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如果要客觀的瞭解自己就必須結合外界的反饋,通常我們會想當然的認為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當然除開有一部分屬於不可言說(即自己知道而別人不知道)的秘密,但是,如果,從自我主觀看法加上外界的評論會對自己有更加清晰的認識,也有利於自己的成長和發展。

    如果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呢,首先就必須對自我有非常誠實的態度,特別是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時,需要更多的勇氣來面對和接受,同時告訴自己:我是可以的!這樣自我才不會產生更強烈的衝突和指責,因為當我們有自我攻擊時,會更加藏匿自己這一不好的特質,反而給自己的成長製造了更大的阻力,所以坦然面對就是最好的調整和改變。

    第二個看自己就是將外界的反饋作為一面鏡子。因為每個人的感受是真實的,所以從別人的感受裡看到自己也是客觀認識自己最好的迴應,當然這裡也會摻雜對方的一些內在問題,那麼就要學會區分,不過從同頻共振的原理來看,你們能夠產生交集那一定都是有必然的原因,沒人會跟自己不相干的人有任何無聊的糾纏,所以從ta身上發現自己也是非常好的客觀瞭解方式之一。

    最後,要提出的是沒有絕對的客觀,那麼“我是誰”這個所有人都會問的問題,無需過於糾結,畢竟我們是在不斷成長的動態過程中,所以不能一言蔽之,唯有不斷提升自己的覺察力,就是對自我剖析最好的瞭解方式。

    ♥劉玲,心理諮詢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現任成都博思颶風商務諮詢有限公司培訓總監,擅長結合中西方心理學做溝通,情緒,婚戀方面及個人成長的培訓及諮詢。

  • 2 # 暖心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最難的,不是認識他人,而是從真實的意義上,瞭解真實的自己。瞭解了自己,認清自己的優勢和缺點,才能夠面對社會的挑戰,更好適應環境。從心理諮詢學的角度,瞭解真實的自我,也是個人克服焦慮和苦痛,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我在這裡介紹幾種簡單的方法: 1.如果情緒可以講話它將對我說些什麼。

    有時情緒的變化好像無緣無故,讓人摸不著頭腦。這時,我們可以體驗到明顯的情緒變化,卻不知道情緒波動因何而起。如果是這樣,我們就需要靜下心來問問自己:如果情緒可以講話它將對我說些什麼?當然,一開始我們不能很好地意識到情緒在告訴我們什麼,但不要急,只要有耐心,就會對自己的情緒多一些瞭解。就像生活中其他事情一樣,當我們熟練的時候自然就會做得更好,所以要慢慢培養自己的悟性。例如,一位男性來訪者突然間陷入了憤怒和抑鬱的情緒之中,但他卻不知道是什麼事情引發了自己的情緒波動,因為他一直和朋友在一起玩得很好。後來他試著問自己:如果情緒可以講話它將對我說些什麼?他終於意識到了之前發生的一件事情:當朋友開車帶著他出去玩的時候,路上有一輛車擋住了他們的路,朋友就大聲叫那個人把車挪開。這樣一件簡單的事情就成了他情緒波動的導火索。他最後意識到,情緒低落來自於這樣的思維:我不如朋友,他敢大聲地和別人說話,如果是我,我一定不敢,我是多麼無能和無用,我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試著傾聽情緒,而不是一味地壓抑情緒,也許你會發現,情緒的變化並不是從天而降,不總是無理取鬧,也不是無法瞭解的。從中我們能夠發現自己的“傷口”,找到這些“痛處”,從而瞭解那個沒有注意到的自己。

