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嫂的美好時光
-
2 # 燕子老師說育兒
這應該是一個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科技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新媒體時代,手機成了人們形影不離的伴侶,尤其是80後的人,更是機不離手,人機共存。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次小班家長會的經歷。去年的九月份,也就是幼兒園開學初,我們開了新入園小朋友家長會,要求小朋友的家長必須至少有一人參加。家長們很配合,30來個孩子,到了40多個家長,也就是說有些孩子的父母都來了。我很高興,先給家長講了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有個小朋友為了搶玩具而舉起小手,想打另一個小朋友,被我及時制止了,我剛說了句“搶玩具不是好孩”,林林立刻說,老師,給他差評,伊澤說,老師,你可以退貨呀!各種網購語言此起彼伏,讓我應接不暇。事後,我陷入了深深思考中。網路時代,資訊時代,手機的確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可是,對孩子的負面影響也是在所難免的!接下來我做了一個統計,本班80%的孩子接觸過手機,有一半的孩子喜歡用手機看動畫片。家長會臨結束時,我對家長推心置腹地說了一段話:你們都才30歲左右,你們的孩子也才三歲左右,你們一生中玩手機的時間還有很長很長,可你們陪伴孩子的時間只有幾年,幼兒園時期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關鍵期,錯過了這個時期,孩子的習慣養成,各種能力培養將會受到很大影響,所以,為了我們的孩子,請你們放下手機,多抽時間陪陪孩子,陪他玩耍,陪他看書,陪他郊遊,陪他一起成長,一起進步。這樣當你老了,回首往事時,想想孩子的成長曆程中留下了你多少足跡,假如孩子成長過程中你的印記是一片空白,這將是一種永遠無法彌補的終生遺憾!這次家長會家長反應很強烈,大多數都在反思自己,表示以後在孩子面前少玩手機,多抽時間陪孩子。
那麼,怎樣幫孩子戒掉手機之癮呢?
一、身教重於言教。家長不是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透過手機辦理,就不要當孩子的面玩手機,給孩子做一個表率和榜樣。
二、家長要抽時間學習一些教育孩子的相關知識,做好知識儲備,以便更好地教育孩子。
三、和孩子一起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一日活動計劃,並監督孩子完成。
四、培養孩子的某些特長和興趣,使孩子擺脫手機依賴。
五、可以製造一些新奇的條件,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六、根據孩子的特殊情況,可以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每天減少些玩手機的時間,做到了,可以進行一點獎勵,做不到,有必要進行一點懲戒。
總之,孩子的習慣是家長養成的,只要家長有恆心,一切都會好的。
-
3 # tsauu24201
我現在總覺得自己不管做什麼都不會成,因為我控制不住自己,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有心理方面的問題。希望您能幫幫我,感激不盡!jennyjenny:你說自己很難剋制,拿起手機就自動進入“看小說”的狀態。我想起周圍一個朋友,微博出了點問題要申訴,只有一頓飯的工夫,可是她坐立難安,一會兒掏出來看看,一會兒發簡訊求救,直到問題解決,一切才恢復常態。沒錯,這個世界上很多人和你一樣,被手機所提供的便捷卻無關緊要的功能給困住了。症狀和你趨同,無論是開會、吃飯、走在路上,甚至是睡覺時間,只要有一條微博、一封郵件、一個Q呼叫,他們立刻就欣然赴會,完全控制不住自己。所以,手機癮不止你有,其實很多人都有,不過表現方式不同罷了。弗洛伊德說過,人會本能地追求快樂、迴避痛苦。因此,當面臨不愉快、不輕鬆,或者需要意志勇氣來解決的問題時,傾向於先做些輕鬆好玩的事。所以,現實生活中你會看到很多人在開始工作前,先玩會兒遊戲、喝杯咖啡、看會兒雜誌、發會兒呆,總之,做些最無關緊要的事情,給自己熱熱身,然後才有決心開始一項大工程。我想,你用手機看小說是不是也基於此。學習有些枯燥勞累,偶爾看看小說會讓自己覺得放鬆一些。無奈情況有點跑偏,當你用一件事情放鬆自己的時候,這件事情慢慢變成了你的主業,把本來要做的事情從時間表裡擠了出去。你在來信中提到,自己下過很大決心,也做過很多努力,比如刻意不帶手機,或者讓同學幫忙糾正,可是都沒辦法克服。