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山院
-
2 # 古韻利州1
如果便血一定要去醫院做檢查,一般有幾種情況出現便血,一是胃出血,二是腸道病變,三是內痔引起。出現便血一定要引起足夠的認識。早發現早治療!
-
3 # 周睿醫生
便血是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門排出,血液顏色分為鮮紅、暗紅、黑色,少量出血不引起糞便顏色改變。
病因有以下幾種:
1、上消化道疾病,潰瘍,腫瘤,肝硬化等。
2、小腸疾病:腸結核、小腸腫瘤、小腸血管瘤,空腸憩室炎或潰瘍,腸套疊等。
3、結腸疾病:急性細菌性痢疾,血吸蟲病,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癌,結腸息肉等。
4、直腸肛管疾病:直腸肛管損傷,非特異性直腸炎,直腸息肉,直腸癌,痔,肛裂,肛瘻等
5、全身性疾病: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敗血症等。
你說的情況分大便的顏色,性狀等具體分析,如果有必要最好到醫院檢查。
-
4 # 醫露
便便帶血,就是消化道出血,造成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複雜,很多疾病會出現不同顏色、不同性質的便血。
因此,可以透過便血形態(黑、暗、紅)來快速判斷身體哪裡出了問題。
便血一般見於下消化道出血,特別是結腸和直腸的出血,但偶爾可見於上消化道的出血,便血的顏色取決於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與血液在腸道停留的時間。
便血原因:上消化道出血:
(1)食管疾病:食管炎
(2)胃十二直腸、膽道疾病:潰瘍、急性胃炎等
下消化道出血:
(1)肛門疾病:肛裂、肛瘻、痔瘡等
(2)直腸疾病:潰瘍性大腸炎、直腸腫瘤、直腸息肉等
(3)結腸疾病:細菌性痢疾、血吸蟲病、潰瘍性大腸炎
(4)小腸疾病:感染、克羅恩病、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腫瘤等
其他疾病:
(1)血液系統疾病
(2)維生素缺乏症:維生素K、維生素C缺乏症等
(3)急性傳染病:流行性出血熱、傷寒、細菌性痢疾等
(4)寄生蟲病
(5)食物過敏
(6)藥物不良反應:最常見的為止痛藥,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
-
5 # 利魯唑魯南協一力
鄰居家張大哥住院了,平日裡總能聽到他爽朗的笑聲,這幾日感覺周圍的空氣都安靜了很多。張大嫂這幾日忙進忙出的,偶爾碰見告訴我,大哥得了直腸癌,晚期!
怎麼突然就得了癌?還是晚期。張大嫂說,平日裡張大哥排便時就經常便血,一直以為是便秘和痔瘡引起的,也就沒放心上,前兩天肚子疼得要命,去醫院就診時才發現得了直腸癌!
結直腸癌是世界第二大癌症死因,它也是最容易預防的疾病之一。中國每1.5分鐘就有1人確診為結直腸癌,每3分鐘就有1人死於結直腸癌,每年結直腸癌新發近40萬例,發病率已高居世界第一。
結直腸癌有哪些症狀
1、排便出血。排便時糞便中有血、便後滴血或在衛生紙上有血。痔瘡是也是常見的肛腸疾病,症狀也是便血,但是痔瘡便血呈噴射狀或滴狀鮮血而腸癌便血則為暗紅色,還伴有黏液。
2、排便習慣改變。原來規律的排便習慣發生了改變,排便次數增多或者便秘,甚至有時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
3、腹痛。息肉型直腸癌常出現侷限性的左下腹疼痛,狹窄型結直腸癌易導致低位性腸梗阻,可出現反覆的腹痛、腹脹,後期會轉變為持續腹痛和腹脹。
4、裡急後重或肛門墜脹感。裡急後重就是腸道不舒服總想去廁所,但是每次卻拉不出東西。
5、大便形狀改變。如果腫塊突出向直腸腔內生長,則會導致腸腔相對狹窄,排出的大便往往會變細、變形,形狀可呈細杆形或扁帶形。
6、貧血及全身症狀。如消瘦、乏力、低熱和無法解釋的體重下降等。
哪些人有患結直腸癌的潛在風險