  • 3 # 貓黍說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瞭解“自己”。 

    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這才是自我。

    ——山本耀司

    這是山本耀司說的一句話。

    其實某種意義上,從西方哲學,古代哲學家就提出過這樣一個命題。

    就是自己這個東西。

    他必須要有客觀的鏡子,去印證。

    而這個鏡子,就是我們的世界。

    我們必須要把“自己”這個事物,放到世界裡面去打磨,去做事,去處理關係,去體驗。

    你才能夠真真實實的看到自己。

    如果你僅僅是在一個地方種田,種一輩子。

    和你不僅種田,做了工,參了軍,經了商,還去了大城市生活,甚至你還去了,國外不同的文化去生活。

    其實,你會發現更大的世界,其實你也就發現了更大的自己。

    自己這個東西,會在不同的情境下,產生不同的反應,也許有時候,在特殊的環境下,會有你從來沒有見到過的自己。

    所以所謂的客觀瞭解自己,那就是要在這個滾滾紅塵當中足夠的體驗,豐富厚重的體驗和經歷,你才能夠了解自己。

    所以,去賺錢,去創業,去談戀愛,去旅行,去多交朋友,去拜師,去認大哥,去打架,去做你不敢的事情,去讀書,慢慢的你自己的樣子才會浮現。

  • 4 # 皇甫重明

    工作與生活,精神世界與現實世界。

    在工作中你如何對待上司與同事,在生活中,你如何對待家人與朋友。總得來說體現在兩個方面,公事上你處理的是否妥帖,私事你待人接物是否合理。一個情商高的人會把兩方面處理的井井有條,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尷尬和衝突。當然人們在工作與生活中不可能沒有摩擦,人類社會本身就是在摩擦與爭執中相互促進的。情商高的人善於剖析原因,把事情處理的更加圓融。而情商低的人,他們只看表面。相較而言,情商高的人優勢更多,情商低的人容易衝動。

    在長期往復的工作與生活中人難免會嚮往更高層次甚至是虛無縹緲的事物以彌補內心的單調。偶爾的思維跳脫有利於疏解壓力,緩解身體疲勞,有益健康。

    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精神世界,他們自己的精神世界做自己的主宰。人類的精神世界比現實世界更加豐富多變,看不見摸不著,他只存在於人類的腦海中。雖然精神世界並不是實體化的,但他卻或多或少影響著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思想道德。是一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對來說,現實世界真實存在。承載著每個人的衣食住行。我們有關工作與生活的一切行為都受世界大環境的影響,你所在的地方安逸舒適沒有戰爭,那你會生活的平平安安。每天都為你的生活而努力打拼,不用擔心別的什麼。如果你生活的地方戰亂不斷,那你的生命都無法保障,又哪來安穩的工作。

    從來到到離開,結局或是一把灰一個盒子,一個土包一副棺材,都沒什麼不同。要了解自然需要了解的是過程。

  • 5 # 消遣進步兩不誤

    其實這確實是個問題,雖然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然後堅持下去就會有所成就,但是每個方向只有我們深入去了解,才能知道是不是適合自己的,但是我們總不能一直在探索中度過吧!所以要怎麼看清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大多數人都習慣對身邊的人指點,對身邊的人有個較為清楚的認識,能夠知道他有啥優點、有啥不足、性格怎麼樣等等。但是絕大部分人都缺乏對自己的一個認識與判斷。自己有啥優點、性格是什麼樣的、喜歡做什麼、又適合做什麼,也許我們心裡有個大概的判斷,但是絕大部分人會高估自己、貶低他人。這也就是說,你眼中的自己跟別人眼中的你極有可能是兩個方向。所以客觀的瞭解自己是非常難的。

    客觀的認識自己是件大事情,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就拿我自己來說,我也沒法保證我對自己是完全客觀的認識,但是我們需要定期覆盤,定期審視自己,反思自己這段時間做了什麼事,取得了什麼成效,有沒有成長。古人還吾日三省吾身呢。多認識朋友,多聽聽朋友們對自己的評價,公司領導、同事、自己家人對自己的評價。我經常也是反思類似的問題,來幫助自己更加客觀公正的認識自己。

  • 6 # 烏拉拉日記

    這是個自我剖析關送分題!

    如何客觀清晰的認識自己,個人感覺可以下兩個方面,如有不足,請大家補充。

    1.就是自我認識,反省自我。認真分析自己的優點缺點及個性特怔,從而對自已清晰定位!當然自已剖析肯定會偏袒自已,從而會有偏差,所以會用到以下第二點!

