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趙先森sir
-
2 # 沙中土大溪水
高平陵之變發生在公元249年,是司馬懿對曹魏的一次絕地反擊。此事變之後,曹魏勢力雖有幾次反擊,但於事無補。終於在公元266年,被司馬家代魏而立。在此期間,263年滅蜀漢。代魏後,280年滅東吳,三家終歸晉。但僅僅37年後,西晉八王之亂後就滅亡了。
顯示所有大圖
魏晉南北朝的這種城痛變換大王旗的事情特別多,這現實背後有著不同於表面的東西在起著作用。高平陵之變看似司馬懿與曹爽的對決。事情發生時但曹爽和曹芳在外,居然沒有一點辦法,灰溜溜回來投降;這充分顯示出曹魏勢力已經失去對局勢的控制。已經不是所謂的好人壞人什麼的故事,也不是什麼曹爽排擠大臣、眾叛親離的故事。這背後的故事是中國統一之難。君主專制和皇權的單薄的矛盾,自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廢除分封實行郡縣制開始,集權裡於中央已是趨勢,但這之中的道路卻迂迴曲折。
皇權看似威嚴不容侵犯,但實際上呢?君主是一個人而已,他必須依靠一定的人去管理。具體到中國,中國太大,實際上依靠的就不是個別的人,想長時間、有效力管理這個大國家,就必須依靠一大批人,這一大批人就是中間層次的人。皇權控制的只能是管理這中間層次的人,皇帝不可能去直接管理一個村莊。皇帝依靠什麼人?這就是中國朝代變換的核心問題。秦二世而亡,依靠僅僅是秦始皇的個人威力,始皇一沒而秦亡,時間短很多事情沒有暴露。而西漢開國到東漢滅亡前後有四百年,在這長時間跨度裡,充分暴露了皇權的單薄,西漢初年,劉邦一死,皇權就落入呂后和諸呂之手先後達十多年。後在西漢開國元勳抵抗下,才得以滅掉諸呂,開拓出西漢初年文景之治。在這之就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漢武帝時期就已經開始突顯出地方豪強勢力對中央的威脅。經漢初的文景之治,輕徭薄役、休養生息後,財富積累過程中,地方經濟勢力逐步做大。部分商業勢力開始影響帝國政治形態,漢武帝時期的鹽鐵論,遷豪強於邊塞等措施,有打擊匈奴的作用,也有限制地方豪強的目的。但這些僅僅治標不治本,經濟的總是發展,財富總歸要積累,地方的勢力一定會抬頭的。漢朝是中國第一個大統一、長時間的大王朝,應付這些問題是歷史上沒有的。可以說沒有任何經驗,也不知道如何控制這些地方勢力。漢武帝后,西漢多有幼帝登基,這不免又增加了皇帝的不穩定性。西漢統一的王朝在這時還沒有太好辦法去管理這些,從官吏來說,自然而然直接採取了薦舉法,以及以後的察舉法,這類辦法太依賴於當事人的操行了。最後這些都受制於地方豪強勢力,被門閥士族把持。等於帝國被這些人控制了。漢武帝獨尊儒術策略是對的,錯的是方法,應該是如何利用儒家形成思想上統一,保證意識形態的上的統一,來維護國家統一。但在實行過程中,儒家有其道德上追求,一直有想恢復周禮,以德治國等不切實際理念。王莽篡漢的理論基礎就是禪讓和以德治國的理論。這也是曹魏代漢,司馬代曹魏的理論基礎。
但高平陵事變已是玄學興起,玄學興起的主要原因就是儒家治國理政的虛幻性和不切實際,在經過西漢東漢的獨尊儒術後,士大夫們思考中感覺到了儒家的道德的虛幻性,反思中,走到另一個極端,玄學興起背後經濟原因是門閥士族的興起和穩固。這一切的都表示從思想上,政治上,經濟上,帝國均處於分裂的事態中。皇權此事只是一個符號,被迫依附於某個勢力。從西漢漢武帝后,匈奴等外患消失後,地方勢力開始興起後,皇權就開始受制於,外戚、宦官、太后。其背後的原因就是皇帝沒有依靠,依靠任何一個勢力,這個勢力最後都會在宮廷鬥爭中壓制皇帝。東漢更不要提,除光武帝和他兒子漢明帝還能控制一下,以後諸帝大多幼齡登基,受制於太后外戚,為反抗不得已重用宦官。東漢就這這樣連皇帝都無法平衡,地方豪強就逐步和儒家大族合一形成了門閥士族。完完全全控制了中層以下地方政治形態。
高平陵事變時,有人說曹爽幹嘛不帶著曹芳脅天子以令諸侯啊,幹嘛投降啊。這是高看曹爽了,當時曹魏勢力為防止出現漢朝的弊病。防宗室、外戚、太后、宦官等,弄的曹魏才從220年到249年才三十年時間裡,曹魏勢力沒有了任何助力和依靠,只能被騙投降,然後司馬懿為絕後患,只有誅殺曹魏勢力。誅殺曹魏勢力只是漏出司馬家的膽怯,司馬家也是沒有依靠的。
