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川達州人
-
2 # Chris灃
司馬家的晉國東西兩段合一起也有百餘年,相較於司馬家的政治表現不算太短了。
首先,司馬家得國不正。司馬懿、司馬昭父子多行詭計,對政治敵人玩肉體消除。東晉皇帝看到自己先祖的登基之路都覺得十分不堪。失去人心是他們的一個死穴。
其次,看看西晉幾代人的表現:司馬懿是一個能隱忍,可以逆天改命的奸雄,雖然因為手段卑劣不能稱之為雄主,但也從能力上看絕對是人傑。司馬昭雖然不及他父親兇狠但也是心思縝密、善於用人的俊才。可是司馬炎只是一個普通的君主,只能說比劉禪、孫皓好一點而已。至於司馬衷這個歷史著名傻皇帝,只能說劉禪與他一比堪稱臥龍鳳雛!從司馬懿到司馬昭再到司馬炎乃至於司馬衷,有一種黃鼠狼聲耗子,一窩不如一窩的感覺。自身能力斷崖式下跌也是西晉亡國的原因。
第三,政治失誤。司馬氏王子統兵,本以為自己家人有兵就不怕別人造反了。誰知禍起蕭牆,都覺得自己是司馬家的,傻瓜都可以當皇帝,我統兵一方為什麼不可以登基做天子呢?這一下,有兵的紛紛起兵,八王之亂開始了。這次大亂鬥引發了三個結果:1.天下大亂;2.司馬氏死傷慘重;3.北方少數民族看到了入侵中原的機會,隨之而來的是五胡亂華。遭遇了這三重致命打擊以後司馬家只能敗逃南方,衣冠南渡了。
最後,東晉開國是王導為主攜領司馬皇室共同治理天下,人稱王與馬共治天下,一個站著,一個坐著。當臣的權利幾乎與皇室對等了就證明皇權已經衰弱了。再經過近百年北方少數民族的壓迫,司馬氏的滅亡是在所難免的。
-
3 # 戴老師講歷史
晉武帝司馬炎晚年,地方8個都督軍區,7個都掌握在司馬宗王手上,力量對比,嚴重失衡,為內亂埋下伏筆,晉武帝司馬炎時期,由於中央核心還比較穩定,中央還能限制和控制住地方都督。但隨著晉武帝死後,西晉中央朝廷內部各方勢力作死火併,導致那些掌握地方軍區都督重權的宗王,蠢蠢欲動,終成大亂。
八王之亂跟分封制沒啥關係,西晉那算毛線分封,它的封國制度和漢武帝削藩後的西漢、東漢、曹魏比,沒啥大的變化,整個兩晉南北朝也都有。它更多的只是一種封爵和封邑性質,基本沒有治權,更多時候只是虛封,封國內的行政長官也是由中央直接任命的。那些沒有擔任其他職務,只是單純地被封封國的封君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是受到限制的。八王之亂,沒有哪個王是靠自己封地的那一點兵馬來內戰。
那麼,參與八王內亂的宗王兵權來自於哪呢?
西晉宗王領兵權的根源,來自於都督軍區制(簡稱“都督制”),而不是來自什麼分封。
都督軍區制度:最早起源於東漢建安年間,曹操為建立一套不受漢政府牽制的軍事指揮體系而設立都督。此後經曹魏諸帝完善,都督制正式形成了一項制度,都督主要負責地方軍事鎮戍,掌握軍事大權。
西晉規定“都督諸軍為上,監諸軍次之,督諸軍為下;使持節為上,持節次之,假節為下;使持節得殺二千石以下;持節殺無官位人,若軍事得與使持節相同;假節唯軍事得殺犯軍令者”。
也就是說,軍區都督能執掌一州或數州多達幾萬人,乃至數十萬人的軍隊,並操生殺大權。這比那些封國而不臨民的宗王的權力大的可不是一點點。
西晉封了四十多個王,那些沒有掌握都督大權的宗王,真的,什麼都不是,殺起來如殺雞。
那麼司馬炎為什麼要大搞宗王政治,以宗王出鎮要地,甚至不惜掌握各大軍區都督呢?