    2.找閏蜜和熟識自已的人評定自已,別人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已!

    3.找專業的測試機構測評,他們會對你特性做專業測評!

  • 7 # 內因心理學

    主要原因是自己把自己看得很重要,擺位次,沒有返回事情本身去參與、去鑽研、去發現。一句話,天天活在小我上。

    不計得失地行動起來,才可能漸漸發展起來。先發展,後總結,你才會發現自己。

  • 8 # 水說心理話

    我個人認為,客觀認識自己的基礎是一種對於環境以及自我的覺察力,這是情商的一部分,也是人格完善和進步的一個關鍵因素。想要客觀地認識自己,最重要的是形成一種思維習慣,這種思維習慣將決定你是否能夠在某種程度上脫離自我認知的迷霧,看清楚真實的自我。

    過於高估自己的認知是怎樣形成的?

    實際上,我們會發現,越是在某個領域有成就的人,大部分人都是比較謙虛的,這種謙虛並非是一種客套行為,而是他們之所以能夠在這個領域得以成就,最重要的就是不枯竭地對知識的渴求。而自命不凡的人,其實大部分都是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成就,並且社會階層水平較低的人,而他們的潛意識並非是真的覺得自己牛逼,而是為了獲取自信,保持自我心理平衡而選擇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他們降低了對周邊和自我環境的覺察水平,以提高自身的評價水平,久而久之,這種思維習慣就導致了他們的沒落。

    我們應當怎樣及時發現錯誤的自我認知並且及時糾正呢?

    首先,沒有什麼方法能夠快速改變客觀地自我認知,這是一個習慣形成的過程,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需要保持這樣的幾種思維狀態:

    1、提高環境覺察能力,例如:當我們較為順利地完成了某個工作任務時,這個時候,我們的自信心會上升,在這個上升的過程中,實際上是我們的心理需求被滿足的過程,例如:馬斯洛心理需求理論中自我實現的需要,當這個心理需求被滿足後,將很難在上升另一個高度,但是,我們能夠用不同的思維方式打破這個侷限性。

    當我們開始進入自我滿足時,當然,我們需要接受這個不錯的結果,因為這是對自己的鼓勵,但是,在這個過後,其實我們應當進入一個客觀地評價當中,如:這次工作任務難度如何,是否只是大多數人的水平;這次工作完成的水平如何,是否可以做到更好;在這次工作中,自身是否受到了某個啟發等等,如果能夠思考這些問題,在這個思考過程中,我相信你就會發現一些問題的存在了。

    2、提高自我察覺能力,客觀地認識自我的基礎是你知道自己的優勢、劣勢所在。任何一個人,有所能,有所不能,當我們驕傲自滿時,實際上是主動遮蔽了那些我們所不能的或者是欠缺的,因為這些問題可能會導致我們的心理失衡而產生負面情緒,所以,我們首先要學會的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這種心理失衡的感覺,如此才能產生的客觀地自我評價。有了這個心理的基礎,我們就能夠開始進入客觀地思維過程,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我們的大腦就能夠更加隨意地調控和認識他們了。

    除了以上的兩點,只要想改變,我想很簡單,描述中都已經對自我進行了批判,那麼,幹嘛不去認識思考一下自身呢。

  • 9 # 兒童口腔健康專家

    1、 有一個夢想(好好地經營自己) 問問自己“你成長要做什麼”?

    2、 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生氣變成爭氣

    3、 有一個最有效的計劃,並且可行

    4、 持續的行動,什麼是堅持?

    5、 堅定的信念

  • 10 # 健仁哥1313

    心智構成了一個人的主觀和客觀,當心力大於智力的時候,很難客觀的認識自己。這就需要用理性思維來代替主觀意識來評判事物。透過強制練習是可以改善的。特別是心力扭曲的人,更要重視智慧理性的思考判斷。

