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逸仙藥師
-
2 # 努力努力加油呀
抗生素強有力的殺菌,殺了有害菌的同時也滅掉了有益菌,導致腸道菌群紊亂,醫生都建議如果寶寶服用了抗生素,至少兩個小時以上服用腸道益生菌。
-
3 # 藥事健康
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 AAD) 是指伴隨著抗生素的使用而發生的無法用其他原因解釋的腹瀉。AAD 的發病率因人群及抗生素種類的差異而不同,一般為5 %~25 %,其臨床症狀可輕可重。輕症患者僅表現解稀便2~3次/d,持續時間短,易被臨床醫師忽視。中、重度患者腹瀉次數較多,可以合併腸道機會菌感染(如變形桿菌、假單胞菌、非傷寒沙門菌等),甚至繼發有特殊條件致病菌感染(如難辨梭狀芽胞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大便可出現紅、白細胞,該型易被診斷為感染性腹瀉而不斷使用大劑量廣譜抗生素,其結果導致抗生素與腹瀉形成惡性迴圈,病情發展。少數極其嚴重者(如爆發性結腸炎)除有腹瀉外還可發生脫水、電解質紊亂、低蛋白質血癥或敗血症等,甚至出現中毒性巨結腸而表現高熱、噁心嘔吐及腸鳴音減弱,胃腸功能衰竭,此時腹瀉可能停止,也可能發生腸穿孔。
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複雜,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的機制包括:
一、腸道菌群紊亂
廣譜抗生素在殺滅或抑制致病微生物的同時,也破壞了腸道正常菌群,使益生菌數量明顯下降,相應的條件致病菌數量異常增多,另外加上腸道粘膜屏障的損傷,腸道的消化吸收代謝受到影響,從而導致AAD。
二、抗生素干擾糖和膽汁酸代謝
1、抗生素使腸道益生菌數量和種類明顯減少,阻礙了多糖的消化吸收,不易被吸收的多糖滯留腸道而引起滲透性腹瀉;
2、抗生素使具有去羥基作用的細菌(特別是具有7α去羥基功能的細菌)數量減少,致使鵝脫氧膽酸的濃度增加,強烈刺激大腸引起繼發分泌性腹瀉。
三、抗生素的直接作用
1、抗生素所致的變態反應、毒性作用可直接引起腸粘膜損害和腸上皮纖毛萎縮,引起細胞內酶(雙糖酶)的活性降低,從而導致吸收障礙性腹瀉;
2、某些抗生素(如大環內酯類)是胃動素受體的激動劑,導致胃竇和十二指腸收縮,腸蠕動改變,導致腹瀉、腸痙攣和嘔吐。
四、抗生素的種類、劑量、使用時間以及基礎病也是發生AAD的重要影響因素。
-
4 # 兒科醫生鮑秀蘭
抗生素性腹瀉發病機制:
①抗生素會對小兒腸道內的正常菌群進行破壞,導致腸道菌群失調,腸道菌群發生紊亂,益生菌數量將持續下降,從而致病菌不斷增多,腸道黏膜屏障被損傷,消化吸收代謝將被影響,從而出現腹瀉;
②在使用抗生素過程中,腸道生理性細菌不斷減少,降低多糖發酵形成的短鏈脂肪酸,沒有被髮酵的多糖將會存留在腸道內,從而出現滲透性腹瀉;
④抗生素會出現變態反應以及毒性作用,能夠直接造成腸上皮纖毛萎縮以及腸黏膜損害,從而降低細胞內酶的活性,使其出現吸收障礙性腹瀉;
對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患兒可給予益生菌進行治療 , 有利於維持患兒腸道益生菌群的平衡 , 有效降低患兒痛苦 , 提高患兒生活質量。
-
5 # 爸爸不講理
抗生素本身就是一把雙刅劍,既有治療作用也有它的負面影響。隨著超級細菌的出現,如果我們對抗生素過分依賴,或許有一天會到了無藥可用的地步。
所謂抗生素,說白了,它就是一個六親不認的傢伙。抗生素一方面對敏感型的有害菌或致病菌起作用,同時抗生素也將大量的益生菌消滅了。使用抗生素其實是兩敗俱傷,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完全是無奈之舉。
因此如果寶寶有長慢期腹瀉的症狀,或者寶寶在使用抗生素之後2個小時,就要及時補充益生菌,以幫助寶寶建議腸道內的菌群平衡。
為什麼寶寶使用了抗生素之後會腹瀉呢?其實主要原因在於,長期使用抗生素之後讓寶寶體內的有害細菌產生了耐藥性。有害細菌或者說耐藥性致病菌難以被徹底消滅,而益生菌卻大量減少,這樣就容易導致寶寶出現腸脹氣和腹瀉症狀。