原因在於當時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強的興起,掌控著大量的人口和資源,讓皇權的基礎變得極為虛弱,皇權為了穩固自身不得不大搞宗王政治,大力擴張皇族實力,以宗室掌握軍政大權來防止其他家族坐大整合各路勢力來挑戰皇權。
事實上,不光司馬炎這麼搞。後來的南北朝,包括不少五胡政權也都這麼玩。這是當時的客觀環境和形勢所致,沒有辦法,明知會有問題,但還得這麼搞。只不過後面的朝代某種程度上吸取了西晉的教訓,在讓宗王出鎮地方的同時,也設定了諸多防備、分化、削弱和限制的舉措,比如南朝就透過分割州鎮削弱軍區實力、出臺政令限制都督軍政大權、設立典籤監督和控制宗王、引用不同派系的力量佔據要地對出鎮宗王進行牽制等等,雖然還是無法從根本上避免宗王叛亂,但至少沒有玩成像西晉那樣慘烈和持久,叛亂也沒像西晉那樣大範圍了,基本只侷限於小地域的叛亂,每次叛亂的時間也較短,而且多數時候都是中央勝利。
總之,西晉中央內鬥+西晉各大都督軍區掌握在司馬宗王手上,才是導致八王之亂的直接原因。
評價西晉八王之亂,應該放到魏晉南北朝的那種皇權虛弱、世族坐大的政治環境中去考察。當時,沒有一個朝代真正實現了長治久安,這是當時的結構性難題所致,非一朝一姓之力就能解決得了的。這其中,除了東晉前期和中期由於特殊的政治環境導致皇權被門閥架空,宗王政治難以施展外,其他各朝,只要想振興和加強皇權都繞不開宗王政治,由於當時普遍施行宗王政治,宗室內鬥和殘殺也成為當時的普遍現象。能結束這種狀況的只有時間,要等這個社會的發展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士族的力量衰退,那種父子兄弟子侄遍佈內外,掌控大量人口和資源的世家大族再也難以出現,科舉文官集團興起,皇權真正穩固了,皇權才不再需要透過大搞宗王政治來穩固自身了。
歷史的真正明顯變化,得從唐朝中後期開始。一方面,隨著士族的中央化、官僚化和城市化,士族為了科舉,逐步離散,大多集中和定居在行政中心,幾代過後,就與原先的鄉里關係越來越疏遠,地方根基逐步衰退,集中在行政中心計程車族遲早會被亂世清洗完的;另一方面,唐中葉以後,隨著商品貨幣經濟的迅速發展,均田制瓦解,土地流轉頻率加快,世家大族的大莊園經濟也跟著瓦解,同居共財瓦解,地方上新的更小的家族勢力不斷湧現,地主階級由身份性的世族地主為主導轉向非身份性的庶族地主為主導,中古良賤身份等級制開始退出歷史舞臺,整個社會結構趨向扁平化,這一歷史轉變程序到北宋才徹底完成。進入北宋後,皇權的社會基礎才真正穩固了,由此導致貴族政治徹底瓦解,科舉文官集團開始崛起和成熟,圍繞皇權為核心的官僚政治真正興起,皇權不再需要依靠重用皇族和大搞宗王政治這種副作用極大的政策來穩固自身,能有效地以文御武控制地方,一個長期穩定的王朝才能真正出現,皇室殘殺現象才能逐漸減少。
-
4 # 偽裝的觀點
司馬家有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統治的合法性有問題,首先是篡位者,其次是初期傳承不是父死子繼,家族內部有異聲。
第二,分封不但沒有讓司馬家更團結,反而激發了你能做皇帝,我也能做的想法,於是引出了八王之亂,直接引的胡人加入了中原的內戰。
第三,皇帝一個接一個昏庸,這個是沒辦法的事情,但是這種速度和程度都是史無先例的。
當時的國內大環境有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天下一統,軍隊戰鬥力迅速下降,這是古代王朝沒有辦法阻止的事情。
第二,士族迅速腐化,一個國家的精英階層的腐化導致國家政治糜爛,抵擋外敵自然力不從心。
其他原因:
第一,氣候改變,大量胡人南侵,中原軍隊扛不住這些婦孺皆兵的馬背民族的衝擊,軍隊一敗,想來溫馴的中原百姓就是待宰羊羔。
第二,胡人在軍事技術上追平了中原,中原沒有了軍事技術的優勢,無法對抗胡人的衝擊。
應該還有其他的問題,暫時只想到了這些。
回覆列表
西晉滅亡,是偶然中的必然。
說偶然,是因為西晉出了傻子皇帝,皇權被外戚控制,隨後各地宗室紛紛覬覦皇權爆發八王之亂,沉重打擊了中央權威,導致國家力量迅速下降,異族則趁機發難。
換句話說,晉惠帝如果是正常人,則西晉的局面不會如此糜爛。
說必然,一,西晉統一之後,軍隊迅速腐化變質。二,世家政治造成寒門晉升困難,人才大量流失,而掌握政權的高門崇尚空談,只知酗酒群p,造成國家整體風氣敗壞。第三,統治者文恬武嬉甚至比富拼奢侈,當然只能大力搜刮百姓,庶民生活艱苦,階級矛盾凸顯,客觀上給異族暴動造成了可能。
換句話說,晉惠帝即便是有思想有抱負的正常人,也很難在短期內改變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