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aoHuang188
-
2 # 多學多用成英雄
這個是我們經常在做的事情:
這個首先要分是哪個階段的學生!
1.如果是小學和幼兒園等一張白紙的狀態,或者半白紙的狀態,比較好辦。這種狀態,接受能力強,服從性強,容易引導,小孩子可能帶個紅花,發個小禮物就解決了,不好解決的略微懲戒一下大部分還聽話的!
雖然孩子可能還不太理解什麼是集體和責任,但是老師讓做的一定會全力執行。
2.高年級的甚至是高中大學,思想已經養成比較難辦,但還是有辦法的。
這個時候的人,只能透過情感上的衝擊力與懲罰上的痛苦來解決。比如一些沒有戰鬥力和學習積極性的學生,可以透過有意識的安排對接的企業或者我們主動申請到企業去參觀,瞭解企業的現實需求,只要安排的好,學生一般都會責任感大大提升,因為沒有責任感,企業都不要的,學習不到技能,企業更加不要的。
集體感,也是一樣。模擬地震逃生,或者要求多少時間內必須到教室外邊集合,要不然處罰。你放心一般只要設計的好,跟前有班級是有序出去的,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現場發揮了,沒有集體感,有些情況很可能會是沒活路!
所謂設計安排的好,比如門上邊,提前泡沫包好,既然是活動,那得下點功夫。把人擠壞了可不行,比如男女分開演練,人多的班級分批演練。
總之,只要真想做好事情,是要下功夫的,而且一定有辦法。但安全還是要第一的……
最後,祝我們都心想事成,因幹而成!
-
3 # 陳老師育兒經
@家庭教育諮詢陳小剛
個人的力量很薄弱,個人的智慧像大海中的一滴水那樣微小,許多工作都要靠集體的力量才能完成。現在的學生自我意識較強,常常以“自我”為圓心,以“個人主義”為半徑,劃來劃去,都離不開“自己”的小圈子,缺乏顧全大局的意識。集體主義精神要求個人的行為融入集體之中,個人要服從集體,班主任如何教育和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呢? 為了體現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班主任應有“學生自己的事自己做,並且能做好”的理念,在班級教育和管理活動中,以啟發誘導為主,給學生創造自我教育的環境和契機,使學生的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在制定制度時,要堅持“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原則,讓全班學生都參與班紀、班規、班級公約等制度的討論,讓他們能以主人翁的姿態來關心自己的班級。這些一旦形成,班主任就應該“退居二線”宏觀指導,主動從班級瑣事中解脫出來,要讓學生意識到:這個班級是“我”的,而不是班主任的,放手讓學生幹部自己管理班級,培養班內的民主氣氛。 對中學生來說,寓教於樂比刻板地說教效果好得多,在活動中可以鍛鍊學生的才幹、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還可以增加班集體的凝聚力。因而,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類活動並支援鼓勵學生參與活動是很有必要的,讓學生透過集體成員的協作完成任務,培養學生遇到困難尋求合作的能力和主動參與意識。如:鼓勵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有著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從不同角度探討同一問題,有助於問題的解決、學科的互補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再如,鼓勵學生參加文明建立活動,開展“室雅、人和、心美、風正”的學生宿舍文明建設,這些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情趣、個性的學生相聚一起,互為參照、同化,產生“共振效應”,有助於學生知識的拓展和集體意識的培養;還有,開展多種多樣的“愛班級”、“愛學校”、“愛家鄉”、“愛祖國”、“愛人民”的活動,實現情感的遷移,使集體意識昇華到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這個大集體的高度,形成一種廣泛博大的集體效應。 這樣班集體的凝聚力就會逐步形成。 @家庭教育諮詢陳小剛
回覆列表
二十一世紀是日益競爭激烈的時代,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全面化。特別是對現在的孩子,他們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上有姥姥、老爺、爺爺、奶奶的過分溺愛,使他們養成依賴性強,意志薄弱的性格,缺乏競爭意識和責任感,他們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富裕生活。如何使在校學生學會生活、學習、學會關心、學會合作、學會負責,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及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已成為教育的主流意識。責任心的培養正在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除了正確的家庭教育外,透過學校教育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將是我們學校廣大教師的首要任務之一。如何發揮學校的集體教育力量讓學生在班集體中得到健康的鍛鍊,在校集體中得到愉快地成長,將成為二十一世紀有責任心的、有創新意識的、能吃苦耐勞地現代好少年呢?