  • 11 # 緣緣生滅

    只有跳出自我意識才能真正的認識自己,當然現今能夠真正的做到這點的人極少極少。所以,從現代社會人來說只能儘量的以“中庸”的觀點看自己,儘量遠離“二元對立”,放寬心胸開拓眼界,虛心接受反面意見,勇於面對自己的不足並真實的去改變,放低身姿不驕不躁得不大喜失無大悲,不求盡得只需盡力等等。當然,這些若能一下都做到是很難很難的,可以慢慢隨著自己的成長、經歷經驗的積累一點一點的改變,話說“吃一塹長一智”“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也就是說作為世間人肯定會犯錯,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而不自知不改。智慧的成熟是在艱難困苦中圓滿的,只有勇於面對苦難的人才會最終成為智者。

  • 12 # 郭雲龍01

    “我的我”和“他的我”

    郭雲龍

    人類能夠認識與自身密切聯絡的自然界,能夠認識天空,能夠認識日月星辰雷電,也能夠認識海洋,甚至能夠認識外太空。但卻無法很好地認識自身。如何客觀地認識自己這是一個永恆的難題!人類的困惑也大多源於對自身的無知!

    既然客觀、理性地看待自己,認識自己是個永恆的難題,其實也就沒有一個所謂的好方法。不過,竊以為到可以在“我的我”和“他的我”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藉此去相對客觀地看待自己。

    “我的我”即自己對自己的認識,我是誰?我想幹什麼?我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我具備什麼條件?要有自知之名。

    “他的我”即他人眼中的自己,評價是什麼?為什麼如此評價?事實上我做了什麼?

    如此一來,兩相綜合,便可相對客觀地看待自己了!當然永遠沒有絕對!

  • 13 # 老年心理健康講堂

    人生的一大弱點就是總以自己比別人強!早就有專家說,學校的一類學生將來會回到學校做教授或科研,二類學生有可能成為企業家或成功人士,我認為三類學生最好做好專門的工作。選擇專業的標準以愛好為第一條件!大概最難得是自己不瞭解自己,往往在向好的意向努力的過程中,失去了對自己的準確定位。

  • 14 # 村官阿明

    以前很有感慨的話

    用十分的幹勁活著,活著,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自己,最無奈的是,無論如何努力,卻無力做出任何改變。

    活在當下,回過頭看看,現在的自己是不是曾經最討厭模樣

    看看以後,對現在的自己滿意嗎

    很慶幸,現在的我還算努力

    現在的你呢

  • 15 # 長老與嬌娃

    這個問題我應該在高中時代就開始有在想了,但是那個時候概念還是會比較模糊,一直到大學快唸完了,基本還是停留在想的階段。

    但是即便想在大多數時間還是想法多多,給自己制定了不少計劃,最後能實現甚至行動的少之又少,但還是感悟了不少東西,至少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清晰了,跟大家分享:

    1、一直覺著花時間瞭解自己會比了解世界從長遠看,會更加有趣和有價值,因為內心的世界比外面世界真的廣闊,瞭解自己能讓自己更好的生活

    2、想的多不等於想要的多,而是不斷地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我比較習慣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而不是我為什麼得不到這個東西

    3、可以從與你發生摩擦的人中瞭解你自己,因為這些很可能就是你的性格缺點或者短板

    4、找到一個終生伴侶和一兩個閨蜜,因為一定是你身上有發光的東西讓他們願意陪伴你

    5、如果你有孩子,你可以找找孩子身上你的影子

    6、年輕時多想的好處是年紀大了只想趕緊做吧,所以任何時候可以不停止想象,因為能想說明我們還年輕

  • 16 # 山水江南

    人貴有自知之明,正確的瞭解自己真得不容易。但是如果你想弄清楚你的優點和不足,還是可以得到真實的你的。你可以這樣做:1、多和朋友們聊天,字裡行間可聽出玄外之處。也可謙虛誠懇的要求對你的做為提點建議或者說自己的不足。2、可以搜尋和你有意見的人,在不同場合對你的評價。但這不決對可以參考。3、重點留意你的言行在社會上和周圍的人中有啥反響。正反兩方面的都要分析,但你一定要冷靜,不要老虎屁股摸不得,4、多多反思反思學習學習。在理論上找到了解自己的方法。多管齊下必定能找到一個真實的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呂洞賓三戲白牡丹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