從當時的政治形態看影響統一的是門閥士族勢力,任何一個朝代想長時間統一,必須要想法剷除門閥士族對地方政治形態的把持,不如此則國不可久也,司馬家沒看到這一點,僅僅37年後,西晉就滅亡了。東晉也是在,南下士族和本地士族的爭鬥中搖搖晃晃維持了一百多年,最後滅於北府兵的劉裕。
-
3 # 善良之子86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先跑路,隨便找到一家可以落腳的地方,譬如夏侯家,甚至曹家等等。
然後發檄文,宣告司馬懿謀反,號天下兵馬共討。甚至陣前自己都可以去一趟,直接命令司馬懿的叛軍反戈。
但,這些事在我們眼裡看來很正常,對於一個養尊處優,從未經歷過兇險的小孩確實為難他了。他沒有這種膽量和意志,他只是選了他最熟悉的方法,妥協,投降。
曹公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慨
-
4 # sunjin6278
也許世界、地球乃至宇宙本沒有時間概念,只是人類強加上了時間概念。自從愛因斯坦相對論出世後,便有了穿越時空這樣的名詞出現,而且近來隨著科技的進步,穿越之事讓一些人叫得越來越響,彷彿成了真的。佛道講六道輪迴,人生人死,成佛成仙,成鳥成獸,好象都在不斷轉換,就像十五、六世紀,人們相信地球是圓的那樣,從起點走,最終還能回到這個起點。根據這個猜想,西歐進入大航海時代,最終被哥倫布、麥哲倫這兩個傢伙竟給證實了。也許現在講的穿越就是佛道說的六道輪迴吧。讓現代人穿越到三國時期成為曹爽,這怎麼可能?還不如說如果你是曹爽,在高平陵事變中該怎麼辦?這樣讓人心裡還舒服些,穿越什麼呀穿越?
在關鍵時刻,就需要當即立斷,做出正確的選擇,採取正確的行動,決不能猶猶豫豫,左右不定。要知道對敵人對政敵抱有幻想,對敵人政敵的妥協投降,那是要付出天大代價的。高平陵事變中,正因為曹爽的懦弱,對司馬懿抱有幻想,妥協投降了司馬懿,最終不但曹爽及家族被滅,還讓曹操一手創下的大魏家業從此恭手讓給了司馬家族。山還是那座山,河還是那條河。天地日月星辰都沒有變化,變化的只是人事權位,城頭大旗,從此曹家敗落,司馬家興起。那麼作為曹爽在高平陵事變中該怎麼辦呢?高平陵事變是司馬懿蓄謀已久的,他用各種計策瞞住了曹爽對自己的戒心,趁曹爽與魏國皇帝曹芳出都城洛陽郊外祭祖之際,突然起事反戈一擊,控制了洛陽城和皇太后,控制了皇家禁衛。因事起突然,曹爽登時手足無措,慌腳了。當時大臣桓範、魯直等都勸他劫持天子去許昌,然後招集各地勤王之師對抗討伐司馬懿的叛逆。許昌是曹魏故都,曹操的開基之地,基礎相當好。這個建議無疑是正確可行的,如果曹爽這樣做了,保不準曹爽能打敗司馬懿,從此剷平司馬家族的勢力,換取曹魏一統三國,曹爽呢也成了再造曹魏的大功臣,必能名垂千秋。然而這個不爭氣的曹爽,懦弱無能,還聽信司馬懿的安撫之言,覺得把權交給司馬懿就行了,再不和他爭,這樣還能繼續保留自己的富貴,於是就妥協投降了。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老辣的司馬懿一捉到曹爽,就變臉了,馬上斬曹爽,夷滅其三族,清除了曹家在朝的勢力。政治上柔嫩的曹爽,既成全了司馬懿,也成了千古笑柄,可悲否?
-
5 # 94310417小云
高陵平之變是司馬氏兄弟父子們期待以久的機會,其部將故屬多撐兵各處,勢力極大,司馬懿入宮見老太后得召書,才大張旗鼓的奔襲而來,以曹爽之大權在握,皇帝在一齊,可以下令天下勤王,另投它處,可惜他只會呆呆似瓜,淚流滿面,服手就禽,一門三百餘口被斬殺於市,僅無人敢奮為反擊,這也成為司馬氏以為曹魏當局廢除分封制的一個失策之舉,所以晉王朝才會有八王之亂,爭權奪利大亂天下,導致了五胡亂華,和十六國瘋狂而立的混亂不堪局面,曹爽言過其實,沒有點大將悍夫的本領,向一頭似綿羊般的溫柔老虎,自失於天下,當時在外領兵的曹姓夏侯將領仍有很多,還有不少心向大魏的幹臣良將,只要他登高一呼天下皆應可惜了。
回覆列表
曹爽就是個瓜慫。高平陵解決的辦法很多,居然婦人之仁。夏侯家手裡也有兵,這個傻子天子在手怕個籃子,老曹家的臉都被丟乾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