看得出,你對自己很負責,很想從這種狀態中抽離出來,不過沒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法,所以一次一次地重新陷進去。那麼,你有沒有想過,這個讓你一再陷進去的事兒,究竟能帶給你怎樣的心理滿足?這種滿足感在現實中能不能得到?一個行為的背後,絕不僅僅是這個行為本身。你沒有說自己的學業進展如何,也沒有說人際關係怎樣,更沒說父母給過你怎樣的支援,不過我想,如果你能清楚自己在小說中尋找什麼的話,可能會幫你找到現實中的心理缺口,然後回到現實,把缺失的那部分找回來。要戒掉一種習慣,最好的方法就是開始另一種習慣。不過在開始之前,最好了解之前的習慣是如何開始的,自己為什麼如此偏愛。當你從心底認識它,並找到可替代的方法之後,它本身就沒那麼具有誘惑力了。給自己定個計劃吧。你的遠期目標是什麼,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想實現你的理想,目前最需要完成的重頭戲是什麼。在這個重頭戲面前,你沒有躲藏的可能。可以想想除了用手機看小說,還有什麼能讓你放鬆下來的方式。當然,讓它僅僅是一種手段,而不是你的全部,還需要自制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消遣,但有自制力的人會在適當的時候切斷它,讓自己進入預設的軌道,當計劃完成的時候,再啟動消遣的專案來犒勞自己。
-
4 # 少數紅豆派
如果下決心要拿走,就拿走得徹底,千萬不要娃哭得狠了,心一軟,又拿回來了。
先講好道理,為什麼要拿走。要讓娃知道——爹媽是以道理為準則來做事情,而不是以你是否哭鬧及哭鬧的程度。
可畢竟是親生的,爹媽也不能橫下一條心任憑娃哭得撕心裂肺,要哄,可以給好吃的,可以給新玩具,可以去遊樂場。但最重要的是培養起孩子其它的興趣,比如打打球下下棋,有了替代物,孩子就不那麼痛苦了。
6歲就手機成癮,爹媽對孩子的陪伴是不是比較少?爹媽的生活方式是不是也有問題?以此為契機,讓全家人的生活都有一個改變吧!轉變的開始是艱難的,但更健康的家庭生活正在向你們招手!加油!
-
5 # 悅城
孩子不是機器,他有自己思想,首先小孩子都是在生活中學習和模仿,想要解決問題不能只一味地遏制孩子,需要家長一起去做,起到榜樣作用,一開始可以作為負強化的獎懲方式,讓他去慢慢的進步,從而解決問題。
回覆列表
怎樣讓一個6歲的孩子戒掉手機癮?
我現在是做育嬰師的,先彙報一下我給孩子安排的作息時間表,也許你會從這個表中找到戒掉手機的辦法。
起床:6點半 穿衣 、盥洗準備吃早餐。
半個小時的晨間閱讀,準備早餐
早餐:7點半
看電視:8點 看半個小時,到點一定把電視關掉
9點:加餐。一般加水果。
9點半:換衣服,帶寶寶戶外活動1個半小時
11點回家,寶寶在玩具區自由玩耍,準備午餐
11點45:午餐
12點半:午睡到下午2點半
3點:看電視半小時
4點到5點戶外活動
5點半,寶寶自由活動,準備晚餐
6點半晚餐 餐後適當活動由寶寶家長陪玩
8點上床,睡前閱讀
9點睡覺
這個時間表基本從寶寶1歲多就嚴格執行,因為那個時候是寶寶奶奶跟我搭檔,所以執行的很順利,等寶寶2歲半了,作息習慣基本固定下來了,我自己帶,並且可以做家務。而寶寶一點都不纏人,到點該做什麼都很自覺了。
現在寶寶入園了,很順利,只是第一天哭過一次,然後很快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因為這個作息時間,基本都是根據幼兒園的作息而制定的,他沒有不舒服的感覺,所以入園特別順利!
那麼透過這個時間表,你們可以看出寶寶根本就不接觸手機,何來手機癮?寶寶有手機癮完全是家長的過錯啊!現在重要的是家長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先從自身改起,儘量不當著寶寶的面玩手機,起到示範作用,那麼寶寶戒起來就容易多了!
其次:現在寶寶6歲,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有了基本的判斷對錯的能力,你得跟他講明白玩手機的危害,一是傷害視力,二是手機輻射傷害身體,三是長時間看手機智力發育也不好。所以大人也不敢玩了,孩子心裡就會有了一個判斷,玩手機不好!
第三:多帶寶寶戶外活動,尤其是放假的時候,戶外活動能沖淡孩子玩手機的慾望,不是孩子想玩手機,而是他沒事可做,所以才會對手機依賴的!
第四:寶寶在家的時候,爸爸媽媽至少抽出一個來陪他玩遊戲,讀書,有了你們高質量的陪伴,他還會要手機嗎?
第五:即便寶寶有手機癮,在做好以上4條時,他如果任性,可以讓他盡情的哭一場,大人可以不理!無論怎麼哭都不妥協!他便斷了念想。這個不能心軟!
孩子的天性就是愛遊戲,家長稍微用點心,找幾個新鮮有趣的遊戲陪寶寶玩,也可以陪他閱讀,有了事情可做,寶寶不可能戒不掉手機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