一、確立班集體的奮鬥目標,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
集體的目標代表了集體的方向,要讓每個隊員清楚地知道集體的“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遠期目標”即一個優秀集體應達到的要求,這些要求不是學生一天兩天能做到,但我們要讓學生知道這些要求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是透過努力之後能做到的要讓學生知道在這樣優秀的集體中生活、學習會感到更愉快,使學生內心對優秀集體產生渴望。“近期目標”是根據學校各部門佈置的近期工作,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有組織、有目的地完成各項任務,使學生的個人奮鬥目標與集體奮鬥目標相一致,如學校將舉行學生田徑運動會,集體的目標是在本次運動會上取得較好的成績,落實到個人的任務是每個隊員在近期需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根據自己的強項有目的地自覺訓練,參賽隊員則在集體中選拔,這樣隊員們不僅為自己的健康而鍛鍊,更是為集體的榮譽鍛鍊,強烈的集體意識,能產生強大的動力,促使學生前進,促使隊員和集體步調一致,促進隊員的動力與集體的意志融為一體。
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學生的集體協作精神。
良好的人際關係,應是平等、團結、友愛、互助、民主的社會主義新型的人際關係,這種新型的人際關係把隊員組成了有機整體,使學生意識到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個人的力量很薄弱,個人的智慧像大海中的一滴水那樣微小,多工作都要靠集體的力量才能完成,我們在集體活動的安排中有機地安排好學生群體,讓學生透過集體成員的協作完成任務,培養學生遇到困難尋求合作的能力和主動參與意識。教育學生大到國家的建設,小到個人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是在與別人的交流合作中完成,作為學生應懂得尊重他人,團結同學,以謙遜的態度學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以民主的方式與他人合作,從小養成集體協作精神。
三、建立健全的組織機構,培養學生履行義務的習慣。
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種養成性教育,有了健全組織機構,有了機構的各種職能,有了評價的標準,有了管理的內容、方法,管理機構的隊員也有了被管理的成員,學生只有在管理和被管理中認識到責任,學會履行職責,在班級集體中,有個班委,才產生了班長、學習委員、勞動委員、文娛委員等班幹部,每個班幹部都有自己的份內事,班長作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全面監督班級的整體情況,學習委員起學習帶頭作用,這位學生必需學習優秀,而且要熱心幫助後進生,勞動委員首先要勞動,要保徵班級的清潔衛生,要督促同學們做好值日生工作,起勞動榜樣作用……每個隊幹部肩上都有責任,這些責任是每個學生幹部的義務,學生們在履行義務的同時也能加強了責任心的培養。 四、樹立健康的輿論,增強集體教育力量。
健康的輿論是培養人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對集體中每個成員的言行能及時作出褒或貶,肯定或否定,倡導或抑制的評價,對所有成員進行直接的監督和調節。集體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責任感,他們的成長需要集體生活,特別是他們的所作所為得到集體輿論的認可,他們就會更熱愛集體,更願意為集體貢獻力量。健康的輿論使學生更信任集體,更依賴集體,從而增強了學生的集體觀念,培養了他們良好的責任感。
五、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研究性活動,培養學生負責態度和探索精神。
學校要創設條件讓學生以組的方式多參加校內外的實踐活動,其次老師組織的時候要多方面地考慮學生的層次和結構,分配不同的任務,讓學生覺得透過努力可以達到目的,從而增強信心,增強責任感。再者,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感受到自己的主動性地位和不可缺少的角色,從而更增強了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