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烏鴉嘴華子哥1

    明朝的皇帝都不算差勁,可以這樣說,明朝的皇帝都是不錯的,明朝資本主義在南方萌芽,有些資本和貨幣的內容,根本就不是皇帝能控制的,比如劣幣驅逐良幣,銅錢驅使人們把白銀存起來,雖然明朝每年輸入若干白銀,但白銀被窖藏的量遠大於輸入量,明朝最後死於缺乏貨幣,這根本就不是皇帝能控制的,不是那個皇帝的錯,其次,南方文人缺乏制約,也是明朝滅亡的一個原因,明朝的勳貴在土木堡之變中死亡殆盡,沒有了勳貴支援,皇帝僅靠太監內閣支援,文人把持政府機構,而先期文人還能支援皇帝,到後期如東林黨人,有些為了博得清名,為了反對而反對,對經濟不是很懂,最後在天災人禍中滅亡,也不是皇帝能控制的,所以不能把明朝滅亡的責任推給某個皇帝,這是不懂歷史,也不懂政治經濟學的胡亂推卸責任,我們站在後世,有些能看明白,如果我們在當時,也只能把責任推給崇禎或萬曆,我們也不能做的比崇禎和萬曆更好。用老子的話:厚藏必厚亡,當年的官員,富商,勳貴多年窖藏的白銀最後歸了李自成,又被滿清佔有,因為明朝經濟高度發達,滿人進關,對漢人實行愚民政策和閉關鎖國政策,最後導致中華民族100年屈辱,希望現在的高官,富商能以史為鑑,不要再犯明朝中期高官富商勳貴的錯誤。

  • 2 # 地平線的石頭

    崇禎算是明朝最差的皇帝之一。至於明朝窮是萬曆的責任一點沒有錯。萬曆皇帝有錢打贏“三大徵”是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收稅收上來的,張居正去世以後,萬曆推翻了張居正的執政理念,所以崇禎沒錢就是萬曆的錯。

  • 3 # 風逍逍兮易水寒

    明朝的統治歷時276年,也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明朝共產生了十六個皇帝,其中有朱元璋這等從布衣逆襲成為皇帝的,也有朱棣透過戰爭奪取侄子皇位的,還有喜歡鬥蛐蛐的朱瞻基,喜歡煉丹的朱厚熜,喜歡做木工的朱由校,還有二十年不上朝的朱翊鈞等奇葩皇帝。

    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崇禎皇帝的風評呈兩極分化的趨勢,有的人認為崇禎皇帝勵精圖治,也很勤政,最主要的是做到了明朝的祖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而也有的人認為崇禎皇帝殘暴不仁,擅殺大將,導致最後無將可用,是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

    那麼,崇禎皇帝是不是明朝最差的皇帝呢?

    崇禎皇帝與以往朝代的末代君主不同,崇禎皇帝是一個非常勤政,也有想把國家發揚光大的心,他厲行節儉,兢兢業業,為大明的復興付出了全部的精力。但是最後卻只能落得個自縊於煤山的下場,讓後世人扼腕嘆息,甚至說出了崇禎非亡國之君,而是末代皇帝的話。

    要說明朝滅亡與崇禎皇帝一點關係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相反,明朝的滅亡,崇禎皇帝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崇禎皇帝用人不明,其實崇禎皇帝時期還是有很多人才的,尤其是毛文龍、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等名將都是保證明朝政權不受威脅的重要力量。但是崇禎皇帝卻沒有好好利用自己的底牌,一手好牌打了個稀巴爛。

    我們最熟悉的明末將領莫過於袁崇煥了。袁崇煥是明朝後期僅有的可與後金硬碰硬的名將之一。雖然現在網上有很多對袁崇煥重新進行評價的言論,但是我們不能否認袁崇煥的才能。

    袁崇煥軍事才能出眾,在他的運籌帷幄和指揮下,明軍相繼取得了一系列對後金戰爭的勝利,甚至努爾哈赤被打死,皇太極也被打跑。面對當時的局勢,袁崇煥不計較個人得失,重新接受朝廷的任命前往遼東對抗後金。得知京城被圍後,袁崇煥當機立斷立馬長途奔襲回京救駕。

    大家對袁崇煥的負面評價更多的可能在“五年平遼”和殺毛文龍的事件上。當初崇禎皇帝想袁崇煥問平定遼東的計策,袁崇煥提出了“五年平遼”的方針。但是五年平定遼東談何容易,後金已經成了氣候,明朝實際上已經腐朽了,國庫都空虛了。袁崇煥對崇禎說的“五年平遼”更多的可能只是寬慰他的心,給崇禎皇帝信心吧。

    最終袁崇煥還是沒能完成“五年平遼”的承諾。在遼東時,袁崇煥列了十二條罪證,將與自己矛盾極深的名將毛文龍殺了。雖然袁崇煥有崇禎皇帝給的尚方寶劍,也有皇帝給他自行行事的權力,但是毛文龍也是一員邊疆大將,這樣一位重臣說殺就殺了,完全沒有上報皇帝,只能說袁崇煥太過桀驁不馴,情商太低。