1、肥胖。肥胖是結直腸癌發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2、40歲以上人群。結直腸癌可發生在各個年齡段,但患者中90%都是40歲以上人群。
3、炎症性腸疾病,如潰瘍性或克隆行結腸炎。
4、有結直腸息肉或結直腸癌家族史的人群。
5、糖尿病人群。糖尿病人群患此病的風險是健康人的2倍,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時伴有肥胖,這種風險會提高到3倍左右。
6、高脂、高蛋白、低纖維是結直腸癌高危因素之一,因此,“無肉不歡”和不喜蔬果的人也是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
據瞭解,結直腸癌早期治癒率約為90%左右,中期數值可能就會有明顯的下降,而到了晚期,生存率只有20%-30%。因此,為了能達到早發現早治療的目標,大家如果發現自己有便血等情況,應及早到醫院由專業醫生進行診斷。
-
6 # 戒辣戒酒
便血的原因很多,如痔瘡、肛裂、結腸和直腸息肉、潰瘍,還有胃腸潰瘍、胃腸腫瘤等。在臨床上多見的是痔瘡、息肉、腫瘤。各種疾病引起的出血不同,一定要加以鑑別。
治療的同時,還要注意肛部的護理,具體就是坐姿時肛部懸空透氣,便後肛部要用水清洗乾淨,燻蒸坐浴要保證足夠時間。
可以準備一套電動肛部促愈包,裡面有肛部促愈支撐墊在坐姿時候架空肛部,肛部促愈藥浴盆直接放在馬桶上用坐姿坐浴,肛部促愈清潔器便後裝清水沖洗肛部。
便血的患者,每次大便後不但要用肛部促愈清潔器沖洗,還需要用肛部促愈消毒巾來進行消毒,因為便血的傷口會受到大便中細菌的汙染,不及時消毒細菌滋生會造成病情惡化。肛部促愈包醫院和網上都有,網上買時,要買醫用的,不然對傷口不好。
醫用的肛部促愈支撐墊是白色內芯的,有支撐力,開啟有4通氣道的,電動藥浴盆每分鐘自動鼓氣量是手動鼓氣的4倍,可以產生更多的水浪,按摩下體患處,促進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加強坐浴效果。
-
7 # 嗯呢嗯吶嗯吶
大便出血、疼痛、肛部墜痛:肛部裡像有個秤砣,往外墜,這主要是外痔的症狀,輕者有脹滿下墜的感覺,重者則會出現重墜的痛苦。要是內痔被感染、脫出後回不去等現象,這樣也會導致劇烈的墜痛。肛部的康復其實和自我護理也很重要。 不管是採用那種治療方式都要做好肛部護理,才能阻止惡化,具體就是坐時架空肛部懸空透氣,按醫囑堅持燻蒸坐浴,便後用水清洗肛部。準備個電動肛部促愈包,裡面有肛部促愈支撐墊幫助懸空透氣,肛部促愈藥浴盆放在馬桶上用坐姿坐浴, 肛部促愈清潔器每次便後水洗。若出現便血說明肛部有破潰傷口,便後水洗後還要用肛部促愈消毒巾給傷口消毒,避免大便殘留的細菌讓傷口反覆發炎癒合緩慢。肛部促愈包醫院和網上都有,買的時候注意藥浴盆的導氣管,要透明的才是醫用輸液管級別的。另外,醫院用的肛部促愈支撐墊高度都是8釐米才能確保傷口懸空,醫院用的都是白色內芯的,還有兩個隱藏的透氣道。
-
8 # 李勝龍痔瘻工作室
一般來說,導致大便便血的原因很多,比如肛門直腸疾病(痔瘡、肛裂、肛瘻、直腸息肉、直腸惡性腫瘤、直腸脫垂、大便乾燥擦傷直腸黏膜等)、細菌性痢疾、腸套疊、急性出血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消化道大出血等。疾病不同,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其中,肛門直腸疾病導致便血的可能性最大,以最常見的痔瘡便血為例。
除了平時養成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之外,可以考慮視具體情況遵醫囑採用保守治療,比如外用痔瘡膏或者栓劑,口服中藥或者中成藥、注射硬化劑,紅外線凝固療法等,或者手術治療,比如痔動脈結紮術、單純痔切除術、混合痔外剝內扎術等方法。
如果是肛裂導致的大便便血,可以考慮遵醫囑使用潤腸通便、解痙止痛類的藥物治療,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則需要行手術治療。
回覆列表
出鮮血的話,先確定有沒有痔瘡。如果沒有痔瘡,考慮腸道息肉,這時可以觀察糞便有沒有出現明顯溝槽。
想進一步確認,又有以上情況建議去醫院做腸鏡檢查