叛之心,隨著節度使權力的增大,別的節度使也會有叛亂之心,這在唐代中後期的藩鎮割據就能看出,最後滅亡唐王朝的朱溫就是宣武軍節度使。

  • 3 # 超級視野

    唐玄宗不讓安祿山當節度使,換別人依舊躲不過叛亂。

    安祿山所在的河朔地區,在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原文化的高地。但到了武后和玄宗時期,這一地區逐漸開始胡化,其重要的標誌就是粟特人開始在這裡聚集定居。

    粟特人在當時是主宰絲綢之路的商人集團,安祿山的父親是粟特人,母親是突厥人。玄宗用安祿山,是因為他出身寒族,無法像部落酋長一樣,形成獨立於朝廷的勢力。安祿山被封為節度使以後,相當於拿到了朝廷頒發的合法執照,然後他按照草原傳統,將其統領的某些契丹,同羅和奚人部落,約八千人收為養子,組成親兵,進一步整合了其他胡人部落,維持了這一地區的穩定繁榮。在缺乏草原視野的唐玄宗看來,安祿山是一個精明強幹的能吏,但這僅僅是一種表象。

    為了加強對百姓的控制,玄宗實行的是重農抑商的政策。這給善於行商的粟特人帶來機會,粟特人幾乎壟斷了帝國的貿易,因此產生了大量的商賈鉅富。他們也願意資助安祿山,來達成自己的政治抱負。對於軍政大權一把抓的安祿山來說,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已然形成了自己的小朝廷。槍頭對外,他是守護大唐的節度使;調轉槍頭,他也有實力和朝廷分庭抗禮。

    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得出,安祿山擁有了叛唐的實力。但不代表他必須叛唐,特別還是在盛唐。但有一件事的出現,給玄宗的合法性帶來挑戰,也為安祿山叛唐帶來可趁之機。

    這件事發生在天寶九年九月,這一月出現了四星聚尾的異常天象,這在儒家的讖緯之說裡是改朝換代的先兆。比如周武伐殷,五星聚房;漢高入關,五星聚東井;四星三聚而曹魏受禪。四星聚尾被解釋為:帝王易姓之符,漢祖入關之應,尾為燕分,其下必有王者。意思就是說,出現這樣的天象,是要改朝換代了,新的王者大概會誕生於燕地,就是安祿山所在的地方。在經過幾年的準備以後,安祿山終於起兵,稱帝后定國號燕,正是為了對應了這一說法。

    至於不用安祿山,會不會躲過叛亂,當然是不會的,正如我開篇時候所說,換別人依舊會叛亂。就拿史思明來說,安祿山死後,他與接任者安慶緒發生矛盾,並打敗安慶緒,自己當了皇帝。他把安祿山的燕定性為“偽燕”,但他並沒有改變國號,還是稱為燕,來對應讖緯之說裡的“尾為燕分”,增加自己的合法性。也就是說處於安祿山這個位置,只要時機成熟,無論是誰都一定會叛唐。天下英雄豪傑,在有機會的時候,誰不想去奪那個最高權力呢?

    結語:俗話說,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最可怕的是不好的事,遇到了不好的人。大唐就是這個倒黴蛋,在鼎盛時期差點被人奪了天下。這也給後人帶來警醒,以至於到宋朝的時候,嚴加防範儒家讖緯之說,避免他們作妖禍亂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哲學?現代西方哲學有什麼特點?其基本線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