使用抗生素之後出現腹瀉怎麼辦呢?1、減少對抗生素的濫用。
2、使用抗生素之後2小時,及時補充益生菌。以菌制菌,讓益生菌打敗有害菌,減少對抗生素的過分依賴,這才是正道。
寶寶怎麼補充益生菌?1、使用抗生素2個小時之後,或者寶寶本身就有腹瀉症狀導致益生菌大量丟失,那麼就要及時補充益生菌。
2、水溫40度以下服用,溫度過高益生菌就被燙死了。並且調和好之後立即服用,不要間隔時間太長,否則沒有效果。
3、選擇菌群數量較多的益生菌,這樣才能起到效果。因為益生菌從口腔到食道再到胃和腸道,這個過程中益生菌都會丟失。所以數量少的益生菌大家就不要選了。
-
6 # 家庭醫生線上
抗生素在現代醫院臨床當中應用是十分廣泛的,不可否認它的藥物效果,但是也無法否認因濫用抗生素給人體所帶來的傷害。其中之一就是用了抗生素以後出現了嚴重的腹洩,這就是其濫用的結果。
那麼為什麼用了抗生素會出現腹瀉呢?原因如下:
一、這是“菌群失調”所造成的一種病症。“菌群失調”的發生多見於長期使用抗生素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二、在臨床上長期大量應用廣譜抗生素後,大多數敏感菌和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殺滅,但耐藥菌或一些對抗生素不敏感的細菌則獲得生存優勢而大量繁殖致病。
三、由於除了一些抗生素可能會降低糖類轉運和乳糖酶水平之外,在腸道外感染時長期大量的使用廣譜抗生素可以引起腸道菌群紊亂,使腸道的正常菌群減少。
四、因此一些平時不會致病的細菌,也有機會形成致病菌,比如麥芽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或者白色念珠菌可以出現大量繁殖,引起的敗血症、白假絲酵母菌引起鵝口瘡、陰道炎、腸道和肛門感染等。
五、從而引起藥物較難控制的腸炎,也可以稱之為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因此以後在醫院臨床中一定要慎用抗生素,尤其是一定要避免濫用或長期使用。可用可不用者不用,可用窄譜則不用廣譜。對年老體弱、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使用抗生素或者激素時,要嚴格掌握適應證。最好能作藥物敏感試驗,選擇最敏感的抗生素。
-
7 # 醫聯媒體
抗生素是人們在治療疾病時會用到的一種藥物,但是有些人使用抗生素後會發生腹瀉的症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使用抗生素會發生腹瀉?
1.細菌耐藥。有些患者因為長期使用抗生素,所以導致身體的細菌具有了耐藥性,這是再使用抗生素的方法來治療是已經不管用的了,而且患者如果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導致腸道的有益菌群變少,反而助長了致病菌群和過路菌,這是患者就會有可能引發腹瀉,發熱等症狀。
2.一次性使用抗生素量過大。有些人認為,抗生素的使用量大一點,那麼治療的效果就會好一點,其實並不這樣的。正常來說,人的腸道菌群有五百多種,當然這樣包括潛伏在腸道內伺機引發疾病的菌群和過路菌,它們都是處於平衡的狀態的,但是由於患者一下子使用過量的抗生素,導致這三種菌群失去平衡,使得有益腸道的菌群減少,潛伏引發疾病的菌群增多,這時患者很容易出現腹瀉等症狀,這都是患者使用過量抗生素所引起的。
回覆列表
抗生素尤其是廣譜抗生素可以強力地抑制腸道菌群,敏感細菌被抑制,耐藥細菌趁機繁殖,導致致菌群失調,引起二重感染,如假膜性腸炎、念珠菌感染導致的腹瀉等。
另外,由於菌群失調,導致維生素B族和K缺乏,可以引起消化不良或凝血功能障礙。
如果發現有抗生素導致的腹瀉,應停用抗生素,可以用益生菌或益生元治療,對於難治的艱難梭菌引起的偽膜性腸炎,可以選擇甲硝唑或萬古黴素口服。另外可以適當補充複合維生素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