    雖然袁崇煥擅殺毛文龍引起了巨大的動盪,也踐踏了崇禎皇帝的皇權。但是袁崇煥確實本事不小,他坐鎮遼東期間,後金始終沒辦法取得半分好處。可是崇禎皇帝始終對他不信任,防備袁崇煥甚至比防備後金還要上心,最終袁崇煥被凌遲處死。

    魏忠賢是明朝的著名大太監,他的一生非常傳奇,從一個嗜賭如命的賭徒成為了當朝的九千歲,他的宦官一黨在與東林黨的鬥爭中,死死的將東林黨人壓制。魏忠賢雖然是一個太監,但是理政能力非常強,天啟皇帝很是信任他。

    在魏忠賢的治理下,明朝的工商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魏忠賢執行了張居正的部分改革措施,將“礦產稅”收為朝廷所有,恢復了海稅和工商稅。在用人方面,魏忠賢自己不懂軍事,於是放權給毛文龍、孫承宗等名將去幹,明朝的綜合國力在魏忠賢當政期間提升了不少。值得一提的是袁崇煥曾經還拍過魏忠賢的馬屁,還為他修建了生祠,但是袁崇煥兵敗後,魏忠賢還是毫不留情的懲罰了他。

    魏忠賢縱然貪汙腐敗,但是在前線緊張之際,他也願意拿出自己的財產支援邊疆,魏忠賢對國家是有功的,也有能力將國家治理好。但是崇禎皇帝並沒有好好運用魏忠賢的能力,反而聽了東林黨人的蠱惑,認為魏忠賢會威脅到他的統治,最後居然把魏忠賢殺了。

    魏忠賢一死,宦官一黨頓時失去了主心骨,東林黨人開始上位,追著宦官黨打。東林黨人一上臺之後,馬上廢除了魏忠賢設立的工商稅。因為工商業基本上都掌握在東林黨人手中,工商稅就是從他們身上拔毛。現在工商稅一廢除,東林黨人賺得盆滿缽,國庫裡的錢卻越來越少。

    當國難來臨之際,大明王朝居然撥不出一分錢用於戰事,發到士兵手裡的餉銀只夠買五六個燒餅。崇禎皇帝號召官員們慷慨解難,官員們要麼哭窮,要麼象徵性的捐一點,還哭著喊著要跟北京共存亡。結果,李自成攻佔北京後,最先投降的就是這些東林黨人。

    崇禎皇帝不會用人,而且性格多疑善變。不僅猜忌袁崇煥,將他凌遲處死,而且自斷臂膀,收拾了魏忠賢,讓自私自利的東林黨人做大。孫傳庭是朝廷柱石,訓練出來的軍隊戰鬥力絲毫不亞於關寧鐵騎。可是孫傳庭在阻擋李自成以身殉國時,崇禎皇帝居然還懷疑孫傳庭詐死。

    明朝中後期的君主擔憂武將軍權過大,怕威脅到自己的統治,通常會派太監監軍,制衡武將的權力。但是崇禎皇帝派去的太監每一個好鳥。盧象升是當時的名將,卻被崇禎皇帝派去的太監跟朝廷大臣合夥坑死了盧象升。唐通是李自成圍困北京時唯一一路奉詔前來勤王的諸侯,結果被崇禎皇帝派去的太監坑得直接投降了李自成。

    盧象升和孫傳庭都是眾所周知的忠君愛國的名將,唐通是唯一一個前來勤王救駕的諸侯,他們都是崇禎皇帝救亡圖存的重要人物。他們被坑死後,崇禎皇帝安撫人心的手段也是爛得無以復加。還是盧象升的太監和大臣仍然逍遙自在,知道他們死了,才對盧象升進行撫卹,崇禎皇帝的做法寒了天下其他為國盡忠的將士之心。

    崇禎皇帝的勤政愛民倒是給他扳回了一些好評,但是他的勤政在現在看來就是瞎折騰。崇禎皇帝能力不行,卻又喜歡瞎忙活。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沒有結果的努力都是浪費時間。崇禎皇帝就浪費了他整個皇帝生涯,也耗盡了明朝的國運。

    現在很多史官將明朝滅亡的原因歸咎了萬曆皇帝,認為崇禎恰好是最後一個皇帝,背了明朝滅亡的鍋,甚至崇禎皇帝都說出:朕非亡國之君,臣乃亡國之臣。

    但是一個朝代的滅亡,原因都是多方面的。明朝滅亡的原因更是複雜,不僅內憂外患不斷,人民生活民不聊生,而且剛好遇上了小冰河時代,進一步拉大了百姓與統治者的矛盾。其實明朝中後期就已經走下坡路了,積累到崇禎才滅亡已經是很了不起了。朝代的滅亡不應當推到某個人身上,萬曆有責任,崇禎也有責任,甚至袁崇煥、東林黨人都有責任。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以史為鑑”,不重蹈前朝的覆轍便是歷史給我們的饋贈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敘利亞反對派在伊德利卜破壞停火協議,殺害三名敘利亞政府軍士兵,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